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强国》 第44部分阅读

东升和吴雯、周军谈笑风生地往大厅里走,刚走到门口,大堂经理迎了出来。

“什么人?”赵东升觉得有些意外,知道他住这里的人可不多呀。

“一机厂的,说是来谢谢您对他们厂的注资。”大堂经理知道赵东升是贵客,于是沉声说道。

“一机厂?注资?”赵东升闻言,脸上流露出古怪的神色,看来他这回是着着实实被老厂长算计了一把,除了老厂长外,他实在想不出有谁能做出这种釜底抽薪的事情来,一机厂的人在这里这么一闹,岂不是让他来背这个“黑锅”。

“赵老大,你要向一机厂注资?”跟在后面的吴雯和周军也是一脸的诧异,赵东升从来没有提及这件事情,于是周军好奇地问道。

“赵厂长,谢谢你呀,帮了我们厂一个大忙。”

“赵厂长,你真是一个大好人。”

“赵厂长,你来了我们可就有盼头了。”

……

赵东升刚准备开口,大厅的门开了,里面呼啦涌出一群老幼妇孺来,手里拎着水果和鸡蛋等物品,好像是要送给赵东升,叽叽喳喳地围着他说开了。

进出酒店的人见状,不由得望了过来,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请问赵厂长,您是不是打算对一机厂注资?”

“请问赵厂长,江州是不是你下一个发展的目标?”

“请问赵厂长,很多人都很关心一个问题,吴小姐是不是你的女朋友?”

……

正当赵东升被那群人吵得头昏脑胀的时候,一些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从大厅里出来,围着赵东升一边照相一边七嘴八舌地问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亲眼见到赵东升和吴雯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然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对赵东升进行采访了。

“对不起各位,我还有事情,咱们下次再聊。”赵东升一看这架势,知道老厂长这回是铁了心将事情闹大,于是微笑着向周围的记者说了一句,又笑着摸了摸身旁一个五六岁小孩的脑袋,随后领着吴雯和周军上了停在酒店门前没有开走的小轿车,在众人的注视下绝尘而去。

说起来,多亏了司机机灵,要等赵东升走进大厅才开车,否则的话赵东升要想脱身可就麻烦了。

“赵老大,咱们去哪里?”车上,坐在副驾驶的周军有些郁闷地问赵东升,酒店现在肯定回不去了,明天不知道有多少记者回去那里等赵东升和吴雯。

“去电器厂,咱们住招待所。”赵东升闻言,笑着向周军说道,他觉得刚才的事情挺有趣儿的,被老厂长这么一闹的话,他介入一机厂就有了一个台阶。

“赵老大,那些人是怎么回事呀?”周军见赵东升好像心情不错,于是狐疑地问道,“他们怎么知道咱们住在那里的,咱们可从没有告诉别人呀。”

“咱们下午不是去了一趟一机厂,被人家给惦记上了,自然也就能找到这里。”赵东升微微一笑,望着周军说道,至于一机厂的人怎么知道这里的,很显然是从方芳那里打探到的,方芳只是一个十六七的小姑娘,哪里是老厂长那些人的对手,肯定被老厂长那些人轻而易举给套出来。

昨天晚上的事情,赵东升只跟吴雯说了,因为他需要吴雯帮他来圆说祝贺信的事情,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也就没跟周军这个大嘴巴说,否则的话还不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

吴雯得知了赵东升的遭遇后不由得忍俊不禁,幸好赵东升遇上的那个黄衣女子比较厚道,否则的话搞不好赵东升会“财色双失”。

“这岂不是霸王硬上弓嘛,他们那个厂都已经破成那样儿,还有外债,投钱进去岂不是要亏死,还不如买块地自己盖厂子招工人,那样的话会少了很多的负担和麻烦。”周军一听,禁不住撇了撇嘴角。

他口中的负担指的是一机厂的退休人员,光这些人的退休金和医药费每年就不是一个小数字,麻烦则是指的一机厂的那些外债,天知道他们到底欠了多少债。

“正是因为他们厂现在陷入了绝境,所以才想办法来宰咱们这个‘大户’。”赵东升闻言,笑着向周军说道,“在这件事情里最被动的不是我们,恐怕是江州市市政府,这起乌龙事件不知道他们要如何收尾。”

“不管他们如何收尾,咱们厂都不能掺合进来,看他们以后还怎么玩儿。”周军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对被一机厂的人算计耿耿于怀。

赵东升笑了笑,扭头看向了窗外,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他开始还在想如何才能将一机厂给兼并了,老厂长等人这么一闹的话,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吴雯望着赵东升嘴角的那丝笑意,双目不由得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凭借她对赵东升的了解,赵东升好像对一机厂有着不小的兴趣,难道他真的想要对一机厂注资?

