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厂开机仪式前,古连成和赵东升就已经商量好了这件事情,因为古连成很清楚,对市长之位觊觎已久的姜成是绝对不会让那一百五十万轻易到电器厂的,到时候肯定会惹出事端来。
结果正如古连成想像的那样,当天下午就有人向省纪委匿名举报,十有**就是姜成干的。
剩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古连成进了医院,赵东升躲了出去,等到事态被激化后,古连成就能力挽狂澜,一举扭转乾坤。
赵东升之所以会来石门市,是因为王建军的表姨家在这里,王建军小时候在这里住了三年,他曾经王建军说起过这里有水塘,夏天的时候在里面抓鱼,于是他就开车躲来了这里玩钓鱼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给,刚烤的,还挺热乎呢。”赵东升在水塘边坐下后不久,同样裹着军大衣的吴雯走了过来,笑着将手里用报纸裹着的东西打开,递到了他的面前,里面有几个热腾腾的烤红薯。
“这东西好,绿色天然无公害。”红薯是王建军表姨家自种的,使用的是茅厕里的粪便当的肥料,赵东升将鱼竿往面前的支架上一放,笑着拿过来一个烤红薯,一边剥着皮一边冲着吴雯笑道,在二三十年后,这种绿色天然无公害食品可是受到了市场的热捧,销量火爆。
“头儿,我们在这里待几天?”吴雯将手里的包着烤红薯的报纸放在赵东升身旁后,将另一张报纸铺在地上坐在了上面,她正准备拿烤红薯吃的时候,赵东升将手里已经剥好的烤红薯递给了她,她接过来咬了一小口后,微笑着问道。
今天上班后不久,赵东升突然以休假的名义带着吴雯、王建军和汪媛媛来石门市,由于事前一点儿征兆也没有,所以无论是吴雯还是王建军、汪媛媛都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做,心中充满了狐疑。
其实,赵东升的心里也没有准备,他早上刚一到办公室,就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操着黄州当地口音,要找机械厂的“狗娃”,说狗娃的三姑父病重,让狗娃赶紧回家看看。
接到这个电话后,赵东升淡淡地告诉对方打错了,这里是电器厂,不是机械厂,然后对方就挂了电话。
虽然这个电话来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赵东升却从中得到了重要的信息。
按照古连成和他的约定,一旦有人给他打电话说狗娃的三姑父病重,那么就表示省里要下来调查组了,他要立刻离开电器厂。
这件事情出乎了赵东升的意料,也出乎了古连成的意料,两人都没有想到事情这么快就闹到了省里,而省里的反应会如此迅速,竟然第二天就派来了调查组,既反应了省里现在对黄州尤为重视,同时也表明肯定有人在里面推波助澜。
打电话的时候之所以说暗语,完全是因为保密的需要,由于通讯系统不发达,机械厂除了那些中层以上干部的家中安装了独立的电话线路外,包括厂办在内,机械厂下属各个部门的来往电话都要通过机械厂电话室总机的插线员转接,也就是由总机转分机。
由于电器厂的电话线路是机械厂九车间的线路,因此通话的时候也要经过机械厂电话室总机进行转接,如此一来的话通话很可能会被插线员听到,所以不得不使用暗语。
原本,赵东升打算今天晚上和秦雨凝到张海山那里去晚饭,给张海山送行,可是没想到省里的调查组来的这么急,于是他只有到张海山的办公室和张海山打了一个招呼后,带上吴雯、王建军和汪媛媛就去休假了。
为了避免吴雯三人担心,赵东升并没有将省纪委调查组要来黄州查那一百五十万的事情告诉了他们,而且这种事情也不方便让其他人知道,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吴雯三人现在还没有资格参与到这种大事中来,知道多了的话反而会自寻烦恼。
