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强国》 第68部分阅读

雯清楚。

第一卷 第二百二十二章 先礼后兵

更新时间:2o13-o6-24

赵东升在江州市待了几天,处理完了与江南省有关俄罗斯专家的合作事宜后,乘车前往海都市。

江州到海都一共有三个小时的车程,赵东升一路上都在闭目养神,他要养足了精神准备去对付江南造船厂的人。

虽然赵东升上个月没有去江南造船厂,但是这并不表明他就忘了江南造船厂的事情,从他回黄州市开始,每天都让杜锋派人到江南造船厂进行马蚤扰,让江南造船厂交人,他才不会让江南造船厂的人过得舒心。

同时这也是一种策略,表明华威集团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让江南造船厂交人。

这次与江南造船厂的纠纷之所以动用华威集团驻江南省办事处而不是驻海都市办事处,是因为海都市办事处年前经历了副主任谢兴强犦妇女一事后元气大伤,原主任孙伟被赵东升调到了唐州市去负责华威集团在石水县修建的水产养殖基地,新主任鲁平还在适应期,因此牛保国就将事情交给杜锋处理。

在赵东升的安排中,孙伟其实是最适合担任驻海都市办事处主任的人,足以担当一面,而鲁平的能力就要差上一截,否则的话他肯定早就被赵东升派到外地的办事处。

谢兴出事后,赵东升不得不将鲁平调来接替孙伟的工作,虽然孙伟不知道谢兴的胡作非为,但再怎么说他是海都办事处的一把手,要为此承担领导责任。

换句话来说,杜锋的办事能力要远强于鲁平,所以是与江南造船厂接触的最佳人选。

给赵东升开车的是小范,自从赵东升俄罗斯出事后,小范就成为了赵东升的贴身警卫,公开身份是赵东升的司机,对赵东升实行二十四小时的保护,寸步不离。

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是韩素素,她将与小范搭档保护赵东升,公开身份是赵东升的秘书,两人将组成保护赵东升的最后一道防线。

小范特种部队出身,对于保护赵东升是轻车熟路,而韩素素则是半路出家的和尚,对此是两眼一抹黑,说实话她现在连枪都开不好,更别提保护赵东升了,完全就是赶鸭子上架,所以自从离开黄州后心里就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生怕自己不能完成任务。

疾驶的黑色奔驰车里,韩素素透过后视镜局促地望着养精蓄锐的赵东升,这是她第一次出外勤任务,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很想知道赵东升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江南造船厂。

赵东升一行人抵达华威集团驻海都市办事处的时候,办事处主任鲁平已经领着干部们在楼前恭迎,他是一个身材中等的男子,今年三十年岁,言行举止中对赵东升很是恭敬。

算起来的话,赵东升这是在一年不到的周期内第二次来海都,他先是视察了办事处的工作,然后去了鲁平的办公室。

“把这张请贴给江南造船厂的杨毅送去。”办公室里,赵东升从韩素素的手里接过一张印刷精致的请贴,递给了鲁平。

杨毅是江南造船厂的新任厂长,四十三岁,今年三月份被船舶工业总公司从北方的一家副厅级的船厂调任江南造船厂。

“赵总,如果他不来怎么办?”鲁平瞅了一眼手里的请贴,不无担忧地说道,虽说是杜锋在操作此事,不过他也参与了其中,从中学习经验,所以清楚江南造船厂的人对华威集团的人态度很是恶劣,不一定给赵东升这个面子。

“来不来是他的事,只要咱们礼数做到了就行。”赵东升微微一笑,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意味深长地说道。

鲁平望见赵东升嘴角的笑容后不由得吃了一惊,看出赵东升这是在先礼后兵,他也是华威集团的老人了,从黄州电器厂建厂时期就跟着赵东升,自然清楚赵东升这个笑容代表着其要与江南造船厂死磕到底了。