魏东得知了赵东升三人的遭遇后,在东南电器厂的招待所里给他们开了三个房间。安顿下来后,赵东升给古连成打了一个电话,向他汇报了一机厂的事情。

“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古连成听了赵东升的汇报后,笑着问道,他感觉赵东升好像对一机厂有什么想法,否则不会深夜给他打这个电话的。

“市长,我是这么想的,江州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不错,经济发展也很好,距离海都市也近,如果能在这里有一个落脚点的,将有利于我们黄州电器厂在江南的发展。”赵东升闻言,笑嘻嘻地说道。

“你打算出多少钱注资一机厂?”古连成小了起来,他就知道赵东升有想法,如果能在江州市控股一家企业,而且还是副厅级的,这在河东省可是头一份。

“市长,我并不打算注资一机厂,注资的话就会有股权的限制,不能放开手脚,况且他们厂现在穷得丁当乱响,除了地盘外没什么有吸引力的东西。”赵东升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向古连成说道,“市长,我的意思是,将一机厂给兼并了!”

“什么?兼并!”古连成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动了这样的念头,一个副处级的企业去兼并一个副厅级的企业,这简直太离谱了,全国都没这样的先例发生。

“本来我也只是想想而已,不过一机厂这么一闹的话,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赵东升笑着向古连成解释,“如果我们厂将一机厂兼并的话,那么江州市既少了一个大包袱,又多了一个纳税大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大好事,只要在适当的时机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给他们一个台阶,那么他们肯定乐意促成这件事情。”

“你打算怎么做?”古连成一听,觉得赵东升说的也挺在理的,现在各个地市都在发展经济,谁也不想被一机厂这样的厂子拖了后腿,于是沉声问道。

“一机厂的人现在是铁下心想要拉我下水,肯定会将事情闹大的,等到江州市市政府焦头烂额的时候,自然会找我来谈。”赵东升早有打算,胸有成竹地向古连成说道,“市长,我觉得到时候咱们两个城市可以结成‘友好城市’,而一机厂可以成为咱们两个城市友好合作的见证。”

“‘友好城市’?”古连成沉吟了一下,心想赵东升这个小子的脑瓜就是灵活,这样一来的话江州市面子有了,实惠也有了,阻力自然就小了很多,随后他笑着向赵东升说道,“我全力支持你,这件事情如果能办成的话,我给你请功。”

至于说双方的级别不对等,这也没什么,大不了黄州市市政府出面,然后再交给赵东升管理就是了,关键是能将一机厂给拿下来,这不仅事关到黄州电器厂的发展,更是一件无比风光的政绩。

说句不客气的话,古连成现在可是财大气粗,黄州电器厂的那些资金说到底都归他来支配,别说一机厂欠四千万的外债,就是欠八千万的外债他也敢接下来,这不是他有钱烧的慌,而是他相信赵东升有能力将厂子办好。

“市长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赵东升闻言,笑着回答,他打这个电话就是要获得古连成支持的。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五章 乌龙新闻

更新时间:2o13-o5-12

第二天上午,赵东升领着吴雯和周军去了东南电器厂,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席了巩晓风主持的电子设备制造厂的成立仪式,将东南电器厂的录音机生产车间悉数划归到了新成立的电子设备制造厂里,几个录音机生产车间的中层干部悉数到齐。

在成立仪式上,巩晓风宣布了电子设备制造厂的领导层,级别为正处级,在魏东的直接领导下。

之所以将电子设备制造厂定为正处级,是因为赵东升在巴黎领奖后,黄州市市政府已经通过了决议,正式将黄州电器厂提升为正处级单位,准备加大对电器厂的扶持力度,将电器厂打造成为黄州市的一张城市名片。

据可靠消息,黄州市电器厂的厂长和书记依旧是赵东升和牛保国,这两个人是雷打不动的,因为先不说他们能不能在电器厂服众,单单说与杰克等欧洲经销商签订的那些供货合同,谁也不敢保证接手黄州电器厂后能不出差错。

