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是最有才能之意。
“父亲说过,桥公祖曾拜托父亲照顾其妻小。”曹丕对父亲说道。
“确有此事。当时我还任顿丘县令,但二乔可是桥公祖的孙女啊,哈哈哈。”
不知何处有趣,曹操突然大笑起来。这笑声与撤退的气氛极不相符。
桥玄已故,其子桥羽曾任任城之相,后因董卓之乱退隐庐江县。建安三年198年攻打荆州之际,孙策在庐江作战,邂逅传说中的美女,便迎娶姐姐为妻,将妹妹许配给周瑜。
曹丕将袁熙之妻甄氏据为己有事,已经广为人知。所以此次世间谣传二乔也会被其占有。也有人说此次曹操会得到二乔。还有更甚者说,曹操年事已高,其中人足矣,而另人还是要归曹丕所有。
“这也只是夺取江东之后的事。”曹丕说道。
“对了,你是何时看破”曹操问道。
“何时”指的是看破敌军诈降之事。知而不报,岂有此理,因为此次有不少士兵丧命。
“敌军动手之前才确信下来。”
“为何能确信”
“因风向改变之后,黄盖之船才有所动静。东风突然变强,孩儿便知敌军是在等待东风。”
“那修补华容道”
“胜败与否,都必经此路。”
“聪明为父当时还训斥你。”曹操说道。
孙权派出精锐轻兵追击曹操,但曹操迅速逃脱,这全都归功于曹丕。
“难闻啊”曹丕说道。
“大火烧毁众物,故各种味道融于烟雾之中。”
曹操说完,片刻之后,曹丕才说道:
“公覆这家伙,在枯草上灌了鱼油,所以才会易于燃烧。火攻之前便时有鱼腥味飘来。”
听了儿子的话,曹操咬住嘴唇。也许在敌船有动静之前,曹丕便已经根据鱼腥味知道此次袭击了。
“真是个可怕的家伙”
曹操把嘴唇咬成团。
志在千里1
战败于赤壁后,翌年建安十四年曹操返回谯县,制造轻舟,率领水军从涡水入淮河,而后出于肥水,并在合肥募集兵士。
因为孙权想乘赤壁胜利之势,夺取曹操据点合肥。孙权原打算亲自率兵攻打合肥,但长史张纮进谏劝阻打消了他亲自出征的想法。
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
战国时代,有孟贲和夏育两位腕力超强的勇士,空有武勇却无头脑,所以这种有勇无谋便被称作“贲育之勇”。
汉代,自立为帝便是谋反,而挟天子掌有实权者则被称为霸王。
孙权听从张纮的忠告,抑制贲育之勇,考虑做霸王之事。东吴大军解除对合肥的包围。
曹操亲自率兵至合肥,不仅是为了支援合肥,还为了在这带屯田。
所谓屯田是指,让大批耕作者在荒废的土地上和未开垦的土地上耕作种植,以筹措军粮。曹操从十余年前便开始进行屯田,耕作者般是募集而来的“民屯”。此次则是士兵在训练和战争的空闲耕种,所以称为“军屯”。
攻打荆州之时,曹操深切感到筹措军粮的必要性,故而战后,在淮南实行大规模的屯田。
同年十二月,曹操再次返回谯县。
东汉时期,曹操从长安迎来献帝,因首都洛阳荒芜,便决定迁都许县,那是建安元年196年的事。此后,洛阳逐渐复兴,曹操也将根据地从故乡谯县迁移至邺城。世间所谓的“五都”,便是指洛阳长安许县邺城和谯县五大都市,般都被看做是首都或是准首都。其中,许县可看做是临时的首都,所以也叫做“许昌”。
实际上,凡是大实权者曹操所在之处,都是国之中心。从这层意思来看,建安十四年209年东汉的中心便是谯县。曹操的主要家庭成员亦是这年来到谯县的。
“至今我还没怎么迎接过败军之将,此时,说什么才好呢”红珠说道。
卞夫人和环夫人都在场。环夫人就是深受曹操疼爱的曹冲之母。妻妾聚集,实为少见。
红珠知道自己为何会被唤来这种场合,是前来挖苦败战的曹操。和所有者样,曹操身边无人敢毫不客气地开口指责他。
正室卞厚之父卞远,虽有所顾虑,有时还是会批评曹操的,但是,曹操在赤壁败战而归时,卧病在床的卞远已经撒手西去。
另外位敢于指责曹操的人便是白马寺的群旋,但他此时正在西北旅行,无法立即取得联系。
“若是群旋在,定会苦说番,但他已去远方。我希望他尽量待在我身边,所以派人前去叫他归来。八珍伯卞远所去之地,遥远得无法派人唤来。”曹操忧郁地说道。
