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强国》 第9部分阅读

的编制可是在歌舞团里,我可没办法将你的人事关系调过来。”吴雯在歌舞团里的行政级别是副科级,赵东升笑着冲她摇了摇头,如果吴雯参加电器分厂招聘的话,那么就等于放弃了她在歌舞团的公职和待遇。

“我已经协调好了,关系先挂在人事局,以普通人的身份去你那里。”吴雯不以为意地向赵东升挥了挥手,“以后还要赵厂长多多关照。”

说完后,小轿车一溜烟地离开了。

赵东升见状不由得冲着身旁的秦雨凝摇了摇头,显得有些无奈,吴雯是牛保国的小姨子,既然牛保国已经答应了,赵东升是无论如何都要给牛保国这个面子的,况且他认为吴雯的交际能力很强,正是电器分厂所需要的。

不过,对于吴雯这种独立性强,能力出众,有着自己主意的人来说无疑是最难驾驭的,赵东升总感觉她以后会给自己惹出什么事情来。

秦雨凝万万没有想到吴雯会舍弃那么好的条件来电器分厂,心中警惕了起来,有一种心神不宁的感觉。

到了秦家后,赵东升竟然发现6晓莲也在,他昨天下午将那两千块钱给了回家的秦雨凝,让她带给秦强,交给6大勇,同时让秦强告诉6大勇合同工的事情已经搞定了,他给6大勇留了两个名额,让6大勇在电器分厂招工结束前将名单报上来。

秦强上午去了6家,6大勇在接过那两千块钱后特意向他打听了电器分厂的事情,然后就让6晓莲跟着秦强回去过中秋节,表明他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在6大勇看来,赵东升能给他两个招工的名额,那么肯定不会亏待了现在还没有工作的秦强,6晓莲能嫁过去不仅不会吃苦,而且还能帮上娘家。

“赵老弟,啥也不说了,我敬你一杯。”晚上吃饭的时侯,秦强和6晓莲端着酒杯站了起来,秦强将酒杯向赵东升一举,高声说道。

如果不是赵东升的话,秦强恐怕就要和6晓莲私奔了,两人在6晓莲当天被6大勇带回去时候的那段私语,说的就是私奔的事情。

“赵大哥,我敬你。”6晓莲也将酒敬向了赵东升,脸颊红扑扑地说道,现在可谓已经是秦家的人了,只等着结婚办婚礼。

“举手之劳而已。”赵东升笑着站起来,与秦强和6晓莲碰了一下酒杯,双方一饮而尽。

“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刘翠娥见状笑着说了一句,随后指着一盘红烧狮子头向赵东升说道,“小赵,凝凝知道你喜欢吃这个,特意为你做的,尝尝她的手艺怎么样。”

刘翠娥说的太直白了,坐在赵东升身旁的宋雨凝闻言脸上不由得一红,同时悄悄瞅了赵东升一眼。

“嗯,果然好吃。”赵东升的双目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随后夹了一个红烧狮子头咬了一口,边吃边笑着向在座的人说道。

“小赵,你们厂里不是要分房子了,等你搬到新房子里有厨房了,什么时候想吃了让凝凝过去给你做。”刘翠娥闻言,笑眯眯地望着赵东升。

“妈,你说什么呢!”秦雨凝这下彻底羞红了脸,娇嗔了一声,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心跳骤然加速。

听刘翠娥这么一说,赵东升这才想起来,厂里的几栋新建的楼房这个月底就要完工了,届时将对厂里的干部进行打分,然后进行排名,排在前面的人将入住新楼房。

这几栋楼房是去年在武魁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表面上说是为了改善机械厂干部和职工的住房环境,其实就是武魁对厂里人的拉拢,同时树立自己的威望。

赵东升来厂里的时间真是太巧了,正好赶上了这批楼房建好,接下来就是分房了。

打分的标准主要有三项,一个是行政级别,一个是工龄,另外一个就是获得的荣誉。

虽然赵东升的工龄不长,从大学开始算的话也不过才四年,可是他的行政级别是正科,再加上在大学时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从而弥补了工龄的劣势,因此总分绝对不会少了,分上一套房子是稳稳的。

