八十年代初,“运十”首飞成功并获得了海内外航空界的一致赞誉,至今堪称中国航空工业的经典之作。
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1986年,财政部否决了“运十”3ooo万华币的研制费用预算,研制计划终止,“运十”项目最终黯然下马。
后来,中国想通过组装、合作生产麦道82和9o,最后实现自己制造18o座级干线飞机的计划,结果波音兼并麦道后就把d-9o给停产了,中国买的生产线随之作废。
正是因为有了研制‘运十’的基础,才有了中国和麦道的飞机项目的合作,虽然中国研制的大飞机没有形成产业,但研制大飞机的技术和制造基础得以延续,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有能力造大飞机、并有设计大飞机潜力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大飞机计划终止以后,不少航空界的业内人士对此感到惋惜,认为如果坚持下去的话,十几年以后世界的天空中将不再是波音和空客的天下,中国的大飞机也将翱翔于蓝天之上。
这也使得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国还在为国产大飞机而伤脑筋,不得不花费巨资购进波音和空客的客机。
“你知道为什么‘运十’会停飞?”梁佑当年也参加了“运十”的设计,他听到赵东升提及大飞机,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问赵东升,这可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
“直观来讲,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原因,资金、技术和市场。”赵东升闻言微微一笑,缓缓向梁佑伸出三根手指,然后说道,“其中,在这三方面里,最主要的恐怕就是资金了,你也说过,造飞机是一项烧钱的活儿,没有七年不会出什么成绩,而国家现在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投入到这个看不见尽头的无底洞里。”
听了赵东升的话后,梁佑陷入了沉默中,赵东升说的没错,技术上遇到瓶颈、资金短缺以及没有市场是“运十”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对于中国的大飞机,波音和空客的大飞机更加成熟,性能更加优越,获得市场的青睐,这就使得“运十”的研究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国家财政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当然是优先发展别的重要项目了,“运十”的终止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章 志在必得
更新时间:2o13-o7-14
“赵市长,既然你知道这是一个无底洞,为什么又要往里面跳呢?”
沉思了良久,梁佑神情严肃地望着赵东升,他实在弄不明白赵东升为什么要接手这么一个烧钱的项目,周期长不说,而且目前从的形势来看,在波音、空客和麦道等巨无霸的夹击下,中国的大飞机想进军国际市场非常困难,效益前途渺茫。
“如果我说华威集团看中未来国际航空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话,你肯定会觉得我说的太空泛了,显得虚无缥缈,是在敷衍你。”
赵东升闻言沉吟了一下,笑着向梁佑说道:
“既然这样,我也就跟你交个底,我觉得现在是大飞机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技术上与国外有差距,但是随着咱们国家整体国力的提升,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研究下去,攻克现阶段的难题,那么十年以后必然会在国际航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打破波音和空客这样的航空巨头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否则的话,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只会与国际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十年?”梁佑愕然地望着赵东升,“你知道十年间你要投入多少钱吗?”
“五亿不够十亿,十亿不够就二十亿,只要华威集团不倒,那么投入的资金就不会断。”赵东升笑了起来,一脸豪爽地回答了梁佑,他先前就已经告诉了梁佑,以华威集团现在的赚钱能力足以养活一个飞机制造厂。”
财大气粗!梁佑听了赵东升的话后,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这四个字出来,如果搁给别的企业,肯定不会花费十年的时间,投入巨资来进行一项前景不明的项目,恐怕国内也就华威集团能做到这一点。
“你们市里和省里会同意吗?”犹豫了一下后,梁佑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赵东升虽然是华威集团的掌舵人,但是他上面还有黄州市和河东省,难道河东省和黄州市会看着他白白地把钱投到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项目中来,要知道河东省和黄州市肯定也需要资金来发展经济。