“那就由我这个亡灵替他说吧。”
“亡灵认为赤壁之战如何”曹操问道。
“吉利太小看大耳将军了,以为随时可利用他大概对方也是如此认为的吧。”
“能看出来吗”
“看起来就像两人还在暗下交易,但是,两人又必须了解此事。”
“不可完全信赖对方啊”
“大耳早就觉察到了这点。”
“哈哈哈”
曹操忽然放声大笑。
“为何事而笑”
“还未了解此事。大耳还在为我尽职。你有所不知,他拼命操劳,成果全部归我,大抵就是这样。过于遥远之地,我无法掌控,就先由大耳负责吧。大耳会为我夺取蜀国吧。”
“哈哈哈,还不服输,不过能如此自我膨胀实在了不起。”红珠笑道。
虽嘲笑曹操,但红珠又感觉这也许不是单纯的不服输。
“对了,於扶罗之弟可否老实我有些担心。”
志在千里2
之所以询问红珠有关匈奴单于呼厨泉的消息,是因为当年红珠将悄悄生下的儿子托付给当年的单于於扶罗。现在是於扶罗之弟呼厨泉的时代,在曹操看来,帮红珠养育孩子的只是已死的於扶罗。
“呼厨泉因上次之事吃了苦头,这次很老实。”红珠回答道。
“上次之事”指的是,建安七年202年,匈奴判断失误支持袁绍,遭曹操而投降。
“我不会忘记匈奴右贤王的功绩但是不可脚踏两只船。我决定先暂且观察下形势。哈哈哈,我有时也会脚踏两只船。”曹操笑道。
呼厨泉背叛曹操之时,右贤王去卑并未与其同步。去卑的功绩是指当年皇帝逃离长安时,去卑曾率领数千骑兵护驾。
“现在的匈奴势力大不如前,很是弱小。必须考虑脚踏两只船才可幸存。”红珠皱眉说道。
“我也明白,所以,当时宽恕了呼厨泉,不可勉强他人。我还命令子孝退兵。”曹操也皱眉说道。
子孝是曹操的堂弟曹仁的别名。
“子孝也变得很了不起了。”
红珠表情稍有缓和。
曹操奉父亲命令前去营救红珠时,为避人耳目,就是派十四岁的曹仁同前往。
那是光和元年178年的事,所以距今已有三十年。曹仁如今被封为征南将军,在江陵与东吴的周瑜对峙,对手兵力过于强大,所以奉曹操命令退兵。
二
据记载,邺城内的铜雀台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修建完工。
高六十七丈。
当时的文献邺中记中如此记载。
东汉的丈是二点三米,所以铜雀台高约百五十余米。
以铜雀台为中心,其左右还各自建有小型建筑物,命名为玉龙台金凤台。
玉乃雕刻天子之玺的材料。龙则如同“龙颜”般,还是指天子。
凤也像天子所乘的凤辇般,象征至尊。当时,金乃雕刻诸侯王印章的材料。邪马台国的卑弥呼成受封为亲魏倭王后被赐金印。金也可表示天子及其周边。
尚书令荀彧仰望着铜雀台,长叹口气,转头看向侄子荀攸。荀攸摇首说道:“让自己看起来高兴些吧今天不是铜雀台落成之日吗”
“我原本就是这张面孔。今天又不是特别高兴之日。对了,正平祢衡的别名还说我的面孔英俊呢。大家皆知我直就是这张面孔,副苦相。并非因铜雀台落成才如此。”荀彧说道。
遭曹操流放的不端文人祢衡,曾评价荀彧的脸为“可借去参加葬礼的面孔”。就算他板着面孔,也会被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铜雀台落成之日很值得庆贺。但叔父荀彧仍旧是副愁眉苦脸。曹操经常派密探监视,所以荀攸正在担心。
荀彧不管是寄身于袁绍门下,还是转做曹操部下,都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是“汉之臣”。他现在侍奉汉之重臣曹操,即自己是汉之丞相曹操的部下。
曹操建造大型铜雀台,并在其左右建小型玉龙台和金凤台,即为铜雀率领玉龙和金凤之意。
此处曾从地中出土铜制之爵,被认为是吉兆,故而称此地为“铜爵”,取其同音改为“铜雀”。据说文中讲解,爵原本由雀之形而来,两字常常通用。
我虽是铜雀,实可统帅天子。
曹操的傲慢,通过建造铜雀台便可以获得解释。而在其左右建造玉龙和金凤更彰显其傲慢,可众人会如何看待此事呢,曹操派出密探暗中观察。荀攸正是在担心此事。