江南造船厂是一个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船厂,创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拥有职工七千多人,是船舶工业总公司下属的重点正厅级单位。

按照常理,鲁平应该将请贴送到江南造船厂办公室,可是他在厂门口就被门卫拦了下来,以他没有预约为由,禁止他进入常理。

鲁平好像早就知道他会遇到这种待遇,于是也不气恼,用门卫室的电话给江南造船厂办公室打去了电话,在门卫室里等着厂办的人过来拿请贴,他是一定要亲手将请贴交给厂办的人。

厂办的人在接到电话后,立刻向办公室主任贾全汇报,赵东升第一次听到贾全的名字时差点就笑了出来,贾全,甲醛,这名字确实挺有意思的。

贾全一听华威集团驻海都市办事处主任鲁平亲自来送请贴,内容是华威集团的赵东升总经理要请杨毅吃饭,于是不敢怠慢,连忙就去了杨毅的办公室。

“鸿门宴呀!”杨毅正在向厂里的几个中层干部布置工作,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他等了这么长时间,赵东升终于出手了。

“厂长,我们要不要接下这个请贴?”贾全闻言,试探性地问道,他是杨毅提拔起来的,对杨毅马首是瞻,是杨毅的心腹。

“接,为什么不接?”杨毅沉吟了一下,冲着贾全微微一笑,“你们办公室的事情这么忙,应该能把事情处理好。”

“厂长,我知道怎么做了。”贾全闻言怔了一下,觉得杨毅后面一句话听起来怪怪的,稍一品味后,随即明白了杨毅的意思,起身走了出去。

望着贾全的背影,杨毅往椅背上一倚,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效益,他很清楚赵东升此次前来的目的,不过已经吃到嘴里的肉能轻易吐出来吗?

“怎么不是贾主任来?”贾全派了厂办的一个小年轻去门卫室里拿请贴,鲁平见到哪个小年轻后,眉头顿时微微一皱,显得有些不满意。

“我们贾主任有要事,让我过来。”小年轻闻言,心中顿时流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不冷不热地回答,鲁平只不过是一个副科,贾全可是正处,岂是他想见就能见到的。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杨毅对华威集团的态度十分冷淡,那么这个小青年见到鲁平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

“看来你们江南造船厂可真忙,大事儿还真的不少。”鲁平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地笑意,将请贴给了那个小年轻,嘴里说着风凉话,既然对方存心找华威集团的茬,那么他也没有必要跟小年轻客气。

小年轻听出了鲁平话语中的挖苦,不过贾全在他来的时候交待过他不要跟华威集团的人过多接触,于是他冷哼了一声,瞪了鲁平一眼后,拿上请贴走了。

鲁平拿到请贴后看了一眼,见赵东升明天中午邀请杨毅去市里有名的一家大酒店吃饭,不屑地笑了笑,随手就将请贴扔在了一堆文件里面,根本没有给杨毅的打算,正如杨毅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正厅级的大厂,厂办的工作非常繁忙,这种请客吃饭的小事被遗忘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当然了,这并不是鲁平私自的决定,他虽然在江南造船厂红得发紫,是江南造船厂的大管家,权势超过了副厂长,但他有自知之明,像华威集团和江南造船厂之间的事情他可是掺合不起的,这里面的斗争很可能会涉及到河东省与船舶工业总公司。

鲁平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杨毅最后一句话的暗示,很显然杨毅不会去出席赵东升的饭局,因为他已经决定与华威集团撕破脸了,铁了心要黑华威集团的那37名俄罗斯专家,那么自然不会与赵东升接触,他可不认为赵东升会在此事上让步。

所以,杨毅一心要将事情搞大,他已经与总公司的领导打好了招呼,并且与一名从总公司出来的中央领导进行了沟通,获得了那名中央领导的支持,只要河东省将事情闹到京城,那么那名中央领导有机会介入,进而一举定乾坤,现在就等着赵东升入局。

