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第 19 部分阅读

的什么兴趣。

1936年8 月在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使纳粹党有了个极好的机会,来让全世界对第三帝国的成就留下印象,而且他们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

“ r”“犹太人恕不招233 待”的牌子悄悄地从店铺旅馆啤酒馆和公共游宴场所取了下来,对犹太人和两个基督教会的迫害也暂时停止了,全国都装出最规矩的态度。以前任何运动会都没有过那么出色的组织工作,也没有过那么不惜工本的款待。戈林里宾特洛甫和戈培尔为外国客人们举行了豪华无比的宴会这位宣传部长在汪西湖附近福恩宁塞尔举行了“意大利之夜”的宴会,招待了1000多位宾客,场面之盛大简直像天方夜谭中的故事。客人们,特别是从英国和美国来的那些客人们,对所看到的情况印象非常深刻:这显然是在希特勒领导下团结致的个快乐健康和友善的民族。他们说,这跟他们在报上读到柏林电讯时所得到的印象截然不同。

然而,在这种外表的下面,在柏林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那些兴高采烈的夏末日子里,为游客们所看不到的,而且确实为大多数德国人所忽视或者以种令人惊奇的默默服从的态度来接受的,似乎存在着德国生活的退化过程,至少在个外国人看来是如此。

当然,关于希特勒所颁布的对付犹太人的法律,或者关于政府所发起的对这些不幸的人的迫害,是没有什么隐瞒的。所谓1935年9 月15日的纽伦堡法律,剥夺了犹太人的德国公民籍,使他们沦为“属民”的地位。这个法律还禁止犹太人和亚利安人通婚,禁止他们有婚姻以外的性关系,并且禁止犹太人雇用35岁以下的亚利安女仆。在以后几年里,补充纽伦堡法律的大约13项法令,使犹太人遭到完全的取缔。但是到1936年夏天,也就是德国充当奥林匹克运动会东道主使西方游客们十分惬意的时候,犹太人由于法律或者纳粹的恐怖手段后者往往先于前者而不能得到公私就业机会已到了至少其中有半人生计无着的程度。在第三帝国的第年即1933年,他们不得竞选公职,不得担任文官职务,不得在新闻界广播业农业教育界戏剧界电影界工作;1934年他们被撵出交易所,虽然直到1938年才颁布禁令,不准他们当律师,从事医药业和商业,但是,实际上在纳粹统治头4 年结束以前,他们就从这些行业中被排除出来了。

此外,他们不仅得不到大部分生活上的享受,而且常常得不到日用必需品。在许多地方,犹太人要买食物都感到困难,如果说不是不可能的话。在副食杂货铺肉铺面包铺和牛奶站的门上,挂着“犹太人不得入内”的牌子。在许多地方,犹太人甚至不能为他们的孩子购买牛奶。药房不卖药给他们。旅馆不让他们投宿。常常是,不论他们到哪里,总有“本市严禁犹太人入境”或者“犹太人进入此处安全自行负责”的侮辱性牌子。在路德维希港附近公路上的个急转弯处,有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心驾驶急转弯犹太人每小时75英里”这就是大约在德国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后犹太人所处的困境。而这不过是条很快就会导致他们遭到屠杀灭种的道路的开端。

对基督教会的迫害

纳粹对基督教会的战争开始得较为温和。希特勒名义上是个天主教徒,虽然他曾在我的奋斗中痛骂天主教过问政治,并且因两个基督教会条要求给予“国内切宗教派别的自由,只要它们对德国民族的道德感情没有危险。党赞成积极性的基督教信仰”。1933年3 月23日国会把自己的作为立法机构的职权让给这位独裁者那天,希特勒对这个德国立法机构发表讲演,赞扬基督教信仰是“保障德国民族灵魂的要素”,答应尊重这些信仰的权利,宣称他的政府的“志向是谋求教会和国家之间的融洽协调”,而且说“我们希望改善我们和罗马教廷的友好关系”最后这句话显然是为了要获得天主教中央党的选票,结果如愿以偿。

过了差不多4 个月不到,在7 月20日,纳粹政府和梵蒂冈签订了个契约,保证天主教的自由和该教会“管理它自己事务”的权利。这个协定由巴本代表德国,由当时的罗马教皇国务大臣巴西利主教,就是后来的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代表罗马教廷签署。这个契约墨汁未干,就被纳粹政府破坏了。