而一旦出了纰漏就是跨国案件,这个责任谁也无法负责,故而黄州电器厂还是要赵东升和牛保国来掌舵。

虽说赵东升是市管干部,但对于他的提拔问题,黄州市特意向省里做了请示,毕竟赵东升一年里连升两级,一跃成为了正处,不符合相关的干部任免程序,因此想请省里把关。

由于赵东升的情况太过特殊,省委为此还专门召开了常委会进行讨论,进而以“特殊事件特殊处理”为由,对黄州市的做法予以了肯定。

在省委看来,黄州市电器厂不仅要成为黄州市的城市名片,更要成为河东省的标杆企业。

黄州电器厂要提级的事情在黄州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不仅官场上的人,就连社会上的人都知道,现在就等着赵东升回来后向外界宣布。

事到如今,就连瞎子都能看出来,在省里和市里的重视下,黄州电器厂未来会肯定进入一段高速发展时期,不仅前途无限,而且福利待遇更是优越:有了那些外贸大单,电器厂还会差钱吗?

既然黄州电器厂要提级,那么接下来就是扩编了,因此,不仅黄州市的干部们想方设法的想要争取这个机会进入电器厂任职,就连电器厂的职工岗位也成了香饽饽,市里不少人都在托关系希望能将子女们安排进去。

不过,黄州电器厂的这次要扩编多少人,以及能不能进入电器厂工作,赵东升的态度至关重要,他掌握着电器厂的人事话语权以及黄州电器厂未来的规划。

尤其是那些想来电器厂的干部,如果得不到赵东升支持的话,即使来电器厂任职无疑也会被架空的。

作为电子设备制造厂的合作伙伴,赵东升也在成立仪式上进行了简短发言,对电子设备制造厂的成立表示了祝贺,并且表达出了深入合作的意愿。

由于黄州电器厂和东南电器厂合作生产威尔牌录音机的事情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敲定,黄州市和江州市也正在对工业产值的分配进行沟通,因此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定前,为了稳妥起见,巩晓风并没有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

电子设备制造厂的成立仪式结束后,赵东升跟着巩晓风和魏东等人又去视察了电子设备制造厂下属的部门,电子设备制造厂不仅集中了东南电器厂的最优秀的科研力量,而且还享有优越的后勤保障,充分表明了巩晓风和魏东对这次与赵东升合作的重视,令赵东升非常满意。

其实,巩晓风和魏东对电子设备制造厂的偏爱已经引起了东南电器厂其他部门的不满,认为电子设备制造厂占用了太多的资源。

不过后来当巩晓风宣布电子设备制造厂将生产威尔牌录音机后,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了,要知道单单电子设备制造厂创造的利益就已经超过了东南电器厂全厂,这是那些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中午,赵东升参加了庆贺电子设备制造厂成立的午宴,东南电器厂的厂领导和电子设备制造厂的领导悉数到场。

正当众人在酒桌上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时候,巩晓风的秘书拿着一份报纸走进了包厢,在巩晓风的耳旁耳语了几句,放下报纸后离开了。

“赵厂长,想不到你在江州还有这么大的手笔。”巩晓风拿起报纸看了看,笑着对坐在身旁的赵东升说道。

“大手笔?”赵东升已经注意到了巩晓风手里的报纸,心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跟一机厂有关,于是故作不解地问道。

“赵厂长,国内可没多少企业像你们厂那样,有注资一机厂的实力和魄力。”巩晓风微微一笑,将报纸递给了赵东升。

赵东升接过来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巩晓风给他的是江南日报,江南省影响力最大同时也是最权威的官方报纸,在报纸经济版的版面上,上面的新闻大标题写着“黄州电器厂强势出击,构建江南重要战略布局”,下面的小标题是“黄州电器厂厂长考察江州市第一机械厂,准备注资打造江南电子产品基地。

两个标题下面是一张赵东升与老厂长等一机厂的厂领导参观一机厂厂区时的大幅照片,照片的角度非常好,赵东升与老厂长说着什么,看上去真的像是在考察一样。

照片的下面就是文字性的说明,言之凿凿地表明赵东升考察了一机厂后非常满意,打算注资一机厂,将一机厂建设成为江南地区的电子产品领头羊企业。

不仅如此,下面还有几幅小照片,是赵东升在医院看望鲁晓娥的场景,一旁配有文字说明,表示赵东升关心一机厂职工所面临的困难处境,切实为职工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照报纸上登的这些照片的时候,赵东升都知道,当时并没有在意,毕竟他现在是名人,人们要求合影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他总不能拒绝对方。