第二天中午,赵东升来到了请贴上的那家酒店,在订好的一间豪华包厢里等待着杨毅的到来。

赵东升早就猜到杨毅不会来,于是他很有耐心地在包厢里等到下午两点,然后吩咐厨房上菜,招呼起小范、韩素素和鲁平等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虽然午餐很丰盛,不过韩素素和鲁平等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谁也没有想到杨毅竟然放赵东升的鸽子,他如果不能来的话完全可以事先给赵东升打个电话告知,或者换别的厂领导前来,这表明杨毅根本就没将赵东升放在眼里,也根本没有解决事情的态度。

赵东升很清楚,杨毅这样做是想激怒自己,然后让自己向市里面寻找帮助,这样的华他就掌握了主动权。

不过,赵东升怎么可能让杨毅称心如意呢,他第二天上午乘坐着黑色奔驰车,径直去了江南造船厂,既然杨毅故意晾着他,那么他就找上门去,看杨毅怎么躲他。

在江南造船厂的门口,奔驰车被门卫室的老头给拦住了,等得知了车里坐着的人的身份后,老头一本正经地向赵东升表示,厂里是生产重地,外人未经预约禁止入内。

与此同时,门卫室里走出了几名拎着警棍的年轻保安,拦在了奔驰车前,虎视眈眈地瞪着赵东升,他们早已经接到了命令,不准华威集团的任何人进厂,里面自然也包括赵东升。

面对着并不友善的老头和保安,赵东升只不过微微笑了笑,让鲁平告诉他们自己是想来找杨毅的,让他们去通报一声。

对于赵东升的这个要求,老头无法拒绝,于是打电话给了厂办,厂办的人说杨毅去下面的单位视察下去,不在厂里。

赵东升闻之后,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表示见其他的厂领导也行,不过厂办的人告诉赵东升其他的厂领导今天的工作事务已经排满,无法见他,而且表示厂领导们这几个月的事务都已经安排妥当,只有等年底才有时间见他。

原本,老头以为赵东升吃了这样的闭门羹肯定会拂袖离去,可是谁想赵东升却让司机将车停在了大门口阴凉处,准备在大门口等那些厂领导出来,这令他着实感到意外,在他的印象里还没有哪个副厅级的实职干部能受这种窝囊气的。

第一卷 第二百二十三章 精明的盘算

更新时间:2o13-o6-25

奔驰车在江南造船厂大门口一待就是一上午,期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指指点点地议论着。

赵东升坐在车里闭目养神,静静地等待着江南造船厂的回复,既然要演戏,那么就要把戏演足了。

临近中午,小范从一家饭店里叫了盒饭,赵东升和小范、鲁平、韩素素围坐在车边的树荫下,端着盒饭吃了起来,一点儿也不顾及进出厂行人好奇的目光。

“厂长,华威集团的那个赵总就像狗皮膏药一样,赖在厂门口不肯走,恐怕咱们厂厂领导配车的车牌号他知道了,一出去就会被拦住。”

与此同时,江南造船厂厂长办公室,贾全向杨毅汇报着赵东升的举动。

“这小子,还真的挺有毅力的。”杨毅闻言微微笑了一下,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不以为意地说道,“告诉大家,出去的时候走北门。”

江南机械厂占地广阔,一共有三个门,除了赵东升守着的正门外,还有西门和北门,所以赵东升守住正门并不能阻止杨毅等人的进出。

赵东升当然清楚这种情况,不过由于正门距离厂办公大楼最近,所以他没有必要在意西门和北门,如果杨毅等人舍近求远,走西门和北门的话那么无疑是在躲避他,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在杨毅看来,赵东升之所以会守在厂门口,是因为赵东升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那37名俄罗斯专家的事情,所以才会如此着急地等着见他。