但是,由于这个契约签订的时候正是这个新政权在德国的初期放肆行为引起全世界强烈反感的时候,它无疑使希特勒政府获得了非常需要的威望。7月25比也就是批准这个契约后5 天,德国政府颁布了235 个净化法令,特别使天主教会感到愤怒。5 天后,开始采取了步骤来解散天主教青年联盟。在以后几年里,数以千计的天主教教士修女和教徒中的著名人士遭到逮捕,其中许多人是由于“不道德”或者“外币走私”等等捏造出来的罪名而被捕的。我们已经谈到,天主教行动组织的领导人埃里希克劳斯纳是在1934年6 月30日的清洗中被杀害的。数十种天主教出版物被禁止发行,甚至忏悔室的神圣性也遭到秘密警察人员的破坏。德国天主教的各级教士,像大多数基督新教牧师样,起先曾力图和新政权合作,但是到了1937年春天,他们的幻想完全破灭了。在1937年3 月14日,罗马教皇庇护十世发出了个通谕 brrr痛心已极,指责纳粹政府“规避”和“破坏”契约,播种“怀疑不睦仇恨中伤的莠草,播种公开和秘密的根本敌视基督和基督教会的莠草”。这位罗马教皇在“德国的天际”

看到了“摧残性宗教战争的险恶乌云这种战争除了灭绝人类以外没有其他目的”。

马丁涅穆勒牧师曾亲自欢迎纳粹在1933年当政。这年他的自传从潜艇到教坛r b 已经出版。这位第次世界大战中的潜艇艇长如何成为个卓越的新教牧师的故事,受到纳粹报刊的青睐,得到了特别的颂扬,成为本畅销书。涅穆勒牧师像许多新教牧师样,认为共和国的十四年是“黑暗的年代”。在他的自传的结尾,他以种满意的口气说,纳粹的革命终于胜利,它带来了他自己曾经为之奋斗已久的“民族复兴”。他的奋斗有个时期是在自由团中进行的,许多纳粹领袖都是该团出身。

他很快就尝到了幻想破灭的可怕滋味。

德国的新教徒,像在美国的样,分成许多教派。只有极少数4500万新教徒中的约15万人属于浸礼教会和监理教会之类的各种独立教会。其余的人都属于28个路德教派和改革教派的教会,其中最大的是老普鲁士联盟教会,共有1800万教徒。随着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起,新教徒又发生了进步的分裂。其中较为狂热的纳粹分子在1932年组织了“德国基督教徒信仰运动”,它的最狂热的领袖是个叫做路德维希缪勒的东普鲁士军区随军牧师。他是希特勒的虔诚信徒,当初就是他从中拉纤,促成元首在冯勃洛姆堡将军担任该军区司令的时候和后者相会的。“德国基督教徒信仰运动”

热烈拥护纳粹的种族学说和领袖原则,并且要把它们运用在个全国性的教会中,这教会将把全部基督教新教徒都吸收进来,成为个全面组织。1933年,“德国基督教徒信仰运动”在总数17000 名牧师中拥有约3000名,虽然他们在236般信徒中的会员所占比例大概要大些。

跟它对立的是另个少数派集团,自称为“明认信仰教会”。这个教会有差不多同样数目的牧师,后来由涅穆勒担任领导。这个教会反对使新教教会纳粹化,不接受纳粹的种族理论,并指斥罗森堡和其他纳粹领袖的反基督教主张。大多数新教徒则介于二者之间,他们似乎很胆小,不敢参加这两个敌对集团中的任何个。他们采取骑墙态度,大多数人最后终于都落入了希特勒的怀抱,承认他有权干预教会事务,服从他的命令而没有公开反对的表示。

