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获得名次,那么一定能上中视一台的新闻,这样一来的话等于在全国给咱们做了广告,咱们的录音机可就是名声大振了,订单自然是滚滚而来。”
“你明年要去巴黎?”秦雨凝闻言吃了一惊,连忙推着车子跟了过去,她虽然不清楚赵东升为什么这么有信心,但是却知道巴黎,那可是有名的国际化大都市,著名的时尚之都。
“不仅我,你还有建军和媛媛,我们都要去,一起到那里开开眼界,看看世界发展的潮流。”赵东升点了点头,边走边说道,秦雨凝和王建军、汪媛媛已经决定加入九车间,他自然要将好机会留给自己人了。
正是因为巴黎的这届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使得赵东升看到了它潜在的实用价值,这才大张旗鼓地张罗九车间的改制一事,凭他的能力,在产销会上获个奖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我……我们也能参加?”秦雨凝见赵东升说的简单,不由得狐疑地问道,毕竟那可是顶级的国际事务,不要说黄州机械厂,国内的那些大型国企有没有资格参加还两说呢。
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试探
更新时间:2o13-o3-12
“参加这个展销会很简单,只要你在规定的时间前将申请书和相关的费用寄给大会组委会就可以了,届时他们会安排一个位子,并且发来邀请函。”赵东升知道秦雨凝不清楚国际电子产品产销会的运作流程,于是笑着解释。
“这么简单?”秦雨凝的双目流露出了愕然的神色,显得难以相信,要知道这可是世界性质的展览会呀。
“它是一个国际间的展览平台,主旨是服务全世界的电子厂商,因此理论上来讲,全世界的电子厂商都可以参加。”赵东升闻言,笑着回答,“不过能参加这个大会的厂家都是各个国家电子产品行业的佼佼者,普通的厂家很少去凑热闹。”
“需要花多少钱?”秦雨凝明白了过来,点了点头,她随后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好奇地问。
“大会花费的费用并不多,一个普通展位的话大概需要五百美金,用来支付场地费、人工费和其他费用,相对于它一个星期的展期,这个价格相当的便宜。”赵东升想了想,向秦雨凝说道,“不过来回的路费和住宿费等费用加起来,每个人大概要三千美金。”
“三千美金!”秦雨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按照现在美元对华币1:35的汇率,也就是一万多华币。
“不用担心,只要拿到了组委会的邀请函,那么厂里会给我们出这笔费用的。”赵东升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这可是国际大型活动,厂里怎么可能会让电器分厂自己掏钱,届时别说是厂领导,就是市里或者省里都可能派人前去。
望着嘴角挂着笑意的赵东升,秦雨凝不由得笑着耸了一下肩头,她觉得好像一切事情都在赵东升的掌握中,她自己想的太多了。
第二天,赵东升依旧在九车间里和孙勇等人忙活着机床改造的事情,与此同时,白克明、武魁和张海山将鲁广平和陈信送到了火车站。
临上火车前,陈信将一个封口的牛皮袋交给了白克明,里面是陈信对那条流水线做出的评断。
接过牛皮带的时侯,白克明特意扫了一眼武魁,眼神中充满了得意,好像已经胜券在握。
陈信昨天下午查看了流水线后表示损坏的部件已经无法维修,因此建议白克明等厂领导更换部件,既然如此的话,他和鲁广平也就没有必要再留在黄州的必要,顺理成章地就能离开。
按照惯例,陈信查看完了流水线后将出具一个评断书,以表明自己对流水线整体性能的看法,这是白克明最为期待的,他认为陈信会看出这条流水线是二手货的破绽,哪怕陈信在评断书中对流水线提出一丝一毫的质疑,也将成为他逼迫武魁就范的杀手锏。
出乎白克明意料的是,陈信当时并没有开具那个评断书,而是以身体太累了为由回了宾馆,说是明天再将评断书给他。
从陈信的这个有些反常的举动上,白克明感觉陈信一定是看出了那条流水线的蹊跷,这才如此得小心谨慎,心中不由得窃喜。
武魁看见了白克明那意味深长的一眼,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冷笑,白克明绝对想不到,自己已经搞定了陈信,他相信牛皮袋里的东西绝不会对他不利。
白克明和武魁之间的眼神交战并没有逃脱张海山的眼睛,他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感觉白克明好像高兴得有些太早了,武魁岂是那种束手就擒的人?