即使是牛保国,赵东升在走的时候也只是暗示他如果电器厂有事情就往自己的身上推,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王建军和汪媛媛对赵东升带大家去休假感到很突然,不过并没有多想什么,现在电器厂的发展势头这么好,而且还有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两人实在想不出电器厂还能面临什么样的麻烦,于是开开心心地跟着赵东升就来了。
不过吴雯却不一样,作为赵东升的助理,她接触到赵东升的事情是电器厂里最多的,隐隐约约意识到电器厂肯定有大事发生,否则的话赵东升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就来这里,这不符合赵东升做事严谨的性格。
而且,吴雯昨天晚上注意到一个反常的现象,那就是市电视台虽然在新闻上播报了古连成等市领导参加电器厂开机仪式一事,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敏锐地注意到不知道什么原因,新闻上没有提及古连成对电器厂一百五十万资金扶持,要知道那可是开机仪式上的重头戏,绝对应该上新闻的。
对于那一百五十万资金的流向,吴雯是一清二楚的,她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为什么新闻上没有提及呢?她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上班后,吴雯原本想提醒赵东升昨天晚上蹊跷的新闻,不成想赵东升却毫无征兆地带着她和王建军、汪媛媛去休假,令她是倍感疑惑。
于是,趁着赵东升在水塘边独自钓鱼的时间,忐忑不安的吴雯想从赵东升那里知道电器厂是不是出事了,所以委婉地问他在这里待多长时间,从侧面进行打探:
如果赵东升只是在这里待个一两天,那么表明电器厂没事儿,赵东升可能确实是想轻松一下,一切是她多疑了。
可如果赵东升在这里待上个好几天,那么事情可能会很麻烦,因为以她对赵东升的了解,在去巴黎参展之前赵东升是绝对不会丢下厂里的事情而在外面休什么假的。
“省里的调查组今天来黄州调查古市长给咱们厂那一百五十万扶持资金的事情,咱们可能要在这里待上几天,等一个回去的最佳时机。”赵东升拿起一个烤红薯,从中间掰开咬了一口后,笑着向吴雯说道。
“什……什么,调查组?”吴雯闻言不由得大吃了一惊,愕然望着赵东升,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
第一卷 第八十七章 难得悠闲
更新时间:2o13-o4-13
“有人看不顺眼古市长给咱们厂拨款,告到了省里,省里派调查组下来看看。”赵东升见吴雯紧张了起来,于是笑着向吴雯说道,“这件事情古市长会处理好的。”
在来石门的路上,赵东升就已经感觉到了吴雯显得有些心神不宁,看来是觉察出了什么,反正现在已经离开了黄州,而吴雯迟早会知道调查组来的事情,所以他决定将事情告诉吴雯,免得她胡思乱想。
“原来是这样。”当听闻省里的调查组是因为那一百五十万的资金扶持时,吴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很清楚那笔资金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根本就不怕省里的调查组来查。
不仅如此,吴雯还从赵东升的话里敏锐地意识到赵东成此次突然离开黄州极可能与古连成有关,否则的话赵东升如何提前知道调查组要下来的消息?毕竟赵东升才来黄州市仅仅半年,根本没有能力掌握省里的动态。
想明白了这一点,吴雯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看来赵东升和古连成早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她不过是虚惊了一场而已。
赵东升和吴雯随后在水塘边闲聊着,他的运气还真不错,夜幕降临的时候已经钓上来了五条鱼,其中两条比较大,有四五斤,剩下的三条则是一两斤的模样。
离开水塘回村里时,赵东升将那三条小一点的鱼放了,拎着水桶里的两条大鱼走了,带回去做菜。