虽然华威集团是国内企业改革中的标兵,不过论底蕴的话无法与江南造船厂相比,江南造船厂是堂堂的央企,国企中的顶级存在,国内船舶业的中流砥柱,在国内船舶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国后,江南造船厂立下了赫赫的功绩,是不折不扣的功勋单位,资历深厚,人脉广阔,不是华威集团这种新生的市属国企所能比拟的。

杨毅调任江南造船厂厂长后,一心想要干出一番业绩来,他的目标可不止江南造船厂厂长这么简单,而想要再往上走的话,不仅需要人脉关系,更需要实打实的业绩。

幸运的是,在经历了八十年代的低谷后,全球船舶业现在处于复苏期,这对于杨毅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他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来为自己的仕途搏上一把。

就在杨毅在江南造船厂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新产品革新的时候,京城的朋友那里传来了一个消息,华威集团的赵东升从俄罗斯整来了不少专家,其中有一些是俄罗斯船舶制造业的有名专家。

杨毅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想联系华威集团,与华威集团商量借用那些船舶专家的事情,不过他拿起电话后又放了下来,国内的造船厂并不止江南造船厂一家,而且规模江南造船厂相仿的有好几家,而那些俄罗斯的船舶专家的数量有限,他实在没有把握能与华威集团达成借用那些专家协议的把握。

再者说了,即使他与华威集团达成了借用那些专家的协议,那么无法保证能得到其中最优秀的人才,而如果那些最优秀的人才被别的船厂抢去了的话,那么他在国内船厂的竞争中将毫无优势可言。

所以,杨毅把心一横,决定先下手为强,将那些专家抢来江南造船厂,然后再跟华威集团谈条件,反正华威集团也没有涉及造船业,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专家,对他们也没什么损失。

不得不说,杨毅的运气非常好,就在他下定抢人主意的时候,他托人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找到的关系给他传来了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俄罗斯圣彼得堡工业区造船界的37名核心专家将一同乘机前来中国。

这简直给了杨毅一个绝佳的下手机会,他准备将这37名专家整到手,于是铤而走险,联系了京城里的关系,让派出所的人将华威集团驻京城办事处在机场接机的人带走,进而让人冒充华威阿集团的人,顺利地接走了那37名专家,将他们带来了江南造船厂。

那37名专家以为江南造船厂是华威集团的企业,因此就留在了江南造船厂,很快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

苏联不愧是世界工业强国,在那37名专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技术面前,包括江南造船厂的总工在内,厂里所有的科技人员都被震撼了,清晰地认识到了他们与那些专家存在的巨大差距。

在那37名专家的帮助下,江南造船厂的很多难以前难以攻克的难题轻而易举地就被解决了,使得杨毅欣喜若狂,他可以肯定这37名专家能使得江南造船厂的造船技术突飞猛进,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大幅缩短与国际造船业的差距。

就在这个时候,牛保国查到了江南造船厂的头上,让杜锋前来要人。

杨毅既然清楚了这37名专家的价值,那么当然不想将到嘴的肥肉吐出来,他是一个专家都不想放走,可是又觉得不大可能,这37名专家是赵东升从俄罗斯找来的那些船舶制造专家中的佼佼者,华威集团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很显然不可能将他们都留在江南造船厂。

思来想去,杨毅觉得唯一能把这37名专家留下来的办法就是让京城里的领导发话,再怎么说华威集团旗下没有船企,而江南造船厂作为功勋船厂,是最适合接收那些专家的单位之一。

这样一来的话,杨毅不仅可以将那37名专家留了下来,而且还只需要付出极小的代价。

而要让京城的领导介入,那么这件事情必须要闹大,否则的话京城的领导没办法为江南造船厂说话,因为京城领导与华威集团和江南造船厂之间还隔着河东省省政府和船舶工业总公司,在河东省和船舶工业总公司没有发话前,京城领导不好插手这件事情。

