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强国》 第79部分阅读

可是令牛翠翠万万想不到的是,吴雯得知这个消息后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吴雯是华威集团的大管家,华威集团有什么事情能瞒住她的,秦雨凝在1号别墅过了一夜,第二天中午才离开的事情她早就知道,而且还知道秦雨凝走之前洗了床单。

不仅如此,就连秦雨凝离开1号别墅时走路姿势有些怪异的事情吴雯也知道,进而推断出了赵东升和秦雨凝之间发生了什么。

如果在以前,吴雯的心中当然有怨言,可是现在她却不会那么想,反而替秦雨凝感到高兴,因为她是华威集团中除了赵东升外唯一知道秦雨凝是零点基金创立者的事情。

吴雯知道秦雨凝在国外很不容易,也清楚吴雯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赵东升,而且还猜到了秦雨凝在1号别墅留宿的目的,因为要是换做她的话,一个人孤身在外闯荡,身边又没有所爱的人,肯定也想要个小孩,当作精神上的寄托。

所以,吴雯很理解秦雨凝,自然也就对这件事情表现得很淡定了。

大年初六的下午,赵东升去了秦家,秦雨凝的父母邀请他晚上来家里吃饭,这次过年不仅秦雨凝,连一直在外面忙的秦强都回来了,秦家所在的四合院变得异常热闹。

秦强去年得了一个大胖小子,长得特别壮实可爱,秦雨凝抱在怀里爱不释手,赵东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到惭愧,觉得自己亏欠了秦雨凝很多,如果不是他的话,秦雨凝现在应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了。

或许是因为太开心了,随着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赵东升喝了不少酒,等晚饭结束的时候已经喝得醉醺醺。

秦雨凝的母亲刘翠娥原本想让赵东升在家里住下,可是赵东升却以明天有事为由要回1号别墅,于是刘翠娥就让秦雨凝送赵东升回去,晚上也好照顾他。

因此,秦雨凝就在韩素素的帮助下把赵东升扶上了车,乘车一起向华威集团总部驶去。

“强子,你说小赵和你妹妹究竟是怎么想的,两个人怎么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望着远去的轿车,刘翠娥转身问向站在一旁乐呵呵抱着儿子的秦强,这都四五年了,赵东升和秦雨凝谁都没有提过结婚的事情,作为母亲,她自然看得出来秦雨凝非常喜欢赵东升。

“妈,船到桥头自然直,你就别瞎操心了,妹妹知道怎么做。”秦强闻言笑着说了一句,抱着儿子进屋了,对于秦雨凝和赵东升的事情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顺其自然了。

刘翠娥摇了摇头,有些不甘心地看了一眼轿车消失的方向,跟着秦强等人进院子了。

轿车里,赵东升枕着秦雨凝的腿,躺在后座上酣睡,秦雨凝和韩素素轻声聊着天。

就在轿车驶进华威集团总部的时候,赵东升的嘴角忽然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缓缓伸手按在了秦雨凝的手背上。

正与韩素素说着话的秦雨凝感觉到手背上一沉,于是下意识地望向怀里的赵东升,赵东升依旧闭着眼睛,只不过在她的手背上写上了三个英文字母,好像是一个单词。

秦雨凝很快就认出了那个单词,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脸颊绯红,因为那个单词是n,“儿子”的意思。

至于赵东升为什么写这个单词,秦雨凝自然非常清楚,看来赵东升并没有醉,是有意将她引到1号别墅的,进而创造两人独处的机会,看来赵东升是下定决心要给秦雨凝一个孩子了。

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七章 虚张声势

更新时间:2o13-o7-12

秦雨凝在黄州市待了一个多月,直到确定怀孕了这才飞回了美国,准备独自将她与赵东升的孩子养大成|人。

对此,赵东升的心里感到十分愧疚,不过他实在没有办法迈过心中的那道坎儿,放下白欣去娶秦雨凝,因此秦雨凝的选择或许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迈进新的一年后,在黄州市和华威集团的所有事务中,最让赵东升关注的就是威尔电器集团的上市计划,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家在华尔街上市的国企,而且还肩负着融资的重任,黄州市的工业现代化改革所需要资金和华威集团可就全指望着它了。

