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第 12 部分阅读

黾拥592000票,国会议席从54席增加到77席。温和的中产阶级政党,除了天主教中央党以外,丧失了100 多万张选票,社会民主党也是如此,虽然选民总数增加了400 万。休根堡的右翼民族党的票数从400 万降到200 万。

很明显,纳粹党从其他中产阶级政党那里夺过来数百万拥护者。同样明显的是,从此以后,勃鲁宁或其他任何人要在国会中取得稳定多数比以前更加困难了。但是没有稳定多数,共和国怎么能够存在下去呢

这是在1930年选举以后国家的两大支柱陆军和大工业家金融家集团越来越关心的个问题。这两大支柱的领袖从来没有真正接受过共和国,除非是把它当作德国历史上种暂时的不幸现象。在选举胜利的鼓舞下,希特勒开始转移注意力来争取这两个有势力的集团。我们已经知道,早在维也纳的时候,他从卡尔卢格市长的政治手腕中,知道了把“有势力的地位确立不移的机构”争取过来的重要性。

年以前,在1929年3 月15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发表过篇演讲,要求陆军重新考虑它敌视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和支持共和国的态度。

从事破坏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拥有人民的力量准备而且愿意同陆军联合起来以便有朝日协助陆军保卫人民利益的政党才有前途。而在另方面,我们至今仍看到我国陆军的军官还在煞费苦心地考虑能与社会民主主义合作到什么程度。可是,亲爱的先生们,难道你们真的相信,你们同那个以促使陆军赖以存在的切基础归于解体为宗旨的哲学有任何共同之处吗

这是想要争取陆军军官支持的种巧妙的呼吁,他们大多数人都相信,而且希特勒现在也第百次重复指出:他们现在所支139 持的而且对军官阶层及其所代表的切都毫无感情的共和国在背后戳了陆军剑,把陆军出卖了。接着他用种对于他将来要做的事情有预言性的话,警告军官们,如果马克思主义者胜过了纳粹党人,他们会有什么下场。他说,旦发生这种情况,对于德国陆军,你们就可以写下:“德国陆军的末日”。因为到了那时,先生们,你们就必须成为政治工具你们到了那时可能成为那个政权和政治委员的刽子手,如果你们不听话,你们的妻儿将被囚禁。如果你们仍不听话,你们就会被脚踢开,也许站在墙前就刑听到这场演讲的人比较少,但是为了要在陆军人士之间广为宣传这篇演讲,人民观察家报发行了专门供陆军阅读的特刊,逐字逐句地刊登了这篇演讲。纳粹党最近发行的家军事月刊德国国防精神还发表文章加以详细评述。

在1927年的时候,陆军曾经禁止征募纳粹党人参加10万人组成的国防军,甚至还禁止雇用纳粹党人在军火库兵站中担任文职工作。但是到1930年年初,事情已经变得很明显,纳粹党的宣传在陆军里,特别是在年轻军官中间颇有进展,许多年轻军官不仅为希特勒的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吸引,而且也为他所展示的前途所吸引,这个前途就是,陆军将恢复昔日的光荣和规模,那样,他们就有提升的前程,而在目前这样小的规模的支陆军中,他们是没有这种指望的。

纳粹党打入各军种的情况日趋严重,终于使当时担任国防部长的格罗纳将军于1930年1 月22日发布项命令,其中提到7 年前在啤酒馆政变前夕冯西克特将军曾经对陆军发出过的个类似的警告。他宣称,纳粹党心想夺取政权。“他们因此讨好国防军。他们为了利用国防军来实现他们党的政治目标,企图哄我们[相信,只有国家社会党代表真正的民族力量。”他要求军人不问政治,超然于切党争之外来“为国家服务”。

有些年轻的国防军军官却过问了政治至少过问了纳粹党的政治。这点不久就暴露出来,而且在德国引起了吵嚷,在军官团最高级军官中间引起了分歧,而在纳粹党的阵营中却引起了高兴。

1930年春季,乌尔姆卫戍部队有3 名年轻的尉官卢丁施林格和温特被捕,因为他们在军队里宣传纳粹理论,企图劝诱其他军官答应:旦发生纳粹党武装起事,他们不向起事者开枪。这后面项罪名是叛国大罪,但是格罗纳将军不想把军队里有叛国行为这件事声张出去,企图把事情掩饰过去,他安排让被告在军事法庭上140只受违犯军纪的审判。可是施林格中尉却满不在乎,他偷偷地向人民观察家报投了篇煽动性的文章,使得格罗纳将军的打算落了空。