将那个牛皮袋看似随意地交给一旁的秘书后,白克明微笑着招呼武魁和赵海山回厂,按照规矩,里面的这份评断书他和武魁、赵海山将先看,然后再向厂里其他领导宣布。
出了火车站,众人各自上了自己的车,形成了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地开向了厂里。
在行进的途中,坐在后排座位上的白克明闭目养神,副驾驶上手里握着牛皮袋的秘书时不时从后视镜里看着他,等待着他的指示。
不过,白克明好像睡着了似的,眼见就要到厂了,他没有丝毫的反应。
“厂长,快到厂里了。”秘书见状还以为白克明忘了手里的牛皮袋,于是小声地提醒,他是白克明的心腹,虽然不清楚那条流水线的内幕,但是那条流水线是武魁引进的,如果能提前知道评断书结果的话,那么就能提前想办法对付武魁。
作为黄州机械厂堂堂的大厂长,白克明当然有资格提前看到牛皮袋里的结果。
出乎秘书的意料,白克明只是微微颔首,并没有什么表示,依旧安然地坐在那里。
到了白克明和武魁这个层次上的较量,已经不再干那些刺刀见红的正面厮杀了,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既战胜了对方,又不至于撕破脸皮。
这个牛皮袋就是白克明的杀招,他要用其给武魁施加心理压力,如果他此时将牛皮袋打开,虽然可以得知陈信所做出的结论,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与武魁的矛盾已经无可调和。
如果牛皮袋封着的话,那么就表明白克明和武魁之间还没有到那种殊死相博的地步,这意味着双方还有缓冲的余地,剩下的就是相互间的谈判和妥协了,在一种“友好”的氛围下获得各自想要的东西。
经过陈信反常的举动后,白克明现在已经确信那条流水线是翻新的二手货了,否则的话陈信完全不需要如此做,这也意味着他将主动权抓在了手里,所要做的就是武魁做出何种反应。
到了厂办公楼,张海山没有上楼,他给白克明和武魁打了一个招呼,说九车间有事情需要他处理,然后就去了九车间。
白克明和武魁清楚张海山不愿意介入到这件事情,两人于是谈笑着来到了白克明的厂长办公室,就像是一对老朋友般,完全看不出他们是对头。
秘书将那个牛皮袋放在白克明的办公桌上后就走了,离开的时侯顺手关上了门,房间里就剩白克明和武魁。
“来杯洋酒。”白克明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瓶红酒和两个酒杯,笑着冲武魁说道。
三年前,白克明跟着市里的考察团去南方考察,在一家外企看见总经理办公室里有一个酒架,那个总经理给他们倒了红酒,双方坐下来边饮酒边交流,他觉得很有氛围和格调,于是回来后就让人买了红酒和酒杯放在了柜子里。
毕竟黄州机械厂不是外企,白克明不可能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摆上一个酒架,否则那就是在犯错误。
每当有重要的客人前来的时侯,白克明就拿出红酒来招待他们,看见那些人一脸的新奇,他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感觉那些人在自己眼里就是土包子。
武魁没有拒绝,冲着白克明点了点头,他倒要看看白克明能得意到什么时侯。
“这种红酒喝之前要摇晃几下,这样喝起来更加爽口。”白克明倒了半杯红酒递给了武魁,然后坐在了武魁对面的沙发上,悠闲地晃着手里的酒杯,望着在酒杯里滚动着的鲜红酒水说道。
“看来厂长对红酒还有研究。”武魁闻言微微一笑,也摇晃起了酒杯。
“研究谈不上,只是摆摆样子,附庸风雅而已。”白克明笑着摆了摆手,随后品了一口红酒,自言自语地说道,“世事无常,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喝上这么好的红酒。”
“如果厂长想喝的话,我送厂长几箱。”武魁听出了白克明语带双关,是将黄州机械厂的主导权比喻为了红酒,来试探他的反应,心中冷笑一声,故作不知地说道。
“张副厂长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酒还是自己的好喝,别人给的酒再好也是别的人,喝起来心境不同。”白克明见武魁竟然跟自己装糊涂,心中暗道一声不自量力,不紧不慢地说道,语气变得有些冰冷。