只不过,赵东升没有想到老厂长竟然会来一招以假乱真,俗话说有图有真相,再加上是江南日报这样的权威性报纸,这样一来的话恐怕读者们就会信以为真,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

赵东升看报纸的时候,包括吴雯和周军在内,在座的所有人都望向了他。

虽然这个消息比较突然,但东南电器厂的人并不感到意外,在他们看来黄州电器厂财大气粗,完全有实力去注资一机厂。

“这件事情我也是才知道。”在众人的注视下,赵东升放下了报纸,苦笑着向巩晓风说道,“也不知道是谁,竟然开了这种玩笑。”

听闻此言,巩晓风等人不由得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谁也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会否认。

“赵厂长,你说这报道是假的?”巩晓风很快就回过神来,狐疑地问道。

“我昨天去一机厂只不过看望一个给我们厂写祝贺信的朋友,根本就没有与一机厂的人谈注资的事情。”赵东升点了点头,无奈地向巩晓风耸了耸肩,“况且,就算我真的要注资,那么也要对一机厂的情况进行调查,怎么可能只去了一次,在不了解一机厂情况的前提下对它进行注资呢?”

巩晓风和魏东等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压抑,如果事情像赵东升说的那样,那么这个乌龙事件的影响可真是太恶劣了:毕竟这可是上了江南日报的,全江南省的人都知道了,要是被证明是假的,那江南省可就闹了一个大笑话。

“赵厂长,刚才6市长的秘书打来了电话,让你下午去一趟市政府,6市长想了解一下你们厂对一机厂的注资情况。”随后,巩晓风稳定了一下情绪,微笑着向赵东升说道,“有什么事情,说开了就好了。”

“这事儿整的……”赵东升苦笑着摇了摇头,显得一脸的无奈。

下午一上班,赵东升就来到了江州市市政府,6大元还没到,不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知道赵东升要来,因此客客气气地接待了他。

就在赵东升坐在6大元办公室外面的套间里等待的时候,得到消息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年轻的女工作人员,纷纷找过来与赵东升合影,不过被6大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拦在了套房外面,一个个面露失望的神色。

赵东升不是不想满足那些工作人员的拍照要求,实在是不方便,这里毕竟是市政府,是个庄重的场所,他要是与那些工作人员拍照,引得一群人聚集的话,就显得有些张扬了,会给人留下狂傲自大的印象。

就在赵东升等着的时候,又有两个来找6大元办事的人来到了小套间,见到赵东升后感到非常意外,纷纷主动跟赵东升打招呼,对黄州电器厂在巴黎取得的成绩表示了祝贺。

那两个人很显然看了今天的报纸,对报纸上报道的赵东升打算注资一机厂的事情充满了兴趣,旁敲侧击地打探着消息,不过赵东升岂会跟他们谈论这个话题,于是顾左右而言他,轻轻松松地就搪塞了过去,

“赵厂长,来得这么早?”半个小时后,6大元和秘书走了进来,见赵东升竟然等在套间里,6大元严肃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向赵东升说道。

他可是知道东南电器厂电子设备制造厂今天成立,按理说赵东升下午还有事情要应酬,四五点钟过来就行了。

“不早,刚刚才到。”赵东升笑着站了起来,跟着6大元走进了办公室。

套间里的那两个人不由得露出了羡慕的神色,他们两个可是正处的官员,赵东升只不过是一个副处,从级别上来看两人要比赵东升高,可6大元跟赵东升打招呼而对他俩的起身致意只不过淡淡地点了一下头,其中的差距可是显而易见的。

“赵厂长,听说你有意对一机厂注资?”进了办公室,6大元往办公桌后的沙发椅上一坐,微笑着向赵东升一伸手,示意他坐下,然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江州市市政府现在正在为一机厂的事情头疼,如果赵东升能对一机厂注资的话,那么肯定是帮了市里的一个大忙,不仅解决了四千现职职工和一千多退休职工的饭碗问题,而且还能使得一机厂成为市里的一个龙头企业。

不仅6大元,市里的领导们今天上午都注意到了江南日报上刊登的赵东升考察一机厂并且打算注资的新闻,都对一机厂的未来非常看好,毕竟赵东升的能力摆在那里,搞企业非常有一套,有他的加入一机厂肯定会风生水起。