1930年9 月选举中纳粹党获得胜利后星期,这3 个尉官被解到莱比锡最高法院受叛国罪审判。他们的辩护律师中间有两个刚刚出名的纳粹律师汉斯弗朗克和卡尔沙克博士。 但是在审讯时吸引人们注意的不是律师,也不是被告,而是阿道夫希特勒。弗朗克召他来做见证人。他的出庭是种有意的冒险。要是抛弃这3个中尉不顾,是相当难堪的事。这3个中尉的活动证明了陆军中纳粹党的影响的增长,而这正是希特勒所不希望予以打击的。但是,纳粹党要篡夺陆军的活动被揭露出来也是相当难堪的事。而且,检察方面控诉纳粹党是个心意要用武力推翻政府的革命组织,这件事对于希恃勒的目前策略也是不利的。为了要否认这最后个指责,希特勒同弗朗克安排好,要出庭为被告作证。但是在实际上,元首还有个更加重要得多的目标。那就是,作为个刚刚在选举中获得了惊人胜利的政治运动的领袖,他要向陆军,特别是陆军的领导军官保证,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对国防军来说,不仅不是像这3 个纳粹党尉官案件所表示的那样是种威胁,而且实际上是国防军的救星,也是德国的救星。

证人席成了向全国发言的讲坛。在这里,希特勒充分利用了他的辩论才能和巧妙的政治手腕。如果说他的精彩表现是尽欺骗之能事的话事实上就是如此那么在德国似乎很少有人识破的,即使在将军们中间也很少有人识破这点。希特勒巴结地向法庭和军官们保证,冲锋队也好,纳粹党也好,都不反对陆军。“我直抱有这种看法,”他宣布,“任何要想取代陆军的尝试都是发神经病。我们没有个人想取代陆军我们将努力做到,在我们执政以后,以目前的国防军为基础,支伟大的德国人民的军队将会兴起。”

他再三向法庭和将军们重申,纳粹党只想通过合乎宪法的手段取得政权,这3 个年轻军官如果期望会发生武装叛乱的话,那是他们自己弄错了。

我们的运动不需要暴力。总有天,德国人民会了解我们的理想;到了那时,3500万德国人将站在我的后面当我们有了宪法授予的权利以后,我们就将按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组成国家。

法庭庭长:这也是通过合乎宪法的手段吗

希特勒:是的。141 但是,希特勒讲话的主要对象虽然是陆军和德国国内其他保守分子,他还得考虑下他自己党徒们的革命要求。他不能使他们失望,像他已经使3 个被告失望样。因此,当法庭庭长提到他在1923年举行政变失败前个月说的句话“人头将会落地”的时候,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庭长问,这位纳粹党领袖今天是不是否认这句话了他马上回答道:我可以向你保证,当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在这场斗争中取胜的时候,届时将会有个国家社会主义法庭。那时,1918年11月的革命将会受到报复,人头将会落地没有人能够说,希特勒对于旦他上台以后要做的事情没有事先提出警告,但是当时法庭中的听众显然很欢迎他的这番威胁,他们以热烈和持久的鼓掌来表示欢迎。而且虽然庭长对鼓掌打断审讯的进行提出非难,但是不论庭长还是公共检察官都没有对这句话提出异议。这句话在德国全国各地的报纸上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报纸上成了轰动时的头条新闻。在希特勒发言所引起的兴奋刺激情绪中,原来的案件倒反而无人注意了。这3 个年轻的军官对国家社会主义的热情遭到了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最高领袖本人的否认,结果被判定犯有叛国阴谋,处以18个月的炮台禁闭。这个判决算是轻的,在共和的德国,对叛国罪的严厉判决是保留给那些支持共和国的人的。 在德国人不可挽回地走向第三帝国的道路上,1930年9 月是个转折点。纳粹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惊人胜利事,不仅说服了千百万普通人民,也说服了企业界和陆军中的领袖人物:现在也许的确出现了种无可阻挡的趋势。他们可能不喜欢纳粹党的煽惑人心的做法和它粗鄙下流的作风,但是在另方面,它却唤起了在共和国头十年中曾经受到这么严重压抑的德国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传统感情。官答应领导德国人民摆脱**社会主义工团主义,摆脱民主政体的软弱无能。最重要的是,它已经在全国造成了燎原之势,影响盛极时。