“谁的酒不是酒嘛,有的喝总比没得喝强。”武魁听出了白克明言语里的不满来,于是一口气将酒杯里的红酒喝光,擦了擦嘴巴笑着说道。
“张副厂长觉得,陈专家会在那牛皮袋里留下什么?”白克明见武魁如此不识抬举,摆明了要跟自己斗,一边摇晃着酒杯,一边冷冷地问道,打算不再跟武魁虚与委蛇。
“他是机械方面的专家,当然是跟流水线有关的东西了。”武魁瞅了一眼桌上那个没开封的牛皮袋,放下手里的空酒杯后不动声色地回答。
“看来张副厂长对自己买来的设备很有信心呀!”白克明抬起头,意味深长地望向武魁。
“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武魁听出了白克明言语中的威胁,心里冷哼了一声,微笑着说道。
“俗话说的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某些事情形成了既定事实,那么可就不好办了。”白克明见武魁的态度很是强硬,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沉声提醒武魁。
第一卷 第二十四章 确定职务
更新时间:2o13-o3-13
“那要看那支箭射向了哪里,没准会有一个意外的惊喜。”武魁对白克明的警告无动于衷,淡淡地说道,他才不会受制于白克明,以后当一个傀儡。
“也许是个惊吓!”见武魁如此冥顽不灵,白克明冷笑着站起身,向办公桌上的牛皮袋走去,“现在我们来看看,陈专家留下了什么。”
望着白克明的背影,武魁的神情变得有些凝重,虽说他手里有陈信的把柄,可是如果弄巧成拙,逼得陈信狗急跳墙的话,那么将事与愿违,给他带来一个大麻烦。
来到办公桌前,白克明拿起牛皮袋后,扭身看向了武魁,想看看他会不会改变主意。
武魁清楚白克明的意思,故作镇定地微笑着,摆出了一副无所谓的姿态。
白克明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抄起桌上的剪纸刀剪开了牛皮袋,从里面拿出了一份有着几页纸的评断书,仔细翻看了起来。
见此情形,武魁的心跳随即加速,神情显得有些紧张,他很清楚,只要评断书里有丝毫对流水线不利的评价都会成为白克明攻击他的把柄。
白克明很仔细,一行行、一页页地翻阅着评断书,不遗漏其中任何一个文字。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克明的神情逐渐变得阴沉,当看完了评断书上最后一个字时,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评断书上只是陈信对那条流水线两个损坏部分的分析、评价和建议,并没有涉及到流水线其他的部分,完全就是一份故障诊断说明,对流水线性能方面的事情是只字未提。
武魁敏锐地注意到了白克明脸色的变化,暗地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看来陈信果然识时务,不该说的东西一句也没有多说。
为了稳妥起见,白克明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翻阅了那份评断书三四遍,直到确定里面没有任何对他有价值的信息后,这才啪一声将手里的诊断书甩在了办公桌上,面色十分难看。
这意味着他白忙活了一场,不仅没能抓住武魁的把柄,反而让武魁看了笑话。
武魁见状,嘴角流露出一丝嘲讽,起身走过去拿起那份评断书翻看了一遍,心中不由得大定,白克明这次可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厂长,我还有些事,先过去了。”武魁放下了评断书,微笑着向白克明打了一个招呼,抬步走向了门外,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必要再留在这里了。
“对了,我家里好像有一瓶法国的红酒,改天让人给你送来。”走到门口的时侯,武魁好像想到了什么,伸手拍了一下脑袋,转过身笑眯眯地向白克明说道。
“那就多谢武副厂长了。”白克明的眼角抽动了一下,忍着心中的怒火,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目光阴冷地望着小人得志的武魁。