所以,杨毅对杜锋和随后赶来的牛保国态度十分冷淡,他是打定了主意要把事情闹到京城去,故而当然不会理会赵东升了。

赵东升在江南造船厂大门口等了整整一天,直到下午下班后他才离开。

就在杨毅以为赵东升知难而退的时候,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赵东升像是上班一样,接连在江南造船厂的大门口守了两天,这令他非常钦佩赵东升的毅力和勇气。

赵东升越是表现出急切见杨毅的愿望,那么杨毅就越是稳坐钓鱼台,他倒要看看赵东升能在厂门口坚持几天。

“赵总,我们明天还要来这里吗?他们摆明了就是不搭理咱们。”

第三天下午下班后,在江南造船厂大门口待了一整天的奔驰车返回华威集团驻海都市办事处,半路上,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韩素素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转身问向了坐在后排的赵东升,她很难理解赵东升这种“自取其辱”的行为。

“不了,明天我带着你们去海边休假,咱们累了这么长时间,要好好放松一下。”赵东升微微一笑,向韩素素说道。

“休假?”韩素素怔了一下,诧异地望着赵东升,“江南造船厂的事情你就这么算了?”

“韩秘书,咱们老大什么时候吃亏过,你就等着看吧,江南造船厂要倒霉了。”不等赵东升开口,坐在赵东升身旁的鲁平笑着说道。

赵东升闻言笑了笑,扭头看向了车窗外,竟然杨毅不吃敬酒,那么他只有上罚酒了,“礼尚往来”可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他在江南造船厂遭受到的冷遇,自然要加倍偿还给杨毅。

韩素素狐疑地望着赵东升,虽然她想不明白赵东升有什么办法来对付杨毅,不过感觉赵东升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第二天上午,杨毅到了办公室后,意外地从贾全那里得知前两天上班时间准时到厂门口守着的赵东升竟然没来。

开始时,杨毅还以为赵东升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了。

直到上午九点半,杨毅在会议室里主持召开江南造船厂中层干部会议,布置厂里下一阶段任务的时候,厂门口还是没有赵东升的踪影,就连以前经常来厂门口马蚤扰的华威集团的人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这时才确认赵东升放弃了在厂门口蹲守。

猛然间少了华威集团的人,杨毅还真的有些不习惯,这两个多月来他已经习惯听贾全汇报华威集团员工的动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赵东升是要向黄州市求助了,杨毅倚在椅背上,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事情正按照他的计划在一步步地顺利推进着,接下来黄州市市政府肯定要联系他,不过他并不准备搭理黄州市市政府,逼着河东省省政府与船舶工业总公司交涉,这样一来京城里的那位领导就能顺理成章地介入,“化解”河东省省政府和船舶工业总公司之间的矛盾。

上午十点,正当杨毅在会议室一名厂办的工作人员拿着一份传真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悄悄递给了坐在主席台下面的贾全。

贾全瞅了一眼传真,顿时大惊失色,他看了看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的杨毅,不动声色地将传真压了下来,很显然这个时候不方便让杨毅看传真的内容。

会议一直开到上午十一点半,散会后,杨毅与几名厂领导谈笑风生地往会场外走,准备去饭店吃饭,他的心情看起来非常好,颇为春风得意。

船舶工业总公司在赵东升来海都市的前一天已经批准了杨毅的新型货船的建造计划,并且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给江南造船厂拨款三亿,这可是杨毅入主江南造船厂后所推出的第一个大手笔规划。

就在昨天,船舶工业总公司已经将第一笔五千万的款项打进了江南造船厂的账户,这将成为杨毅造船计划的启动资金。

说起来,船舶工业总公司之所以会同意杨毅的这个建造计划,主要是因为那37名俄罗斯船舶业专家对这个建造计划提供技术保障,否则的话总公司是不会批准的,因为杨毅的建造的新型货船将采用俄罗斯的先进技术,总公司对此很是期待,希望能凭借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新型货船打入国际船业市场。

