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嘱托的话,他肯定要当成和那名员工大吵一顿,然后拂袖而去。
于是,秦强强忍着心中的怒气离开了西门道尔公司,他很清楚,既然西门道尔公司的人这么对待他,那么美国的摩莱罗拉公司和荷兰的飞兰浦公司肯定也会这么应付他,他必须要想到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因此,秦强就开始接近西门道尔公司的一个门卫,又是请吃饭又是送烟酒,后来从那名门卫那里得到了西门道尔公司技术总监的车牌号码。
那名技术总监是一名德国人,名叫杰特,秦强在一天早上趁着他上班的时候拦住了他的汽车,将一份关于那项专利的德文简捷资料从车窗塞给他。
由于秦强的这个举动,两名站在大门口的门卫立刻一拥而上将他按在了地上,就当两名门卫准备将他带到值班室里讯问的时候,杰特却出人意料地制止了两人,并且让秦强上车,带着秦强去了他的办公室。
原来,杰特发现这些资料是用德文写的后,立刻意识到秦强的身份不简单,因此准备将他带回办公室面谈。
在办公室里,杰特被那份德文资料深深地吸引了,里面的内容是针对当前电子领域的一项难题的解决技术,想法新颖,见解独到,可惜资料不全,他无法知道具体的情况。
得知秦强是来卖这项技术的专利后,杰特立刻拍板决定买下它,直到这个时候,秦强终于扬眉吐气,一泄心中的郁闷了。
双方谈专利转让之前,西门道尔公司的人问秦强对此次谈判的规格有什么要求时,秦强哪里经过这种阵势,想到对方是国际大公司,因此谈谈地说了一句“依照国际标准来”。
西门道尔公司尊重了秦强的意见,安排部门经理级别的人来跟他谈判,没有进行任何讨价还价,一口就答应了秦强提出来的转让价格,按照国际惯例用美元进行了支付。
秦强见转让合同上写的是美元,于是就要求西门道尔公司的人按照一比三点五的汇率换算成华币给他。
接下来面对美国的摩莱罗拉公司和荷兰的飞兰浦公司时,秦强也都表示“依照国际标准”来进行技术转让谈判,两家公司自然也就用美元支付,这就使得秦强手里有了一千七百多万,而不是赵东升先前计划的五百万。
赵东升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是苦笑不得,看来秦强还真的走了狗屎运,竟然凭着一句无意中的“依照国际标准”就让三家公司用美元来结算,这个美丽的误会使得他们整整多赚了二点五倍的资金。
其实,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赵东升的那三项专利太出色了,使得那三家公司认为它们值这个价钱,这才如此痛快地付钱。
第一卷 第六十九章 双喜临门
更新时间:2o13-o4-o4
卖了那三项专利后,秦强按照赵东升的嘱咐去税务部门缴税。
赵东升可不希望他和秦强、秦雨凝合伙的公司将来在税务上出现问题,否则的话将非常麻烦,他要尽最大的努力消除潜在的隐患。
相对于三人所获得的丰厚资金回报而言,这些税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况且专利交易属于高科技产业的类别,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国家对此有政策支持,只收百分之八的税,这使得赵东升又捡了一个大便宜,省下了不少的钱。
秦强在缴税的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税务部门办理缴税的是一个中年女人,听说秦强要神情的是一千七百多万的专利交易税时立刻傻了,她以前虽然也见识过这种千万级别的税单,可这是涉及到专利方面的,而专利方面的税单别说是千万级别的,就是十万级别的也是寥寥无几。
不得不说,这种情况与社会环境着很大的关系,一是科技落后,专利开发速度缓慢,二是人们还没有专利意识,即使有一些技术上的创新也不会去申请专利,三来申请专利的地方也少,除了位于京城的国家专利局外,别的省市还没有设立分支机构,这就导致了专利交易凤毛麟角。
那名中年女人拿不准主意,于是就汇报给了领导,那名领导仔细检查了秦强提供的专利证明以及专利转让授权书,确定秦强提供的手续完整后又向他的上级报告,得到了上级的首肯后,这才亲自办理了这笔税收,足足耗费了秦强一上午的时间。
直到多年以后,当时参与了办理这笔税收的税务人员对当时的过程依旧印象深刻,这笔百万税收开创了国内专利交易的先河。
缴完了税,秦强就在南方各大城市间奔波着,竭尽全力地收买着那些企图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直到几天前才完成了收购任务,买了一些礼物后,带着那些原始股凭证回了黄州。
一千六百多万的原始股,赵东升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一旦那些公司在深州证卷交易所挂牌上市,那么它们的价值将飙升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将是他挖到的第一桶金。
