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告示就离开了,嘴角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从这个告示上他感觉白克明和武魁好像达成了某种协议,确切地说应该是妥协,要不然的话武魁绝对不会多此一举请什么专家来,他这个时候可是差不多将银行的贷款跑下来了。
赵东升想看看,白克明和武魁会上演一出怎样的好戏。
上午九点多,正当赵东升无聊地喝茶看报纸的时候,一个浓眉中年人走进了办公室,满脸陪笑地给坐在赵东升对面办公桌的老齐又是递烟又是说好话,希望老齐去他们车间看看一台出了故障的机器。
老齐本名齐开运,现年四十六岁,是技术科的老人了,拥有丰富的经验,不过由于他只是技校毕业,学历太低,因此一直没有评上初级工程师的职称,到现在也只是一名副主任科员,工资还没有赵东升拿的多。
像齐开运的这种情况在技术科里很普遍,由于学历的限制,很多人在评职称上被卡住,齐开运还算是比较幸运的,混到了副主任科员的级别,有些比他大的人到了退休还只是股级待遇。
第一卷 第十二章 小试牛刀
更新时间:2o13-o3-o7
面对着齐开运这种科里的老人,赵东升是尊敬有加,他不像科里其他的大学毕业生,仗着上过大学就轻视那些老人,因此与科里的老人们关系相处得很好。
由于跟齐开运坐对面,赵东升与他的关系是最好的,上个星期齐开运的孙子满月,赵东升特意包了一个一百元的大红包当人情,使得齐开运对他是好感大增。
“牛主任,这样吧,如果你等不了明天的话就让小赵跟你去看看,小赵是燕大的高材生,他去跟我去是一样的。”齐开运今天要去别的车间,而浓眉中年人刚好在加工一批产品,工期很紧,无奈之下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向浓眉中年人推荐了看报纸的赵东升。
赵东升闻言怔了一下,颇为意外地看向了齐开运,办公室里除了他外还有别的人在,他没有想到齐开运竟然推荐他这个人们眼中的“菜鸟”去修理机器。
“赵技术员,麻烦你了。”浓眉中年人是九车间的车间主任牛保国,牛保国也愣住了,令赵东升更加没有想到的是,牛保国有些愕然地望了他一眼后,笑着给他递过去一支香烟,根本就没有找别人的意思。
“谢谢。”赵东升微笑着接过了香烟,牛保国凑上前用打火机将烟点燃,很是殷勤。
“小赵,九车间是厂里的老困难户,你心里有数就行了。”赵东升离开前,齐开运私下里交代了他一句。
齐开运的这句话里包含了太多的信息,赵东升敏锐地猜到了牛保国为什么要选自己,看来很大的可能是牛保国除了齐开运外根本就请不动技术科其他的人,或者说不相信其他人,另外就是提醒他要量力而行,不要逞强,于是冲着牛保国微微点了一下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赵东升猜得没错,九车间最后组建的一个部门,按理说应该配置厂里最新的机器才对,可是事实却完全相反。
因为九车间是最后组建的,所以没有人在厂里担任领导职务,这样一来的话,那些新机器就在厂领导的安排下被分到了几个“劳苦功高”的老车间,九车间只能接收从那几个老车间淘汰的一批旧机器。
可以说,九车间从成立起就是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部门,堪称黄州机械厂被遗忘的角落,有着黄州机械厂的“冷宫”的美誉,那些调皮捣蛋不服管教的职工都被“发配”到了这里,直到现在仍旧使用着一批老掉牙的机器,职工的福利待遇是厂里各个部门中最差的。
由于效益不好,牛保国自然不能跟其他的部门相比,给予技术科的人相应的好处,再加上机器老旧时常出故障,非常难修理,故而大家对九车间是敬而远之,除了齐开运外,没人愿意与九车间扯上关系。
所以,当齐开运推荐赵东升后,牛保国根本就没有选择,唯有将希望寄托在赵东升的身上。
九车间位于黄州机械厂的西南角,赵东升刚一靠近就听见厂房里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光从这些声音上他就能感觉到那些运行的机器已经很有一些年头了。
车间里的工人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手头的工作,他们正在生产缝纫机上使用的一些配件。
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黄州机械厂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往往安排那些条件好的部门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九车间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开工了,职工们只能拿着基本工资混日子,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部门的人又是拿奖金又是分东西。
这些缝纫机的配件是牛保国好不容易才从外面接回来的单子,虽然为了接这批单子他将价格压得很低,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呀,等这批配件交了货后他也可以给职工发上一些鸡蛋和肉等福利了。