武魁对白克明的冰冷的眼神视若无睹,笑着打开房门,扬长而去。
守在门外的秘书见状,脸上流露出狐疑的神色,连忙进了房间,然后怔在了那里,只见白克明神情阴沉地站在那里,双目中充满了愤怒,他跟了白克明差不多十年,从没有见过白克明如此生气的样子。
“可恶!”良久,白克明一拳砸在了桌面上,这个时侯他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鲁广平突然身体不舒服和陈信临上车前才将评断书交给他,原来是武魁暗中搞的鬼,他低估了这个家伙的能力和胆量,竟敢对京城来的专家下手,使得他功败垂成,白白地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与此同时,张海山在九车间里听取了赵东升未来的规划,牛保国笑呵呵地站在一旁旁听着,多少年了,九车间还从没有如此热闹过。
等牛保国接来的这批活儿生产完后,赵东升就对九车间的机器进行全面的改造,这将使得这些机器的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至于机器的性能可以提高到何种程度,赵东升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张海山也没有过问,在张海山看来赵东升能保持那些可能比他还要大的机器正常运作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俗话说的好,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既然市里已经将改制的方案批下来了,既然大家都在场,那么咱们就将电器分厂的厂长和书记定一下,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听完了赵东升的讲解后,张海山拍了拍面前一台机床的床身,转过身笑着向围在四周的人说道。
九车间的干部此时悉数到场,由于主导此事的是九车间,因此厂长和书记这两个重要的职务,也就是一把手和二把手当然从九车间的干部中选取,最多再加上赵东升这个极力推动此事的外人,虽然他的职务是个技术员,但行政级别是正科。
张海山的话音刚落,大家就将目光聚集在了赵东升和牛保国的身上,由于九车间以前是正科级的部门,因此改制后的电器分厂也是正科级,现场符合要求的人就两个,一个是主任科员赵东升,另外一个就是九车间车间主任牛保国。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赵东升和牛保国一个是厂长,另外一个就是书记,除非厂里从别的部门调过来正科级的干部,又或者从原九车间的干部中的副科级别的人中提拔一个为正科。
不过从目前的形势看绝对不会从别的部门里调正科级的干部过来,因为张海山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就在现场的人里进行选拔。
而且提拔新的正科级干部也是不可能的,经过上次杜辉和赵东升打架一事,再加上将秦雨凝调来机械厂,大家谁都知道赵东升是张海山的人,肯定会力挺赵东升为厂长或者书记一职。
因此,厂长和书记的人选其实就赵东升和牛保国两个人,现在要确定的是具体的人选。
由于此事涉及到电器分厂未来的领导核心,赵东升和牛保国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所以在场的人都不开口说话,免得一不小心得罪了人。
毕竟这种决定厂长和书记的事情以前都是由上面的领导决定,具体来说的话就是主管此事的张海山副厂长,虽说张海山让大家畅所欲言,不过谁吃饱了撑的,敢做张海山的主。
“牛主任是九车间的老主任,对车间的人和事非常熟悉,这次既然是以九车间为基础进行的改制,牛主任当然是电器分厂厂长的不二人选。”沉默中,赵东升率先打破了现场的平静,笑着向张海山说道。
虽然在地方政府中书记是一把手,主导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过在国企里书记却是二把手,拥有着人事权和财政大权的厂长才是一把手,故而要优先确定厂长的人选。
张海山闻言微微一笑,扭头看向了牛保国,想看看他什么想法,周围的人也纷纷将目光投了过去。