事实正如赵东升所预料的那样,当深州证卷交易所成立后,第一批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票凭证果然纷纷暴涨,那些购买了原始股的人莫不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原始股不仅是赵东升挖到的第一桶金,也是国内股市上的第一桶金,赵东升可谓非常幸运,赶上了这一波股市暴利的浪潮。
“赵哥,这些原始股凭证放哪里?”讲完了自己在过去两个多月的经历后,秦强笑嘻嘻地望向了赵东升,这可是一大笔钱呀,得找个地方妥善保管。
“找个金属柜子装起来,就放在你床下,谁也不会想到你的床下会有这种东西的。”赵东升想了想后拿定了主意,冲着秦强说道,“金属柜子下面垫上砖,防止发潮。”
“好。”秦强点了点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想到自己将要躺在一千多万上睡觉,他禁不住感到莫名的兴奋。
对于秦强来说,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不仅要了解股市,而且还制定了学习外语的计划,因为在西门道尔等三家跨国公司里他意识到语言的重要,像杰特等外国高官竟然都能说华语,虽然他们说的并不好,但简单交流还是没有问题,这使得秦强感触颇深。
赵东升在秦家一直待到晚上,由于他要开车回电器厂,因此除了中午喝了一些酒外,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并没有让他喝酒,谁都知道赵东升在电器厂订了酒后不开车的规矩,怎么可能让他自己来打破,那样岂不是要毁了赵东升在厂里建立起来的威信。
跟赵东升一起回机械厂的还有秦雨凝和6晓莲,为了免除秦强的后顾之忧,赵东升用自己手中的三个机动名额将6晓莲招进了电器厂,现在后勤部当一个正股级的小领导,手底下也管着几个人。
按照赵东升的想法,小别胜新婚,秦强和6晓莲分开这么久了,怎么着晚上也要那啥一下吧!
可有意思的是秦强和6晓莲之间竟然还没有越雷池一步,6晓莲现在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黄花大闺女,这让赵东升是大跌眼镜,他忘了现在是八十年代,社会风气远没有十几年后那么开放。
因此,6晓莲没有留下来与秦强在一起,而是和秦雨凝乘坐赵东升的吉普车回厂里,免得被人说闲话。
6晓莲和秦雨凝住在机械厂同一间女工宿舍,来到女工宿舍楼下后,她知趣地下车回宿舍,将秦雨凝留在车上。
“天凉了,这是我打的一件毛衣,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身。”等6晓莲离开,坐在后排的秦雨凝从一旁的座位上拿起一个购物袋,微笑着递给了赵东升,脸颊挂着一抹娇羞的红晕。
“你打的毛衣肯定合身。”赵东升打开购物袋一看,里面是一件红色的高领毛衣,于是笑着向秦雨凝说道。
“晚安。”秦雨凝闻言冲着赵东升嫣然一笑,推开车门走了下去,站在宿舍门口微笑着冲赵东升挥着手。
“睡个好觉!”赵东升并起右手中指和食指点了一下前额,冲着秦雨凝微微一笑,随后一踩油门离开了。
直到吉普车消失在夜幕中,秦雨凝这才背着双手蹦蹦跳跳地走进了宿舍楼,对赵东升收下那件红色高领毛衣感到非常开心,这可是她好不容易才学会的。
这件红色高领毛衣后来一直陪伴在赵东升的身边,成为了他和秦雨凝爱情的一个见证,对两人来说可谓意义非凡。
元旦后的第三天,一直在为资金问题发愁的赵东升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消息,韩启礼调集好了三百万的资金,与他正式签署了电器厂向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贷款三百万的协议。
协议里的抵押物正是电器厂的那些机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给它们估价三百万。
由于这件事情不方便被外人知道,因此双方在签署贷款协议的时候异常低调,所有的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就连签约的地点都是在黄州市的一家小餐馆里,签约现场只有赵东升、吴雯和韩启礼、韩世杰。
除了极个别的人外,外界根本就不知道电器厂和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竟然有这么一笔贷款业务。
签约的时候,无论是赵东升还是韩启礼,两人谁都没有想到,这三百万的贷款在将来不仅使得韩启礼身陷囹圄,更是使得电器厂遭受了建厂以来的第一场危机。
就在签约后的第二天上午,另一个好消息接踵而来,巴黎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组委会给电器厂发来的邀请函被邮递员送到了电器厂门卫值班室。