除非人们知道德国新教徒的历史和马丁路德的影响,否则是不容易了解大多数德国新教徒在纳粹执政初期的行为的。 这位基督教新教派的伟大创立者,是个热烈的反犹主义者,相信绝对服从政治权威。他希望德国清除掉犹太人,他主张在把他们打发走时没收掉他们的“全部现款珠宝和金银”,还要“放火焚烧犹太人的会堂和学校,拆毁他们的房屋让他们寄宿在棚子里或马厩里,像吉普赛人那样处于痛苦和监禁中,因为他们不断向上帝哭诉我们的不好”这种主张在4 个世纪后被希特勒戈林和希姆莱不折不扣地加以奉行了。1525年的农民暴动也许是德国历史上唯的人民起义,在这次暴动中,路德劝告王公们采取最残酷无情的措施来对付这些“疯狗”这是他对这些铤而走险的被蹂躏的农民的称呼。在这里,像他关于犹太人的言论样,路德使用了直到纳粹当政时为止德国历史上没有可与相比的粗暴野蛮的言语。这位巨人的影响在德国世代流传,特别是在新教徒中间。他还留下了另外些后果,其中个是,从16世纪起直到1918年王公贵族们被推翻时为止,德国基督教新教派轻易地成为**主义的工具,世袭的国君和小邦诸侯们成了他们领域里的新教教会的最高主教。例如在普鲁士,霍亨佐伦国王是教会的首脑。除了沙皇俄国外,没有个国家的教士们在传统上是那么完全屈从于国家的政治权威的。教士们差不多毫无例外地致支持国王容克地主和军队,在19世纪时他们竭尽本分地反对自由和民主运动的兴起。在大多数新教牧师看来,甚至魏玛共和国也是该诅咒的,不仅因为魏玛共和国废黜了国王和诸侯,而且因为它的主要支持来自天主教徒和237 社会党人。在国会选举期间,人们不能不注意到,新教牧师们其中涅穆勒是个典型相当公开地支持共和国的敌人民族党甚至纳粹党分子。像涅穆勒样,大多数牧师对阿道夫希特勒在1933年崛起当总理表示欢迎。

他们很快就领教了希特勒获得政权所依靠的纳粹暴力手段。1933年7 月,新教教会的代表们拟就了成立个新的“全国教会”的组织法,7 月14日得到了国会的正式认可。在选举第任全国主教问题上立即发生了场热烈竞争。希特勒坚持要让他的朋友随军牧师缪勒获得这个最高位置,在这以前希特勒已委任他为本人的新教教会事务顾问。教会联合会的领袖们则提出了著名的牧师弗雷德里希冯包得尔许温。但是他们未免太天真了。纳粹政府出来干预,解散了若干地方教会组织,把新教教会的几个主要的德高望重的牧师停职,纵容冲锋队和秘密警察来对付不听话的牧师事实上,对所有支持包得尔许温的人进行威吓。全国主教将由教议会选出,在选举教议会的代表前夕,希特勒亲自发表广播演说,“敦促”选举“德国基督教徒信仰运动”的代表,而缪勒就是他们的候选人。这种威胁很有效果。同时包得尔许温已被迫退出竞选,“选举”结果是大多数“德国基督教徒信仰运动”

的代表当选,他们于9 月间在维登堡路德就是在这里首先公开反抗罗马的教议会上选举了缪勒为全国主教。

但是这位教会新头子是个不中用的人,没有能力来建立个统的教会,或者把新教的会众完全纳粹化。在1933年11月13日,也就是德国人民在次全国公民投票中以压倒的多数支持希特勒的第二天,“德国基督教徒信仰运动”在柏林的体育馆举行了个盛大的集会。这个教派的柏林教区领袖莱因哈特克劳斯博士建议舍弃旧约全书“和它的牲畜贩子和拉皮条者的故事”,修订新约全书,使耶稣的教导“完全符合于国家社会主义的需要”。

会上拟订了不少决议,主张“个民族个国家个信仰”,要求全部牧师宣誓效忠于希特勒,坚持所有教会都实行亚利安化而排除改宗的犹太人。甚至对那些不肯参加教会战争的胆小的新教徒来说,这也使他们觉得太过分了,因此缪勒主教被迫停止克劳斯博士的职务并表示不同意他的意见。

实际上,纳粹政府和教会之间的斗争,是个由来已久的什么权限归君主和什么权限归上帝的斗争。就新教徒而言,希特勒坚决主张,如果纳粹党的“德国基督教徒信仰运动”不能使各新教教会在全国主教缪勒领导下趋于致的话,政府自己就不得不来接管教会的指导工作。他始终对新教徒有些轻视,新教徒虽然在他的信奉天主教的祖国奥地利只占极少数,在德国公民中却238 占了23.他曾向他的助手们说过,“对他们,你可以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他们会屈服的他们是不足道的小人物,像狗样顺从,当你对他们讲话时,他们惶恐得汗流浃背”。他知道得很清楚,反对新教教会纳粹化的只是少数牧师和为数更少的教徒。