“我们省里和市里很支持华威集团的工作,据我所知,虽然华威集团在飞机制造厂上会投入一笔资金,但是华威集团现在的产品销售非常好,并不妨碍华威集团其它项目的运行。”
赵东升微微一笑,对梁佑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在华威集团下面的所有的企业中,只有飞机制造厂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其它的企业都很快给华威集团带来了效益,所以华威集团并没有资金上的压力,这就是他敢接手大飞机项目的底气所在。
梁佑的双目不由得闪过了震惊的神色,赵东升是华威集团的总经理,当然清楚华威集团的经营现状,虽然他知道华威集团有钱,但是有钱到这种地步,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
这个时候,梁佑有些明白国务院为什么要航空工业总公司与河东省合作了,原来华威集团的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
不过,要是梁佑知道了赵东升这些年在国内和国外搞得那些投资不仅已经花光了华威集团所赚的钱,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外债的话,不知道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既然赵东升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那么梁佑也就不在纠结其它的问题,就一些问题与赵东升进行了交流。
赵东升的意思很明确,他很期待与航空工业总公司进行合作,有两种合作的方式,一是华威集团出高价从航空工业总公司租借一批技术人员,华威集团自己建造新的飞机制造厂。
第二种合作方式就是华威集团兼并巴州飞机工业公司,对巴州飞机工业公司进行资产评估,然后给予航空工业总公司相应的费用,并且可以继续高价从航空工业总公司租借技术人员。
而无论哪一种方式,华威集团都是全资控股,对此赵东升也进行非常清楚的解释,华威集团是地方国企,无法与航空工业总公司这种央企相抗衡,即使华威集团在合作中控股,但如果一些事情不经过航空工业总公司点头的话,恐怕华威集团也没有办法进行下去。
说白了,赵东升担心航空工业总公司如果占有股份的话,那么华威集团的一些策略和决定无法贯彻执行,他可不希望双方届时陷入内耗,那么可就要一事无成了。
对于赵东升的担忧,梁佑也非常理解,亲兄弟合作做生意还能发生纠纷,更何况是两个兄弟单位,一旦理念不合的话,那么争斗也就是难免的了。
就像赵东升说的那样,面对着航空工业总公司这种堂堂的央企,即使华威集团这种地方国企控股,那么如果航空工业总公司不点头的话,华威集团的政策就别想顺利执行下去。
另外,赵东升希望建立新飞机制造厂或者兼并了巴州飞机工业公司后,能在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协调下获得大飞机的研制权力。
由于赵东升说的事情已经远超了梁佑的权限,所以他没有给予赵东升任何的答复,由于第二天就是七月一号,是华威集团计算机事业发展部成立的日子,因此他与赵东升约定七月三号进行第二次谈判后,领着人急匆匆地走了,向总公司进行汇报。
送走了梁佑,赵东升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有了大飞机项目作为铺垫的话,他兼并巴州飞机工业公司就十拿九稳了。
临近中午,海都市第一医院。
特护病房里,一名护士长领着几名护士给牛翠翠检查着身体,长发女孩和另外两个女孩在一旁说着话。
昨天上午牛翠翠考完了最后一门功课,新闻系正式放假,她于是与是跟几个要好的女孩去逛街,因为天气太热所以吃了不少冷饮,谁知道大姨妈晚上来了,直接导致她痛经。
牛翠翠是第一次痛经,原本想着忍忍就过去了,谁知道越来越严重,只好给赵东升打了这个电话。
说实话,牛翠翠并不知道赵东升来了海都市,她只是本能地拨了一个号码,结果就选中了赵东升。
“牛小姐,你的身体已经没有大碍,可以出院了,下次来月经之前不要再吃过多凉的东西。”检查完身体后,护士长笑着交代了她一句,带着那几名护士出去了。
“雨嫣,那个大个子究竟是什么人,不仅长得帅气,而且好像很有钱的样子。”等护士长一行离开房间后,一名穿着红裙子的女孩笑盈盈地问牛翠翠。
其实,上半学期结束的时候,牛翠翠就已经把名字从“雨嫣”改回了“翠翠”,她的身份证和学校的档案里的名字都是牛翠翠,只不过她还是喜欢别人喊她雨嫣,翠翠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过土气了。
“怎么,你看上那花花公子了?”牛翠翠瞥了一眼红裙女孩,拿起一个苹果慢条斯理地啃了起来。
“花花公子?”屋子里的三个女孩闻言,顿时惊讶地看向了牛翠翠,她们都是先前跟赵东升吃过饭的人,对赵东升的感觉非常好,感觉他不像花花公子。
“信不信由你,我可是亲眼看见的。”牛翠翠见女孩们不信,于是冷哼一声,使劲咬了一大口苹果,每当想起那天早上在1号别墅看见的场面她就一肚子的气。
“亲眼看见的?”长发女孩与另外两个女孩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三个女孩笑嘻嘻地看向了牛翠翠,“说说看,你看见了什么?”