由于这点,也由于希特勒在莱比锡审讯时对陆军方面所作的公开保

证,有些将军开始考虑,国家社会主义可能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可以用来团结人民,恢复德国原来的地位,再次使德**队成为支强大和伟大的军队,使国家摆脱丧权辱国的142 凡尔赛和约的桎梏。最高法庭庭长曾经问希特勒,他不断提到的“德国民族革命”指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希特勒的回答使这些将军们感到很高兴,“这指的仅仅是,”希特勒说,“拯救我们今天的被奴役的德意志民族。德国的手足受到和约的束缚国家社会党并不认为和约是法律,而是用强制办法加在德国身上的东西。我们认为,完全无辜的未来代不应该承受这种负担。如果我们尽我们切力量反对这些条约,我们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这也是军官团的看法。军官团的些上层军官曾经激烈地批评过国防部长格罗纳将军,因为他竟让最高法院审判3 个尉官。最近卸任的总司令,夏恩霍斯特和格奈斯瑙的当之无愧的继承者,般公认是战后德国陆军天才将领的冯西克特将军曾经对格罗纳表示,这打击了军官团内部的团结精神。

不久即将担任参谋总长以后在这部历史中还要成为更加重要人物的路德维希贝克上校,在1930年的时候是这3 个尉官所属的驻在乌尔姆的第五炮兵团团长。他不仅激烈地抗议他的上级逮捕这3 个尉官,而且还在莱比锡出庭为他们作证。

现在审讯既已结束,希特勒也讲过话了,将军们对于他们原来认为是对陆军的种威胁的运动,态度也就和善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的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曾经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上谈到,这个纳粹党领袖在莱比锡的发言对军官团有什么意义。他说,在此以前,高级军官们都认为希特勒企图破坏陆军,而在此以后,他们就感到放心了。

冯西克特将军本人在1930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后曾经公开与希特勒合作过阵子,而且在1932年要求他的姊姊在总统选举中投希特勒的票,而不投他的老上司兴登堡的票。

德国陆军军官们在政治上的盲目短见已经开始有所发展和表现,这在最后将证明对他们是个致命伤。

工业界和金融界的巨头们在政治上的愚蠢不亚于将军们,他们错误地以为只要付给希特勒足够的金钱就能把他笼络住,旦他当权之后,就会按他们的命令办事。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在20年代还把他看成是个奥地利的暴发户,但是在纳粹党在1930年9 月选举中获得惊人胜利后,企业界的领袖人物逐渐意识到,这个暴发户很可能接掌德国的控制权。

据瓦尔特丰克在纽伦堡作证时说,到1931年的时候,“我的工业界朋友和我相信,在不太遥远的将来,纳粹党就会上台”。

丰克是个油光满面目无定睛大腹便便的矮胖子,他的脸143 总叫作者想起只青蛙来。他在这年的夏天放弃了德国金融界著名报纸柏林交易所日报主编这个好差使,当了纳粹党和些企业界重要领袖人物之间的牵线人。他在纽伦堡说,他的好几个工业界朋友,特别是那些在莱因兰大煤矿企业中有地位的朋友,要求他参加纳粹运动“以便说服该党采取私人企业的方针”。

在那个时候,党的领导方面在经济政策问题上有着完全自相矛盾和混乱的看法。我企图这样来完成我的使命:亲自使元首和党相信,应该承认,私人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的独立自主自由企业的创造性力量等等是党的基本经济政策。元首本人在同我和我所介绍的工业界领袖人物会谈时再强调,他是国营经济的敌人,所谓“计划经济”的敌人,他认为,为了要争取最高产量,自由企业和自由竞争是绝对必要的。据希特勒的这位未来国家银行总裁和经济部长说,当时希特勒开始会见德国国内掌握经济命脉的些人物,并且向他们说了些多少是他们喜欢听的话。党需要巨额经费来从事竞选,支付大规模的频繁的宣传费用,发给成千上百的专职人员薪水和维持冲锋队和党卫队这些私人军队。冲锋队和党卫队到1930年年底已有1万多人,成了支比国防军还要大的部队。企业家和银行家并不是唯的经费来源,因为党在党费资产募捐以及党报书刊的销售方面也能筹到相当可观的款项,但是企业家和银行家是最大的经费来源。他们给纳粹党的钱愈多,他们可以给迄今为止他们所支持的其他保守党派的钱也愈少。