叔父荀彧向来是副吊唁的哭丧脸,所以并不会过于显眼。但是,若不悦之情过于明显,恐怕也难逃曹操之眼。
志在千里3
在此之前,曹操已经趁人少之时,参观过铜雀台,身边跟着毒舌的红珠。
“此建筑实在过分。这样来,谁都可看破吉利之心了。”红珠说道。
“我就是想让众人看破。让百万双眼睛好好看看。”
“是让他们看破吉利打算夺取大汉之事”
“不是,不是,”曹操摇头说道,“恰恰相反,是想让众人看破曹孟德并无此打算我只是在炫耀权势。”
“是权臣吗”
“仅限于权臣。我虽已为丞相,但并非我本意。年轻时,我以为自己充其量做个杂号将军。”
虽同是将军,但诸如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是常设职位,属于正规将军,与三公地位相同。但是,伏波将军度辽将军等只是临时任命的职位,并非常设将军,曹仁就任的征南将军就是如此。所以临时任命的非常设将军就称为杂号将军,级别比正规将军要低。
曹操晋升为典军校尉后,便期望将来自己会被封为诸侯,死后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墓
征西将军也是杂号将军,但起初曹操的期望只限于此,所以说,成为丞相,并非自己所期望。
“就像有人在后面追赶你样,逼迫你成为丞相啊,没办法。”红珠说道。
“正是如此。现在曹仁是征南将军,就是我当初的愿望。这样便已经很好,但也不可停留在此位。”
“若停留在此位可能会被杀。”
“我可不想被杀。被我所杀的吕布和袁绍就是我的分身,若我不杀他们,他们便会杀我。”
“你虽杀了吕布和袁绍,却不见得能杀掉大耳刘备玄德。吉利打算放养对方,日后将其大口吞下,但对方也同样在等待大口吞吃。”
“我知道。”
“既然已知,我就无须多言。估计对方会暂时享受新婚之喜吧。”
“可贺之事啊”曹操脸色阴沉地说道。
刘备的甘夫人去世,孙权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
“虽是可贺之事,可听说,东吴众人皆言,刘备可怜。”红珠说着笑了起来。
孙权之妹此年二十三岁,是个大美人。当时流行早婚,权势者的女儿到了二十三岁还依旧独身未嫁,实属罕见。她曾说过“非能与兄长共争天下之豪杰不嫁”,此事人人皆知。实际上,相传她武艺高强,“有诸兄之风”。所谓“诸兄之风”,就是像孙权和被暗杀的孙策般,性情豪放的女中豪杰。
但是,谁都不相信她会援助夫君,与兄长共争天下。那只是不婚的借口而已。打算为东吴孙家竭尽全力才是她的本意。般人都认为这是场政治婚姻。
“听说,碧眼儿之妹带着百余位东吴侍婢嫁给刘备,这些侍婢皆受过训练,全可持刀护卫。玄德连出入自己的宅邸,都战战兢兢。哈哈哈”
曹操猛摇着头大笑。
三
曹操想尽量遮盖赤壁之败战,建造铜雀台也是出于此目的。虽刚刚败战,但他想夸耀自己在财政上完全有富余支付建造费用。
“那次败战,不可能不受打击啊”
孙权如此认为,但看到此时魏国的动静,他也感到些许不安。
赤壁之战中,令东吴最深感遗憾的是,周瑜因过度劳累而病倒。在东吴阵营中,周瑜实际上直主张攻击同盟者刘备。而奋武校尉鲁肃则直主张维持与刘备同盟,专心应付曹操。
周瑜临终前,竟然出人意料地指名鲁肃为自己的后任率领东吴大军。
“我死后,东吴只能利用刘备了。”
周瑜对东吴的未来有此想法。
“那大耳并非随时可利用之人。同盟究竟要持续到何时,将由鲁肃为我严密监视。”
志在千里4
这是周瑜临终的最后句话。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就任丞相之位。十八年213年,受封为魏国公,故那时起便可称其为魏之曹操。
受封为魏公的曹操,掌控冀州十郡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