否则的话长此以往,九车间的人心都要散了。
出了故障的是九车间一台性能最好的机器,号称九车间的“镇山之宝”,是六十年代中期的产品,构成了九车间生产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它坏了的话,那么牛保国的这批配件就彻底完了。
赵东升翻看了一遍机器的设计图,然后在周围的人怀疑的目光中拿起工具开始拆解机器。
得知赵东升来修机器,九车间的职工们围聚在四周,指着他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这台机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毛病众多,除了齐开运这样的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外,别人根本就对付不了它,即使是齐开运往往也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来找它的毛病,因此大家纷纷认为年轻的赵东升要铩羽而归了。
“好了!”就在人们的议论声中,二十几分钟后,赵东升站起了身子,向一旁的牛保国说道,“里面的一个线路断了,我已经接好了它。”
“这就好了?”牛保国闻言吃了一惊,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赵东升,这也太快了点儿。
赵东升见牛保国不相信,于是伸手按下了控制面板上的启动键,机器随即运行了起来。
见此情形,周围的人不由得一阵马蚤动,谁也想不到赵东升轻而易举地就将问题给解决了。
“牛主任,我刚才看了一下,里面有几个部件磨损老化得太厉害了,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随时都可能出问题,你最好能换新部件。”一名中年女职工给赵东升打来了一盆水,赵东升一边洗着手上的油污,一边建议牛保国。
“赵技术员,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更换部件的话至少需要上万块,我们车间的情况你也看见了,实在是有心无力呀!”牛保国闻言一声苦笑,不是他不想换那些部件,确实是没有资金。
“难道要你们车间自己筹集资金?厂里不管吗?”赵东升抬起头,故作不解地问牛保国,他清楚九车间一定是不受厂里的重视,这才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要不然怎么连区区的万把块钱都不批下来。
“厂里的财政也很困难。”牛保国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了尴尬的神色,讪笑着说道。
“这样吧,如果牛主任信得过我的话,那些更换的部件就交给我了。”赵东升心中早有打算,他用毛巾擦干净了手后望向了牛保国。
“赵技术员的意思是……”牛保国弄不明白赵东升的意思,不由得疑惑地问。
“我想试试能不能将那些部件做出来。”赵东升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听闻此言,周围的人轰一下就马蚤动了起来,要想打制出那些报废的部件不是不可能,但那需要非常高的水平,只有几十年经验的优秀老技工才能做到,纵观整个黄州机械厂,这样的老技工绝对不超过三个。
“赵技术员,你需要什么,我尽量满足你。”牛保国闻言怔了一下,随后握住了赵东升的手,沉声说道,“无论成功与否,你的这份心意我们九车间领了!”
说实话,牛保国并不相信赵东升能做出那些部件来,不过既然赵东升有这个心,而且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如让赵东升一试。
牛保国的心里抱着一丝期望,希望赵东升有能力做成这件事情,不仅眼前的这台机器,九车间所有的机器都需要更换一些零部件,数额达到了十几万,厂里拖着不给他解决,他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在九车间职工们质疑的注视中,赵东升测量了那几个需要更换部件的尺寸,然后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制作。
他先是利用车间里的机床将毛胚做出来,然后专心致志地开始了手工打磨,能不能成功,关键就是看他打磨的效果如何。
“真看不出来,这赵技术员还真的挺有一手。”
“他手上的这份功力,没有十年的工夫是练不出来的。”
“没准儿他还真的能将东西给做出来。”
……
所为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望着在那里忙活着的赵东升,四周的人成群地议论着,对他娴熟的手法感到相当意外。
科班出身的人往往侧重于理论,也就是设计工作,在大学里很少接触到机器,因此实际动手能力就比较差了,厂里以前分配的大学生连最基本的标准件都做不好,被厂子里的人暗地里称为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