“厂长,我有事情要向您汇报。”杨毅和众人走到会议室门口的时候,贾全挤了过来,沉声向他说道,神情显得有些严肃。

杨毅觉得贾全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自己,于是与别的厂领导打了一声招呼,让他们先走,然后领着贾全进入了一间小休息室。

第一卷 第二百二十四章 “礼尚往来”

更新时间:2o13-o6-25

小休息室里原本有两名女职员在谈笑,见杨毅进来,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厂长好”后,急匆匆地离开了。

“什么事?”杨毅也没有坐,等那两个女职员走了,转过身问跟在后面的贾全。

“厂长,这是总公司发来的传真。”贾全连忙将手里的传真递了过去,“华威集团将咱们给告了。”

“什么?”杨毅闻言顿时倍感意外,连忙伸手接过了传真,他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竟然越过了黄州市和河东省,直接将状告到了船舶工业总公司,要知道华威集团正处级单位,而船舶工业总公司可是正部级单位,双方级别相差悬殊。

“操!”等杨毅看了传真上的内容后,脸色不由得变得十分难看,禁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这份传真虽然是船舶工业总公司发来的,不过内容却是华威集团发给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东西,然后船舶工业总公司将它转发给了江南造船厂,船舶工业总公司在最后面加了八个字的批注“妥善处理,尽快解决”。

在这份传真里,华威集团表示,有37名集团签约的俄罗斯船业专家在京城机场失踪,有人举报那些专家在江南造船厂,华威集团曾经多次与江南造船厂接触,希望江南造船厂能协助华威集团来弄清楚举报的真伪。

可惜的是,江南造船厂完全无视华威集团,华威集团的总经理和书记相继吃了闭门羹,尤其是华威阿集团的总经理赵东升,整整被江南造船厂晾在了厂门口三天,期间没有任何人出来过问。

因此,鉴于江南造船厂的这种消极为了确保那37名专家的安全,华威集团决定给江南造船厂三天的时间让他们查清此事,否则的话华威集团将向京城的警察部和俄罗斯在京城的大使馆报案。

虽然传真上写的是“查清此事”,其实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寓意非常明确,那就是让江南造船厂交人,因为江南造船厂的人曾经向牛保国承认那37名专家在厂里,华威集团现在故作不知道,是在给江南造船厂面子,让江南造船厂私下里将那些专家送回来。

不仅如此,传真的后面还列有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警察部的,另外一个是俄罗斯驻京城大使馆的,这表明华威集团说的报案并不是在开玩笑。

船舶工业总公司接到这份传真后倍感震惊,总公司的领导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华威集团竟然会通过总公司向江南造船厂要人,这使得那些领导非常尴尬,也非常生气,还从没有一个正处级单位如此正大光明地向正部级单位要债的。

虽然尴尬和生气,但由于华威集团在传真上的东西说的在情在理,总公司的领导没办法坐视不理,再怎么说错的是江南造船厂,事情追查下去的话江南造船厂恐怕要付全责。

而如果赵东升真得将事情通到了警察部和俄罗斯驻京城大使馆,那么这可就是一起严重的外交事件,船舶工业总公司可承受不住这个后果,所以总公司的领导让杨毅尽快了结此事,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

对于杨毅,总公司的领导相当失望,杨毅在处理与赵东升的关系上无疑非常失败,给了赵东升趁机发难的借口。

既然华威集团在传真里说得很清楚,希望江南造船厂来查清那些专家的事情,那么船舶工业总公司就不好插手了,而且也没办法介入,因为华威集团与它的级别相差太大,按照对等原则与它接触的目标是河东省省政府

再者说了,是江南造船厂抢了华威集团的人,船舶工业总公司怎么好意思来联系河东省省政府,这不是自讨没趣嘛,难道要河东省省政府支持江南造船厂的这种抢人的行为?