先是担任希特勒纳粹党的新闻发布官,后来担任国家新闻发布官的奥托狄特里希说:“1931年夏天元首突然决定有步骤地努力讨好有势力的工业界巨头。”

这些巨头是谁呢

他们的姓名是个秘密,除了元首周围的核心圈子以外,对谁都保守秘密。

党得耍两面把戏。方面,它不得不让施特拉塞戈培尔怪物弗德尔用国家社会党人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反对金融巨头的叫喊来欺骗群众。另方面,党的经费得从那些有不竭来源的人那里骗来。据狄特里希说,在1931年下半年,希特勒“走遍整个德国,同重要的[企业界]人士私下会谈”。

为了保守秘密起见,这些会谈甚至要到“些人迹不到的森林中去举行。”

狄特里希解释道,“保守秘密是绝对必要的;绝不能让报界有捣蛋的机会。否则就会影响到会谈的成功。”

因此,在纳粹党的政治中,就出现了种几乎滑稽可笑的忽左忽右现象。

有次在1930年秋天,施特拉塞弗德尔弗立克在国会中代表纳粹党提出项法案,要求对所有利率都规定个4 的最高限额,无偿征用“银行和股票交易所巨头”以及所有“东方犹太人”的财产,将大银行收归国有。希特勒大为震怒:因为这不仅是布尔什维未义,而且是党在经济上的自杀行为。

他立即命令党撤回这个法案。**这时却重新提出这个法案,字不易。

希特勒命令他的党投反对票。

我们从战后在纽伦堡监狱中对丰克的侦讯中知道,希特勒所结交的“有势力的工业界巨头”中至少有部分人是谁。艾米尔“寇道夫是个痛恨工会的煤矿大王,负责掌管西德矿业界募集的笔名叫“鲁尔金库”的政治贿赂基金,他是在1929年纳粹党代表大会上被希特勒拉拢过去的。钢铁托拉斯头子弗里茨蒂森捐款还要早些,他后来对他的错误后悔不止,终于写了本书,叫做我为希特勒出资。他最初是在1923年在慕尼黑遇见这个纳粹党领袖的,初次见面就被后者口若悬河的辩才所征服了,于是通过鲁登道夫第次向当时还不大为人所知的纳粹党捐了10万金马克合2.5 万美元。

继蒂森之后的是艾伯特。伏格勒,他也是联合钢铁公司的个巨头。事实上,煤钢企业是工业界人士方面帮助希特勒在1930年到1933年期间克服他取得政权的最后障碍的主要经费来源。

但是丰克还提到了其他些工业和企业,它们的董事不希望在希特勒旦成功后受到冷淡。这些工业和企业的名单很长,但是远远谈不上完全,因为丰克到纽伦堡审讯时,记忆力已经很差了。这名单包括伊格法本公司这家化学工业大卡特尔的主要董事之格奥尔格冯施尼茨勒钾碱工业的奥古斯特罗斯特格和奥古斯特狄恩丰克谈到了该工业的“对元首的积极态度”汉堡美洲航运公司的古诺中德的褐煤工业康蒂橡胶工业科隆大工业家奥托沃尔夫在扶植希特勒上台的最后活动中将起关键作用的科隆银行家库特冯施罗德男爵些主要银行其中有德意志银行商业私营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德意志信贷公司以及德意志的家最大保险公司联盟保险公司。

希特勒的主要经济顾问之威廉凯普勒介绍了些南德工业家,并且组织了个奇特的企业家团体,来支持党卫队头子希姆莱。这个团体名叫“经济之友会”,后来般都称为“党卫队长145 [即希姆莱]之友会”,这个团体筹集了好几百万马克专供这个匪徒“研究”亚利安人起源之用。希特勒开始他的政治生涯之初就得到慕尼黑有钱的出版商雨果勃鲁克曼和钢琴制造商卡尔贝希施坦因在经济上以及社会上的帮助。这两个人的太太对这个初露头角的年轻纳粹党领袖都颇为垂青。希特勒就是在贝希施坦因的柏林宅邸中首次见到这许多企业界和军界的领袖人物的,也就是在那里,他们举行过些有决定意义的秘密会议,终于导致希特勒当上了总理。