此前年,曹操与汉之功臣萧何享有同等待遇。其特权有: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能享受这些特权,那几乎无异于皇帝了。
“这不会是篡位将近吧”
当然会有很多人如此认为。
很早之前,就有人提议准许曹操享有这些特权。典礼官直在公然调查好几年前的先例。
“你反对吗”曹操向荀彧问道。
“至少是难以赞成。”荀彧还是副哭丧表情地回答道。
“我认为若没有两个这样的人,就太无趣了。”曹操只是如此说道。
“你乃兴义兵正朝廷宁国之人。君子该爱人以德。”荀彧说道。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出兵孙权,荀彧以侍中光禄大夫之职从军,但因患病留在寿春。
三国志荀彧传中,在此处突然出现这样句:
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
以忧而死,这句让人无法理解。其并非遭诛杀而死,而且还获谥号敬侯。其子荀恽继承侯位,其余诸子荣升至御史中丞和司空等。
看来不是因为反对曹操享有破格待遇而遭诛杀的。死时五十岁,也许只是单纯患病,但是,以忧而死,这句表达实在异常。对荀彧之死,众说纷纭。
曹操赠与荀彧食物,打开看,却是个空盒子,所以荀彧便服毒自杀。这是最广为流传的种说法。相传,赠送空盒的谜底是:
你已无用处,可自行了断。
这便掩盖住了将其诛杀的,变为自杀。虽说如此,荀彧死后,还是被追赠为太尉,令人不禁想到其中必有复杂的背景。
荀彧之死确为事实。但是,曹操并不曾像谣传中赠送过空盒。关于丞相待遇无限接近于皇帝之事,曹操问荀彧是否反对,他回答不赞成,曹操只是又说了句,若没有两个这样的人,太无趣了。世间谣传曹操因此事大为愤怒,实际上并不如此。也许曹操内心会觉得无趣,但在群臣面前他很冷静。
传来荀彧已死的消息时,曹操问过使者其死因。
“案上有茶碗,不知内有何物,碗已空,可能死前曾喝过水之类。”使者回答道。
“大夫认为呢”
“从尸体状态来看,不认为是服用毒药。不过大夫也说自己并非知晓所有毒药。”
“家中可有毒药”
“没有,可能之前已经扔掉。”
“何病”
“其家人说死前并无异样。”
“是突然患病而死吧”
这时,身边的曹仁说道:“荀彧有违背丞相意愿的言行。我认为他是以忧而死。”
曹操思考良久,点头说道:“总会众说纷纭,就暂且当做是以忧而死吧。反正他直满脸愁云,肯定没错。”
使者退出后,曹操转向堂弟曹仁说道:“魏国也有汉之忠臣,就此人,未免过于寂寞,但环视四周,却再无他人。”
四
南征之前,曹操分析了北方形势。背后受威胁的北方,因匈奴宣誓效忠,不再恐其背叛。在匈奴长大的红珠之子,势力强大,对身为母亲娘家的曹家来说,其存在很值得信赖。
“北地无后顾之忧你儿子是否姓曹”曹操问道。
“姓氏随其喜欢,他父亲宋奇株连被杀。他看起来讨厌宋姓,无所谓了,他本人自称为曹宙。”红珠答道。
志在千里5
“听说他在匈奴颇有声望啊,谁为他取的名字”
“宙好像是其自选名字。”
“宙好名字古往今来皆为宙。这是应劭的解释,确实不错应劭虽胆小却颇有学问。”曹操笑着说道。
应劭曾任泰山太守,迎接曹操之父时,陶谦的部下因大量辎重而财迷心窍杀死曹父。应劭惧怕曹操激怒,即刻逃离泰山。说其胆小,便是指此事。
“我虽不懂那位学者所言,却很喜欢宙这个字。母子二人都喜欢也是理所当然啊”红珠说道。
“母子”曹操歪头表示不解,“亲子之间未必就会心灵相通。兄弟之间也是如此。我与丕儿乃父子,喜好却大有差异。丕儿与植儿虽是亲兄弟,却也不相似。彰儿与植儿是同母兄弟,但就连我也难以相信他们是亲兄弟。活在世间的众人,都各相异。”
“近来,吉利直在思考这种事吗”
“不想思考啊”
“但又不得不坚持思考,要想想自己多大年纪。”
“五十八。哈哈哈,到了六十岁后,再做思考吧”