秦雨凝离开黄州市后的第三天,华威集团总部迎来了一批外国人,赵东升亲自出面进行了接待。

他之所以这么重视,是因为那些外国人是他从美国请来的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和律师,来自美国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

威尔电器集团既然要在美国上市,那么当然要请美国中介机构的人员前来处理上市的手续问题,这样才更有信服力,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烦。

三月底,赵东升去安县参加陈娟和杰森的婚礼,在经历了白河大桥风波后,两人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市里已经对陈娟和杰森的事情有了调查结果,认为两人是自由恋爱,与罐头加工厂选址无关。

调查结果宣布的时候,安县和白河县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去关注陈娟和杰森的事情,因为两个县的人都在轰轰烈烈地修路,都想着尽早发展绿色农业,以赚取外汇。

四月份到七月份,赵东升几乎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他不仅要在国内四处飞,而且还有不少的国际航班,为黄州市和华威集团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小范和韩素素因此也过了一把飞机瘾,尤其是韩素素,趁此机会与不少国家的空姐和名人拍照留念。

六月底,赵东升从美国飞回了海都,他已经把威尔电器集团在华威街上市的相关材料上交给美国证监会,等待着美国证监会的审核。

赵东升这次回来之所以选择海都而不是京城,是因为海都市有一场重要的谈判等着他,他准备扩展华威集团的业务领域,兼并航空工业总公司下面的巴州机械厂。

虽说巴州机械厂的名字是机械厂,但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生产战斗机的军工企业,代号。

伴随着经济改革的大潮,像国内的其他企业一样,军工企业普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面临着“军转民、内转外”的战略转变,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纷纷开展了第二产业,生产各式民用产品。

海湾战争后,军方高层认识到国防力量与美国以及欧美国家的巨大差距,因此国防科技现代化的建设迫在眉睫。

可是,由于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这就使得那些军工企业的科研上举步维艰,只能保证一些核心项目研究的进行,其他的项目不得不搁置。

在这种情况下,赵东升介入到了军工企业的领域,先是成功入主了船舶工业总公司下面的江南机械厂,现在又把目标瞄准了航空工业总公司的巴州机械厂,可谓逐步推进,稳扎稳打。

与江南造船厂不同是,赵东升对巴州机械厂采取的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的策略,那些从俄罗斯请来的航空专家他一个都没有分出去,而是自己留了下来,准备成立一个飞机制造厂,进军飞机制造领域。

至于理由,很简单,赵东升看好未来的民用飞机的市场。

为此,赵东升去年年底的时候向市里打了建造飞机制造厂的报告,市里拿不定主意,又向省里进行了汇报。

因为这件事情,赵东升还特意去了省里一趟,向省里的领导做了汇报,阐述了他对飞机制造厂的未来规划,进而获得了省里领导的支持,并且对此抱有很大的期望。

由于飞机制造厂的审批权不在省里,而在国务院,因此省里将此事上报到了国务院,与之一起的是赵东升的一份关于详细的规划报告。

在这份规划报告里,赵东升的发展思路很明确,他准备从小飞机入手,逐渐向大飞机领域发展,而且还了罗列了一个预算,资金达到了五亿华币,可谓是一个大手笔。

飞机制造厂可不像汽车制造厂那样简单,所以河东省的报告一到国务院,立刻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迄今为止还从没有哪个省上报建飞机制造厂的。

不久后,河东的这份报告就摆在了航空工业总公司领导的办公桌上,国务院相关领导的意思很明确,航空工业总公司是负责全国航空类国企的部门,希望它能与河东省进行合作,结合双方的优势来推动国家航空工业的发展,反正华威集团也是国企,双方存在着合作的坚实基础。

毕竟,现在军工企业都在忙着搞第二产业,本身的科研大受影响,如果航空工业总公司提供技术而河东省提供资金的话,那么就是强强结合,也是国家航空工业发展的一条心途径。

航空工业总公司的领导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派人去跟河东省接触,打算让华威集团入股下面一家单位,这样一来的话双方就能合作,各取所需。

不过,在赵东升看来,航空工业总公司非常没有诚意,先不说入股的那家单位他看得上看不上,单说这入股吧,五亿华币投下去只占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不能控股不说,而且还没有人事权和销售权,届时只能按股权进行分红,完全就是一个摆设,要知道那个单位的总资产还不到五亿。