赵东升在另外一个世界作为黑尔电子的首席工程师,他是一步步从基层干起来的,不仅有着精明的头脑,更是有着不凡的动手能力,故而才敢做这几个部件。
手工打磨是一项细活,需要大量的时间,马虎不得,牛开运见赵东升抽不开身去吃饭,于是想让人去食堂整几个菜,陪着赵东升喝上两杯,不过还没等他的人离开九车间,秦雨凝拎着几个饭盒走了进来,专门给赵东升送饭。
炖排骨、红烧鱼、土豆肉丝和紫菜蛋汤,都是赵东升喜欢吃的菜肴,赵东升给九车间打制部件的消息已经在厂子里传开了,惊奇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讥讽者有之、期望者有之、看笑话者有之,可谓众说纷纭,秦雨凝特意给赵东升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饭,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他的支持。
第一卷 第十三章 鸿门宴
更新时间:2o13-o3-o7
第十三章鸿门宴
对于秦雨凝的好意赵东升是欣然接受,秦雨凝是个聪明的女孩,绝对不会在感情上对他死缠烂打,有她在自己身边的话将是一个很好的挡箭牌,至少以后没人给自己介绍对象,省了很多的麻烦。
与此同时,赵东升的存在也使得秦雨凝避免了厂里那些狂蜂浪蝶的马蚤扰,再怎么说赵东升也是张虎的救命恩人,只要张海山在厂里就没人敢去招惹秦雨凝。
牛保国不想充当赵东升和秦雨凝之间的电灯泡,知趣地离开了,赵东升和秦雨凝将饭菜摆在一张桌子上边吃边闲聊着,车间门口处时不时外车间的人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跑来看热闹。
下午五点多,赵东升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他面前的桌面上摆着几个崭新的部件,经过数个小时的忙活,他终于将需要的部件的做了出来。
“主任,都是一等品!”一个中年人拿着千分尺一个一个地仔细测量了那几个部件的精度,然后惊讶地向牛保国说道。
“一等品!”
周围的人随即发出了惊叹,看向赵东升的眼神无不充满了钦佩。
按照国家生产标准的等级来划分,工业产品的最高等级是特等品,其次就是一等品,一般来说只有那些技艺高超的老技工才有做出一等品的能力,而赵东升不仅达到了,而且还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做出了那几个部件,着实罕见。
其实为了不引起太大的风波,赵东升暗地里留了一手,否则的话那几个部件绝对是特等品。
在牛保国的示意下,两名工人给那台坏了的机器装上了那几个部件,开机后那台机器不仅运转正常,而且噪音减少了许多,这表明赵东升做出的这几个部件完全合乎要求。
“赵技术员,太谢谢你了。”牛保国热情地握住了赵东升的手,他发现自己无意间捡到一个宝了,赵东升的能力远超他的想象,如果能与赵东升打好关系的话,先不说赵东升能不能帮九车间摆脱目前的困境,至少赵东升能帮他解决了车间里那些需要更换的部件。
“这是我应该做的。”赵东升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他要想在黄州机械厂干出一番事业出来,首先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形成一个自己的小圈子来。
通过九车间的这件事情,赵东升算是已经在黄州机械厂立稳了脚跟,没有人再会轻视他了,与此同时他也成功地拉拢了九车间的人。
晚上,牛保国硬拉着赵东升去外面的酒楼里喝酒,他很清楚经过了下午的事情后赵东升绝对会称为别的车间眼中的香饽饽,他要抢在别的车间向赵东升下手之前“搞定”赵东升,这样的话九车间以后才有前途。
相对于财大气粗的其他车间,牛保国唯有打感情牌,他在那个酒楼里定了一个包间,九车间的干部悉数到场,陪着赵东升喝酒,以拉近双方的感情。
“兄弟,不瞒你说,我们九车间在厂里就是后娘养的,今天如果不是兄弟的话,我们可就要停产了。”牛保国的酒量很好,喝得也很豪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他满脸通红地打了一个酒嗝,醉眼朦胧地向赵东升说道,“我这个车间主任不合格呀,大伙儿已经快一年没拿到奖金了,我这心里实在是有愧呀。”
“主任,这不愿你,谁让咱们车间在上面没人呢!”不等赵东升开口,一个三十多岁的圆脸男人伸手砰地拍了一下桌子,高声嚷嚷了一句,“有两千多万从西德购买新设备,却连几万块钱都不拨给我们更换零部件,这也欺人太甚了,惹急了我就带着兄弟们去办公楼闹去。”
“对呀主任,咱们不能再这么任由他们欺负下去了。”
“跟他们闹,凭什么咱们只拿一点儿基本工资,而别人又有奖金又有福利的,太不公平了。”
“主任,这份窝囊气兄弟们早就受够了,只要你一句话大家伙就跟着你干。”
……
或许是受到了现场气氛的感染,在座的九车间的干部们纷纷义愤填膺地发起了牢马蚤,表达了对厂里的不满。
“果然是鸿门宴呀!”望着群情激奋的众人,赵东升心中暗自一笑,由于明天还要上班,他并没有喝多少酒,自然清楚九车间的那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要以此博取他的同情。