“能看见什么,还不是两个女人为他争风吃醋打架。”牛翠翠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口误,脸颊上顿时就是一红,不过她聪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信口就胡诌了一个理由。
长发女孩三人闻言顿时来了兴趣,正兴致勃勃地追问是怎么回事时,病房的门被推开了,赵东升走了进来,后面跟着韩素素、小范和鲁平,韩素素的手里还拎着一个水果篮。
“中午了,想吃什么?”赵东升在走廊里遇见了给牛翠翠做检查的护士长,知道她没大事儿了,于是笑着问道。
“不饿!”牛翠翠冲着赵东升翻了一个白眼,爱搭不理地说道,故意将口中的苹果嚼得咯嘣咯嘣直响。
赵东升知道牛翠翠还在对那天早上的事情耿耿于怀,于是笑着看了牛翠翠一眼,向屋里的三个女孩说道,“你们照顾她一上午了,我请你们去吃西餐吧。”
三个女孩闻言不由得看向了牛翠翠,牛翠翠不去的话,她们怎么好意思去。
“你们饿了的话就去,不会管我。”见赵东升准备用一顿西餐来“收买”长发女孩三人,牛翠翠狠狠瞪了赵东升一眼,笑着向长发女孩三人说道,她才不会在赵东升的面前表现出小气的模样。
“谢谢,我们不饿。”虽然牛翠翠在笑,但是笑容却显得比较冷,长发女孩见状,笑着向赵东升说道,她感觉牛翠翠好像对赵东升充满了敌意,可是既然这样昨天晚上为什么又要给赵东升打电话呢?
“这是消费卷,你们饿了的话就自己去吃。”赵东升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了四张蓝色的消费卷递给了长发女孩,消费卷来自海都市一家著名的西餐厅,a级套餐,一张消费卷价值好几百块。
“好好照顾自己。”随后,赵东升笑着嘱咐了牛翠翠一句,领着人离开了。
牛翠翠见赵东升这么快就走了,不由得咬了咬嘴唇,感觉这个可恶的家伙一点儿也不关心她。
下午,赵东升去了机场,将从河东省赶来的吴雯和周军接到了办事处,两人将作为华威集团的高层参加明天的计算机事业发展部的成立仪式,而赵东升将缺席成立仪式。
由于赵东升刻意保持低调,所以抛头露面的事情通常由吴雯来处理,而随着赵东升的放权,虽然吴雯在华威集团的六大高层中排在最后一位,但是若论在华威集团的权势,吴雯却是不折不扣的第二位,就是牛保国也不如她。
第二天,华威集团计算机事业发展部的成立仪式顺利举行,吸引了众多的记者前来报道。
晚上,吴雯在华威大酒店举行了盛大的晚宴,款待前来参加成立仪式的宾客和记者,现场十分热闹,气氛欢快,身穿黑色晚礼服的吴雯优雅地与来宾们碰着酒杯。
由于事务繁忙,所以吴雯和周军在海都市只待了一天,第二天上午就乘飞机离开了,两人虽然是一起来的,不过走的时候目的地却不一样,吴雯回黄州,而周军则去了京城,只剩下赵东升,依旧要在海都市等待着梁佑的消息。
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一章 被动提级
更新时间:2o13-o7-14
七月二号中午,赵东升正在办公室玩着华威集团生产的游戏机进行放松的时候,桌上的电话响了,是鲁平打来的,告诉他梁佑来了,问他在哪里见梁佑。
“梁佑?”赵东升感到有些意外,明天双方才谈判,梁佑突然来访,难道出了什么变故,狐疑之下他让梁佑来办公室。
“赵市长,1o6厂的事情好说,不过大飞机这个项目有些麻烦,我们总局的意思是,希望你们的省领导能出面来谈这件事情。”
果然,梁佑来到了赵东升的办公室后,告诉了他一件意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大飞机是国家级的项目,航空工业总公司虽然是这个项目的执行者,但是没有权力把它给华威集团,因此只有与河东省一起向国务院申请,才可能让华威集团重启这个被终止的项目。
“好,等下午上班了我就向上级汇报。”赵东升得知了梁佑的来意后笑了起来,打开一瓶冰冻的可乐给他,“就这么点事儿,你打个电话来就行了,何必跑一趟。”
“我来这里还有别的事情。”梁佑接过可乐喝了几口,笑着望着赵东升,“你们华威集团要进军飞机制造领域的事情在我们总公司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包括我们总公司的领导在内,谁也没有想到你们一个地方国企竟然会有这么大的魄力。”
“什么魄力不魄力的,我们集团只不过侥幸运气好点儿,稍微赚了一点儿钱而已。”赵东升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
“你们还叫稍微赚了一点儿?我可是跟机工部的朋友打听过了,与你们合作的东南电器厂这几年可是牛气的很,不仅各项福利待遇在机工部名列前茅,而且每年还上交不少的利润,机工部的人现在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往里钻。”
梁佑可不认为华威集团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是侥幸,笑眯眯地看着赵东升,“赵总,如果我们将来合作了,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呀!”