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企业家在纳粹党在1930年选举中获得胜利后就马上支持希特勒的。丰克提到,大电气公司西门子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的态度就很冷淡,军火大王克虏伯冯波伦哈尔巴赫也是如此。弗里茨蒂森在他的忏悔中说,克虏伯是希特勒的“激烈反对者”,到兴登堡任命他为总理之前,克虏伯还向老元帅提出紧急警告,叫他不要犯这种错误。但是,克虏伯不久就看出了苗头,很快就变成了用忏悔的蒂森的话来说“个超级纳粹党人”。因此,事情很显然,希特勒在最后努力夺取政权的时候,已经得到相当大的部分德国企业界的大量经济支援。在1933年1 月以前的最后3 年之中,银行家和企业家们到底向纳粹党捐助了多少款项,这点从来没有弄清楚过。丰克说,可能不超过“二百万马克”。蒂森估计1 年有200 万;他说他本人就给过100 万马克。但是从这些日子里党的手头总是不乏大笔款项来看尽管戈培尔抱怨钱直不够花,企业界的捐赠总数肯定要比上述这些估计多好几倍。这些捐赠对于这些政治上幼稚无知的企业家究竟有些什么好处,本书以后邵将谈到。这些人中间,当时最热心的个,也就是后来感到幻灭最剧烈的个,是沙赫特博士,他于1930年因为反对扬格计划而辞去了国家银行总裁职,同年遇见了戈林,1931年会见了希特勒,此后两年就贡献了全部能力来使元首接近他的银行界和工业界伪朋友,更进步靠近总理职位这个大目标。到1932年,这个对于第三帝国的建立和它的初期成就所起的作用后来证明是无限之大的经济奇才写信给希特勒说:“目前的情况如果发展下去,只会导致您担任总理,关于这点,我毫无疑问您的运动有着种非常有力的内在真理和必要性,因此您不久必将获得胜利不论我将来由于工作关系身在何处,即使有朝日您可能发现我被囚炮台,但是您可以永远把我当作您的忠诚拥护者。”写着这些话的两封信中有封结尾时用的是“向您高呼万岁”。纳粹运动“非常有力的真理”之,希特勒是从来不保守秘146 密的:旦党控制了德国,它将扼杀德国人的个人自由,包括沙赫特博士和他的企业界朋友的个人自由在内。这个态度温文尔雅的国家银行总裁在希特勒上台后他再度出任此职和他在工业界和金融界的朋友过了好久才觉悟到这点。这部历史正如所有历史样,自始至终充满了命运的意外播弄,因此过不了很长时候,沙赫特博士就以事实证明,他自己不仅是关于希特勒担任总理事的先知,而且也是元首把他监禁起来事的先知不过不是在炮台中,而是在集中营中,这只有更糟糕;同时他也不是作为希特勒的“忠诚拥护者”在这点上他没有说对,而是以相反的身份。

到1931年开始的时候,希特勒在党内已经纠集了批狂热的不择手段的人,他们将协助他最后取得政权而且除了个例外将在第三帝国存在的期间在他身旁协助他维持政权,虽然其中另个他最最亲近的,也许是最最能干和残忍的,并没有能活过纳粹政府的第二年。在这个时期里,有5 个人的地位超过其余徒众。这5 个人是施特拉塞罗姆戈林戈培尔和弗立克。

戈林是在**协助右翼政党在国会通过了项政治大赦令后,在1927年年底回到德国的。自从1923年政变以来,他的大部分流亡生活是在瑞典度过的。他在瑞典的兰格勃罗疗养院戒掉了吸毒的恶习,病愈后在家瑞典飞机制造公司供职,这个勇敢而英俊的世界大战英雄这时身体已经发胖,但是仍旧精力旺盛,生气勃勃。他在柏林巴登大街租了套小而精致的单身汉么寓他所眷爱的患有癫痫症的妻子这时又患上了肺结核,留在瑞典养病,方面担任些飞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的顾问,方面建立社会关系。这种关系范围很广,从前黑森王太子菲利普亲王他娶了意大利国王的女儿玛法尔达公主为妻到弗里茨蒂森和其他企业界巨头为止,其中还包括些陆军高级军官。