航空工业总公司认为能让华威集团占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已经很给华威集团面子了,华威集团现在虽然很有名,但毕竟是地方企业,不能与央企相比,况且航空工业总公司又是航空领域的老大,自然底气十足了。

说实话,航空工业总公司的条件也着实苛刻了一些,省里的领导都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按照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这个办法,华威集团的五亿华币铁定是打了水漂了,根本就达不到华威集团的既定目标,完全就将华威集团当成了冤大头。

既然省里面不满意,那么赵东升自然不会同意了,以资金不足暂时无法启动飞机制造厂的的项目为由,直接婉拒了航空工业总公司的提议,连讨价还价的兴趣也没有。

随后,赵东升便大张旗鼓地操作着飞机制造厂的事项,这几个月在国外出差的时候特意去了波音、麦道和空客这样的国际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并且以优厚的待遇招聘飞机制造行业的人才。

不仅如此,河东省也在酝酿着给予华威集团建立飞机制造厂的优惠政策,鼓励华威集团将飞机制造厂建起来。

这样一来的话,航空工业总公司顿时感觉到了压力,虽然华威集团在航空制造领域是门外汉,但是华威集团有钱,只要肯投资的话肯定能将厂子发展起来的,从华威集团的运营来看,厂子以后的发展一片光明。

如果等到河东省完成了飞机制造厂的筹备工作,那么到时候将独自上马飞机制造厂的项目,与航空工业总公司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了。

于是,航空工业总公司联系了河东省,打算就合作的事宜再度接触,不过省里却将皮球踢给了赵东升,让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人跟赵东升谈,赵东升是副厅级的干部,又是华威集团的总经理,无论是级别还是身份都非常合适。

可惜的是,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人虽然与赵东升约了几次,不过赵东升都已工作忙为由推脱,使得他们根本见不到赵东升的人,更别谈合作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东省不断地催促国务院,希望国务院能尽快批下来华威集团成立飞机制造厂的事宜。

由于河东省上报的手续齐全,国务院没有理由长时间将其拖住,于是就催促航空工业总公司尽快解决合作的事情,要不然将批准河东省的飞机制造厂的事项。

航空工业总公司知道赵东升在故意躲避,于是找了人从中间协调,希望能把与赵东升会面的时间和地点定下来,谈一谈双方合作的事宜,毕竟这是国务院关心的事情,而且关系到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绝对需要慎重对待。

赵东升觉得已经晾够了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人,因此就约他们六月底在海都市见面,彻底解决这个事情。

到达海都市的当天晚上,赵东升在华威大酒店宴请了航空工业总公司前来与他交涉的一行人,领头是航空工业总公司办公厅的主任梁佑,正厅级,看来航空工业总公司对与赵东升的会面十分重视。

梁佑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一副宽边眼镜,身上透露出一副知识分子的气息。

面对赵东升这个年轻的对手,梁佑是一点儿也不敢大意,心里没有丝毫的轻视,他可不认为这个逼得船舶总公司的人就江南造船厂与华威集团合作的年轻人好对付。

梁佑是第一次来华威集团下面的大酒店,以前他出差的时候都是住在定点的宾馆里,所以一进海都市华威大酒店的大厅,大厅里金碧辉煌的装潢就令他大吃了一惊,看来外面传言得不假,华威集团果然是财大气粗。

他真的有些难以想像,一个小小的地级市的市属企业竟然会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怪不得赵东升的底气这么足,想要撇开航空工业总公司来单独操作飞机制造厂的事情。

如果赵东升肯持续对飞机制造厂进行资金注入的话,那么以赵东升的头脑,五年之后,华威集团下面的这个飞机制造厂绝对会在民用飞机市场强势崛起,而且还会在以后逐渐蝉食航空工业总公司在军用机方面的市场,成为航空工业总公司在国内的最大竞争对手,毕竟军方更喜欢性能优越的战斗机。

如此一来的话,航空工业总公司将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失去国内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

这并不是梁佑在杞人忧天,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内的军工企业现在都在卯足了劲儿从事第二产业的发展,本职的研究工作几乎陷于了停顿,而且不少军工企业的经营更是陷入了困顿,举步维艰。

如果华威集团能趁着这个时机大力对飞机制造厂进行投资,使得飞机制造厂的科研人员能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的话,那么五年后必将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推出自己的产品。