到1934年年初,幻想破灭了的涅穆勒牧师已经成为“明认信仰教会”和牧师紧急联盟中少数反对者的精神上的指导。在1934年5 月在巴门举行的教议会全体大会上,以及在涅穆勒的耶稣基督教会11月间在柏林郊外达伦姆举行的次特别会议上,“明认信仰教会”宣称自己是嫡派德国新教,并设了个临时的教会管理机构。这样,现在就有了两派,全国主教缪勒派和涅穆勒派,都自称是合法的嫡派新教教会。

很明显,这位前随军牧师尽管和希特勒很接近,却没有能够使各新教教会统起来。1935年年底,秘密警察逮捕了700 名“明认信仰教会”的牧师以后,他辞去了他的职务,从此销声匿迹。早在1935年7 月,希特勒就已经任命个纳粹党在法律界的朋友汉斯凯尔博士为宗教事务部部长,指示他作第二次努力,使新教徒统起来。凯尔是个比较温和的纳粹分于,而且是个多少还比较谨慎的人,他在开头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不仅争取到了占多数的保守派牧师,而且还设立了个以德高望重的佐尔纳博士为首的教会委员会来搞出个总的解决办法,后者是个受到各教派尊重的人。虽然涅穆勒的教会同这个委员会进行合作,但是仍坚持认为自己是唯的嫡派新教教会。

1936年5 月,它向希特勒提出了个彬彬有礼然而态度坚定的备忘录,抗议这个政权的反基督教倾向,指斥政府的反犹主义,并要求国家停止干预教会事务。纳粹内政部长弗立克却报之以残酷无情的行动。数以百计的“明认信仰教会”牧师被逮捕,备忘录的签名者之威斯勒博士在萨赫森豪森集中营里被杀害,“明认信仰教会”的经费被没收,并禁止它收集捐款。

1937年2 月12日,佐尔纳博士辞去教会委员会职务,因为在这以前秘密警察不让他到有9 名新教牧师被逮捕的卢伯克去。他抱怨说他的工作受到宗教事务部部长的破坏。凯尔博士第二天在向群顺从的教士发表的演说中作了答复。他指斥这位德高望重的佐尔纳不能领会纳粹的种族血统和土地的理论,他还清楚地显示了政府对新教教会和天主教教会的敌意。239凯尔说 党站在积极性的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上,而积极性的基督教信仰就是国家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是上帝意志的实施上帝的意志表现在德国人的血液里佐尔纳博士和加伦伯爵 缪恩斯特的天主教主教 力图向我阐明,基督教信仰就是信仰上帝的儿子基督。这使我发笑不,基督教信仰并不依靠使徒信条真正的基督教信仰由党来代表,德国人民现在由于党,特别是由于元首的号召而具有了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元首是新启示的先驱。1937年7 月1 日,涅穆勒博士遭到了逮捕,被监禁在柏林的摩亚比特监狱里。6 月27日他曾在达伦姆向是座无虚席的教堂里向他的会众讲道,这次讲道终于成为他在第三帝国的最后次讲道。好像他已预先感觉到将要发生的变故似的,他说,“我们和古时的使徒样,想不到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逃避当局的权力。我们也同样不愿意在上帝要我们说话的时候,听从凡人的命令而保持沉默。因为情况是,而且必须继续是,我们必须服从上帝而不是服从人”。

他在监狱里关了8 个月,1938年3 月2 日,在rr特别法庭上受审,这种特别法庭是纳粹为了审讯犯有危害国家罪的人而设立的。

虽然他的“暗中攻讦国家”的主要罪名是被开脱了,但还是因“滥用讲坛”

和在他的教堂里收集捐款而被判罚款2000马克和监禁7 个月。因为他服刑已超过这个期限,所以法庭宣布把他释放,但是他在离开法庭时立即被秘密警察带走,置于“保护性看管下”,关在集中营里,先是在萨赫森豪森集中营,后又在达豪集中营里,在那里,他直被关了7 年,直到被盟军解放。