“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全力而为。”赵东升闻言,笑着答应了下来,他清楚梁佑的意思,梁佑称他为“赵总”而不是“赵市长”,那么里面的意思已经显而易见了,希望能与华威集团建立像机工部东南电器厂那样的合作关系。
这对赵东升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航空工业总公司下面也有像东南电器厂这样的有实力的企业,伴随着华威集团业务的扩大,双方有的是合作的机会。
看来,在前天的谈判中,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人被华威集团的“雄厚”的财力给震撼了,故而想到了合作,这是梁佑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
下午一上班,赵东升就向省里汇报了梁佑说的事情,省里为此特意召开了一个常委会,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讨论。
大飞机的事情,河东省的省委常委中只有省委书记周浩然和省长白秋明事前从赵东升那里知道了,并且两人对赵东升的这个计划持支持的态度,而其他的省委常委则是第一次听说,纷纷面露惊讶的神色。
自从建国以来,还从没有哪个地方政府能承接国家级项目的,如果华威集团真的接手了大飞机项目,那么将是全国破天荒的头一份儿。
可是,华威集团有这个实力吗?震惊过后,另外几名省委常委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么一个念头出来。
虽然华威集团现在家大业大,在国内和国外置办了不少产业,可大飞机毕竟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需要的人力和财力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又是一个长期的投资,长此以往的话会不会把华威集团给拖垮,到时候可就要丢大人了。
对于大家的顾虑,周浩然做出了解释,表示大飞机只是华威集团的一个项目而已,华威集团已经做过预算,完全可以负担它的研发,让大家不要担心。
有了周皓然的这番话,那么省委常委会上自然顺利地通过了支持华威集团承接大飞机项目的表决。
于是,晚饭前,赵东升接到了周浩然秘书的电话,告诉他周浩然两天后准备去京城见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老总,商量大飞机项目一事,让他届时也去京城。
赵东升原本以为去京城与航空工业总公司交涉是省长白秋明,没有想到黄浩然亲自前往,心里不由得踏实了许多,看来大飞机的事情已经十拿九稳了。
等赵东升随着周浩然从京城回到河东省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中旬。
在京城期间,周浩然不仅带着赵东升顺利拿到了大飞机的项目,而且还领着他在一些部委走了一趟,认识了部委里的一些部长和司局长,以后既方便了他办事,又大大拓展了他的人际圈,提携之意溢于言表。
回到河东省后,周浩然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升了华威集团的级别,将其由正处级提升为副厅级。
按照华威集团目前的实力,其实已经足够提副厅,只不过它的级别窜升得太快,实在不适合再往上升了。
况且,黄州市也不希望华威集团的级别再往上提,副厅级别是华威集团留在黄州市的最高等级,也就是说,如果华威集团升到正厅级别的话,那么就将脱离黄州市的管辖,成为河东省的省属国企。
如果华威集团能留在黄州市的话,必然会带动黄州市经济的发展,就像工业现代化改革以及绿色农业等,这些都与华威集团息息相关,而一旦华威集团成为省属企业,那么面对着的将是整个河东省,届时能给黄州市的优待肯定不会太多。
所以,黄州市官场上上下下谁都不想华威集团提到副厅级,因此也就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件事情。
不过这次既然是周浩然推动的,那么黄州市的人自然无话可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华威集团的级别提升到了副厅级,而华威集团干部的级别也都相应地往上调了一级。
给华威集团提升级别其实也不算是周浩然的本意,周浩然也不想这么快地提升华威集团的级别,那样的话就显得太过急进了,华威集团能有正处的级别已经非常难得,他认为应该稳上一稳。
不过,因为大飞机的研制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实在不适合由一个小小的正处级单位来接手,京城里的多位部级领导已经向周浩然暗示过这一点,况且研制大飞机的专家们不少都享受厅局级待遇,而且巴州飞机工业公司是正厅级的单位,航空工业总公司不希望它被低两级的企业兼并。