“好呀,到时候可就要麻烦雨凝了。”赵东升岂是听不出刘翠娥话里的弦外之意,他也不好辩解什么,于是微笑着向宋雨凝说道。

“不麻烦。”秦雨凝有些局促地向赵东升摇了摇头,脸颊红润欲滴。

望着两人的反应,刘翠娥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现在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赵东升当自己的姑爷,像赵东升这样有才有貌又有能力的金龟婿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近一段时间来,街道上的那些中年女人们在刘翠娥面前谈论最多的就是赵东升,不少人都劝他要尽快将赵东升和秦雨凝的婚事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被别的女人横插一杠子给抢了去。

燕大的高材生、堂堂的仪表再加上机械厂电器分厂的厂长,除了秦雨凝长得漂亮外,无论刘翠娥比较,秦雨凝都与赵东升有着不小的差距,于是不由得担心起赵东升经受不住别的女人诱惑而“移情别恋”,因此决定尽全力来撮合赵东升和秦雨凝。

“强子,你以后打算干些什么?”酒过三巡之后,赵东升抬头望向了秦强。

“你们厂子不是招工嘛,我和晓莲准备都去报名。”秦强闻言微微一笑,有赵东升这个未来的妹夫在,他和6晓莲进电器分厂可谓十拿九稳。

“嫂子可以来厂里,不过我觉得你的眼光可以放得更加长远一点儿。”赵东升笑了笑,沉声说道。

“你觉得我干什么好?”虽然赵东升比秦强小,但是秦强却一点也不敢小看赵东升,于是有些好奇地问道。

在座的众人闻言也都看向了赵东升,想知道他有什么打算。

“你有没有想过去做生意?”在大家的注视下,赵东升微笑着问秦强。

“想是想过,可是不知道做什么好。”秦强点了点头,他其实挺想出去闯一下,可是经历了上次的失败后家里不同意他再出去闯荡,认为不如进电器分厂稳当,毕竟赵东升是电器分厂的一把手,肯定不会让他吃亏的。

“现在南方经济形势这么好,我觉得可以在股票和地皮上下下工夫。”赵东升闻言,盯着秦强不紧不慢地说道。

“股票?”炒地皮秦强知道,可是对于股票他就一窍不通了,只是听说过而已。

“这个很简单,等吃完了饭我跟你一说你就明白了。”赵东升微微一笑,风清云淡地说道,他的心里现在酝酿着一个大计划,不宜让过多的人知道。

秦强似懂非懂似点了点头,与在座的秦雨凝等人一样,他弄不清赵东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晚饭结束后,赵东升领着秦雨凝和秦强出去了,秦雨凝感到很奇怪,她清楚赵东升是要跟秦强说股票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要带上自己。

距离秦家所在巷子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湖,不少饭后的人在湖边散布。

赵东升在湖边一个僻静的地方停下了脚步,招呼秦雨凝和秦强坐在了一旁的石凳子上。

“深州特区明年将建立全国一个证卷交易所,届时将有不少公司在里面上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购买他们的原始股。”落座后,赵东升抬头望向了秦雨凝和秦强,沉声说道。

“原始股?”秦雨凝和秦强闻言,不由得对视了一眼,两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次。

“有些公司在上市前会发行一些股票用来筹集资金,这种股票叫做原始股,一旦那些公司上市,它们的股票将大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赵东升知道秦雨凝和秦强不懂,于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这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大赚一笔。”

“可是,我们哪里来的钱买那些原始股呀?”秦强这下子明白了原始股的意思,想了想后望向了赵东升,这可是个大问题。

“这个我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赵东升闻言,微笑着看着秦强,“我在大学的时候设计过一些东西,你去了南方后找几个外国的公司,将那些设计分别卖给它们,这样的话就可以筹集到所需的资金。”

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合伙人

更新时间:2o13-o3-16

“能有多少钱?”秦强对赵东升的这个计划充满了兴趣,饶有兴致地问道。

“大概五百万吧。”赵东升想了想,说出了一个数字。

“五百万!”秦强和秦雨凝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两人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钱。

“西德的西门道尔公司、美国的摩莱罗拉公司和荷兰的飞兰浦公司,这三家跨国公司在南方设有总部,我这里有三项技术,你把专利卖给他们,应该能获得五百万。”赵东升冲着秦强点了点头,有些事情他无法向秦强和秦雨凝详细解释。