“张副厂长,改制的事情是赵技术员提出来的,他是燕大的高材生,不仅能力强,水平高,而且眼界也开阔,电器分厂正需要他这样的年轻人来领导,我认为赵技术员是最佳的厂长人选。”牛保国笑了起来,向张海山推荐赵东升。
虽然牛保国舍不得电器分厂厂长的位子,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机械厂领导层的支持都不及赵东升。
另外,电器分厂的厂长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他要领着分厂的人赤手空拳打出一番天地来,前方可谓困难重重,牛保国根本就没有这个信心,否则的话九车间也不会沦落到现在的地步。
如果牛保国担任电器分厂的厂长的话,他就犹如被放在火上烤一样,将日夜不得安宁,因此还是当书记的好,不用操那么多的心,而且电器分厂有成绩的话也少不了算上他那一份儿。
“我还太年轻,很多地方都不成熟,需要牛主任来掌舵,把握大方向。”赵东升连忙摆了摆手,一脸谦逊地说道。
“年轻好呀,精力旺盛,改制中肯定会遇到不少难题,需要劳心费力去解决,我都快四十了,一旦忙起来肯定吃不消,到时候岂不是耽误了正事。”牛保国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向张海山说道,“张副厂长,电器分厂以后走的是一条全新的道路,说句流行一点的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赵技术员见多识广,只有他来领导分厂,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要不然的话绝对会走上弯路。”
“牛主任……”赵东升闻言,开口还想争辩。
“我觉得赵技术员是电器分厂最合适的厂长。”不等赵东升将话说完,牛保国打断了他,举起了右手,冲着周围的人大声说道,“同意赵技术员担任分厂厂长的人举手。”
牛保国的话音刚落,人群里的孙勇和王建军等外部门的人就举起了手来,他们都是冲着赵东升来的,自然以赵东升马首是瞻,推选他担任厂长。
赵东升不动声色地望了孙勇和王建军等人一眼,暗中将这些支持他的人记在了心里,这些人以后就将成为他的嫡系。
九车间的人在面面相觑了一番后,也纷纷举起了手来,一是牛保国既然都力荐赵东升了,他们也没必要坚持,二来大家也确实觉得赵东升担任厂长是不错的选择,牛保国虽然是老主任,但是确实没有领导分厂的能力,三来就是张海山在场,大家谁敢不给他面子?
望着四周高举着手臂的人们,牛保国的心中不由得有一丝失落,毕竟他当一把手当习惯了,这猛然成为了二把手,他的心里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第一卷 第二十五章 幌子
更新时间:2o13-o3-13
虽然牛保国心里不痛快,但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微笑着转身看向了赵东升,冲着赵东升微微一颔首,算是对赵东升表示了祝贺。
“赵技术员,大家如此信任你,你可不能辜负了大家的希望。”张海山环视了一眼四周举着手的人,笑着向赵东升说道。
“谢谢大家,既然大家这么看得起我,那么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争取让电器分厂早日步入正轨,争取大家早日告别基本工资的日子,争取将咱们的产品尽快占领市场。”对于这个结果,赵东升早已经猜到,他冲着四周的人一拱手,高声说道。
哗啦――
周围的人纷纷鼓起了掌来。
“厂长,我绝对不会辜负您的信任的。”在众人的掌声中,赵东升郑重地向张海山说道。
“我相信你一定能将电器分厂带好。”张海山闻言,笑着拍了拍赵东升的肩头,以示鼓励,他很想知道年轻的赵东升究竟能否胜任厂长一职,是否有能力掌控电器分厂。
既然厂长已经定下来了,那么书记一职自然就是牛保国的了,两人可谓是九车间改制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如今能得到这两个职务,也算是实至名归。