所以,自从进了华威大酒店后,梁佑的神情就变得严肃起来,赵东升无形中已经给了他不小的心理压力。

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八章 施压

更新时间:2o13-o7-13

“梁主任,你好。”梁佑被一名女服务生领进包厢的时候,赵东升已经等在那里,正在与身边的几个人说着话,见他进来后起身迎了上去,热情地伸出了右手。

“赵市长,你可是一个大忙人,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呀!”梁佑握住了赵东升的手,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他之所以称呼赵东升为市长而不是赵总,是因为赵东升是代表河东省来与他谈的。

“实在不好意思,这段时间琐事缠身,还望梁主任海涵。”赵东升听出了梁佑话里的一丝不满,不过并不以为意,笑着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梁佑请上了酒桌,两人分宾主落座。

“赵市长近来在忙些什么?”点完了菜后,趁着上菜的时间,梁佑与赵东升聊起了天。

“也没什么,都是市里和集团里的一些小事。”赵东升闻言笑了笑,风清云淡地回答。

“我听说赵市长考察了波音和空客这样的国际著名的飞机制造企业,看来赵市长对航空制造业很有兴趣呀。”梁佑见赵东升在谦虚,于是笑着望着他,不动声色地说道。

“不瞒梁主任,我小时候的愿望是当一名飞行员,可惜身体素质不行,那是先天条件,没办法解决,所以我在大学的时候就想过造飞机,让自己生产的飞机翱翔于蓝天之上,那个时候只不过是个奢望,现在有条件了,就想尝试一下,也算是完成了儿时的一个梦想吧。”

赵东升知道梁佑是在试探自己对建立飞机制造厂的底线,于是不忙不忙地将早就编好的故事讲了出来,随后又笑着加了一句:

“现在世界经济发展这么迅速,各国之间的联系将日趋紧密,空运和海运在肯定会进入繁荣期,带来不菲的利润。”

“赵市长,造飞机可比造船更不容易,对技术条件的要求更高,完全是个烧钱的行业,而且周期长,没有个年是不会看见成绩出来的。”

梁佑并不相信赵东升所说的什么儿时愿望,不过一个托辞而已,但他却认同赵东升说的海运和空运在将来进入繁荣期的观点,“好心”地提醒他造飞机的困难。

“五年不行就十年,总有一天会取得一定的成就,我相信以华威集团的实力,足够把它维持下去。”

赵东升赞同地点了点头,微笑着向梁佑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见赵东升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气势,梁佑的心里顿时往下一沉,就像赵东升说的那样,以华威集团现在赚钱能力来看,维持一个飞机制造厂不再话下,这也表明他完全可以抛开航空工业总公司来独自搞飞机制造厂。

不久后,饭菜上齐了,赵东升和梁佑没有再聊公事,两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现场的气氛十分融洽。

虽然看起来赵东升与梁佑聊得很投机,不过梁佑非常清楚,在他与赵东升的第一场较量中,赵东升以强硬的姿态占据了上风,这使得他忧心忡忡,对于明天与赵东升的谈判充满了担忧。

吃完饭,赵东升将梁佑送到了酒店门口,目送着梁佑一行人上车离开,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宜觉察的笑意,他已经成功向梁佑施加了压力。

赵东升回到华威集团驻海都市办事处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他没有去自己的住处,而是到了小会议。

走进小会议室的时候,小会议室里已经聚满了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亲人,有黄皮肤的也有白皮肤和黑皮肤的,正在那里嗡嗡地说着话,见赵东升进来后纷纷起身,现场随即安静了下来。

“大家坐。”赵东升微微一笑,一边走向会议桌顶端的座位一边向现场的人招着手。

直到赵东升落座后,会议室里的人这才相继坐了下来,齐刷刷地望着赵东升,等待着他的指示。

“各位都是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士,我把大家从世界各地请来这里,目的想必大家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打造世界一流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施。”

赵东升环视了在座的众人一眼,伸手指了一下坐在他身旁的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宏声用英文说道,“他是你们的大管家,负责处理你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什么需要的话你们可以找他解决,我希望你们能有一个舒适安心的工作环境。”

“我叫唐杰,华威集团计算机事业发展部总经理,大家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找我。”那名三十多岁的男子随后站了起来,操着流利的英语微笑着向在座的人说道。