“什么是专利?”秦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个名字,狐疑地问。

“就是那三项技术的使用权。”赵东升清楚这个年代的人们还没有专利的概念,于是解释了一句。

“他们要是不买怎么办?”秦强觉得赵东升说的有点儿不靠谱,于是试探性地问道,他不认为赵东升的专利能卖这么多钱,简直就跟抢钱一样。

“放心,他们一定会买的。”赵东升笑了笑,调侃了秦强一句,“届时别忘了去缴税。”

秦强闻言笑了起来,虽然他心里还是不相信赵东升口中的专利能卖五百万,不过既然赵东升这么有信心,他愿意去尝试一下。

“专利的钱你们打算怎么用?”赵东升让秦强和秦雨凝出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跟他们说,笑着问道。

“我们?”秦雨凝怔了一下,有些不解地望着赵东升,“这你的专利,钱当然是你的。”

秦强也点了点头,同意秦雨凝的看法,那些钱虽多,但却是赵东升的,他不过是跑跑腿而已。

“我是这样想的,到时候想用这笔钱来开一个公司,咱们三个是合伙人,一起来干。”赵东升微微一笑,说出了心里的打算。

由于有着公职,赵东升不适合出面开公司,因此他选择与自己信任的秦强、秦雨凝合伙,由俩兄妹打理公司的日常事务,这样的话他就能在幕后进行运作。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未来的事情变幻莫测,赵东升绝对不会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一个地方,所以他要做两手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赵哥,我可什么都不会,也帮不上你,你还是别让我做合伙人了。”秦雨凝听闻赵东升要让自己当合伙人,连忙摆着手。

“谁说你帮不上了,这个公司将来可少不了你。”赵东升微微一笑,向秦雨凝说道。

“我能做什么?”秦雨凝闻言,顿时流露出诧异的神色。

“去美国读大学。”赵东升微笑着看着秦雨凝。

“美……美国读大学?”秦雨凝以为自己听错了,脸上流露出惊愕的神色。

一旁的秦强也愣了,不无诧异地看着赵东升,他还从没有想过出国的事情。

“这只是我的一个提议,你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有困难的话咱们再换别的办法。”赵东升看出两人的惊讶,微笑着向秦雨凝说道,毕竟这件事情事关重大,秦雨凝需要仔细考虑一下。

“我愿意去。”秦雨凝略微沉吟了一下,随即微笑着冲着赵东升说道,“要怎么才能出国?”

秦雨凝很清楚,如果赵东升还有更好的办法的话,那么就不会先提出让她出国了,她虽然不愿意离开赵东升,不愿意父母,但更想帮助赵东升,或许陷入爱河的女人真的会成为单细胞生物,思想变得十分简单。

“这件事情你先不慌做决定,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一个人到国外读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还是一个女孩,秦雨凝的反应出乎了赵东升的意料,赵东升以为秦雨凝是一时冲动,于是冲着她摆了摆手。

“我已经决定了。”秦雨凝莞尔一笑,问向赵东升,“我什么时候走?”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八月你就可以飞去美国读哈佛了。”赵东升从秦雨凝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坚毅和决然,他犹豫了一下,笑着向秦雨凝说道,“在这之前,你要先过两关,第一关是toef1,第二关就是sat,只有过了这两关你才能去美国读书。”

“哈佛!”秦雨凝的眼前不由得一亮,她曾经听学校的老师提起过这个学校,知道它是国际著名的顶级高校。

“偷儿福?赛特?”秦强则抓了抓脑袋,不明白这两个是什么东西。

“toef1,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全名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只有过了它才有资格到美国读书。而sat,它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一项考试,全称‘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相当于咱们国家的高考。”

赵东升于是笑着向秦雨凝和秦强解释着,如果不是那些想考国外学校的人,一般的人还真的不知道这两个英文缩写的意思。

“我……我可以进哈佛?”秦雨凝不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赵东升,她觉得赵东升说的太过虚无飘渺了,不要说河东省,就是全国能有几个人去哈佛读书呀!