王建军的表姨刘桂花在村子的西头,一年前新盖了红砖瓦房,是村子里最先富起来的人。
赵东升钓鱼的那个水塘就是刘桂花承包的,里面种了不少的莲藕,也顺带着养鱼,收获的时候用拖拉机拉到县城里去卖,虽然辛苦,但赚得也比别人要多。
根据王建军的说法,在他表姨夫家,表姨刘桂花脑子灵,胆子大,是家里当家的人,表姨夫李满仓淳朴憨厚,领着儿女们给刘桂花打下手。
赵东升这次既然来麻烦人家,自然不能空着手来,他不仅给刘桂花带来了一桶柴油,而且还准备按照一人一天五块钱的食宿标准,离开的时候给刘桂花结算。
得知赵东升就是王建军工作的黄州电器厂的厂长时,刘桂花说什么也不肯收柴油和食宿费,赵东升不仅是王建军的哥们而且还是领导,她怎么可能丢了王建军的脸。
后来,刘桂花拗不过赵东升,收下了那桶柴油,毕竟家里的拖拉机用的上,至于食宿费则是坚决不肯收,否则的话她以后哪里还有脸去见王建军的母亲。
赵东升见状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他为什么带柴油来的原因了,他猜到了刘桂花不会收食宿费,但总不能在这里白吃白住吧,于是就用柴油当抵他们的食宿费了。
回家后,赵东升亲自下厨,很快就将那两条大鱼做成了三道菜――红烧鱼块、油炸鱼块和鱼块豆腐汤,虽然样式看上去简单,但是色香味俱全。
刘桂花尝了尝那三道菜,对赵东升的厨艺赞不绝口,想不到刘东升年纪轻轻还有这一手。
吃饭的时候,赵东升、王建军和李满仓以及李家在村里的本家长辈们围坐在堂屋的餐桌旁,一边喝着赵东升从黄州市带来的汾酒一边谈笑。
由于汾酒的产地在晋西省,李满仓等人还是第一次喝,对这种清香型白酒是赞不绝口。
赵东升知道到了这里肯定少不了喝酒,于是就从韩启礼送给他的四箱让他尝鲜的汾酒中拿了一箱出来,想必河东省的人很少喝上。
由于电器厂给市里所有的部门和企业都发去了邀请函,所以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也收到了邀请,韩启礼为了避嫌并没有来,而是派了一名副科的干部前来参加了电器厂的开机仪式,双方对此是心照不宣
吴雯、汪媛媛则和刘桂花以及李家的人在偏房里吃饭,按照乡村里的规矩,女人在来客人的时候是不能上酒席的,别看刘桂花是一家之主,但是她也不能破这个例。
堂屋里的那几个李家的本家长辈年龄和李满仓差不多,农村里面,一旦有重要的客人来的时候,通常都会将本家的长辈请来坐陪。
因为赵东升是电器厂的厂长,所以在酒桌上李家的人与他聊得最多的就是电器厂了,他们不明白赵东升为什么会同意电器厂从机械厂分离出去,要知道知道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国企呀,听说厂长和副市长平起平坐。
在河东省,黄州机械厂是排名前五的大国企,再加上石门与黄州挨着,因此在石门市也非常有名。
邻村就有一个小青年前年凭借着姨父在黄州机械厂当车间主任,进而顺利地被机械厂招了工,摇身一变吃上了公粮,捧上了铁饭碗,不仅上门提亲的人踏破了家里的门槛,连父母在村里腰杆都挺直了许多,被村里无数的年轻人羡慕和嫉妒。
赵东升知道如果跟李家的人讲现在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的话他们绝对听不懂,于是就推说是市里的决定,这样也就省了很多口舌。
王建军见大家好像有些轻视电器厂,也就是间接轻视了赵东升,于是忍不住替电器厂辩解了起来,表示电器厂是黄州市市长古连成直辖的企业,就是副市长也无权插手电器厂的管理和运作。
为了证明电器厂的重要性,王建军特意举了一个例子,昨天电器厂的开机仪式古连成不仅亲自领着市委和市政府的一干领导亲自前来参加,而且还拨款了一百五十万。
听到这里,李家的人不由得纷纷对电器厂刮目相看,一百五十万,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赵厂长,你们电器厂还招不招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一名黑胖中年人笑眯眯地望着赵东升问道。