曹操的笑声,让人感觉有些忧郁。红珠知道曹操还在为后继者之事烦恼。去年朝廷设置副丞相之职,长子曹丕已受封为五官中郎将,相当于副丞相之职。
五官掌管宿卫之长官是五官中郎将,原本并没有副丞相这种毫无道理的官职。但在当时,它只是个古老的官名相当于金木水火土五行,没有部下。曹丕任命后,才匆忙安置部下。
似有似无之官职,恰好。
曹操在南方孙权之前,早已西征击退了关中的小军阀。当时作为留守司令,儿子曹丕就任副丞相之职位。
“红珠,”曹操呼唤堂妹,“我还未曾见过曹宙,听说是个很了不起的青年,该把他叫来邺城了,我很期待和他相见。”
“好的”
红珠的回答中夹杂着丝犹豫。
曹宙可以说是曹族之人。红珠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置身于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她想让儿子像梦想中的自然儿样,独自飒爽地活在乱世上。若成为曹操的幕僚,则会失去自由。
“你好像不太赞同。”
“宙儿也有自己的想法,切等南征归来之后再做决定吧。”
“明白那咱们喝酒吧。”
曹操站起身。
酒席已经在邻室备好。席位上有曹操的夫人卞厚,曹冲的生母环夫人也在场。环夫人擅长唱歌,所以常被唤来参加宴席,但曹冲死后,她便不再唱歌。
此次唱歌的是曹操,大多是自创的歌曲,歌声优美。饮酒谈笑时,曹操习惯伸出双腿,毫无礼节。若醉酒还有猛摇头之癖,有时扎好的头发也会散开,在酒杯之间来回扫动。
但是,他不会借饮酒之势,纠缠他人或大声谩骂。即使醉酒两眼发直,他仍能自制。
“啊,我怎么能模仿碧眼儿呢罢罢”
他敲着自己的脑袋说道。
碧眼儿孙权耍酒疯是出了名的。
那天,曹操喝了很多酒,却与平时大不样,直静静地喝着,让人感觉他是在边思考边饮酒。
“唤文姬前来。她应该在这附近的宅邸中。”曹操忽然说道。
曹操做学问之师蔡邕之女蔡琰,别名文姬,是位命运多舛的女性。
其父蔡邕是闻名天下的学者,所以董卓也授予其父要职以表敬意。在长安,董卓被吕布杀死,董卓党也被铲除,蔡邕遭投狱而惨死狱中。蔡邕之女文姬乃音乐之天才,但在皇帝东归的混乱中,被匈奴抢去,做了单于於扶罗之子豹的侧室。
曹操怜悯旧师之女,以支付赎身钱的形式将其赎回。她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育有二子。
志在千里6
悲惨的命运更是锻炼了她的音乐才能,融合匈奴音乐的曲调扣人心弦。曹操很喜欢听她弹琴。
抱琴的文姬演奏了曲与出征作战极为相符的激昂乐曲。曲完后,曹操问道:“你在匈奴之时,可否知道曹宙这人”
“知道,他常常出入单于之处,是位直率的青年,对我也很亲切。有何事”文姬稍有不解。
“没事,只是想召他来此。口碑如何”
“是优秀之才,没人说他不好。若能来此地,我当不胜欣喜。”
文姬当场跪在地上。
曹操看了看红珠,点头说道:“好那这次就让文姬操琴,我歌唱曲吧”
曹操踉踉跄跄站起身来。但深呼吸后,他的后背惊人地挺了起来。
五
南征迫在眉睫,曹操所唱的是首叫做步出夏门行的古老歌谣,歌词由其自己填加。
“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唱这首歌啊。下次召集健儿让他们唱唱。”
他曾如此说过。
“吉利所作歌中,这首最好,我很喜欢。”红珠总是这样说。
“哈哈哈,红珠也上年纪了啊”
“亡灵也会上年纪吗”
“近来的亡灵总是模仿活人啊,令人为难。特别是女亡灵。”说完,曹操大笑起来。
蔡文姬的琴声响起,曹操站稳两脚,开唱道: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龙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曹操中途毫无停顿,朗朗而歌。文姬的琴音低沉,更突显曹操的歌声。
歌唱步出夏门行后,曹操便出邺城之门向南西去,目的地是濡须口。此地名是濡须水入口之意,濡须水发源于巢湖。