这些关系正是希特勒所缺少的和需要的关系,因此戈林不久就积极介绍纳粹党领袖同他的朋友相识。在上层阶级的圈子中法除些褐衫党徒所发出的恶臭。1928年,希特勒选戈林为在国会内代表纳粹党的12名议员之,在1932年纳粹党成为第大党时,戈林也就成了国会议长。正是在国会议长官邸中,举行了许多次会谈,策划了许多次阴谋,最后终于导致纳粹党的最后胜利;也正是在这里稍许说得远些策划了个计划,使得希特勒在当了总理后能够长久坐稳江山,这个计划就是纵火焚毁国会。

恩斯特罗姆在1925年与希特勒闹翻后不久就去参加玻利147 维亚军队,当了名中校。到1930年年底时,希特勒请他回来,重新担任冲锋队的领导工作,当时冲锋队已不大听话了。冲锋队员,甚至些队长,显然相信纳粹党将用暴力来进行革命,因此越来越经常地在街头闹事,同政治敌人捣乱,甚至暗杀他们。每次选举,不论是全国选举,还是邦选举或市选举,没有不发生街头殴斗惨剧的。

这里必须顺便提起桩这样的殴斗事件,因为它为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个最伟大的烈士。柏林冲锋队有个名叫霍尔斯特威塞尔的小队长,他是个新教牧师的儿子,弃家逃学出走后,在贫民窟中同个以前的妓女同居,生为纳粹主义当打手。许多反纳粹分子总是认为这个青年是靠拉皮条为生的,虽然这种说法不免有点夸张。不过他肯定是同乌龟和妓女厮混的人。他在1930年2 月间被些**人所暗害,要不是因为他写了首歌的曲子和歌词,他也会像街头殴斗中双方都有牺牲的好几百人样,就此默默无闻。这首歌叫霍尔斯特威塞尔之歌,在他死后马上就成了纳粹党歌,后来成了第三帝国除了德意志高于切以外的第二国歌。霍尔斯特威塞尔本人则由于戈培尔博士的巧妙宣传,成了纳粹运动的伟大神话英雄之,被捧为个为了事业献出生命的纯粹理想主义者。

在罗姆接管冲锋队时,格利戈尔施特拉塞无疑是纳粹党内第二号人物。

他是个口若悬河的演说家,个办事能干的组织家,担任了党内最重要的个部门政治组织的首脑,这个职务使他在邦和地方党的领袖中间有很大的势力,因为他们的工作都要受他的监督。他有着巴伐利亚人的随和的脾气,除了希特勒以外,他是党内最受爱戴的领袖,而与希特勒不同的是,他得到大多数政敌的个人信任,甚至喜爱。当时在党内外有不少人认为施特拉塞很可能代替这个奥地利来的脾气乖戾性格捉摸不定的领袖。在国防军和总统府中,这种看法特别强烈。

至于格利戈尔施特拉塞的兄弟奥托,这时已经失势了。他不幸当真相信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这块招牌中“社会主义”和甚至“工人”这两个字眼,曾经支持社会党工会所主持的几次罢工,而且要求纳粹党公开主张工业国有化。在希特勒看来,这当然是异端邪说,他指责奥托施特拉塞犯有“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大罪。

1930年5 月21日和22日,元首同他这个违抗命令的下级摊牌,要求他完全服从。奥托拒绝服从后,就被驱逐出党。他试图组织个真正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名叫“革命的国家社会主义者联盟”,后来简称“黑色阵线”,但是在9 月选举中,它完全不能从希特勒手里夺过相当数目的选票来。