黑胖中年人的话音刚落,酒桌上其他李家的人就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赵东升,等待着他的回答。
大家现在已经知道赵东升和邻村那个被机械厂招工的小青年的姨父一样,都是和乡长一样大的干部,而且赵东升是电器厂的一把手,权力比那个小青年的姨父大多了,既然那个小青年的姨父能将他招进机械厂,那么赵东升当然也可以了。
去年电器厂招工的时候,王建军特意给刘桂花打了电话,想看看李桂华的儿子们,也就是他的表兄弟们有没有兴趣进电器厂,他手里有一个赵东升给的名额,能将人特招到电器厂里。
可惜的是,当听说电器厂招的是合同工,只拿基本工资,并且两年后电器厂自负盈亏,刘桂花觉得不划算,一点儿也没有保障,于是就没让儿子们去,毕竟家里的生意做的不错,赚得电器厂还要多。
于是,王建军就将这个名额给了自己的一个堂兄。
刘桂花虽然没有让儿子们去,不过这件事情却在村子里传开了,村里人都知道她有一个优秀能干的表外甥了,竟然可以将人招进工厂里。
别看刘桂花不稀罕电器厂的合同工,村里的那些人可都巴不得能进入电器厂,怎么说电器厂也能拿到基本工资,一个月五十来块,这在农村里已经相当可观了。
本来那几个本家听说赵东升这个电器厂的一把手来了,有心想问问看电器厂什么时候招人,在赵东升面前挂个号,怎么说也有一层亲戚关系在里面不是,赵东升届时还不照顾一下自己人?
只不过大家虽然都有这样的心思,但谁也不好意思问出口,毕竟这是李满仓的关系,不是他们的关系。
等到王建军说出电器厂是市长的直属企业,市长又领着市委、市领导的人去给电器厂的开机仪式捧场,而且还拨款一百五十万时,大家真的再也坐不住了,一百五十万,就是电器厂什么都不干也足够厂里发好几年的工资和奖金了。
于是,趁着大家的酒喝得差不多了,黑胖中年人忍不住,率先问了出来。
“现在还不清楚,要看上级的指示。”赵东升见大家都望着自己,于是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说道。
其实,按照赵东升的计划,录音机只不过是他的敲门砖,下半年电器厂将引进其他的生产线,扩大电器厂生产的规模和种类,届时肯定缺员工,招工是一定的。
不过在事情没有确定之前,赵东升是不会向外界透露的,万一中间出了什么意外,那可就丢大人了。
“赵厂长,我家的三小子今年十七了,初中毕业,如果以后你们厂还招人的话,我……”黑胖中年人闻言,笑着向赵东升说道。
“五叔,我嫂子……我嫂子难产了,流了好多血,要去县里的医院,你们家的拖拉机能不能送一下。”不等黑胖中年人说完,一个十五六岁、穿着上面打着几个醒目补丁的花格子衣服、梳着两条辫子的俊俏大眼少女哭着跑了进来,打断了他的话,冲着李满仓喊道。
“怎么会这样!”李满仓闻言顿时站了起来,冲着那个少女说道,“花花,你别急,我这就让你二哥开拖拉机送你嫂子去县医院。”
说着,李满仓就大步向门外走去,准备喊在偏房吃饭的二儿子刘铁。
“大叔,孕妇不能见风,还是用吉普车吧,它的速度比较快。”见此情形,赵东升不由得起身喊住了李满仓。
那名哭泣着的大眼少女闻言,禁不住抬头,泪眼婆娑地看向了赵东升。
“赵厂长,那就麻烦你了。”李满仓知道赵东升说的在理,于是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赵东升随即通知了在偏房吃饭的吴雯,让她带上钱跟自己开车去送人,之所以要带钱,是因为孕妇的情况很危险,到了县医院肯定需要钱,从大眼少女的衣着来看,她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可能一时半会儿拿不出需要治疗的钱来。
第一卷 第八十八章 转院可以,开个证明
更新时间:2o13-o4-14
大眼少女的出现彻底搅乱了李家的酒局,赵东升用冷水洗了一把脸,使得自己有些慵懒的神智变得清醒后,和李满仓、刘桂花等人风风火火地赶向了大眼少女的家,吴雯开着吉普车紧紧跟在后面。
由于赵东升是电器厂的厂长,在李家的那些人眼里他是与乡长同一级别的干部,所以晚上喝酒的时候大家留有分寸,并没有灌他酒,否则的话赵东升现在早就被喝趴下了,因为那些人里酒量最少的也有一斤,喝汾酒就像喝凉水,他和王建军是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的。