唐杰,三十二岁,毕业于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原本在英国的一家大型贸易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后来被赵东升挖了墙脚,在华威集团驻英国办事处当了两年的副主任,今年被赵东升委以重任,担任了华威集团新组建的计算机事业发展部的总经理。

哗――

唐杰的话音落后,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有人都鼓起掌来。

赵东升微笑着望着那些鼓掌的人,这些人可是他依照脑海中的记忆,费尽全力从全世界搜罗来的计算机方面的天才,每个人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只不过现在他们还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几年后必将大放异彩。

华威集团计算机事业发展部是赵东升的一项重要规划,他知道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计算机领域将迎来爆炸式的发展,所以他现在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作为黑尔电子的首席工程师,赵东升也是一名计算机方面的高手,国际著名的黑客,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才折服会议室里的这些计算机天才们。

因此,为了推动华威集团计算机事业发展部的发展,赵东升特意编制了几个小册子给现场的这些人,将九十年代末的计算机技术提前透露了出来,这样将对他们的研究有着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赵东升将华威集团计算机事发展部的总部放在了海都市,毕竟海都市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不仅繁华,而且时尚、前卫,比黄州更适合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为此,赵东升已经将计算机事业发展部的办公地点准备妥当,距离华威集团驻海都市办事处两个街口,是一个占地广阔、环境幽雅的院子,里面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耸立着几栋高层大楼,办公条件非常优越。

按照计划,华威集团计算机事业发展部将在七月一号成立,然后唐杰将带着会议室里的这些计算机天才们在国内的各个景点游玩一番,这才正式投入工作中去。

与华威集团在海都市的别的下属企业不同,计算机事业发展部并不是由华威集团驻海都办事处管辖,而是直属于总部,确切的说直属于赵东升,足以见赵东升对他的重视。

梁佑只看见了华威集团光鲜的一面,他绝对不会知道,赵东升光在海都市就已经欠了银行两亿多的贷款,要不然他怎么可能在海都市铺开这么大一个摊子。

所以说,真正的资本运作高手,向来都是拿着别人的钱在玩,因为这是迅速扩张的最佳捷径。

赵东升在小会议室里与众人聊了两个小时,然后才回到自己的住所,一脸疲惫地倒在了床上,有时候他真的希望自己会分身术,这样的话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黄州市和华威集团的事务。

就当赵东升准备去浴室洗澡睡觉的时候,桌子上传来一阵悦耳的铃声,一个黑色金属质感的翻盖手机的屏幕亮了,上面显示着三个字――小丫头。

为了便于联络,春节过后,华威集团中层以上的领导都配备了华威集团生产的手机,而且是特供机,与市场上的定制机的外观和材质有着显著不同。

作为华威集团的小公主,牛翠翠也拥有了一个属于她的粉红色翻盖手机,在学校里煞是醒目。

要知道,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市面上大哥大的公开价格在两万元左右,但一般要花两万五千元才可能买到,黑市售价曾高达5万元,这不仅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就是中小企业买得起的也不多。

九十年代初,大哥大的价格有所回落,但也是在一万五元在两万元之间徘徊,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起的。

更多的人喜欢买一个寻呼机,也就是bb机,别在腰上,非常时髦和前卫,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华威集团的手机去年面试后,由于卓越的性能,对国际上大哥大的市场形成了剧烈的冲击,使得消费者们纷纷放弃这种又大又笨的大块头,转向华威集团这种小巧便捷的新型手机。

在欧美市场,华威集团的手机深受市场的追捧,卖到了两千美元的价格,是不折不扣的暴利产品,如果按照93年美元对华币的汇率1:57的话,也就是一万一千华币左右。

而在国内,华威集团的手机价格是一万华币左右,比国外要稍微便宜一些。

现在,为了重新夺回市场,各大通信供应商都在投入巨资来研制像华威集团这样的小型化的手机,预计在明年就会上市,届时将会在手机的中高端市场上演一出“战国时代”,至于高端机市场,将被华威集团牢牢掌控,双方的技术差距至少在十年。

“这么晚了你还不睡觉?”赵东升翻开了道。

“大个子,我……我很难受。”电话那边,传来了牛翠翠虚弱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得病了。