希特勒身边5 员大将中第四号大将戈培尔,自从1926年同格利戈尔施特拉塞闹翻后直是后者的敌人和对手。在闹翻两年后,施特拉塞升任政治组织首脑,戈培尔继他为宣传工作的负责人。戈培尔仍兼任柏林党组织的区领袖。他的宣传才能和改组柏林党组织的成绩,希特勒颇为赏识。但是他那张油滑而刻薄的嘴和灵敏的头脑却讨不到希特勒其他得力部下的欢心,他们都不信任他。不过,纳粹党领袖很愿意他的主要部下之间存在着明争暗斗,哪怕仅仅是因为这是防止他们联合起来篡夺他的领导权的保障。他从来没有完全信任过施特拉塞,但是他对戈培尔的忠诚却是完全相信的此外,这个瘸腿的狂热分子常常有些奇思异想,这对希特勒说来是颇有用处的。最后点是,戈培尔作为流氓记者的办报才能他现在有张自己的报纸柏林进攻报,可以用来发挥他的才能和善于煽动群众的演讲本领,对党有着无法估计的价值。

这5 个人中最后个威廉弗立克是其中最无特色的个。他是个典型的德国公务员。1923年以前,他在慕尼黑当青年警官,曾经给希特勒在警察局里做过坐探,因此元首直很感激他。他常常担当吃力不讨好的使命。在希特勒的吩咐下,他是纳粹党人中担任地方公职在图林吉亚的第个人,后来他成了纳粹党的国会党团主席。他忠诚不贰,办事很有效率,而且由于他外貌给人以与世无争和蔼可亲的印象,在同共和国政府那些左右摇摆的官员打交道时特别有用。

在30年代早期党内比较次要的人中,有些后来在第三帝国时代不仅出了名,而且有了吓人的个人权力。戴着副夹鼻眼镜很容易被人当作是个态度温文尔雅的平凡的小学教员的鸡农海因里希希姆莱,得过慕尼黑技术学院的个农艺学位,这时他正在逐步加强希特勒的卫队黑衫党卫队。但是他是在冲锋队司令兼党卫队司令罗姆下面工作的,在家乡巴伐利亚境外,即使在党内,他也很少为人所知。还有罗伯特莱伊博士,是个酗酒成性的药剂师,当时他担任纳粹党组织科隆区领袖。汉斯弗朗克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律师,任纳粹党法律部的负责人。还有瓦尔特达里,1895年生于阿根廷,他是个能干的农学家,经赫斯的劝说,信了国家社会主义,他写的农民是北欧人种生命的源泉 r r rr书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就此担任党的农业部负责人。鲁道夫赫斯本人并无野心,对元首忠贞不贰,所居职位仅仅是元首私人秘书。另个私人秘书是个名叫马丁鲍曼的人,他像只鼹鼠,喜欢挖掘党内生活的隐秘来进行阴谋活动,度曾因参与政治谋杀而坐过年监牢。德国青年团领袖是巴尔杜冯席腊赫,他是个有浪漫思想的青年人,组织工作的能手,他的母亲是个美国人,他的外曾祖父是个北方联邦军军官,曾在布尔伦战役中失掉条腿。他在纽伦堡对囚禁他的美国人说,他在17岁时读了亨利福特写的永恒的犹太人r 后成了个反犹主义者。

最后还有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这个波罗的海来的笨拙迟钝的冒牌哲学家,我们前面提到过,他是希特勒早期的导师之,自从1923年政变以后,写了大量的书籍和小册子,内容和文风极其混乱,其中最主要的部是长达700 页的著作,书名是20世纪的神话 r。这是集其关于北欧人优越性的半瓶子醋思想之大成的荒谬绝伦之作,而他的这种半瓶子醋的思想却在纳粹党圈子里被当作是学识渊博的东西。希特勒常常在讲笑话时提到,这本书他自己也不忍卒读,而以作家自居的席腊赫有次曾说,罗森堡“卖出的没有人读的书比任何其他作家都多”,因为这本书在1930年初版以后的10年中,销了50多万册。希特勒心中自始至终对于这个思想愚蠢迟钝的人很有温情,给他担任党内各种工作,诸如人民观察家报和其他党刊主编,并且指定他担任1930年国会纳粹党议员,他代表纳粹党参加了国会的外交委员会。

这就是聚集在国家社会党领袖周围的人物。在个正常的社会里,他们使人看来无疑是批乱七八糟的怪物。但是在共和国最后的混乱的日子里,他们在千百万迷惑混乱的德国人的心目中却逐渐成了救星。他们有两个有利条件胜过他们的对手:是他们是由个目标明确的人领导的;其次是他们为了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是完全愿意不择手段和投机取巧的。