电器分厂的厂长和书记人选的确定,标志着九车间改制正式开始,就在当天下午,张海山让厂办的人在公告栏上正式贴出了公告,凡是有意加入九车间这次改制中的职工和干部,明天和后天两天内将申请表交给赵东升,九车间不愿意参与的职工可以将调离申请交到厂办。
公告一贴出来就吸引了众多职工围观,大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九车间改制的事情:
两年内基本工资、两年后自负盈亏、落后老旧的机器、区区二十万元的改制资金以及陌生的电器领域等等,面对着九车间在改制中将遇到的那些不利因素,几乎没有人能看见它的希望在哪里,众人莫不对其持有怀疑和悲观的态度。
就在就九车间改制的公告贴出来不久,厂办的人在它的边上又贴上了另外一张公告,公告是关于那条流水线的,告诉厂里的人京城来的专家无法维修。
在这张公告的下方还整整齐齐地贴有那份评断书的复印件,在最后一夜的落款处,陈信的名字赫然签在了那里。
下午下班后,趁着去食堂吃饭的机会,赵东升来到告示栏前看了一遍评断书,然后神情轻松地起身走了,只不过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看来白克明这次可是吃了一个哑巴亏,只是不清楚武魁使用了什么方法搞定了鲁广平和陈信。
虽然事情的发展有些令赵东升失望,没能逼得武魁向白克明服软,进而写一些诬告白克明的材料寄到市委和市政府,以此来激化两人的矛盾。
不过这样也好,陈信的这份评断书就像是一个催化剂,使得白克明和武魁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同时也是一个导火索,将把两人之间的恩怨彻底引爆。
赵东升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这根导火索点燃,让白克明和武魁之间进行一场殊死搏斗,然后就等着张海山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说如何点燃导火索,那么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写信向市里和省里告发流水线是翻修的二手货的事情,引起市里和省里的注意,那么心存芥蒂的白克明和武魁为了自保,一定会为此斗个你死我活的。
吃过晚饭后,赵东升去了技术科,在那里与孙勇等技术科的年轻人一起讨论九车间机器的改造办法,这一段时间来他们晚上一直在这里加班,大家兴致都很高。
虽说是一起讨论,但赵东升很显然是主导者,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讲解,周围的人只是在聆听而已,然后提出一些意见和疑问,再由赵东升解答。
经过这些天来的相处,孙勇等人对赵东升佩服得是五体投地,不得不承认赵东升的水平要比他们高上一筹,看来曾经在机械设计大赛中夺得最佳创新奖的燕大优等生果然不是等闲之辈。
技术科里有打字机和复印机,每当完成一部分的设计后,都会有人将其复印出来,这样的话孙勇等人就能带回去仔细研究,然后融会贯通了。
秦雨凝和王建军、汪媛媛自然也要来凑上一份热闹,三人虽然不懂得如何改造机器,但是却能为赵东升等人端茶倒水,准备宵夜。
临近午夜,技术科里的人相继离开回宿舍休息去了,房间里只剩下赵东升和秦雨凝两个人,赵东升要在今天晚上将一台机床的改造问题给解决了,秦雨凝自然要留下来陪他了。
凌晨两点多,趴在办公桌上画着设计图的赵东升抬头瞅了一眼旁边,原本在那里看着他忙活的秦雨凝实在是熬不住,抱着双膝,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
望着酣睡的秦雨凝,赵东升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他等了这么长时间,秦雨凝终于睡了。
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晚上的天气有些凉,赵东升将自己的外套给秦雨凝披上后去了隔壁,坐在了打字机前噼里啪啦地打起字来,将流水线的问题在纸上打了出来,一共打了两张纸,随后复印了数份。
这才是赵东升今天晚上留下来的主要目的,用打字机将字打出来的话,那么就不用担心留下笔迹的麻烦,警方就是想找也找不到他的头上。