“只要你努力,就一定可以的。”赵东升笑着点了点头,“我会对你进行辅导,使你可以顺利通过那两项考试,然后再找人给你写推荐信,这样的话就十拿九稳了。”

“赵老弟,你是不是有什么计划?”秦强对哈佛什么的并不感兴趣,他感觉赵东升好像已经对未来有了安排,于是饶有兴致地问道。

“先筹集资金,然后进入股市。”赵东升确实已经有了打算,微笑着向秦强说道,“强子,在深州市证卷交易所成立之前,你可以先了解一下股市的知识。”

“赵老弟,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秦强笑着抓了抓脑袋,显得有些跃跃欲试。

“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帐,既然咱们三个是合伙人,那么首先就要明确在公司里所占的股份。”赵东升闻言,微笑着望着秦雨凝和秦强,“我的意思是咱们三个各占公司股份的三分之一。”

“那怎么能行,这点子是你想出来,资金也是你提供的,我只是跑跑腿,怎么可能占股份。”赵东升的话刚落,秦强摆了摆手,表示反对。

“赵哥,我认为我哥说的对,我们只是帮你打理公司,不能要股份。”秦雨凝也同意秦强的说法,跟着说道,“你到时候给我们开工资就行了。”

“你们不是我的雇员,是我的合作伙伴。”赵东升微笑着纠正了秦雨凝和秦强的说法,“我虽然提供了一些想法,但具体的环节还要靠你们来实行,所以我们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缺谁都不行。”

“我已经决定了,你们就不要推辞了,要不然我只能放弃这个计划。”秦雨凝和秦强还要争辩什么,赵东升一伸手,阻止了他们开口。

“既然这样,那我就表个态,我知道自己的斤两,只要一成的股份。”秦强闻言,冲着赵东升说道,“如果你不同意的话,我就不干了。”

“我和我哥的想法一样,虽然我们都出了力,但还不到能占三分之一的程度,一成已经很好了。”秦雨凝随后也望向了赵东升,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两成,最低两成,你们要真想帮我的话,那就各占两成的股份。”赵东升见秦雨凝和秦强态度坚决,沉吟了一下,冲着两人伸出了两根手指。

秦雨凝和秦强闻言对视了一眼,随后冲着赵东升点了点头,赵东升都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两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赵东升的专利真的能卖五百万,那么秦雨凝和秦强将各自拥有一百万,两人虽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但是又充满了期待。

现在看来,赵东升划分公司的股份的举动好像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它不仅保证了三人的利益,明确了赵东升的领导地位,不至于三人以后因为权力而产生不愉快。

赵东升不想外人知道三人建立公司的事情,秦雨凝和秦强也不想外人知道,要是到时候秦强真的拿回来五百万,绝对会引起巨大的轰动,还是保密的好。

第二天中午,赵东升和牛保国请市电视台节目部的副主任张洪远吃饭,既商量电器分厂招工广告的事情,也是拉近一下双方的关系,毕竟以后电器分厂要是发展起来了,要跟电视台打交道的机会多了,先拜拜码头总没有错。

听说电器分厂准备在电视台打广告,张洪元立刻表示了欢迎,现在是市场经济了,谁能拉来广告,给电视台创造出效益那么谁在电视台的腰杆就硬。

在愉快的氛围中,双方谈妥了广告的事宜,张洪元得知了电器分厂的事情后非常看好电器分厂的发展,确切的说是他看好毕业于燕大的赵东升,因此给了赵东升一个非常便宜的价位,放长线钓大鱼。

当天下午,电视台就派来了摄影师,来九车间拍起了宣传广告,吸引了不少厂里人围观。

第一卷 第三十二章 匿名信

更新时间:2o13-o3-17

按照赵东升的要求,摄影师不仅将九车间的现状如实地记录了下来,而且将九车间改制的细节,包括两年内基本工资和两年后自负盈亏等条件一一做出了说明。

很多人都不理解赵东升的做法,认为他这样无异于自暴家丑,不利于招工,不过赵东升有他自己的想法,他需要的是能够吃苦和有拼劲的人,那些想混日子的人不来也罢。

下午五点左右,赵东升来到了张海山的办公室,厂里已经批准了那些交了申请表的人加入电器分厂,他此次是来拿盖由厂里印章的文件,如此一来的话那些人将正式成为电器分厂的职工。

赵东升和张海山闲聊了一会儿后就离开了,在办公楼门前的台阶上,他感觉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侧身一看,武魁领着他的秘书快步从办公楼里出来,急匆匆地从他身旁走过,上了停在门口的小轿车绝尘而去,显得十分匆忙。

“看来好戏上演了。”赵东升见状,嘴角禁不住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武魁这么着急离开,十有**是因为举报信的事情。