“瞎说什么,厂里有厂里的困难,咱们要体谅,要服从大局。”牛保国冲着众人挥了一下手,让他们安静了下来,随后冲着赵东升举起了酒杯,“咱们今天晚上只喝酒,不说其他的。”
赵东升见状端起了面前的酒杯,其余的人也将酒杯端了起来,就在赵东升跟在座的人碰着酒杯的时候,房门忽然砰一声打开了,一名拉着一个五六岁小孩、个子高挑的漂亮长发女人哭着闯了进来,脸上有着一道醒目的巴掌印。
“主任,你可得给俺做主呀。”长发女人进门后径直往地上一坐,用手捶打着地面,嚎啕大哭了起来。
“怎么回事儿?”包括赵东升在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牛保国皱着眉头问道。
“你给我回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牛保国的话音刚落,一个壮实的男人走了进来,伸手去拽长发女人。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跟你离婚。”长发女人伸手抱住了男人的脚,死活不肯走,口中哭喊着。
赵东升有些哭笑不得地望着眼前的一幕,他可以肯定这是牛保国的苦肉计,要不然这对小夫妻如何会知道他们在这个包间里吃饭,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闹什么闹,有话好好说,要想干仗的话回家干去。”牛保国将酒杯重重地放在了桌面上,沉声发话。
壮实男人闻言不由得松开了长发女人,长发女人哭哭啼啼说出了来意,事情很简单,也很普通,是一起家庭纠纷:
壮实男人的老爹生病住院了,急需八百块钱的医药费,由于壮实男人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农村,家境贫困,因此筹集医药费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虽然壮实男人在黄州机械厂上班,但是九车间的待遇实在是太差了,他每个月又要给自己家和丈母娘家里寄钱,家中实在是没有多少存款。
为了给老爹交医药费,壮实男人好不容易向同事们借了四百块钱,接着在没有告诉长发女人的情况下将家中唯一的一笔三百块钱的定期存款取了出来,将钱数给凑齐了。
壮实男人原本是背着长发女人做的这件事情,不成想在银行取钱的时候被厂里同事的媳妇看见,无意中说给了长发女人,长发女人去找壮实男人求证,三言两语不合之下,壮实男人打了她一记耳光,于是两人就闹到了这里。
“主任,再么说我也是孙家的媳妇,公公生病的话无论如何都是要管的,可我们也要过日子呀,那笔钱是我们所有的积蓄,一旦有什么事情的话也好救急,可是他竟然全给拿走了,心里完全就没有我们娘俩,这日子以后还怎么过呀!”长发女人抱着孩子,在那里抹着眼泪,显得十分委屈。
“孙德奎,不是我说你,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跟媳妇商量一下就自己做决定了,简直就是乱弹琴,牛保国板着脸,沉声向壮实男人说道。
“主任,我这也是没办法,家里就我一个人在城里,数我的条件最好,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爹的病情给耽误了。”孙德奎的脸上充满了尴尬,垂头丧气地向牛保国解释着,好像知道自己做的有些过分了。
“有困难找车间,自己在那里逞什么强。”牛保国瞅了一眼耷拉着脑袋的孙德奎,沉声说道,“去,给你媳妇道歉,那三百块钱车间借给你了,以后从你工资里慢慢扣。”
“主任,车间哪里还有钱,上次林二包子的弟弟结婚,他给家里寄去的那两百块钱还是你掏的,我怎么好意思再麻烦你。”孙德奎抬起头,尴尬地说道。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是我的职工,我当然要帮你了。”牛保国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明天我让你嫂子将钱拿给你。”
“这么多的钱,什么时候才能还完。”长发女人闻言,不由得低声嘀咕了一句,孙德奎每个月才拿四五十块的基本工资,每个月除去开销剩不了多少,猴年马月才能将借牛保国的三百块钱和借同事们的四百块钱还上。
“闭嘴,你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孙德奎眼睛一瞪,大声呵斥长发女人。
“你就知道拿我出气,我和孩子回娘家了,你一个人自己过吧。”长发女人眼眶通红地抱着孩子向门外走去。
“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圆脸男人距离长发女人最近,连忙起身拦住了她。
第一卷 第十四章 合作
更新时间:2o13-o3-o8
“咱们车间会好起来的。”牛保国伸手一指身旁的赵东升,安慰长发女人道,“这是咱们厂的赵技术员,燕大的高材生,今天帮咱们车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有他在的话咱们车间的人就再也不用只拿基本工资了。”