为此,市里已经有不少年轻干部琢磨着调往一机厂,想要搭上一机厂这个顺风车来积累资历。

由于6大元分管工业,就在他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不久,江州市市长邱延年就给他打来了电话,询问他赵东升注资一机厂的事情,语气有些不满:这可是江州市的一个重大事件,作为的市长邱延年事前可一点儿也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

6大元对此也是一头的雾水,昨天晚上他还跟赵东升在一起吃饭,并没有从赵东升那里听到过有类似的意向,结果今天早上就蹦出来了这种事情。

于是,6大元告诉邱延年,赵东升注资一机厂的事情他也是刚知道的,赵东升目前还没有就此事跟市里接触,所以具体的情况他也不知道。

为了尽快弄清楚事情的原因,6大元在与邱延年结束了通话就给一机厂打去了电话,向一机厂了解情况。

电话是一机厂的老厂长接的,老厂长告诉6大元,昨天一机厂的几个干部陪着赵东升考察了一机厂,赵东升对一机厂的环境很满意,于是准备注资一机厂,以抢占江南的电器产品市场。

6大元随后向邱延年进行了汇报,至于赵东升为什么没与市里接触,可能是因为赵东升太忙,再加上注资一机厂的事情太过仓促,一时间没有机会而已。

邱延年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让6大元进行跟进,既然赵东升已经准备注资,那么江州市无疑就占居了主动。

6大元知道东南电器厂今天举行电子设备制造厂的成立仪式,因此知道中午下班前才让秘书给东南机械厂打了电话,让赵东升下午来市政府一趟,商谈一下注资的细节。

“6市长,我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不过有一点我要告诉您,我并没有注资一机厂的打算。”赵东升见6大元问自己注资的事情,于是苦笑了一声,一脸郁闷地向6大元说道。

“什……什么?”6大元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后脸上流露出愕然的神色,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赵东升,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被赖上了

更新时间:2o13-o5-13

“6市长,我昨天只是去一机厂看望一个朋友,在一机厂的人邀请下参观了厂区,并没有跟他们谈注资的事情。”在6大元惊愕的注视下,赵东升一脸无辜地向他说道,“况且,我对一机厂的情况一无所知,怎么会对它进行注资呢?”

“你是说,报纸上的报道是假的?”听了赵东升的解释,6大元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沉声问道。

“虽然我也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赵东升无奈地向6大元点了点头,嘴角挂着一丝苦笑。

“给我接一机厂!”6大元感觉赵东升不会与他开这种玩笑,于是拿起电话,面无表情地说道。

他开始就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发生得太突然了,现在赵东升一否认,他自然要找老厂长问个明白。

可惜,一机厂接电话的人告诉6大元,老厂长出去了,不在厂里,不清楚他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而且昨天陪同赵东升的厂领导也不在厂里。

挂了电话,6大元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老厂长等人这个时候“集体失踪”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难道他们心虚在故意避开?

随后,6大元又打电话去了江南日报社,了解报纸上的刊登的关于赵东升注资一机厂的新闻是如何出炉的。

江南日报社很快就对6大元进行了回复,声称昨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一机厂的工会主席给报社送来了赵东升视察一机厂和帮助一机厂困难职工家属的照片,表示赵东升要注资一机厂,问日报社能不能报道,不能报道的话他就将资料送到江州日报去了。

有照片为证,再加上送东西来的人是一机厂的工会主席,江南日报社的人认识他,况且报道的又是赵东升这种国内红的发紫的红人,因此负责接待一机厂工会主席的主编立刻想总编进行了汇报。

一机厂工会主席提供的素材可谓是江南省财经界的一个重磅炸弹,既然消息来源准确,而且财经类的新闻条件比较宽松,于是总编当即拍板,紧急将财经版的版面进行了撤换,留给了赵东升注资一机厂。

原本,这个消息是可以上报纸的头版的,不过头版的新闻都是经过审核的,现在很显然已经来不及审核,因此总编只能将它移到了财经版的首页,这也是一个相当醒目的位子了。

今天不止江南日报,江州市所有的本地媒体都报道赵东升注资一机厂的事情,给江南日报社打了电话后,6大元又沉着脸给江州日报社打电话询问。

挂了江州日报社的电话,6大元忽然有了一种无力的感觉,昨天临近下班的时候去江州日报社送赵东升注资一机厂资料的人是一机厂的总工,跟赵东升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既然江州本地两个最权威的报纸都被一机厂的人给拿下了,那么其他的报纸就更不用了说了,绝对也是一机厂的人干的,很显然,他们选择在下班的时间去报社就是不想让报社有足够的时间来弄清楚事情的真伪。