赵东升回到九车间后,让人写了一张告示贴到了厂里的宣传栏上,将那些递交了申请表的人的名字公布出来,落款处盖着大红的电器分厂的公章。

这份名单一出来,立刻在厂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十来名厂里的年轻子弟是瞒着家里交的申请表,他们的父辈不是退休了就是还在厂里工作,见到公告上的名字后立刻大吃了一惊,纷纷找他们算帐。

那些年轻人既然提交了申请表,那么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加入电器分厂,无论父母们怎么劝说他们都不愿意退出。

于是,一些父母情急之下动了手,追得那些年轻人抱头鼠窜,四处奔逃,有一个年轻人甚至还被逼得上了树,引来了众多厂里的人看热闹。

对于那些被追打的年轻人,围观的人们不由得幸灾乐祸,说那些年轻人太傻了,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舍弃了现在这么好的条件而去丝毫没有前途的电器分厂,总有一天会哭着回来的。

赵东升和牛保国早就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出面对那些年轻人的父母进行了安抚,明确告诉他们厂里已经批准了那些年轻人加入电器分厂,而且名单已经上报到了市里,这表明那些年轻人已经是电器分厂的人,没办法再回头了,事已至此只能让那些年轻人先留在电器分厂。

在赵东升和牛保国又是安慰又是吓唬的劝说下,那些父母们终于明白这件事情已成事实无法更改,只能无奈地答应。

因为加入电器分厂的事情,有好几个父母气得大病了一场,甚至要扬言断绝血缘关系,成为了厂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从这点也足以看出众人都不看好电器分厂的未来。

不过就在几年后,现在这些看电器分厂笑话的人无不为没能加入电器分厂而捶胸顿足,悔恨万分。

就在赵东升回九车间找人写公告的时候,武魁的车驶进了市政府,门口的警卫认得他的车牌,直接就予以放行。

下了车后,武魁忐忑不安地奔向了古连成的办公室,他刚才忽然接到了古连成秘书的电话,让他立刻来市政府,他想向秘书打探因为什么事。

可惜古连成的秘书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不久前市办公厅的钱主任来了一趟,然后古连成的脸色很不好看,让他打电话喊武魁来。

秘书的话使得武魁的心里七上八下,他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像使得古连成很不高兴。

武魁走进古连成办公室的时候,古连成正坐在办公桌后面看报纸,见他来了连头都没抬一下。

“市长,我来了,您有什么指示。”武魁关上了房门,满脸笑容地走到办公桌前,小声地喊了一声。

古连成依旧不说话,只是在那里埋头报纸,武魁见状立刻闭上了嘴巴,他不敢坐下,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

“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大约过了十五六分钟,古连成见武魁态度还算端正,于是放下手里的报纸,不动声色地问道。

“市长您让我来,肯定有您的道理。”武魁摇了摇头,躬着身子,满脸的笑容。

“你有没有事情瞒着我?”古连成盯着武魁,面无表情地问道。

“市长,你就是给我九个胆子我也不敢瞒您呀,没有您哪里有我的今天。”武魁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诚惶诚恐地说道。

“好好看看这个!”古连成从武魁的反应中看出他不像是在撒谎,于是将手头的一封信扔了过去。

武魁接过信不由得怔住了,显得颇为意外,信封是机械厂印制的,奇怪的是收信人的地址、邮编和姓名都是贴的一行复印上去的字,尤其是收信人“市长张海山”,令他的心中不由得一紧,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封举报信,而且极可能跟自己有关。

“市长,这是诬陷,国家机械委员会的专家已经来过了,根本就没有发现上面所说的问题。”武魁连忙从里面抽出了信,是几张复印的a4白纸,越看脸色越难看,看完后情绪有些激动地向古连成说道。

“这封信能到我这里,肯定也能到别的地方,你要想好了,这可是两千多万的流水线,如果出了差错的话,谁也救不了你。”古连成盯着武魁,神情严肃地说道。

“市长,这条流水线的各项手续是完全按照程序走的,我个人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武魁闻言,连忙神情坚决地说道,他知道古连成这是怀疑他在流水线的交易中收取了好处,那么一来的话这条流水线就可能有问题。

“既然没有问题,为什么有人会写这封匿名信?”古连成伸手拍了一下桌面上的举报信,面无表情地问道,这件事情着实令他恼火,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这封举报信既然能到他这里,那么也能到市委那边,甚至是省里。