杨毅知道赵东升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赵东升的反击竟然如此犀利,也如此得出人意料,看来他先前小看了赵东升,结果落得如此被动的局面。

“厂长,赵东升不会真得将事情捅到俄罗斯大使馆吧?难道他一点也不顾及国家的大局,让外国人看笑话?”等杨毅皱着眉头看完了传真,贾全沉声问道。

他知道杨毅并不怕赵东升向警察部报案,警察部是兄弟单位,只要解释一下就可以将事情说清楚,关键的是俄罗斯大使馆,那些专家是与华威集团签的协议,并不是江南造船厂,所以大使馆肯定会介入。

如此一来杨毅可就不得不将那些专家归还给赵东升,因为很显然赵东升在他这里吃了闭门羹后绝对不会将那些专家留在江南造船厂:

俗话说的好,泥人尚有三分火性,更何况赵东升这种兼任副市长的全国知名的优秀企业家,被杨毅如此的“羞辱”,如果不强硬一些找回场子的话颜面何存?

“别人或许不敢,不过那个家伙绝对有这种胆子!”杨毅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说道,能将华威集团打造成如今的庞大格局,说明赵东升并不是普通人,因此并不能以普通人的心理来看待他,普通人通常都会怕俄罗斯大使馆介入后影响到国家的声誉,不过赵东升绝对不怕,因为他接触的层面更广,眼界也更开,并不担心这种小麻烦。

况且,这件事情捅到大使馆后,华威集团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倒霉的只能是江南造船厂,谁让江南造船厂有错在先,并且处理失当。

尤为重要的是,有一点杨毅可以肯定,那就是总公司绝对不希望那些专家的事情闹到俄罗斯大使馆,那样的话可就在全国的兄弟单位面前丢人了,总公司绝对不会为了江南造船厂而与华威集团对簿公堂的,那样的话只会更加丢人,毕竟强取豪夺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的确,杨毅希望这件事情闹大,闹大了才好解决,可是事情如果牵涉到俄罗斯大使馆,那么就不是他所能承受的了。

“厂长,要不要与黄州市市政府联系一下?”贾全感觉事态严重,因此小心翼翼地建议,在他看来华威集团的级别太低,与江南造船厂对等的应该是黄州市市政府,只要搞定了黄州市市政府,那么赵东升还不得乖乖就范,而且市政府的领导比赵东升更有大局感,肯定更好说话。

“你认为赵东升在给总公司发传真之前会不向黄州市市政府汇报?咱们抢了华威集团的人,作为上级主管单位,黄州市市政府会给咱们好脸色看?”杨毅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一丝苦涩,他现在感觉自己严重失策,对赵东升大大低估,结果导致如今这种十分被动的局面。

为了配合那些俄罗斯专家的工作,同时也是为了造成既定的事实,杨毅事先已经动用了江南造船厂的账面上的三千多万华币去俄罗斯购买先进的造船设备,除此之外还签订了一份价值超过八千万华币的购买意向,并且支付了五百万华币的订金,违约金高达两千万华币。

这三、四千万华币一砸出去,江南造船厂的流动资金就已经被掏空了,如果失去了那37位俄罗斯船舶专家,那么购买的那批先进的造船设备将彻底沦为摆设,而且总公司的拨款也会中止,这样一来江南造船厂可就要自己承担购买造船设备的那些资金,这对于江南造船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大麻烦。

贾全闻言沉默了,如果赵东升向黄州市市政府提前汇报的话,那么就表明黄州市市政府支持赵东升的做法,再者说了华威集团是黄州市的市属企业,黄州市市政府不可能为了抢了华威集团专家的江南造船厂来向赵东升施加什么压力,那样的话就要被人看笑话了。

所以说,找黄州市市政府解决问题是完全行不通的,只有找河东省省政府才可能有效果,而对上河东省省政府的话,那么江南造船厂的级别又显得低了,最合适出面的是船舶工业总公司。

不过,船舶工业总公司既然只发来这个一份冷冰冰的传真,那么表明总公司的领导已经对杨毅极为不满,再加上这件事情理亏的是江南造船厂,总公司根本就无法为杨毅出头,因此杨毅现在只能靠自己。

“你给华威集团驻海都办事处打个电话,说我邀请他吃饭……”沉默了一会儿后,杨毅抬头吩咐贾全,可是随后他就摇了摇头,“算了,还是我亲自去一趟吧!”