在动乱不安的1931年,有500 万职工失业,中产阶级面临着破产的境地,农民们不能偿还抵押借款,议会处于瘫痪状态,政府危机迭出,84岁的总统日益年老昏愦,在这种情况下,纳粹党的些头目信心日益高涨,他们不必再等待很久了。正如格利戈尔施特拉塞公开吹嘘的样:“凡是有助于促成危机的对于我们和我们德国革命来说都是好的,都是极好的。”

第六章 共和国的未日:19311933年

在动荡和混乱的德国政治生活中,现在出现了个奇怪的异乎寻常的人物,天意注定要由他,而不是别人,来挖掘共和国的坟墓。他将担任共和国最后任为时不长的总理职务,而且,也可以说是他奇特的生中最后次意外的转折,在最后无可挽回的时刻,却拼命想法要拯救共和国。这个人就是库特冯施莱彻尔。他的姓在德文中的意思是“阴谋家”或“鬼鬼祟祟的人”。

1931年的时候,他是陆军中的名中将。 他生于1882年,18岁的时候加入军界,在兴登堡原来所属的第三步兵禁卫团里当尉官,成了这位元帅兼总统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的好友。他的第二个友人后来证明也有同样的宝贵价值。那就是格罗纳将军。后者对于施莱彻尔在军事学院中学习时的成绩甚为赏识,1918年在最高统帅部继任鲁登道夫的职位时就把这个年轻军官带来担任他的副官。施莱彻尔基本上是个“办公桌军官”他只在俄国前线服役过个很短时期从此以后就直留在陆军和魏玛共和国权力的中心附近,他的机警的头脑殷勤的态度政治的嗅觉颇引起将军们和政客们的注意。在冯西克特将军的领导下,他协助组织非法的自由团和同样是非法的和高度秘密的“黑色国防军”,起过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并且是个同莫斯科进行秘密谈判安排在苏俄境内秘密训练德国坦克军官和空军军官并在那里建立由德国人管理的军火厂事的关键人物。施莱彻尔是个天生的权术家,热中于阴谋诡计,擅长于暗地活动。在30年代初期以前,他的名字不大为世人所知,但是已开始在班德勒街和威廉街引起注意,前者是陆军部的所在地,后者是政府各部的所在地。

1928年1 月间他利用他对兴登堡总统的日益增长的影响他151 是通过同臭斯卡的友谊而接近总统的,使他的老上司格罗纳将军担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这是在共和国时期第个军人担任这个职务。格罗纳把施莱彻尔当作部内最得力的助手,让他负责个新设立的部门部务司,处理陆军和海军的政治和新闻事务。格罗纳称他的助手为“我在政治方面的红衣主教”,把陆军同其他各部和政治领袖的关系问题交托给他。施莱彻尔处在这个地位不仅在军官团中是个势力,而且在政治方面也是个势力。在陆军中,他能够任免高级军官,而且开始在实际上这么做,比如他在1930年施了个诡计,赶走了陆军第二号人物冯勃洛姆堡将军,而代之以第三步兵近卫团时代的老朋友冯哈麦施坦因将军。同年春天,我们前已谈到,他第次尝试要由他来挑选总理,在陆军的支持下,终于说服兴登堡任命海因里希勃鲁宁担任此职。

在政治上得到了这个胜利以后,施莱彻尔就实现了他要想改造共和国的宏伟计划中的第步。这个念头在他的机灵的脑袋中已经转了很久了。他很清楚地看到谁没有清楚地看到呢魏玛政体软弱无力的原因。政党数目过多1930年拥有100 万张选票以上的政党有10个,这些政党相互倾轧,只顾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经济和社会利益,因此不能消除分歧,不能在国会中形成个持久的多数派来支持个能够对付30年代开始时国家面临的重大危机的稳定政府。议会制政府成了桩德国人称之为贩牛交易 的事情,各政党为了他们所代表的群众讨价还价,争取特殊利益,而国家利益却被丢在旁。无怪乎当勃鲁宁在1930年3 月28日就任总理时,已经不可能在国会中拼凑多数议员来支持任何项政策了,不论它是左翼的,中间的,还是右翼的。仅仅为了维持政府的日常事务的处理和设法解决经济困境,他也不得不援引宪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根据这条的规定,在紧急状态下,只要总统批准,他可以不需议会多数支持而仅凭总统紧急法令来行使职权。

施莱彻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倒序 正序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