长发女人闻言,红着眼睛望向了赵东升,一副半信半疑的模样,眼神中充满了一股哀怨和期望,显得楚楚可怜。
屋子里的人一起看向了赵东升,等待着他的回应,尤其是牛保国,闪烁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精光,醉意全无。
“大嫂,日子会好起来的。”一直冷眼旁观的赵东升很清楚,这才是牛保国请自己来的目的,打出了悲情牌,想让自己帮助九车间,他故作为难地沉吟了一下,微笑着向长发女人说道。
“赵技术员,太谢谢你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见赵东升开了口,牛保国心中不由得一阵窃喜,噌地就站了起来,热情地握住了赵东升的手,他准备赶鸭子上架,逼赵东升定下“城下之盟”。
“谢谢赵技术员!”在座的九车间的干部们纷纷站了起来,笑着拍起了巴掌。
“既然大家这么看得起我,那么我会尽力而为,如果干的不好的话,还请大家见谅。”赵东升心中暗笑了一声,看来这牛保国确实是经验老道,竟然演了这么一出苦情戏来,于是故作无奈地答应了下来。
“来,咱们大家敬赵技术员一杯!”牛保国闻言心中大喜,有了赵东升的这句话他就吃了一个定心丸,招呼着在座的人向赵东升敬酒。
人们纷纷冲着赵东升举起了酒杯,长发女人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有些得意地望着赵东升,菜鸟就是菜鸟,三两下就糊弄过去了。
长发女人怀里抱着的那个小孩子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桌面上的一盘烧鸡,不停地咽着口水。
敬完酒后,众人一一落座,牛保国安慰了孙德奎和长发女人几句话,让两人回去。
“小姨,我要吃鸡腿!”不成想,就在长发女子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她怀里的那个小孩忽然伸手一指桌面上的那盘烧鸡,脆生生地说道。
“咳咳……”此言一出,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孙德奎咳嗽了两声后,笑着向那个小孩说道,“听话,等会儿出去就给你买鸡腿。”
“你骗人,你不是我爸爸,我才不相信你。”小孩并不买账,白了一眼孙德奎后,嘟着小嘴看向了牛保国,“爸爸,你要是不让我吃鸡腿的话,我就告诉妈妈你让小姨骗人。”
牛保国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了尴尬的神色,为了能打动赵东升,他特意找了自己在市歌舞团上班的小姨子吴雯和车间里最为机灵的孙德奎来演这出苦情戏,至于吴雯脸上的那道巴掌印是化妆化上去的,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就分辨出不来。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牛保国让自己的小儿子牛兵也加入了进来,他给牛兵许诺,只要牛兵完成了任务,那么他就带牛兵去公园里玩。
不成想,牛兵毕竟年龄小,被桌上的菜肴给吸引住了,使得牛保国的把戏穿了帮。
“牛主任,这是……”赵东升没想到牛兵无意中戳穿了牛保国的如意算盘,于是强忍着心中的笑意,故作不解地问。
“不瞒兄弟,他是我小儿子牛兵,这是我的妻妹吴雯。”牛保国知道此时无法再隐瞒下去了,于是讪笑着向赵东升介绍着吴雯和牛兵,然后长叹一口气,由衷地说道,“我这样做实属无奈,车间实在太困难了,实在需要兄弟这样的人才。”
“到叔叔这儿来。”赵东升闻言环视了一眼周围紧张地注视着他的九车间的干部们,笑着向牛兵招了招手。
牛兵瞅了一眼吴雯,吴雯微微点了一下头,他于是走了过去,歪着脑袋看着赵东升。
“几岁了?”赵东升俯下身子,微笑着问。
“六岁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牛兵一本正经地回答。
“想吃什么,自己夹。”赵东升伸手摸了摸牛兵的头,将他抱到了腿上,给他拿了一双新筷子。
牛兵扫了一眼桌上的菜,咕嘟咽了一口口水,然后瞅向了边上的牛保国。
“雯雯,你抱着小兵。”牛保国见状,让人在赵东升的旁边加了一张椅子,冲着吴雯说道。
吴雯于是在赵东升边上坐下,照顾牛兵吃东西,孙德奎则离开了房间,在座的都是领导,他还没资格上桌。
“牛主任,你们车间以后有什么打算?”赵东升给牛保国倒了一杯酒,沉声问道,既然牛保国这么看重他,那么他准备给牛保国指出一条出路。
“我们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能有什么打算。”牛保国苦笑着摇了摇头,一脸的郁闷。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牛主任觉得怎么样。”赵东升迟疑了一下,好像下定了决心,向牛保国说道。