不过就算这样,赵东升在大家热情的招待下也喝了有五六两的样子,虽然神智还保持着清醒,不过脸上却红了,微微有些发烫。
大眼少女的家在村北,是一个有着泥巴院墙的院子,院子里有三栋跟刘桂花家一样布局的房子,只不过刘桂花家的是新瓦房,而这里的是上了年头的老房子,而且除了正屋是砖房外,两边的偏房则是土房。
由此可见,大眼少女的家境并不好,这也是当下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赵东升就是出身于农村,在他的印象里,自从七岁被当兵的父亲接到城里以后,就再也没有进过这么穷的人家了,因为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村也进行了大发展,摆脱了以往的贫困。
院门前围着不少人,在那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赵东升一靠近就听见女人的叫声隐隐约约地从西偏房里传来,看来大眼少女的嫂子应该就在那里面。
“让让了,大家让让了,车来了。”李满仓冲着围在门口的那些人喊了一嗓子,围观的人于是纷纷闪向了一旁。
由于院子里也聚着不少人,赵东升没跟着李满仓和刘桂花等人进去,再说他一个男人也不不方便进到房里,于是立在了院门口的吉普车旁。
不一会儿,一群人从院子里涌了出来,走在前面的几个小伙子抬着一个门板,门板上是躺着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看样子就是大眼少女的嫂子,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拉着边上一个中年妇人的手不停地喊叫着,脸上额头上布满了汗水。
“哪个是她老公?”赵东升见状拉开了吉普车的后门,帮着将门板上的女人抬到了后座上,然后冲着那几个抬门板的小伙子喊道,等下到了县医院肯定要进行手术,需要女人的老公签字。
“他男人跟着他公公在市里的建筑队干活,还没回来。”不等那几个小伙子开口,刘桂花就抢先说道。
“车里位子有限,只能再上来两个,来个能做主的和能照顾孕妇的。”赵东升闻言,向周围的人喊了一声,然后招呼吴雯上车。
由于喝了酒,赵东升就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吉普车由吴雯来开,他之所以前去是因为吴雯去年年初才学的车,驾驶经验有限,以前只在市里开过,还从去过乡下,更别说在乡下走夜路了,他不放心让吴雯一个人去。
听到赵东升的话后,人群里马蚤动了一下,随后,大眼少女和那个先前被孕妇握着手的中年妇人上了车。
临上车之前,刘桂花将一个手绢包着的东西塞进了中年妇人的手里,里面是两百多块钱,由于事出突然,家里也只有这么多现钱了。
中年妇人感激地握了一下刘桂花的手,什么话也没有说,此时是无声胜有声了。
在人们关切的注视下,吴雯按了一下喇叭,启动吉普车驶离村子。
“菩萨保佑,母子平安!”望着离去的吉普车,刘桂花双手合十,小声祈祷着。
人群中,王建军紧紧搂着汪媛媛,汪媛媛将头依偎在他的怀里,两人神情严肃地目送着吉普车消失在了夜幕中,谁也怎么也想不到会在这里遇上这种事情,万一大眼少女的嫂子有什么不测的话,那可就是一件悲剧了。
“我来开吧。”离开村子后不久,赵东升示意吴雯停车,也不知道是吴雯第一次在乡下走夜路,还是后座孕妇的喊叫声令她心慌,吴雯显得非常紧张,车不仅开的满而且还很颠簸,毕竟乡下现在的路都是土路,坑凹不平在所难免,这样下去的话将耽误孕妇的抢救时间。
“头儿,你喝了酒,不能开车的。”吴雯闻言停下了吉普车,提醒着赵东升,禁止酒后驾车可是赵东升定下来的规矩。
“你不说的话,那不就没人知道了。”赵东升狡猾地冲着吴雯微微一笑,打开车门下了车。
吴雯闻言怔了一下,随后也笑了笑,坐到了副驾驶的座位上。