从邺都到濡须口路途遥远。此前,曹操般是骑马旅行,而最近出行则改为乘坐马车或牛车,但并不是为了沿途观景。
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他常常想起已故的荀彧。
他真的是为汉朝殉死的吗
荀彧的死因尚未明了,所以无人知晓。曹操认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取代汉朝。不只是东吴的孙权,就连荆州的刘备还未讨平。
“吉利就是文王啊”只有红珠敢这样无所顾忌地说话。
“此话像是占卜师之言。你这个假亡灵。”曹操说道。
“不是占卜师。现在,世间众人都在窃窃私语。从好几年前就已开始,今年比去年声势更大,已经不是窃窃私语了。”出发前夜,红珠说道。
周文王是武王之父。文王死后,武王代替文王灭亡殷朝,并建立了周王朝。文王生前并非有正式王位,而只是死后受追赠为文王。他生前直被人称作“西伯”。红珠有时会戏谑曹操,称他为“北伯”,就是源自这个历史故事。
“文王战斗至死,死后才为王。”
车辆摇晃,曹操闭上眼睛,思考着陆续浮现出来的问题。
十月从邺城出发,抵达濡须口时,已是翌年建安十八年正月。
步骑四十万。
曹操如此号称。赤壁之战时,二十万的军势号称有八十万,所以,这次也不过是十万有余而已。
曹军袭击孙权的江西营。
当时,孙权在秣陵今南京建都城,取名为“建业”,其周边统称为江东,比江东再靠西则称为江西。所以,与后世的江西略有差别。江西营轻而易举被攻破,孙权的都督公孙阳被俘。
但是,此后孙权加强防御,双方相互对峙个月有余,孙权大军步未退。
曹操乘舟视察了孙军的船只装备武器和军队,归阵后,说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刘景升之子若豚犬耳。”
之后,孙权寄信给曹操。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曹操看后,脸上露出微笑。他乘舟侦查时发现,孙权军有准备暗中撤退的迹象。
春水异常多于往年,且是暖冬,冰雪融化之水,来势汹涌。曹操引以为豪的天文阵,也劝告曹操全体撤军,因为雨水过多。
此时不宜作战。若不想进入鱼腹,就该撤军,且要尽量快速。
敌军也察觉到天气异常。恐怕极秘中进行的全体撤军也已经被孙权军发现。
“还有封,是孙仲谋写来的。”年轻的参谋奉上书信。
“仲谋实在固执。”曹操边说,边打开另封信,看后,大声笑起来。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信中只写有这两句话。
两军几乎是同时撤军,各归南北。
后汉书中,在此年记录道:
大雨水。
献帝在位三十二年间,只有这年记录有“大雨水”。但是记录为“雨水”的则有初平四年193年和建安十九年214年两次。由此可知,这年建安十八年雨水确实过沛。
四月,曹操回到邺城。
在步步地着手准备下,五月,朝廷正式决定封曹操为“魏公”,并赐予九锡赐予功臣的车马衣服乐器等九种物品。
在此之前曹操以丞相身份所领的冀州牧,依旧如故。
曹操在汉朝廷中,设置魏国尚书侍中六卿等官职,任命荀彧的侄子荀攸为最大官职尚书令。若荀彧在世,应该会最为反对此等事吧。设置魏国官职之时,是建安十八年十月。
书包 网 b2. 想百万\小说来
东征西征1
魏公操,位在诸侯王上。
建安十九年214年三月,下此诏书。其意为:曹操之位,在所有皇族之上。
“终于要篡夺皇位了。”敢对曹操说此话的人,只有自称亡灵的红珠。
“竟能从阴间传来这样奇怪的声音”曹操笑着回答道。
“这种声音只有奇怪的人才能听到。能够颠覆延续了四百年大汉王朝者,不是怪人怎可为之”
“我认为可就此住手,但这看似是天命。自古以来都是受天命即位。”
“天命从何听来”
“天命当然是从天庭来。”
“吉利能听到吗”