“兄弟有什么主意?”牛保国一听就来了兴趣。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所需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觉得在今后家电产品的市场会很红火。”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中,赵东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兄弟说的没错,家电产品的市场巨大。”牛保国点了一下头,接着苦笑着向赵东升说道,“要想生产家电产品,必须要技术和资金,不要说我们九车间,就是厂里也没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们技术科有同事在大学是学电子的,我可以去试试看能不能说服他们来帮忙。”赵东升微微一笑,有条不紊地说道,“由于是初次做这个,我们可以先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例如录音机,这样的话可以将车间里的那些旧机器利用起来,改装后使用,这样一来的话资金就节省了很多。”
其实,制造家电对赵东升这个堂堂的黑尔电子首席工程师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闭着眼睛也能独自设计出一款世界先进的家电来。
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赵东升深谙和光同尘的道理,这才拉上了技术科的那些科班出身的同事,他可不想太过引人注意,这意味着将会招人嫉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人在暗中下绊子。
“改装后使用?”牛保国的双目流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他实在看不出来车间里的那些老机器有什么用途。
现场的九车间的干部们面面相觑,和牛保国一样,他们认为赵东升的说法有些不切实际。
吴雯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赵东升,她可是知道就九车间的那些机器比她的年龄还要大,很好奇赵东升有什么办法能使得那些老机器“变废为宝”,难道这只是赵东升的不切实际的臆想?
“家电产品的关键是线路板,线路板是家电产品的中枢神经,它的重点是焊接,如果线路板不过关的话,产品的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需要一批合格的焊接人员。”赵东升点了点头,也不做过多的解释,沉声向牛保国说道。
“这个倒真不是问题,我们车间里的人几乎都会焊接。”出乎赵东升的意料,牛保国不以为意地回答。
为了创收,牛保国这几年没少折腾,只要能赚钱,什么能赚钱的活儿他都接,他曾经做过几批电路板,因此九车间里除了少部分上了点儿年纪的人外,其他的都会焊接。
说到底,这都是被现实环境所逼的,向黄州机械厂其他的车间,则没什么人学焊接,对那些人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就好,根本就不用操心别的事情。
“还有,我们需要一些销售人员来跑市场,产品做出来后要依靠他们来打市场。”赵东升接着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家电产品是九车间在生产计划外接的活儿,自然不可能指望厂里的销售科给你卖产品。
再者说了,厂里的销售科跑的是机械器材,对象是各个厂家,跟家电产品毫不沾边,因此九车间只能靠自己搞销售了。
赵东升的这句话一出,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在座的人微微沉默不语,作为黄州市数一数二的国企,不要说九车间的人,就是厂销售科的那帮人也没人出去跑过市场。
由于以前都是市场经济,每年的生产计划都是由市里或者省里给制定了,厂销售科的人只需要按照要求去相应的厂家收发货物以及结算货款,根本就不用跑市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得好好的。
“姐夫,我可以替你们跑市场。”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吴雯忽然开口了,向牛保国娇声说道。
“别胡闹了,我们说的是正事。”牛保国以为吴雯在开玩笑,心不在焉地看了她一眼,这销售人员倒真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姐夫,我说的是真的,只要你们的产品出来了,我就去给你们跑销售去。”吴雯闻言,一本正经地说道。
第一卷 第十五章 未雨绸缪
更新时间:2o13-o3-o8
(差点误了更新,抱歉。)
“那你在市歌舞团的工作怎么办?”牛保国见吴雯不像是在说笑,狐疑地问道,吴雯可是歌舞团的台柱子,深受歌舞团领导的青睐。
“停薪留职,或者调到你们厂。”吴雯想了想,望着牛保国说道,“我们团里的演出越来越少,迟早有一天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不如提早找出路。”
赵东升不由得看了吴雯一眼,心想吴雯的意识还真的挺敏锐的,竟然能看得如此长远。
几年以后,各个地方的歌舞团受到了市场的严重冲击,举步维艰,解散的解散、裁人的裁人、改革的改革,处境十分艰难。