不仅如此,赵东升还打印了几个收信地址,例如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至于寄信人的地址,他用的是黄州机械厂印制的信封,信的封面上留有寄信人的邮编和地址,根本就不用他写。
“起来了,我们该走了。”弄好了举报信的事情后,赵东升轻轻推醒了熟睡的秦雨凝。
“咦!我怎么睡着了?”秦雨凝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坐在沙发上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
秦雨凝今天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当她伸懒腰的时侯,胸前春光大泻,露出了雪白的胸脯和白花花的||乳|沟,使得居高临下的赵东升一览无遗。
赵东升连忙移开了目光,感觉嘴唇有些干燥,这孤男寡女的深更半夜在一起,确实有些不方便。
“哎哟!”秦雨凝随后站了起来,她的双脚刚落地,口中禁不住一声低呼,身体径直向站在前面的赵东升倒了下去。
赵东升见状下意识地伸出了双手,秦雨凝一下子就扑进了他的怀里,饱满的胸部紧紧地贴在了他的胸膛上。
由于两人穿的衣服都挺单薄的,赵东升立刻感觉到了秦雨凝胸前的那两团酥软的饱满,喉结一动,咕嘟一声咽下了一口口水。
“赵技术员,这么晚了还在忙呀……”正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个声音,两名穿着没有警衔警服的青年推开了虚掩的房门,其中一个圆脸青年笑着说道,当看见赵东升搂着秦雨凝时,圆脸青年的声音不由得嘎然而止,两人怔在了那里,眼睛瞪得溜圆。
从两个青年惊讶的眼神中,赵东升感觉他们误会了,连忙松开了秦雨凝,并向后退了一步。
“哎哟!”他刚一松手,秦雨凝的身子就向前倒,她的双腿已经麻了,根本就用不上力。
“她的腿麻了。”赵东升不得已,再度上前扶住了宋雨凝,不无尴尬地向那两个青年解释。
“你们继续,就当我们没来过。”圆脸青年反应了过来,笑嘻嘻地冲着赵东升和秦雨凝咧嘴一笑,和身旁的青年扭头就走,两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暧昧:这个时侯赵东升和宋雨凝抱在一起,除了要亲热,两人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的理由。
至于赵东升说秦雨凝脚麻了,两人压根儿就不相信,认为是赵东升找的借口。
这两个青年是厂保卫处的保安员,刚才巡逻到这里,见技术科办公室的灯亮着,知道赵东升还在加班,于是上来打个招呼,顺便混点儿宵夜吃。
走的时侯,圆脸青年特意将门给关上了,看得赵东升是哭笑不得,刚才还不如不解释,现在倒好,越描越黑了。
尤其是圆脸青年,那可是厂里有名的大嘴巴,最喜欢嚼男女之间的那些事情,肯定会将刚才的误会给说出去,那样一来的话秦雨凝的名声可就要被毁了。
如果赵东升真的做过了,他并不怕承认,可是这莫须有的事情要是扣在他头上,这可真的是冤得慌。
“你等一下,我给他们解释一下,让他们别瞎说。”赵东升随即将秦雨凝扶在了沙发上,抬步就追向那两个青年。
“赵哥,清者自清,何必在意别人如何说呢?”赵东升刚走出一步,手就被秦雨凝拉住了,秦雨凝微笑着向他说道,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其实,在厂里的那些人眼中,秦雨凝早已经是赵东升的人了,她心里爱着赵东升,自然不会介意。
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 任命
更新时间:2o13-o3-14
赵东升闻言怔了一下,随后就明白秦雨凝这是在安慰自己,不想自己有什么心理负担,心中顿时泛起了一股暖流:这个傻丫头竟然为了自己而不顾惜她的名誉。
秦雨凝见赵东升神情复杂地凝视着自己,于是冲着他嫣然一笑,示意自己没事。
“上来,我背你!”望着笑魇如花的秦雨凝,赵东升笑了起来,转过身蹲下了身子,笑着向秦雨凝拍了拍自己的肩头,这是他现在唯一能为秦雨凝做的事情,既然秦雨凝一个女孩家都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那么他还在乎什么呢?