听到了赵东升和吴雯的对话后,坐在后座搂着嫂子的大眼少女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紧张的神色,她可是知道赵东升喝了酒的,而酒后驾车可是很危险的:
大眼少女在县城读书的时候就见过一起醉酒驾车酿成的惨祸,一个小青年喝了酒后开着拉面粉的货车撞了一辆停在路边的长途客车,结果惨不忍睹。
换了赵东升开车后,吉普车的速度不仅提了起来,而且行使得也平稳了许多。
一个多小时后,在大眼少女提心吊胆的等待中,吉普车来到了三四十里外的县城,径直驶进了县医院,大眼少女的嫂子此时已经昏迷了过去,后座上沾满了血。
值班的医生见情况危急,立刻通知了妇产科的大夫,幸好家属区就在医院里,妇产科的大夫很快就赶来了,将大眼少女的嫂子推进了手术室进行抢救。
“在上面签字。”与此同时,一名护士将一份手术同意书和钢笔递向了赵东升,她以为赵东升是大眼少女嫂子的老公。
“对不起,你搞错了,我们只是帮忙的,她们才是孕妇的家人。”吴雯闻言,于是向那名护士解释。
“你们是孕妇什么人?”那名护士这才发现自己搞错了,于是问向了焦急地立在一旁的大眼少女和中年妇人。
“护士,这是我娘,里面的那个人是我嫂子。”大眼少女闻言,连忙向护士介绍着中年妇人的身份。
中年妇人名叫杨素芬,有三子两女,由于家里穷,去年夏天丈夫带着三个儿子去市里建筑队干活去了,大眼少女是她的二女儿张花花,住在县城里的妹妹家,在县城上初中,家里就剩下她和大女儿和二儿媳妇王娟操劳。
“大娘,你在上面签个字。”护士随后将那个手术同意书和钢笔递给了杨素芬。
“花花,你替娘写上名字。”杨素芬不认字,于是向张花花说道。
“这可不行,这上面的签名必须是你本人才行,否则的话我们无法进行手术。”护士见状,立刻开口阻止。
“我娘不识字,我来签。”张花花闻言,从杨素芬的手里拿过了钢笔和手术同意书。
“你今年多大了?”护士伸手按在了手术同意书上,盯着张花花问道。
“十……十八了。”张花花迟疑了一下,然后一挺胸脯,娇声回答。
赵东升和吴雯不由得对视了一眼,张花花看上去顶多十六,怎么可能有十八,不过这小丫头的脑子倒是挺灵活的,懂得随机应变。
“十八?”护士狐疑地打量了张花花一眼,随后冲着她一伸手,“身份证拿来看看。”
“走得急,我忘在家里了。”张花花冲着护士摇了摇头,随后恳求道,“大姐,你就让我签吧,我嫂子还在里面等着手术呢。”
“孕妇现在的情况很危急,县医院的条件有限,你们还是赶紧往市里送吧。”正在这时,手术室的门开了,一名中年女医生摘掉口罩后走了出来,面无表情地向赵东升说道,她也以为赵东升是王娟的丈夫。
小护士连忙凑到中年女医生的耳旁小声解释了一下,中年女医生这才清楚自己搞错了,想想也是,从赵东升的衣着举止来看,也不像是王娟的丈夫。
赵东升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石门市距离县城有一百多公里,走省道的话至少两个小时,以王娟现在的情况别说撑两个小时了,就是二十分钟也困难,如果再不马上进行手术的话,很可能就是一尸两命,母子双亡了。
从中年女医生消极的态度上,赵东升敏锐地感觉到王娟的情况很不乐观,好像中年女医生已经无法救母子中的任何一个,为了避免母子都死在医院里给医院带来麻烦,这才让张花花的嫂子转院,否则的话她至少要问张花花的娘要保孩子还是保大人。
“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儿媳妇呀。”杨素芬闻言,双腿不由得一软,给中年女医生跪在了地上,苦苦哀求道,“我们只要救大人,只救大人。”
“大姐,不是我们不救,而是我们医院确实没有这个条件,你们还是尽快去市里吧。”中年女医生见状连忙去扶杨素芬,劝她道。
“这可咋办!”杨素芬闻言,不由得一阵绝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双手拍着地面大哭了起来。
“娘……”张花花见状,蹲下来抱住了她,也跟着流下了眼泪。
中年女医生摇了摇头,起步离开了。
“等一下。”经过赵东升身边的时候,赵东升忽然喊住了她。
“你有什么事情?”中年女医生停下了脚步,转身望向了赵东升,她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跟着孕妇一起来的,看上去有些不好惹。