“那是当然。”
“吉利好像不喜欢天神之类,说此乃迷信。”
“我最厌恶听不到却说听得到的人,那确是迷信。我是确实听到了。”
“是吗”
红珠目不转睛地盯着曹操。片刻后,曹操问道:“不相信吗”
“相信”红珠当即说道。
“嗯,回答得真快。我感觉你还有话未说,有何想说之事”
“受天命虽好,但会搅得百姓不得安宁。”红珠说道。
“我知此,但不可拒天命,对受干扰者,实在抱歉。”曹操说道。
此后不久,两人再未提及天命之事。
七月,为攻打孙权,曹操出阵。上次亲征,曹丕任留守军司令驻扎邺城,这次由其弟曹植留守。曹植于建安十六年211年受封为平原侯,在父亲出阵前,又被移封为临淄侯。不过,此时受封为侯,无须实际前往该地,只需收取该地上交的食邑。平原侯的食邑为五千户,三人兄弟全是五千户。
临淄侯曹植奔赴邺城,就任留守司令的重责。这任命,让曹植周边的众人燃起了希望。
魏国公之后任,未必是兄长五官中郎将。
论文才,曹植远比兄长曹丕优秀,且更具丰富的文人气质。
曹植身边的众人,也隐约察觉到,曹操对曹丕有种惧怕之感。从战场上的经验来说,确实是曹丕更胜筹。他在赤壁败战中的绝妙处理,已在军人之间广为流传。
对那次绝妙处理,若是曹操般的敏锐之人,便会产生种复杂的感情。
后继者,将是五官中郎将和临淄侯互角胜负。
曹植对此事,未曾发言。身边众人若谈论此事,他则委婉制止道:“住嘴住嘴,在我面前必须慎言此事。”
曹植受封为平原侯时,刘桢被任命为庶子。翌年,应玚取代刘桢成为庶子。此二人都是有名的文学组织“建安七子”中的人。
曹植之妻,也是以优秀文人著称的崔琰的侄女。崔琰,清河郡人士,别名季珪,曾任侍奉袁绍的骑都尉之职,因生性刚硬而遭投狱。当时,将其救出的,就是负责袁氏文书的檄文名人陈琳。开始侍奉曹家后,崔琰便多在曹丕身边。侄女嫁与曹植为妻,但崔琰本人却被看做是曹丕阵营中的掌权者。
“能否设法说服季珪先生”曹植对身边的心腹杨修说道。
杨修是原太尉杨彪之子,袁术的外甥。他想帮助曹植取得天下威震百姓,同有此志向的人还有丁氏兄弟丁仪和丁廙。而且,已故荀彧之子荀恽也算曹植党中人。
曹植有时会发呆地遥望着天空。
“设法是想让我利用我妻子吗崔季珪是按自己的想法行动之人,是会因侄女哭涕哀求就会同意的人吗这种事想便知。”
说完此话,原本遥望天空的眼神也有所变化。
“不要再打扰临淄侯此刻正在构想诗文。”丁仪说道。
因丁仪的制止,在场的众人变得沉默不语。
“那就此告退”
众人纷纷离席。留到最后才走的杨修也静静地离开。片刻后,曹植缓缓地吟出自作诗文。
东征西征2
步登北芒阪,
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
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
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
但睹新少年。
“真的是在为北芒和洛阳悲伤吗不是在为其他事情伤心吧”身边人退下后,红珠未经通报进屋说道。
“啊,阿姑”曹植抬头叫道。
“子建,”红珠叫着曹植的别名,对亲戚中的晚辈,般称呼本名,正式场合会称呼别名,“此时此刻,不该吟唱悲伤之歌。怀古哀悼北芒和洛阳很是不吉,恋慕女人更是荒谬。你前不久所作的东征赋就很好,英勇雄壮诗中有:禽元帅于中舟,振灵威于东野。虽似顽童之语但也无碍。你今年二十三岁,你父亲二十三岁时已是顿丘县令,相当鲁莽。正因为其鲁莽,才遮掩住很多事情。其鲁莽虽引人注意,但鲁莽背后之事却无人知晓。子建也该学会遮掩。你可有遮掩之事”
曹植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有,直在遮掩。”
“子建虽有此打算,但你母亲却已看透,我也已经看透。而且,子桓好像也知晓半分。你要继续遮掩,否则,将危及性命。这里是留守军司令部,出入之人过多,连我这个亡灵也会有危险,我不会再来。这真的是最后次忠告,你可明白”红珠说道。