另外还有大约807 名“明认信仰教会”的牧师和教徒中的著名人士在1937年遭到逮捕,在以后的两年内更有数以百计的人遭到逮捕。如果说涅穆勒派的反抗没有被完全摧毁的话,它肯定是受到挫折了。至于大多数新教牧师,则像德国的差不多任何人样,在纳粹恐怖面前屈服了。到1937年年底,汉诺威很受人尊敬的马拉伦斯主教经凯尔博士劝诱,发表了篇公开声明:“国家社会主义的生活概念,是决定和表现德国人特性的民族和政治教义。因此,德国基督徒也有义务遵守。”在像涅穆勒那样的坚强的牧师看来,这个声明定特别可耻。1938年春天,马拉伦斯主教采取了最后的步骤,命令他的主教管区内的全体牧师个个宣誓效忠于元首。在个短时间内,极大多数新教牧师都宣了誓,这样就使他们在法律上和道义上都得服从这位独裁者的命令。

如果认为纳粹政权对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迫害使德国人民猛然惊醒,或者甚至大大地震动了他们中间的极大多数人,那就错240 了。事实上并没有如此。个那么轻易放弃他们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自由的民族,除了其中比较少数的人以外,是不会不惜牺牲生命或者冒即使坐牢的危险来维护信仰自由的。

30年代真正使德国人感到震动的事情是,希特勒在人民就业造成繁荣恢复德**事力量外交政策方面节节胜利这些辉煌成就。很少德国人因为逮捕几千名牧师和教士,或者因为各新教教派之间的争执而睡不着觉。

更少人这样仔细地想过:在受到希特勒支持的罗森堡鲍曼和希姆莱的领导下,如果可能的话,纳粹政权打算最后摧毁德国的基督教信仰,而代之以古代日耳曼部落神抵的老异教和纳粹极端分子的新异教。正如最接近希特勒的人之鲍曼在1941年所公开说的样,“国家社会主义和基督教信仰是不能调和的”。

希特勒政府为德国所规定的前途,清楚地规定在罗森堡在战争期间为“国家总教会”所拟定的30点纲领中。罗森堡是个直言无讳的异教徒,他的职务中有个是“国家社会主义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元首私人代表”。稍举这30点中几点就足以表明基本要旨:1.德国国家总教会断然宣称拥有控制国境以内全部教会的独揽权利和权力:它宣称这些教会是德国国家的民族性教会。

5.国家总教会决心无可改变地根绝在不吉的800 年输入德国的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

7.国家总教会没有书记牧师或教士,但是国家总教会的讲演者将在他们中间演讲。

13. 国家总教会要求立即停止在德国出版和传播圣经

14. 国家总教会宣称,对它来说,因此也是对德国民族来说,业经决定,元首的我的奋斗是切文件中最伟大的。它不仅包含了最伟大的伦理,而且体现了对我国民族目前和将来生活来说是最纯粹和最正确的伦理。

18. 国家总教会将从它的供坛上清除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

19. 在供坛上,除了我的奋斗对德国民族来说,因而也是对上帝来说,这是本最神圣的书,不得有别的东西,在供坛左边则放把剑。

30. 在它创立那天,各大小教堂,必须除去基督十字架必须代之以唯不能征服的象征字。

文化的纳粹化

1933年5 月10日晚上,也就是希特勒当总理后约4 个半月,柏林发生了幕西方世界自从中世纪末期以来未曾看到过的景象。在约莫午夜的时候,成千上万名学生举着火炬,游行到了柏林大学对面的菩提树下大街的个广场。火炬扔在堆集在那里的大批书籍上,在烈焰焚烧中又丢了许多书进去,最后共焚毁了大约20000 册书。在另外几个城市里也发生了同样的景象。焚书开始了。

那个晚上,由兴高采烈的学生在戈培尔博士的赞许眼光下丢入柏林烈焰中的许多书籍,都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的著作。在这些作家中,德国作家有托马斯曼和海因里希曼里昂孚希特汪格雅可布瓦塞曼阿诺德茨威格和斯蒂芬茨威格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瓦尔特腊思瑙艾伯特爱因斯坦阿尔弗雷德凯尔和雨果普鲁斯等人。雨果普鲁斯是草拟魏玛宪法的学者。但是,不仅数十位德国作家的作品遭到焚毁,有许多外国作家也不能幸免,其中有:杰克伦敦厄普顿辛克莱海伦凯勒玛格丽特山额尔威尔斯哈夫洛克艾利斯阿瑟施尼茨勒弗洛伊德纪德左拉普劳斯特。用份学生宣言的话说,凡是“对我们的前途起着破坏作用的,或者打击德国思想德国家庭和我国人民的动力的根基的”任何书籍,都得付之炬。