这样一来,华威集团不得不提升一级达到副厅,可谓是一次被动的提级。
此次京城之行,赵东升可谓收获颇丰,除了拿到大飞机项目和华威集团行政级别提升一级外,那就是航空工业总公司同意华威集团兼并巴州飞机工业公司。
这次兼并,航空工业总公司完全采取赠送的方式,没有让华威集团拿出一毛钱来,只不过它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新的巴州飞机工业公司里占有百分之十的股份。
由于赵东升之前跟梁佑提到过他的担心,所以航空工业总公司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只占股份,不行使任何的权力,新公司的一切权力属于华威集团。
毕竟大飞机这个项目开始是由航空工业总公司在做,虽然华威集团重新启动了它,但是作为国家负责飞机制造的部门,航空工业总公司有理由要参与其中了。
由于航空工业总公司的态度非常端正,再加上考虑到它的职能,赵东升只好答应了这个要求。
八月一号,河东省和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由华威集团兼并巴州飞机工业公司,新的巴州飞机工业公司里,华威集团占有九成股份,航空工业总公司占一成。
与此同时,终止了七年的大飞机项目正式启动,所有关于大飞机的资料全部移交给了新的巴州飞机工业公司,连那架已经组装好的样机也从海都市的试验场飞到了巴州。
得知大飞机项目重新启动后,中国航空界一片欢腾,尤其是那些参与了大飞机研究的科研人士情绪显得特别激动,有的人甚至已经热泪盈眶,相拥而泣,因为大飞机上承载了他们太多的的梦想和希望。
伴随着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全国相关的科研人员纷纷被调往了巴州,他们将在巴州飞机工业公司实现中国大飞机的腾飞之路。
赵东升接手大飞机项目的时机正好,现在全国的军工企业都在忙着第二产业来赚钱,所以大批科研专家处于无事可做的闲赋状态,这使得他们离开原来单位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华威集团对巴州飞机工业公司的兼并使得它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兼并正厅级企业的单位,不过令国内外轰动的不是这起兼并,而是大飞机项目的再次启动,这个消息甚至上了中视一台的新闻联播,并且对大飞机项目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足见国家对其的重视。
对于华威集团的这个“不可思议”的决定,外界并不看好,因为大飞机的研制不仅需要耗费巨资,而且周期长,最重要的是在波音和空客这种航空巨头的压制下没有市场,即使研制出来了也卖不出去。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一个失败的投资,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华威集团的一大拖累。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赵东升接手大飞机项目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不少人认为赵东升被以前取得的成绩冲昏了头,太过冲动和狂妄,完全就是沽名钓誉,为自己博取升官的资本。
面对着外界的种种非议,赵东升保持了一种非常平静淡然的心态,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他抓紧时间布置着巴州飞机工业公司的事务,早一天使得巴州的工作进入正轨,那么就能早一天获得成绩。
为了负责管理飞机和船舶方面的事务,赵东升特意成立了航空事业发展部和船舶事业发展部,与加算机事业发展部一起,被看成是华威集团加快版图扩张的标志。
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事变动
更新时间:2o13-o7-15
八月中旬,正当赵东升在巴州参加改组后新成立的巴州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成立大会时,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来,美国证监会已经批准了威尔电器集团的上市计划,这意味着威尔电器集团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华尔街,剩下的就是路演以及正式在华尔街挂牌上市了。