“人我们都送过来了,总不能这么送走吧。”赵东升不动声色地看着中年女医生,“要想转院也可以,你给我开一个转院证明,到省里打官司的时候,我也知道该向省委和省政府告谁。”
“你是什么人?”中年女医生见赵东升又是打官司又是省委、省政府的,口气不小,顿时警惕地望着他。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知道以后打官司的时候找谁!”赵东升闻言,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神情严肃地向中年女医生说道,“我们现在正在耽误孕妇的抢救时间,麻烦你快点儿开转院证明,我们还要赶着去市里的医院。”
第一卷 第八十九章 母子平安
更新时间:2o13-o4-14
“转院证明上盖的章在院长那里,不在我这儿。”中年女医生见赵东升抱定了打官司的心思,而且一副来者不善的架势,当然不可能开这个转院证明了,否则的话她是要承担责任的,于是找了一个借口推脱。
一旦出了医疗事故,医院有没有条件来对病人进行抢救,以及该不该对病人进行抢救,并不是医院说了算的,更不是中年女医生说了算的,要由上级卫生部门来进行鉴定。
如果明知道病人危在旦夕,医院可以抢救但又没有进行抢救的,那么肯定是要负责任的,张花花的嫂子就是这类病人。
县医院的条件完全可以对她进行抢救,但王娟现在的情况太危险了,中年女医生没有把握救活母子中的任何一个,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极易引起纠纷的死亡事故,她唯有找借口将人往上级医院送,这是最稳妥的方法。
所以,这个转院证明中年女医生是万万不能开的,如果不是赵东升的话,普通的病人哪里会想到开什么转院证明,直接就将病人拉走了。
“这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见中年女医生开始耍赖,赵东升面无表情地冲着她摇了摇头,抬起手看着手腕上的表,“提醒你一下,就在刚才,时间已经过了三十秒。”
“你究竟是什么人?”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赵东升,中年女医生沉不住气了,有些激动地问道,她还从没有遇见这么不讲理的人。
“这是我的工作证。”赵东升见中年女医生怕了,从身上掏出工作证扔了过去。
中年女医生接过工作证打开一看,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职务竟然是黄州市电器厂厂长,不过令她感到震惊的是赵东升的年龄,只有二十二岁。
既然电器厂的前面加了“黄州市”这三个字,那么表明这是一个市属企业,怎么得也是一个科级的厂子吧,而赵东升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厂长,那么显然有着深厚的背景,否则怎么可能成了一个科级干部?这样的人可绝对不好惹呀。
“你等一下。”中年女医生压抑着心中的震惊,将工作证还给赵东升后急匆匆地离开,打电话请示院长去了。
目睹了先前的一幕后,吴雯冲着赵东升眨了一下眼睛,伸出大拇指示意他这一手做的漂亮,逼得中年女医生不敢再坚持让张花花的嫂子转院。
张花花和杨素芬也停止了哭泣,既紧张又期待地望着中年女医生消失的方向,两人这时也看出来事情有所转机。
“要做手术可以,不过你要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片刻之后,中年女医生回来了,有些尴尬地向赵东升解释,“这个手术有很大的风险,万一手术失败了,我们可不想出医疗纠纷。”
赵东升觉得中年女医生这回说的是实话,医院是不想找麻烦,尤其是这种孕妇的事情,很容易就引起孕妇家人过激的反应,于是他望向了张花花的娘,想看看她什么意思。
“你们放心,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绝对不会闹事的。”杨素芬见可以给王娟手术了,连忙站起来向赵东升说道。