这对赵东升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当他从信封里拿出了那张盖有巴黎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组委会鲜红公章的邀请函后,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事到如今他终于可以稍稍轻松一下了,扫清了前往巴黎的最后一道障碍。
虽然世界上的任何厂家都可以向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递交参展的申请,但并不是每个厂家都会获得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的邀请,因为为了保证展销会的质量,这里面还有一个门槛的限制。
对于那些世界知名厂家,或者在各个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厂家,它们向组委会递交申请函直接就会获得邀请函,而像黄州电器厂这样默默无名的地方厂家,那么组委会会有专业人士对其提供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
只有通过了那些专业人士的审核,认为其有资格参加展览会,那么像黄州电器厂这样的地方厂家才能获得邀请函。
由于审核的人士具有非常高的业务水平,因此在这一环节遭到淘汰的厂家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通过率一直在个位数徘徊,竞争可谓十分残酷。
而拿到了邀请函,并不代表着赵东升可以松懈下来,这只是一个开头,代表着他已经进入了“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时间”,随后的一切都将围绕着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来进行,例如展台的大小、出国签证、机票预订、展品运输、住宿酒店等等,繁琐而复杂。
收到邀请函后,赵东升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一月底以前将他需要的场地大小打电话通知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组委会,让组委会给他预留一个展台。
展台的大小由电器厂自行选定,组委会将场地划分为一个个面积相等的展位,像电器厂这种初次参加展会的小厂家最多可以要两个连在一起的展位,而那些国际有名的公司则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要多个展位。
一旦预留了展台,赵东升必须在三月底以前将租赁展台所需要的费用交给组委会,如果时间到了没有交费的话,那么组委会将不再给他准备展台。
第一卷 第七十章 抱怨
更新时间:2o13-o4-o5
赵东升收到邀请函的当天中午就带着邀请函去找了张海山,向张海山汇报了此事,晚上的时候又到市委家属院拜见古连成。
要去巴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涉及到签证和费用等许多问题,这不是赵东升现在的能力所能解决的,按照规定要向上级单位进行汇报。
不过电器厂现在就是后娘养的孩子,或许说连后娘都没有,根本就不受市里面各个单位的待见,导致连个上级主管单位也没有。
这样一来的话赵东升自然就要去找古连成,让古连成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再怎么说电器厂也是古连成拍板成立的。
况且电器厂参加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不仅对黄州市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且对古连成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政绩,在此之前,别说黄州市,就是河东省还没有企业参加过这种顶级规格的国际活动。
因此赵东升可以断定,古连成非常乐意自己给他找的这个“麻烦”,肯定会对电器厂大力支持的,那么自己就不必担心签证和费用的问题了。
给门卫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后,赵东升顺利地进入了市委家属院。
古连成是市长的同时也是市委的副书记,黄州市不折不扣的二把手,按照规定要住在二号院里,一号院里自然住的是黄州市的一把手,市委书记冯水生,两家小楼背靠背地矗立在一起。
自从机械厂流水线事件曝光后,二号院那种门庭若市的热闹场景就一去不复返,变得门可罗雀,就连一些来家属院办事的人都绕着二号院走,生怕跟古连成沾上关系。
因此,当赵东升敲开了二号院的院门后,古家的保姆显得十分意外,还以为赵东升敲错了门。
赵东升向保姆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黄州市电器厂厂长赵东升,有工作上的事情要向古市长汇报。