路演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证券发行推广方式,指证券发行商发行证券前针对机构投资者的推介活动,是在投资、融资双方充分交流的条件下促进股票成功发行的重要推介、宣传手段,促进投资者与股票发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股票的顺利发行。
通俗一点的话,就是通过投资银行家或者支付承诺商的帮助,在初级市场上出售股票,以便有助于提高股票潜在的价值。
当天晚上,中视一台在新闻节目中特意播报了这个消息,虽然在民众中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不过却轰动了整个中国的企业界,大家事先谁都没有料到,美国证监会竟然真的批准了威尔电器集团的上市计划,这为国内企业在华尔街上市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一时间,华威集团收到了无数国内企业的贺电,而威尔电器集团在华尔街的上市,标志着华威集团在国内企业界确立了不折不扣的霸主地位。
赵东升并不担心上市的事情,他请了美国最有名的中介机构来处理威尔电器集团在华尔街的相关事宜,因为那些人处理这种事情更有经验,知道如何与各个方面打交道,在他看来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处理,这样才是最佳的选择。
就在威尔电器集团的上市计划被美国证监会批准不久,华威集团高层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人事变动,而且变动幅度非常大,除了赵东升、吴雯和周军外,牛保国、祈泰和赵红伟的职务都进行了调整。
为了便于华威集团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华威集团领导层的活力,河东省省委决定使得华威集团领导层更加年轻化和专业化,因此将四十多岁的牛保国、祈泰和赵红伟以副厅级别安排到了河东省的地市政府部门和省城的厅局单位担任常务副职,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仕途上的一种升迁。
虽然如此,不过在外界看来,却未免有一种摘桃子的嫌疑,不过总体来说,河东省委对牛保国和祈泰、赵红伟的安排非常不错,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三人在未来有很大希望担任部门的正职,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补偿。
祈泰和赵红伟还好说,他们俩是半路上加入的华威集团,但是牛保国就不一样了,他是华威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所以省里对待他特别慎重,省委组织部部长专门找他进行了谈话,免得让他有心理负担。
而且,省里对牛保国的安排也是最好的,他被调任到省政府办公厅当副主任,下次政府换届的时候很可能要去下面的地市任市长。
虽然牛保国调离了华威集团,不过2号别墅却给他留了下来,吴兰等牛家的人依旧住在里面,只要牛保国不在外面要房子,那么2号别墅就是他的,这是他应该享受到的住房待遇。
在华威集团高层的人事变动之前,周浩然特意找赵东升进行了谈话,不希望赵东升对此有任何心理负担。
赵东升对此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华威集团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黄州市显然已经装不下它,被省里接管是迟早的事情,而省里自然有省里的规划和打算,同时华威集团也会牵涉到更高层面的利益纠葛。
他现在的基础还不牢固,所以不想介入这些利益纷争中来,所以只要能保证华威集团的平稳发展,那么他也就淡然处之,毕竟华威集团是省里的企业,而不是他个人的。
在赵东升看来,既然华威集团迟早都要发生改变的话,那么晚改变不如早改变,越早改变也就有越多的时间来进行适应。
省里其实也很担心影响到华威集团的发展,因此这次只是对华威集团的高层干部进行了调整,中下层干部都没有动,这也是向赵东升释放一个善意的信号,因为只要华威集团的中下层干部不变,那么华威集团还是赵东升的天下。
除了调走了牛保国和祈泰、赵红伟外,华威集团的高层还增加了两名成员――两个副总经理,以协助赵东升进行工作,排名在周军之后。
因此,华威集团的高层就成为了七个人,之所以是七个而不是八个,是因为赵东升兼任了华威集团书记一职,等于说他成为华威集团唯一的正职,权力反而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再怎么说他也是河东省省委的候补委员,于情于理都应该担任书记一职。
华威集团新的纪检书记、工会主席和两名副总经理都是三十多岁的男人,级别皆为正处,其中纪检书记和工会主席来自省里,而两名副总经理则是从京城来的,三十出头,都有着留洋海外的履历,曾经在京城的部委任职,表现得彬彬有礼,显得非常友善。