新上任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从现在起将使德国文化不得越出纳粹思想的雷池步。他在被焚的书籍化为灰烬之际向学生们讲了话。“德国人民的灵魂可以再度表现出来。在这火光下,不仅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新时代。”

照亮德国文化纳粹新时代的,不仅有焚书的火焰和虽然没有像焚书那么有象征性却更加有效的措施,即禁止千百种书籍在书店出售或在图书馆流通,禁止许多种新书的出版,而且还有任何现代西方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那么大规模的文化管制。早在1933年9 月22日,就在戈培尔博士的指导下根据法律设立了德国文化协会。它的目的,用该法律的话来说,规定如下:“为了推行德国文化的政策,必须使各方面的创造性艺术家都集合在国家领导下的个统的组织中。不仅必须由国家决定思想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发展路线,而且还必须由国家领导和组织各种专业。”

为了指导和控制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在德国文化协会下面成立了7 个协会:德国美术协会德国音乐协会德国戏剧协会德国文学协会德国新闻协会德国广播协会和德国电影协会。凡是从事这些职业的人,都必须加入有关的协会,这些协会的决定和指示具有法律效力。这些协会所拥有的权力中,有项是它们242 可以因“政治上不可靠”而开除或拒绝接受会员,这就意味着可以而且事实上常常是不让那些对国家社会主义不太热心的人从事他们的专业或艺术,从而剥夺了他们的生计。

凡是30年代在德国生活过的人,只要是关心这些事情的话,没有个人能够忘记,曾经有过那么悠久的极高的文化水准的民族,它的文化水准竟发生这样令人恶心的退化。不用说,经纳粹领袖们决定,艺术文学报刊广播和电影都必须专门为新政权的宣传目的和野蛮哲学服务,这种退化就是不可避免的。除了恩斯特约恩格和恩斯特维查特的早期作品以外,没有个还在人世的比较重要的德国作家的作品曾在纳粹当政时期出版过,差不多所有这些作家,都在托马斯曼的带头下移居到国外。极少数留在国内的作家不是自动地就是被迫保持缄默。每本书或者剧本的手稿,都必须先送宣传部审查,经它认可后才能出版或者上演。

音乐的遭遇算是最好的了,只是因为音乐是各种艺术中政治性最少的艺术,而且德国人在音乐方面有着从巴哈贝多芬莫扎特到布拉姆斯的极为丰富的遗产。但是,门德尔松的作品则禁止演奏,因为他是犹太人所有犹太作曲家的作品都是被禁止的,德国的第流现代作曲家保罗兴德密特的音乐也是如此。大交响乐团和歌剧院中的犹太人很快就被清除出去。跟作家们不样,德国音乐界的大多数有名人物都决定留在纳粹德国,让他们的名气和才能为新秩序增加威望。本世纪最优秀的指挥家之威廉福特汪格勒留在德国。他因为袒护兴德密特而在1934年有年失宠,但是在希特勒统治的其余年代里又恢复活跃。理查德斯特劳斯也许是世界上还在人世的第流作曲家了,他也留了下来,而且度担任德国音乐协会主席,不借以自己的声名帮助戈培尔糟蹋文化。卓越的钢琴家瓦尔特吉斯金有很多时间在外国作演奏旅行,这些演奏是宣传部长为了提高德国“文化”在国外的声望而组织或赞许的。但是由于音乐家们没有移居国外,由于德国古典音乐具有丰富的宝藏,所以人们可以在第三帝国时期听到演奏和表演得极为出色的交响乐和歌剧。柏林交响乐团和柏林国家歌剧院是其中最为卓越的。精彩的音乐节目起了很大的作用,使人们忘掉在纳粹统治下其他艺术的退化和很多生活方面的退化。