“你在哪里?”赵东升闻言吃了一惊,连忙问道。

“寝……寝室。”牛翠翠有气无力地回答。

“通知你的室友,让她们把你送到宿舍门口,我这就过去。”赵东升没有丝毫的犹豫,沉声吩咐了牛翠翠一句,然后拿上挂在衣架上的西装,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不到十分钟,赵东升乘坐的黑色奔驰车风驰电掣地驶进了海都大学,嘎一声,在新闻系女声宿舍楼前停了下来,他后面还跟着着一辆黑色的奥迪,里面坐着鲁平。

宿舍楼前,几名女孩架着脸色苍白的牛翠翠,见两辆进口车一前一后地停在她们面前,于是立刻迎了上去,因为她们看见了坐在奔驰车里的赵东升,去年赵东升请她们吃过饭,故而她们认识赵东升。

“这丫头怎么了?”赵东升推开车门,快步走上前,扶住了牛翠翠,关切地问向一旁的一名长发女孩,他记得这名女孩是牛翠翠的室友。

“痛经!”长发女孩闻言,开口向赵东升说道。

赵东升怔了一下,没想到牛翠翠竟然会有这个毛病,随后顾不上多想,将她抱进了撤离,火急火燎地赶向海都市第一医院。

长发女孩交代了身旁的女孩们几句,然后上了鲁平的车,跟着去了医院,准备照顾牛翠翠。

第一卷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飞机”计划

更新时间:2o13-o7-13

第二天早上八点,海都市第一医院特护病房。

“我上午有个会,先走了,翠翠醒了你告诉她,我开完会来看她。”赵东升看了看手表,从沙发上站起来,望了一眼躺在病床上睡觉的牛翠翠,向坐在边上一张沙发上的长发女孩说道。

自从牛翠翠昨天晚上住院,他就和长发女孩一直守在病房里,期间倚在沙发上睡了一觉。

“好。”长发女孩冲着赵东升点了点头,起身将赵东升送了出去。

对于身份神秘的赵东升,长发女孩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她很想知道这个有钱有势的年轻的男子究竟是什么人。

回到华威集团驻海都办事处的住所后,赵东升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衣服,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了一会儿,等到快九点了,起身前往办事处的小会议室,九点钟谈判将在小会议室举行。

赵东升是八点五十分到的小会议室,八点五十五的时候,梁佑率领着人来了,在赵东升对面坐下,两人友好地寒暄着,就像是一对老朋友一样。

“赵市长,咱们开门见山,国务院的领导对咱们双方的这次合作非常重视,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九点钟,谈判正式开始,小会议室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梁佑微笑着望着赵东升,率先开口,他觉得与赵东升这种底气十足的聪明人玩心术完全是浪费时间。

“飞机制造厂我们是一定要的,这是华威集团制定的战略规划,所以无论如何,华威集团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飞机制造厂。”

赵东升闻言微微一笑,虽然甩开提出条件的人有些被动,不过他并不以为意,笑着向梁佑说道:“我们希望贵公司能给华威集团提供技术支援和人力支援,当然了,华威集团会支付相应的酬谢。”

听到赵东升说到华威集团“自己的飞机制造厂”时,梁佑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等到赵东升说到酬劳问题后,他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深了,可以确定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况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华威集团打算撇开航空工业总公司,自己来搞飞机制造厂。

在梁佑来之前,航空工业总公司的领导对他有过交待,可以像江南造船厂那样与华威集团展开合作,双方的股份在合作的单位中各占百分之五十,航空工业总公司出技术和人力,华威集团出资金。

这样的话,将有力地解决航空工业总公司的资金缺陷,恢复航空工业总公司几项因为资金问题中断多年的重点研究项目。

“你们准备自己建飞机制造厂?”沉吟了一下后,梁佑不动声色地望向了赵东升,如果赵东升打定了自己建厂的主意的话,那么对航空工业总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糟糕的选择,这意味着他们在得到一笔钱后,将失去对新建飞机制造厂的影响力。

“暂时是这样打算的,华威集团准备上全新的设备,这样能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也能解决很多科研上的难题。”

赵东升点了点头,肯定了梁佑的说法,同时又加了一句,“不过,考虑到新建飞机制造厂的周期有些长,而且还存在一个适应过程,华威集团也有兼并国内一个生产厂家的打算,逐步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