今天下午,市政府办公厅的人在整理邮局送来的信件的时候注意到了这封模样奇怪的信,由于是写给张海山的,因此将它交给了一名办公厅负责处理信件的科长。

那名科长打开一看吓了一跳,信里的内容是举报黄州机械厂从西德买来的那条流水线是翻新的二手货,而且还详解那两个问题部件是旧货的原因。

这个科长可是知道机械厂那条流水线是在张海山的推动下购买的,于是立刻将信交给了办公厅的大主任钱福。

钱福看了信件后知道事态的严重,马上就去见了古连成,古连成一看之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没想到那条流水线竟然会出事,因此将武魁喊来了解情况。

“一定是白克明这个家伙!”武魁闻言想了想,咬牙切齿地向古连成说道,“市长,不久前我们厂里有两个职工也接到了类似的信件,白克明也知道这件事情,请来了国家机械委员会的专家,想以此来要挟我,不过专家什么都没有查出来,他肯定是不甘心,写了这封诬告信,我刚才看了一下,这封信里面所谓的证据跟白克明上次跟我看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武魁可不敢将他派人设计陈信的事情告诉古连成,自然要将这一个环节给隐去,否则的话岂不是显得他心虚。

“你为什么不向我汇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古连成皱着眉头问武魁。

“市长,您日理万机,我怎么能用一个没有证实的消息来打扰您。”武魁闻言,不动声色地拍了古连成一个马屁。

“这件事情你要处理好,要注意团结,机械厂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只有拿出成绩才有说服力。”古连成对武魁的解释还算满意,沉声向他说道,“希望这件事情能适可而止,不要再闹出什么不好的动静出来,要不然别人会怀疑你的掌控力。”

“市长放心,我会尽快将这件事情办好。”武魁听出了古连成言语中对他的告诫,连忙信誓旦旦地回答,一旦让古连成认为他无法掌控机械厂的话,那么他绝对就在机械厂待不下去了。

“资金的事情跑得怎么样了?”古连成点了点头,语锋一转,问起了武魁向银行贷款的事情。

“在市长的关心下一切顺利,现在正在走一些程序,估计还有明天或者后天钱就能到帐了。”武魁闻言,连忙笑着说道。

“那条流水线的生产可拖不起,等钱到帐了,尽快恢复生产。”古连成冲着武魁嘱咐了一句,拿起报纸再度看了起来。

“我明白,等钱一到我就给厂家那边打过去。”武魁知道自己该走了,笑着回了一句后,起身离开了。

“也不知道你是真明白还是在装明白!”等武魁走后,古连成放下了报纸,眉头微微皱着,口中小声自言自语了一句。

在古连成看来,无论那条流水线是否有问题,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将它修好,这样一来的话别人就是想用它来做文章都不行了。

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 火上浇油

更新时间:2o13-o3-17

回去的路上,行使的轿车里,武魁眉关紧缩,脸色阴沉,今天的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糟透了,一旦白克明铁下心来在那条流水线上跟他耗到底的话,这将是一个大麻烦。

当从白克明从冯天恩那里得知其无法判断出白克明给他的那封匿名信的复印件上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时,武魁就对那条流水线产生了怀疑。

很显然,写这封匿名信的人水平要比冯天恩高,否则的话冯天恩岂能看了匿名信还无法确定那条流水线是不是二手货?

说到水平比冯天恩高的人,武魁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是方诚,方诚是黄州机械厂唯一一个资历比冯天恩高的人,而且还有大把的机会接近那条流水线。

在武魁看来,至于方诚为这样做的原因是明摆着的,他是白克明的人,当然要帮白克明对付自己了。

“白克明,你这个背后阴人的老狐狸,我这次非整死你不可。”武魁越想越是白克明和方诚在暗中搞得鬼,禁不住握紧了拳头,竟然想到寄匿名信这么卑劣的手段,看来白克明这次是打算跟他鱼死网破了。

“安曼这些天怎么样?”下一刻,武魁问向了坐在驾驶座上开车的秘书宋浩。

“还是老样子,不是喝酒就是找女人,整天没个正型。”宋浩闻言从后视镜里看着武魁,他是武魁从铸造厂带来的,已经跟了武魁五六年,对武魁忠心耿耿,既是武魁的秘书也是他的司机。

“你去安排一下,我要从安曼那里知道那条流水线究竟是不是二手货。”武魁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说道。

“那个翻译好像是他的人,不好对付。”宋浩明白武魁的意思,接着向他请示,“我们要不要找一个会德语的人?”