必须说,在戏剧方面,只要是上演古典剧,就仍然保持着很多原来的高超水平。不用说,马克斯莱因哈特是和所有其他犹太籍演出人导演和演员起走了。纳粹剧作家们实在蹩脚透顶,群众都不愿看他们的作品,因此这些作品的演出日子总是不长。德国戏剧协会主席是个名叫汉斯约斯特的失败的剧作家,他曾公243 开大言不惭地说,凡是有人向他提到“文化”这个字,他就想掏出左轮手枪来。但是,即使是有权决定该上演什么剧本,该由谁来表演和由谁来导演的约斯特和戈培尔,都无法禁止歌德席勒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德国舞台上得到值得赞扬的而且常常是很感动人的演出。

说来真是奇怪,萧伯纳的有些作品竟可以在纳粹德国上演,这或许是因为他揶揄英国人和讽刺民主吧,也许是因为纳粹党没有觉察到他的机智和左倾政治观点吧。

最奇怪的是德国伟大剧作家格哈特霍普特曼的情况,因为他是个热心的社会党人,所以德皇威廉二世时期曾禁止他的剧本在帝国的剧场里演出。在共和国时期,他是德国最受人欢迎的剧作家,而在第三帝国时期,他却仍然保持着这种地位。他的剧本继续上演。我永不会忘记他的最新剧本教堂的女儿 r r第夜演出结束时的景象,当时,霍普特曼,个苍苍白发飘垂在黑色斗篷上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跟戈培尔博士和约斯特臂挽着臂走出戏院。他,像许多别的德国杰出人物样,已经跟希特勒和解了。机灵的戈培尔曾就此事作了不少有效的宣传,不断向德国人民和国外提起,德国的尚在人世的最伟大的剧作家,前社会党人和普通人的利益维护者,不仅留在第三帝国而且继续在写作,他的剧本也在上演。这位年迈的剧作家到底是真诚依附,还是投机,还是仅仅善变,也许可以从战后发生的情况中看出。美国当局认为霍普特曼为纳粹服务得太周到了,因而禁止他的剧本在西柏林美管区上演。于是俄国人邀请他到柏林去,把他当作个英雄来欢迎,并在东柏林安排了轮回演出他的剧本的盛大节日。1945年10月6 日,霍普特曼向**控制的“德国民主复兴文化联盟”

发了个贺电,表示希望它能带来德国民族的“精神复兴”。

德国曾给世界贡献过个杜勒和个克拉那赫,但在近代美术方面却不是非常杰出的,虽然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和慕尼黑建筑学院的建筑学是使人感兴趣的和有独创性的艺术运动,而且德国艺术家曾参加了20世纪以印象主义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为代表的艺术上的切新潮流。

尽管早期在维也纳想当艺术家而遭到了失败的希特勒自以为是个真正的艺术家,他认为,切现代艺术都是退化的和无聊的。他在我的奋斗中曾就这个题目发过长篇大论,在他当政后首先采取的行动之就是“清除”

德国的“颓废”艺术,并企图代之以新的“日耳曼”艺术。约有6500幅现代绘画,不仅是像科科契加和格罗兹这类德国画家的作品,还有塞尚凡高高244更马蒂斯毕加索和许多别的画家的作品,都从德国各博物馆里拿掉了。

代替它们的作品在1937年夏天进行了展览,当时希特勒在慕尼黑个单调的拟古主义建筑物里正式主持了“德国艺术馆”的开幕。这个建筑物是他出主意设计的,他说它在建筑艺术上是“无与伦比和无法模仿的”。在纳粹艺术的这个第次展览中,陈列了从15000 幅应征作品中选出来的900 幅作品。这是作者在任何国家中没有看到过的最蹩脚的货色。希特勒亲自作了最后的选择。原来的评选团的主席是德国艺术协会主席阿道夫齐格勒,他是个平凡的画家。 据当时跟希特勒在起的些党内同志说,希特勒对评选团所选的某些画极为恼火,他不但命令把这些画剔掉,而且用他的长统靴子在好几幅画上踢了些洞。他在主持展览会开幕式的长篇讲演中说,“我早已下了决心,如果命运给予我们权力的话, 艺术鉴赏 这类问题是不用讨论的,要做的只是作出决定”。而他的确作出了决定。

在1937年7 月18日发表的讲演中,他规定了纳粹党的“德国艺术”方针:凡是不能被人了解得用大量说明才能证明它们有权利存在并且为那些欣赏那种愚蠢的或者自以为是的无聊货色的神经病者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将不再能公然在德国民族之前陈列。任何人都不要存幻想国家社会主义已着手使德国和我国人民清除所有那些危及它的生存和性格的影响随着这个展览会的开幕,艺术上的神经错乱状态及其对我国人民在艺术上的玷污就告终了