赵东升闻言想了想,拿起了手术同意书和笔,准备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既然中年女医生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么此时此刻只有他才能救手术里的孕妇,虽然有些冒险,但值得一试。
“头儿,你这么做可是犯法的。”就在这时,吴雯一把抓住了赵东升的手腕,关切地冲着他摇了摇头,低声提醒他。
赵东升并不是王娟的家人,他要是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的话,一旦王娟有什么三长两短,张家的人不闹的话还没什么,万一闹起事来,那么后果可就非常的严重了。
张花花和杨素芬听见了吴雯的话,不由得紧张了起来,眼巴巴地瞅着赵东升,眼神中充满了期望。
“如果能救了两条命的话,那么也顾不上其他的了。”赵东升抬头忘了一眼张花花和杨素芬,冲着吴雯微微一笑,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递给了中年女医生。
“你们去办理住院手续吧,先交一千块钱的住院押金。”中年女医生自信看了一下赵东升的签名,冲着他点了一下头,有了这个签名,那么赵东升也牵涉其中,就不用担心孕妇的家属闹事了。
王娟闻言,脸上流露出为难的神色,包括刘桂花给的那两百多块钱,她的身上现在还不不到五百块钱。
“用最好的药,不要担心钱。”看出了刘桂花有难处,赵东升随即向吴雯微微颔首,吴雯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二十张百元大钞递给了先前的那名护士。
这次出来,赵东升让汪媛媛从财务上拿了五千块钱,万一路上有事情的话也不致于手头拮据,不成想他们没用上,反倒是帮了张家的忙。
随后,中年女医生就快步走进了手术室,护士也领着吴雯和张花花到楼下大厅办理手续去了。
“赵厂长,谢谢你,谢谢你。”杨素芬走到赵东升的面前,扑通一声就给赵东升跪下了,一脸感激地说道,她走的时候听刘桂花说过,知道赵东升是黄州一个厂的厂长,如果不是赵东升的话,王娟的这个手术可就做不成了。
“大娘,你快起来,这只不过是我应该做的而已。”赵东升见状连忙扶起了杨素芬,将其扶到一旁的长椅上坐下,他帮王娟,根本就没有图什么回报,只不过是不想拆散一个家庭而已,而且还是一个生活如此困难的家庭。
杨素芬被赵东升的话感动了,握着赵东升的手就流下了眼泪,看来张家祖坟上冒青烟了,竟然能遇上赵东升这么好的人。
吴雯和张花花办理完了住院手续后,分别坐在了赵东升和杨素芬的边上,默默地等待着手术结果。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手术室里忽然传来一声清脆婴儿啼哭声,赵东升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看来孩子是保住了,剩下的就是大人了。
吴雯感觉赵东升明显轻松了一下,于是伸手按在了他的手上,冲着赵东升微微一笑,她从来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会为了救一对素不相识的母子而冒这么大的险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心中对他是越加得钦佩。
杨素芬听到哭声后顿时坐不住了,抹了抹脸上的眼泪,起身走到手术室门前,焦急地从门缝里向里张望,也不知道王娟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五六分钟后,手术室的人来了,先前的那名女护士抱着一个包被出来了,里面是一个啼哭着的婴孩。
“大娘,恭喜你,你孙子命真大,竟然能挺到这个时候。”女护士将包被里的婴孩给凑上来的杨素芬和赵东升等人看。
说实话,?br />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