“不要惊动那个翻译,就找一个会德语的。”武魁点了点头,沉声嘱咐宋浩,“这件事情你尽快办。”

“会德语的人我已经找到了,明天就办。”宋浩闻言应了一声。

武魁对宋浩的回答非常满意,不愧是跟了他好几年的心腹,知道他这一段时间来的烦心事是什么,随后闭目养神,想着如何对付白克明。

此时此刻,武魁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一场狂风暴雨将在不久后席卷黄州机械厂,不仅白克明,就连他也无法幸免。

电器分厂拍摄的招聘广告第二天晚上就在黄州市电视台一台滚动播出了,再加上当天黄州日报上的文字广告,由于赵东升“自暴家丑”的做法,一夜之间就在黄州市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们从广告中不仅知道了电器分厂招工的事情,更清楚了电器分厂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以前的招工企业无不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像赵东升这种自爆短板的做法还是第一次。

毫无疑问,赵东升巧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广告宣传,使得整个黄州市都知道了电器分厂招工的事情,从而最大化地吸引了黄州地区的人才前来应聘。

电器分厂的这次招工事件后来写进了广告界的教科书里,成为了一个最为经典的案例,被无数广告人进行研究。

随着广告的播出,不少人对电器分厂的这次招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电器分厂现在的条件看起来很恶劣,一穷二白,但再怎么说它也是机械厂的子工厂,在里面混上几年的话说不定就解决了编制的问题,捧上了铁饭碗。

就在电器分厂的广告热火朝天地在电视台播放的时候,正焦急地等着银行贷款的武魁得到了一个坏消息,黄州机械厂的那笔贷款原本已经被批下来了,可是忽然之间不知道为什么被省里的支行给卡了下来。

随后,武魁就从古连成那里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不仅省政府和省委,就连省人大和省政协也收到了内容和他在古连成那里看到的一样的匿名信,进而引发了省里的关注,准备派出调查组来查明情况。

这种结果是武魁最不愿意看见的,心中不由得对白克明更加痛恨,不过他现在没时间跟白克明计较,事已至此他要先应付省里来的调查组,等调查组走了再跟白克明算总帐。

虽说白克明的信息没有武魁灵通,但在武魁知道调查组的第二天也得知了此事,毕竟他在黄州机械厂经营多年,在省里也交了几个朋友,向他透透风声还是没问题的。

当知道有人给省里写了关于流水线的匿名信后,白克明是万分的惊讶,清楚这件事情的人不多,除了他和武魁外就是那两个流水线车间的职工。

据白克明所知,那两个职工已经被武魁给安抚住了,根本不可能写给省里写匿名信,至于武魁就更加不可能了,他怎么可能自己自己抽自己耳光?

那么接下来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是那个给那两名职工写信的神秘人给省里写的信,可是那个神秘人会是谁呢?

很快,一个人影浮现在了白克明的眼前――黄州机械厂总工程师方诚!

方诚既有能力看出那条流水线的问题,也有写匿名信的动机,那就是整垮武魁和冯天恩,以保住其总工程师的职务。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白克明看来,权力场上的争斗要远比战场凶险百倍,为了即得利益,人们往往会孤注一掷,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来。

白克明原本也想过利用那条流水线来打击武魁,可是他不知道那条流水线有没有问题,即使那条流水线真的有问题,他也没有能绝对打倒武魁的信心和把握,最后为了避免两败俱伤而放弃了这个念头。

怎么说他现在已经是五十出头的人了,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劲和冒险精神。

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他执掌机械厂十年,虽然不舍,但也知道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完全没有必要跟武魁死拼到底,到头来得不偿失。

如今方诚将流水线的事情捅了出去,白克明是既担忧又兴奋,担忧的是自己受到牵连,兴奋的是说不定方诚能将武魁扳倒。

于是,心情复杂的白克明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置身事外,静待事情的发展。

张海山是和白克明同一天知道的调查组的事情,他随后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赵东升,同时也猜到了匿名信是赵东升的杰作。

对于赵东升下一步的动作,张海山很是期待,很显然匿名信只是赵东升的第一步,要想搬掉白克明和武魁,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从张海山那里得知了调查组的事情后,赵东升当天夜里悄悄地又将一些匿名信塞进了厂里的邮箱,寄向了市里和省里,准备火上浇油,将机械厂的这把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超级工业强国 倒序 正序

《超级工业强国》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