然而,至少还有些德国人,特别是在德国的艺术中心慕尼黑,却宁愿受到艺术上的玷污。在这个城市的另外个地方,在所必须要经过狭窄的楼梯才能走到的破败的陈列室里,有个“退化艺术”展览会,这是戈培尔博士为了让人民看看希特勒要保护他们免受玷污的那些作品而组织的。内容是些精选的现代绘画,有科科契加夏高尔和表现主义派及印象主义派的作品。我去参观的那天,我曾先到德国艺术馆去看了下,因为地盘很大,走得气喘吁吁。而这个展览会的观众却拥挤不堪,等候入场的人从叽叽嘎嘎作响的楼梯直列队排到街上。事实上,去看的人实在太多了,使戈培尔博士感到又是生气又是尴尬,于是很快就停止了展览。

对报刊广播和电影的控制

每天早晨,柏林各日报的编辑以及德国其他地方的报纸的记者,都聚集在宣传部里,由戈培尔博士或者他的个助手告诉他245 们:什么新闻该发布,什么新闻要扣下,什么新闻怎么写和拟标题,什么运动该取消,什么运动要开展,当天需要什么样的社论。为了防止误解,除了口头训令外,每天还有篇书面指示。对于小地方的报纸和期刊,则用电报或信件发出指示。

要在第三帝国当个编辑,首先得在政治上和种族上是“清白”的。1933年10月4日的德国报刊法使新闻事业成为种受法律管理的“公共职业”。

它规定,所有编辑都必须具有德国公民资格,属于亚利安血统,配偶不是犹太人。报刊法第十四条命令编辑们“要使报纸上不得有任何误导群众假公济私可能削弱德国的外在或内在力量德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德国的国防及其文化和经济或者有损德国的荣誉和尊严的东西”。这个命令如果在1933年以前实施,正好会取缔德国的每个纳粹党编辑和出版物。它现在却开始清除那些不是纳粹党的或者不愿成为纳粹党的报刊和记者。

最先被迫停刊的报纸之是伏斯日报。这家报纸创办于1704年,像腓德烈大王莱辛和腊思瑙那样有名的人物过去都曾257 为该报撰过稿。它已成为德国最主要的报纸,犹如伦敦的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但是,它是家自由主义的报纸,而且老板是由犹太人办的乌尔施坦因出版公司。

它在连续发行了230 年后,在1934年4 月1 日停刊。另家世界驰名的自由主义报纸柏林日报,拖得稍微久些,直到1937年才停刊;虽然它的老板犹太人汉斯拉克曼莫斯在1933年春季就被迫出让了他在该报中的股份。德国的第三家自由主义大报法兰克福日报,在清除了犹太老板和编辑后继续出版。该报驻伦敦记者,亲英分子和自由主义者鲁道夫寇彻尔,当了编辑,而且像保守的柏林德意志总汇报的编辑卡尔西莱克斯样他也曾当过驻伦敦记者,获罗得奖学金,在牛津大学求过学,是个英国的热情崇拜者和自由主义者为纳粹服务得很好,正像全国新闻发布官奥托狄特里希度说到以前的“反对派报纸”那样,其忠心程度,甚至常常“青出于蓝”。后面这三家报纸之所以能够幸存下去,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德国外交部的影响。外交部要这些国际上知名的报纸照常出版,来装幌子,以便在国外造成个好印象。它们使纳粹德国既有体面,同时又帮它进行宣传。

由于德国的各家报纸都受到指示,知道该发表些什么东西以及如何写新闻和社论,全国报刊不可避免地会显出单调划。即使是个受到那么严密的管制和生性习惯于服从权威的民族,也246 对报纸感到厌倦。甚至像晨报人民观察家报和晚报进攻报那样的主要纳粹报纸,销数也下降了。

随着纳粹出版人把报纸家又家地置于控制下或者接管过去,所有报纸的总销售量就此落千丈。在第三帝国的头4 年中,报纸的种类由3607种减少到2671种。

但是,德国报刊失去自由和减少种类却使党获得好处,至少在财务方面来说是如此。马克斯阿曼,在第次世界大战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倒序 正序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