曹植紧闭双眼点了点头。
二
登城隅之飞观兮,
望六师之所营。
幡旗转而心异兮,
舟楫动而伤情
在儿子曹植所作东征赋的饯行下,曹操出发孙权,却未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从基地合肥撤军而归。
虽未吃败战,但也算不上获胜。
从合肥归来的将兵中,有人说道:“可以说是接近战败了,实在无法获胜。”
要是平时,此话若传到曹操耳中,定会酿大祸。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半公开地说这是场败战。
此话甚至传到了曹植的耳中。
“或许是有人故意设下圈套,我们在此要谨言慎行,多加注意。”杨修对同伙耳语道。
同伙指的是以曹植为中心,按照曹植的指导,想要紧握曹家主导权的伙人。也可是说是推崇曹植,想借此崭露头角的野心家集团。
与此相对,也有人承认嫡长子曹丕是理所当然的后继者,因为曹丕已经是副丞相,所以持有后者想法的人数量更多。但是,家之主曹操却并不喜欢这位长子,大多数人都已察觉出来。
胜负还未定。
两阵营相互观望。
曹操好像也难做决定。
如何是好曹操也许想试探下两个儿子的忠诚度。“有人故意设下圈套”,这是杨修的看法,他提醒曹植要留心曹操的试探。
曹操此年已六十岁,在当时已经算是高龄。他的指挥能力可能也开始衰弱,其中的个证据便是,这次出征并未获胜。若这样认为,可能有的阵营会恼怒。难道曹操是想撒网抓捕中圈套之人吗
“追查口说战败的出处,竟然都是源自主公附近之人。我认为他们是受主公之意而说的,万万不可中计。主公还未老糊涂,依然是个可怕的人。”杨修撅嘴说道。
“离老糊涂还远呢。但五官中郎将也不会受引诱上钩。”其身边的丁仪说道。
“我认为与主公相比,五官中郎将更为可怕。要多加留意他才是”丁仪之弟丁廙说道。
另外位同伙荀恽此时未在场。他年长的堂兄荀攸早已病殁。因葬仪等事,他最近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
“荀公达荀攸别名不在后,魏公周边就容易了解了。”杨修说道。
人称尚书令荀攸是深密智防之人。深密说好听是慎重,说不好听就是秘密主义。所谓智防就是利用智慧明哲保身。
东征西征3
杨修曾打探曹操周边的消息,但尚书令荀攸口风很紧,所以直受其秘密主义的阻挠。荀攸过世后,曹操周边的消息便易于了解。
数日后,不知杨修从何处得到的消息,说道:“果真是在设圈套,目标并非曹家人,但是以后便不知了。依然不可放松警惕,要相互保守秘密,荀攸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次目标并非曹家人”丁廙问道。
其兄丁仪“哼哼”冷笑两声,好像在说,那是当然。
“是伏家人。看情况也可能有刘家。”杨修说道。
“嗯,伏家大事不妙”丁廙缩首说道。
他们可以成为曹植党,但说此话时,曹植并未在场。兄长曹丕同样有拥护自己的曹丕党,曹丕不在场时,他们才会讨论重要的话题。虽不在场,但他们会将所商讨的内容全部报告给曹丕。
这点,杨修等人却不会将密探的全部报告给曹植。曹植并没有很强的意欲要夺取天下,他更爱好文学,杨修等人常常为其焦躁不安。所以过激的讨论不会报告给曹植。
这次曹操设圈套打算揪出的是伏家的消息,不知是否应该早日汇报给曹植,曹植党正在犹豫中。
“总会知道的,就在数日内,还是汇报吧。”
杨修等人做出了决断。
所谓伏家,是皇后娘家的族。
伏皇后,名寿,其母亲是桓帝之女阳安公主,父亲是从执金吾晋升为辅国将军的伏完。伏完很早便辞任,成了典型的闲职中散大夫,于建安十四年去世。
此人性情柔和,从其辞退要职便可看出,他无欲无争。但是,其弟伏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