秦雨凝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后脸颊上就泛起了娇羞的红晕,咬着嘴唇点了点头,起身趴在了赵东升的肩上。
夜空中挂着一轮圆月,皎洁的月光倾洒下来,笼罩住了走在厂里大道上的赵东升和秦雨凝。
赵东升背着秦雨凝,边走边和她谈笑着,他准备将秦雨凝送回女工宿舍。
现在是凌晨时分,四周万籁俱静,只有声声虫鸣从草丛中传来,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气息。
“赵哥,大后天就是中秋节了,你有什么安排?”秦雨凝双手搂着赵东升的脖子,脸上洋溢着羞涩和兴奋,她忽然间想起了什么,柔声问道。
“中秋节?”赵东升这才想起来,再过两天就是八月十五了,这是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厂里放假一天,他在黄州孤家寡人一个,根本就没有过节的必要,于是随口说道,“继续忙车间里的那些机器吧。”
“我妈说了,如果厂里没有应酬的话,到家里来吃饭。”秦雨凝闻言,微笑着说道,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羞涩,同时还有几分紧张,生怕赵东升拒绝。
“好呀,我正愁到时候没地儿吃饭。”面对着秦雨凝的邀请,赵东升笑着说道,中秋节的时侯厂里的职工都要回家团聚,现在不是二十多年后,大家都非常重视家的团团,因此不仅厂里的食堂,就是街上的那些餐馆也都不开了,他一个人只能在宿舍煮面条吃。
“市里在中秋节下午在电影院举行一场文艺表演,厂里给了我两张票,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去看看吧。”秦雨凝见赵东升答应了,不由得暗中松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下后,她从裙子的口袋里掏出一张门票,伸到了赵东升的眼前,咬着嘴唇说道,脸颊红润欲滴。
“当然要去了,正好可以放松一下。”说实话,赵东升对文艺表演什么的没有什么兴趣,他刚要拒绝,猛然意识到这简直就是秦雨凝在约会他,因此话临出口时一转,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实在不愿意让秦雨凝失望,不就是一场表演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可说定了。”秦雨凝的脸上流露出欣喜的神色,她真的怕赵东升拒绝。
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腾出一只手做了一个ok的手势,给秦雨凝吃了一粒定心丸,秦雨凝的脸颊上顿时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第二天下午,厂里在小会议室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议,在会议上,赵东升被白克明任命为电器分厂的厂长,牛保国被任命为书记,电器分厂的主要正式确立。
由于电器分厂现在一穷二白,只有一个空架子在那里,为了表示对电器分厂的支持,在上午召开的厂领导碰头会上,经白克明提议,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将赵东升先前制定的,将电器分厂上交的四成纯利润下调了一成,改为了三成。
表面上看来,这是厂里从政策上对电器分厂的支持,实际上则是白克明对张海山的示好,他清楚张海山背景深厚,因此想借力打力,拉拢张海山。
现在看来,一成的纯利润好像没有多少,可是当电器分厂崛起后,当时参与决策的厂领导们这才发现他们犯了一个大错误,眼睁睁地看着那一笔本该进入机械厂账户的可观钱数飞走了。
武魁对白克明的做法是不屑一顾,他很清楚,张海山绝对不会介入机械厂的这场权力争斗,因为张海山志不在此,白克明不过一厢情愿罢了。
“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只要厂里能满足的,一定满足你们。”白克明将电器分厂的公章和财务章交给赵东升后,笑着望向赵东升和牛保国。
“厂长,我们算了一下,如果要想使分厂运作起来,各个部门的人员加起来需要一百七十人,如果这次厂里报名没有这么多的话,我们想从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