赵东升先前请杨毅吃饭,被杨毅放了鸽子,恐怕赵东升也不会来杨毅的饭局,想到现在自己所面临的局势,杨毅也顾不上自己的正厅干部的身份,准备亲自去一趟华威集团的办事处,去见赵东升这个副厅。

贾全闻言,连忙给杨毅备车,在前往华威集团办事处的路上,杨毅感到有些心神不宁,凭借着直觉他感觉事情并不会顺利。

“先生,请问你们找谁?”杨毅一行人走进华威集团驻海都办事处办公大楼后,在大厅里被几名保安给拦了下来。

杨毅见状,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他发现这些保安好像是专门针对他的,其他前来办事的人好像都没有受到这样的“礼遇”。

其实,要区分进入华威集团驻海都办事处办公大楼的人是办事处的员工还是来办事的人很容易,办事处的人胸前都挂着标有姓名和职务的铭牌,而前来办事的人则没有。

“这位是江南造船厂的杨毅厂长,找你们集团的赵东升总经理。”杨毅不可能回答保安的问题,跟在他身后的贾全于是沉声点明了杨毅的身份和来意。

“请问你们有没有预约。”领头的保安是一个小队长,面无表情地望着杨毅和贾全。

“预约?”听闻此言,杨毅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深了,在贾全表明了他的身份后那几名保安还提什么预约,而不是立刻去汇报,很显然这是赵东升授意的,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虽然贾全是正厅而赵东升是副厅,他的级别要比赵东升高,但是两人不是一个系统的,又都是企业的人,故而贾全见赵东升要预约也没什么不妥的。

不仅企业里,就是政府部门这种级别高的领导要见级别低的领导要排队预约的情况也并不罕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像下面地市的厅级领导到京城的部委办事,见部委的那些处级干部通常都要排队预约,没办法,那些部委握着项目审批的权力,地方的领导有求于他们,不得不端正态度,甚至部委的处级干部不给省领导面子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我们走得太急了,忘了预约的事情,你们向赵总通报一下。”贾全见那名保安小队长如此不给面子,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恼火,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小小的保安在他面前作威作福了,更何况还有杨毅这个堂堂的正厅领导在,于是冷着脸向保安小队长说道。

第一卷 第二百二十五章 冰火两重天

更新时间:2o13-o6-26

保安小队长闻言,于是用挂在肩头的对讲机向他的上级进行了汇报,不一会儿,上级就传来了指示。

由于杨毅和贾全离保安小队长很近,因此两人都听见了指示的内容,脸色不由得变得难看起来:

办事处办公室的人告诉保安小队长,赵东升在海都市的行程已经排满了,如果杨毅想见赵东升的话,三天后再来。

三天,这是赵东升给杨毅交出那37名专家的最后期限,赵东升让杨毅三天后来谈,那么表明他根本就不想与杨毅谈论37名专家的事情。

保安小队长随后将指示的内容向杨毅说了一遍,杨毅脸色铁青,他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真想拂袖而去,不过他有求于赵东升,不得不忍着,冷着脸立在那里。

“你们鲁主任呢?我们找鲁主任。”贾全看了杨毅一眼,见杨毅没有要走的意思,于是不动声色地说道,这次怎么得也不能白来,至少也要见到鲁平这个办事处的一把手吧。

“我们鲁主任出去了,不在这里。”保安小队长闻言,面无表情地回答。

“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贾全看了看杨毅,见杨毅没什么反应,于是接着问道。

“这个不清楚,?br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超级工业强国 倒序 正序

《超级工业强国》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