不过赵东升很清楚,他的这两个副总经理可不想表面看起来这么人畜无害,两人的背景非常深厚,他们俩的到来对赵东升在华威集团的权力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在赵东升看来更多的是助力,至少可以帮华威集团抵挡一些麻烦。
在九月一号的华威集团的中高层会议上,新来的纪检书记、工会主席和两名副总经理与华威集团的中层领导见了面,其中:
纪检书记张毅,来自省纪委,三十五岁;
工会主席6福云,来自省委组织部,三十四岁;
副总经理方宏,来自商务部,三十二岁;
副总经理东方斌,来自财政部,三十二岁。
会议上,赵东升将吴雯等六名高层领导进行了分工,其中吴雯依旧是他的助理,主抓监察室、办公厅(原办公室)和公关部,协助他处理华威集团的事务,周军和方宏、东方斌分别管理除此之外的部门,6福云和张毅负责各自的部门,直接对赵东升负责。
开始时,方宏和东方斌以为赵东升不会给他们什么实权,毕两人是空降来的干部,通常都会受到抵制。
不过出乎方宏和东方斌的意料,赵东升虽然在分配工作的时候偏向了周军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公道,两人都分到了一些实权部门。
而且,赵东升与他们以前遇到的领导不一样,别的领导喜欢抓权,而赵东升却喜欢放权,把那些部门的日常事务通通交给吴雯和三个副总经理去处置,自己只抓一些决策性事情。
不仅如此,方宏和东方斌在随后的工作中发现,各自分管的下属部门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并没有因为他是空降的领导而有丝毫的怠慢。
在两人看来,整个华威集团犹如一列在轨道上高速、平稳行驶的列车,两人所要做的是当好管理车厢的乘务员而已,至于列车行驶的方向和速度,自有赵东升这个列车长来掌控。
这表示两人的工作轻松了许多,但也意味着他们要想彻底融入华威集团,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九月底,美国那边传来了威尔电器集团路演的消息,由于中介结构的大力营销,再加上威尔电器集团前几年漂亮的业绩,以及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东方元素,初级市场对威尔电器集团的股票反应异常强烈,股价接连被投资者们推高。
因此,依照路演的结果,美国中介结构的专业人士给威尔电器集团的股票每股定价三美元。
如果按照这个价位的话,威尔电器集团上市后的市值将达到二十亿美元,而当威尔电器集团的股票正式在华尔街挂牌上市后,在投资者的跟进下,股票的价位肯定还会拉高。
至于股票的价位能升到多高,这就不好预测了,作为一个近几年崛起的电器业新贵,又是来自神秘的东方古国,对投资者们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只有拭目以待了。
不过,二十亿美元的市值已经超出了省里和市里的期望,在他们看来有十亿美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折算成华币可是五六十亿,而现在是二十亿美元,整整超过了心理预期一倍。
赵东升将威尔电器集团在华尔街上市的时间定为了十一月十一号,之所以等了一个多月是因为他要在资本市场中打广告做宣传,为威尔电器集团的上市制造声势。
与此同时,威尔电器集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明年推出几款新的电器产品,并且向媒体展示了新产品的性能,可谓噱头十足。
除了给威尔电器集团造势以外,赵东升还在这段期间邀请了一些领导出席威尔电器集团的上市仪式,不仅有省里和市里的领导,而且还有京城部委的领导,这种风光露脸的事情当然是最好的人情了,而且领导们也喜欢接受,一送一个准。
十一月九号,赵东升、吴雯和那些受邀的领导乘飞机前往纽约,华威集团驻美国办事处主任齐伟民已经带着人在机场等候,将他们安排在了去年年底建成的华威集团大酒店里。
华威集团驻美国办事处总部的地址在纽约,纽约是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赵东升选他作为华威集团办事处总部所在地,另外在华盛顿和洛杉矶还设有两个分部。
齐伟民就是当年黄州机械厂电器分厂成立的时候,被父亲齐宝山带着来到牛保国家里,被逼着退出电器分厂的那个年轻人。
当年如果不是赵东升说服了齐宝山给齐伟民一个机会的话,那么齐伟民就要离开电器分厂,回到工作的五车间老老实实地当一名工人,而不是现在风光无限的华威集团驻美国办事处的主任了。
1989年七月份,齐伟民被赵东升派来了美国组建驻美国的办事处,他当时还不会说英语,在几名国内留学生的帮助下,硬是在四年的时间里把华威集团在纽约的总部以及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