现在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整个事件是一机厂整出来的,自始至终都没有赵东升的什么事儿。

至于一机厂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6大元心里已经猜了个**不离十,肯定是昨天市里想拆分一机厂,将一机厂的职工和退休职工分流到别的厂子的事情被一机厂的人知道了,进而趁着赵东升去一机厂看望朋友的机会铤而走险,整了这么一出戏来,逼赵东升注资一机厂,这样一机厂就不用被拆分了。

这件事情简直是太过荒唐了,完全就是在赵东升面前自爆了家丑,让6大元真的有些无颜面对赵东升。

而事情一旦被捅出去的话,绝对会成为全国的笑料,不仅会使得江州市市政府陷入被动,更会影响江州市的形象,江州市市政府这届班子所做出的成绩很可能会毁于一旦。

“6市长,事情弄清楚了没有?”等6大元打完电话,赵东升见他脸色不好看,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笑意,看来6大元已经查清了怎么回事,于是故作狐疑地问道。

“这个……我们正在调查。”6大元沉吟了一下,抬头看了赵东升一眼,微笑着说道,“赵厂长,你先回去吧,等事情调查清楚了我给你打电话。”

“那就有劳6市长了。”赵东升闻言站了起来,起身离去,他倒要看看6大元如何给他一个交待。

赵东升走出办公室后,6大元的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他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神情严肃地拿起电话,拨通了邱延年的号码,将事情向邱延年进行了汇报。

“简直就是乱弹琴!”邱延年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生如此离奇的变化,完全就是一出闹剧,于是冷冷地向6大元说道,“无论如何,一定要妥善处理这件事情!”

说完后,邱延年啪地挂断了电话,只留下6大元拿着听筒在那里苦笑,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了,闹得整个江南省都知道了,还怎么妥善处理?难道要宣布这件事情是一机厂一厢情愿的吗?

“市长,一机厂的人来了。”正当6大元坐在办公室里为这件事情伤神的时候,秘书忽然走了进来,沉声说道。

“一机厂?让他们进来!”6大元微微一怔,随后怒气冲冲地说道,他没想到一机厂的人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还敢来这里见他。

不一会儿,一机厂老厂长和昨天的那三个一机厂的厂领导在秘书的引领下走进了办公室。

“你们谁给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6大元也没让他们坐,伸手拍了一下桌面上的江南日报,阴沉着脸问道。

“市长,赵厂长要对我们厂注资,这是一件好事儿呀!”老厂长闻言,有条不紊地向6大元说道。

“注资?”6大元冷笑了一声,盯着老厂长说道,“刚才赵厂长就在这里,他可说没有注资这件事情!”

“不会吧,他昨天可是答应了的。”老厂长闻言,故作诧异地望着6大元。

“他答应你了?”6大元的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问道。

“昨天他觉得我们厂的环境不错,因此准备注资我们厂。”老厂长一本正经地向6大元一指身后的三个一机厂厂领导,“你不信的话可以问他们。”

“市长,我们可以作证,赵厂长昨天确实答应了要注资的。”那三个一机厂的厂领导闻言,纷纷郑重其事地作证。

“张厂长,你可是咱们市里有名的全国劳模,对一些事情可要实事求是呀!”6大元见老厂长四人一口咬定赵东升承诺注资,顿时感觉事态有些不妙,如果他们坚持的话,那么事情将会变得非常糟糕,于是苦口婆心地向老厂长说道。

老厂长姓张,江南省第一批全国劳模,去京城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江州市非常有名。

“市长,我说的是实话呀。”老厂长的眼角不经意地抽搐了一下,随后装作惊讶的样子,“市长,赵厂长不认账可不行,如今我们厂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他要注资的事情,昨天晚上厂里的职工可连鞭炮都放了,他可不能这么不守信用,要不然我们可不好向职工们交待!”

“张厂长,你要知道,注资是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来的,这个赵厂长很清楚,在没有对你们厂进行评估之前,他是不会注资你们厂的。”6大元见老厂长如此的顽固,心中顿时哭笑不得,他万万没有想到老厂长竟然会赖上赵东升,于是向他解释,“况且,他对你们厂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这么快就做出注资的决定?”