其实,赵东升不知道的是,吴雯固然预见了这一点,但是促使她离开市歌舞团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来自社会上各形各色人物的马蚤扰,那些人无不想凭借着财富或者权势来一亲芳泽,她疲于应对,唯有选择离开。
“兄弟,你说我们做什么家电产品好?”牛保国清楚自己的这个小姨子的性格,一旦决定了的事情绝对不会更改,反正现在产品的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他顾不上吴雯的事情,沉声问赵东升。
“就录音机吧,它是家庭常用物品,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赵东升沉思了一下,望向了牛保国。
“好,就录音机!”牛保国伸手一拍桌子,将这件事情给定了下来。
赵东升和牛保国随后谈论了一些细节问题,离开酒楼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众人谈笑风生地进了家属院,在一个路口处分了手,各回各家。
“姐夫,你就这么相信他!”由于黄州机械厂距离市歌舞团非常近,所以牛保国就在厂里给吴雯找了一间单人宿舍,吴雯来到宿舍楼下,有些好奇地向送她的牛保国说道,毕竟赵东升太年轻了,她怀疑赵东升不能担此重任。
“姐夫什么时候看错过人,我觉得赵技术员是个干实事的人。”牛保国闻言微微一笑,对赵东升充满了期望。
吴雯的双目随即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不可否认,高大俊朗又是毕业燕大的赵东升给她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你可真牛,竟然能做出那些部件。”赵东升回到宿舍的时侯,王建军正躺在床上看报纸,见他进来笑着冲他伸出了大拇指,赵东升在九车间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全厂,成为了职工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谁也没有想到他能做成这件事情。
“瞎猫碰上死耗子,安全就是运气而已。”赵东升笑了笑,端着脸盆去水房洗漱,准备上床睡觉,养精蓄锐。
从明天开始赵东升就要忙起来了,他要从九车间踏出自己事业的第一步。
“真是怪事儿,厂里不是已经决定购买那条流水线的新机器,怎么现在又要请专家来修?”赵东升洗完后刚躺在床上,王建军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放下手里的报纸,饶有兴致地望着赵东升,“你们技术科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内幕,透露一点儿。”
“即使有事,你认为他们会让我知道?”赵东升懒洋洋地深了一个懒腰,随后闭上了眼睛睡觉,他现在就是技术科的一个闲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参与厂里的一些重要的事情中去。
除了当事的几个人外,恐怕黄州机械厂没有人会想到,厂里耗费巨资从西德买来的那条流水线竟然会出了问题,而白克明和武魁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厮杀。
王建军见状自讨了一个没趣儿,再度看起报纸来,他对赵东升目前的处境很清楚。
“有没有兴趣到九车间?”片刻之后,赵东升闭着眼睛问道。
作为一名过来人,身居黑尔电子首席工程师的赵东升深谙御下之道,知道平衡的重要性。
可以预见的是,九车间在他的经营性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也会把九车间的控制权牢牢地抓在手里,成为他起步的家底,而要想执掌九车间,首先必须要过牛保国这一关。
牛保国在九车间拥有着很高的声望,九车间的那些干部都是他的人,以他马首是瞻,将来构成未来九车间的领导层。
九车间现在可谓百废俱兴,牛保国和那些干部们要依靠他,自然对他肯定是言听计从。
可是当九车间一旦崛起后,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双方的这种默契的合作关系绝对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生转变,即使赵东升如愿取得了九车间的主导权,那么也必然受到牛保国等人的制约。
因此,赵东升现在未雨绸缪,为了将来能顺利地执掌九车间的大权,他现在就要在九车间进行布局,引进王建军这样九车间以外的人,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
这样一来的话,九车间的势力格局将会悄然改变,新旧两股力量将会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利于赵东升对九车间?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