“兼并?”听到这里,梁佑的双目流露出惊讶的神色,他还以为赵东升是想在合作中控股,没想到竟然是兼并,将航空工业总公司完全排除在外。

“你可以放心,我们会找专业人士对兼并的厂家进行评估,然后支付相关的费用。”赵东升知道梁佑被自己的说法吓了一跳,于是笑着说道。

“不知道赵市长有没有中意的厂家?”梁佑的眉头微微皱了皱,微笑着望着赵东升,想要试探一下赵东升是不是真的准备兼并一个飞机制造厂,如果他真有这个打算的话,肯定已经对国内的几家飞机制造厂有过了解。

如果是国内别的国企说出要兼并一家飞机制造厂的话,梁佑会嗤之以鼻,因为他很清楚对方没有那个实力来运营一个飞机制造厂,光是前期的投资就足以让那些国企们吃不消。

但是华威集团不同,它完全就是一台印钞机,源源不断地赚取着外汇,根本不在意前期的那些投资,愿意在这上面烧钱,这样一来的话就没有兼并的最大障碍,况且还有河东省在背后的支持,华威集团已经具备了兼并一家飞机制造厂的条件。

“我觉得,巴州机械厂不错,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秀的技术人员。”赵东升清楚梁佑是在试探自己,于是微微笑了一下,沉声说道。

“巴州机械厂!”见赵东升没有丝毫的犹豫就说出了答案,梁佑的双目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看来赵东升是有备而来的。

巴州机械厂是老名字,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已经组建成为了――巴州飞机工业公司,不过人们习惯上还是称它为巴州机械厂,曾经的代号是“国营1o6厂”,创建于五十年代末,建成于六十年代中期,是研制、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

巴州飞机工业公司坐落于巴州市郊外,拥有综合性的机场和专用公路、铁路货运线,紧邻巴州市火车站货运西站,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赵东升选择巴州飞机工业公司,看来是做出了细致的调研,在国内的这些飞机制造厂中,巴州飞机工业公司虽然成立的比较晚,但是却拥有不逊于国内任何一家飞机制造厂的技术力量,基础设施更是非常完善。

而且,犹豫巴州飞机工业公司成立的比较晚,在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下属几个厂家中资历最浅,兼并时遇到的阻力也越小。

“赵市长,1o6厂是国家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之一,涉及到保密原则,即使我们愿意,国家也不会批准的。”梁佑沉吟了一下,笑着向赵东升摇了摇头,赵东升越是表现出兼并的强烈的意愿,那么他就越不能松口。

“我们是国企,说到底,与你们央企一样,也是国家的企业,巴州机械厂在你们手里与在我们手里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所有者的主体发生了改变而已,归根结底它还是国家的企业,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规则和章程。”

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他并不认为梁佑说的理由会是自己兼并巴州飞机工业公司的障碍,于是笑着说道,“你们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把所有关于军方战斗机的资料通通带走。”

“赵市长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不相信你们。”梁佑的眉角不由得抽动了一下,微笑着向赵东升说道,看来他刚才的话没有吓住赵东升。

说实话,航空工业总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飞机制造技术和科研人员,不过中国的飞机制造技术还处于六七十年的水平,对赵东升没有什么吸引力。

梁佑很清楚,唯一能打动赵东升的可能就是那些科研人员和熟练的工人,否则的话恐怕今天坐在自己面前的就不是赵东升,而是河东省别的厅级官员了。

“梁主任,如果我们能兼并巴州机械厂的话,华威集团有一个要求。”虽然梁佑在笑,不过赵东升却发现梁佑的神情变得越加浓重,他随后语锋一转,望着梁佑沉声说道,“希望航空工业总公司能从中牵线,将大飞机项目的资料卖给我们,需要花多少钱也无所谓。”

“大飞机!”梁佑正在想着如何对付赵东升,闻言先是怔了一下,随后一脸愕然地望着赵东升,好像显得难以置信。

所谓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oo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o座以上的干线客机,是民航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

早在七十年代初,中国就开始自主研制举世闻名的“运十”大型飞机,也就是业内人们通常所说的“大飞机”,仅比欧洲的空中客车起步晚两年。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超级工业强国 倒序 正序

《超级工业强国》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