“这我们就不知道。”老厂长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随后望着6大元说道,“赵厂长能带领着黄州机械厂在巴黎拿大奖,肯定是个有魄力和担当的人,他的想法或许与我们不同。”

“张厂长,这件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赵厂长是公众人物,事情一旦闹开的话,那可就全国轰动了。”6大元闻言,神情不由得紧张了起来,神情严肃地告诫老厂长,他可不愿意看见老厂长与赵东升对簿公堂,那样的话可就上升到了黄州市与江州市,甚至河东省与江南省这个层面了。

“他一个公众人物都不怕,我一个平头老百姓怕什么?”老厂长沉声向6大元说道,神情凝重地与6大元对视着。

“你们先出去一下。”见此情形,6大元知道这下麻烦了,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后,向屋里的秘书和三个一机厂的厂领导挥了一下手,要跟老厂长单独谈谈。

“张厂长,一机厂的事情市里会妥善解决的,你要相信市里,可不能一时冲动,做下了糊涂事,这样将使得市里非常被动,也会影响河东省和江南省的关系。”等秘书等人出去后,6大元郑重其事地向老厂长说道。

“市长,我当然相信市里,可现在是赵厂长要给我们厂注资的,既是我要放弃这个机会,我们厂里的职工也不会答应的。”老厂长知道6大元说的是事实,但他更知道市里的难处,于是不动声色地说道,“市长,我认为赵厂长有能力带我们厂走出困境,而我们厂也能给黄州电器厂带来丰厚的利润,我相信赵厂长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6大元这下听出来了,老厂长这是在赌,赌赵东升顶不住压力而吃这个哑巴亏,进而向一机厂注资,毕竟这件事情要是闹出来的话,作为名人的赵东升压力更大。

“张厂长,强扭的瓜不甜,即使赵厂长向你们厂注资了,你认为他会对你们厂上心吗?又能注资多少呢?”6大元皱了皱眉头,沉声问老厂长:赵东升就算被迫出了钱,心中肯定有芥蒂,不会尽心为一机厂办事的,一机厂只不过回光返照而已。

“我认为赵厂长是个有责任心的人。”老厂长沉吟了一下,抬头望向6大元,神情坚毅地回答,“他只要肯注资,那么就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张厂长,你知道赵厂长这次为什么来江州吗?”6大元知道老厂长是在赌,赌赵东升不会不对一机厂负责,他思索了片刻,面无表情地看着老厂长,“赵厂长这次来是与东南电器厂合作的,要将每年三十万台的录音机交给东南电器厂生产,他在江州已经有了东南电器厂,还需要向一机厂注资吗?”

老厂长闻言不由得怔在了那里,他万万没想到赵东升这次来江州是与东南电器厂合作的,如果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黄州电器厂肯定会分享东南电器厂在江南的资源,这样一来赵东升完全没有必要再注资一机厂,因为他从东南电器厂就能获得所需要的东西。

“张厂长,市里对你们厂的扶植力度在市属企业中可是名列前茅的,你们厂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是市里希望看见的,现在市里的财政非常困难,账面上的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个都动不了,能把你们安排在其他的厂子,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6大元见老厂长的态度似乎有所松动,于是苦口婆心地劝道,“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影响了与赵厂长的关系,不光影响了市里围绕东南电器厂制定的一系列战略规划,更是破坏了东南电器厂的发展,他们的职工恐怕也不会答应。”

老厂长闻言沉默了,他赖上赵东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一机厂的那些职工和退休人员,并不怕市里对他进行处分,可如果损害到市里的规划以及东南电器厂的利益,作为一个全国劳模,作为一个老党员,他还是分得清楚其中的轻重。

“市长,我们想先与赵厂长谈谈。”良久,老厂长抬头望向了6大元,不无苦涩地说道,虽然现在的形势对一机厂十分不利,但不到最后时刻他是不会放弃希望的。

“好,赵厂长在东南电器厂。”6大元知道老厂长不会再赖上赵东升了,于是不动声色地向他点了点头,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情既然是老厂长等人惹出来的,那么自然由他们去向赵东升解释最为合适。

老厂长离开6大元办公室的时候,背?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超级工业强国 倒序 正序

《超级工业强国》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