毕竟市长可不是谁说见就能见的,因此保姆并没有让赵东升进门,关上门后向古连成请示。
古连成正在书房里百~万\小!说,听保姆说赵东升要向他汇报工作后不由得怔了一下,说实话他根本就不记得赵东升的名字。
不过,古连成对电器厂却有印象,毕竟电器厂是在他的主持下从机械厂分离出去的,随后眼前就浮现出了赵东升的影像,他记得自己好像在办公室里见过赵东升一次。
古连成很奇怪,电器厂只是一个小小的正科级单位,赵东升有什么事情要向自己汇报的,而且这也不符合工作的流程,赵东升有事应该向他的上级单位汇报,此举无疑是属于越级上报。
一般来说,越级上报在官场可是一种大忌,除非事情迫不得已,否则没人会这么干。
难道电器厂遇到了什么麻烦不成?古连成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冲着保姆点了一下头,让赵东升进来。
不管怎么样,赵东升能在这个时候来找他,那么表明赵东升还是非常重视他的这个市长的,不想周围的那些人见风使舵,跟红顶白。
凭着这一点,古连成也要去见赵东升,他毕竟是市长,有着市长的胸襟和魄力,虽然现在处于事业的低谷,但也不能让别人小看了他,说他现在连个小小的电器厂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保姆随后将赵东升请进了大厅,并给他端来了茶,告诉他古连成在楼上的书房处理一些文件,让他稍等。
赵东升知道古连成这是在有意晾他,再怎么说古连成也是正厅的市长,他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而且还是企业干部,岂是想见就能见到的。
于是,赵东升不动声色地坐在大厅的沙发上等古连成下来,谁让两人的级别相差如此悬殊呢。
古连成并没有长时间晾赵东升,二十多分钟后就从楼上走了下来。
“市长!”赵东升见状,连忙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喊道。
“小赵,坐。”古连成微笑着向赵东升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然后在大厅里的沙发上落座后,不动声色地问赵东升,“听小芳说你有工作要向我汇报?”
小芳就是给赵东升开门的那个保姆,是古连成在乡下的一个亲戚,论辈分喊古连成叔,她的老公也在二号院,担任勤务员,两人一起负责二号楼的日常打理事务,深得古连成的信任。
“市长,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厂前段时间向巴黎的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组委会去了一封申请加入展会的信,组委会今天给我们来了邀请函,我们想去见识一下,学习一下国外的先进经验。”赵东升从随身的黑色手提包里拿出了那封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组委会的邀请函,走过去放在了古连成面前的桌上,立在那里一脸郁闷地向古连成说道:
“原本这件事情我不应该来打扰市长休息的,可是我们电器厂连后娘养的都不如,市里竟然没有单位接收我们厂,我不知道该向谁汇报这件事情,想来想去就想到市长您了,毕竟我们电器厂是在您的关怀下建立起来的。”
赵东升后面的一通话听起来是在抱怨,其实却是在古连成暗示电器厂是他的嫡系,如果电器厂取得了什么成绩,那么自然也就是他的政绩了。
“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古连成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一个机构,眉头微微一蹙,随后他就听出了赵东升话里的怨气,有些意外地问道,“你们没有上级单位?”
“嗯!”赵东升郑重地点了点头,他不介意这个时候在古连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强烈不满,于是故作气愤地说道,“我为这件事情找过机械工业局、电子工业局和轻工业局,可这三个单位互相踢皮球,谁也不要我们厂,还给我们厂开具了拒收证明,这简直就是欺负人嘛!”
“拒收证明?”古连成觉得有些惊讶,他想不到机械工业局、电子工业局和轻工业局竟然会做出这种荒唐的事情来。
等得知这三封拒收信是赵东升在三个局死磨硬泡的结果后,古连成不由得哑然失笑:
赵东升还是太过年轻了,做法未免有些偏激,如此一来电器厂以后还怎么与那三个局打交道?那三个局可是电器厂在市里的对口单位,如果他们不接收的话,那么电器厂就只有先飘在外面了,那样的话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虽然古连成不知道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不过他并没有询问赵东升关于展销会的事情,而是让赵东升讲讲电器厂近几个月来的发展。
赵东升对此早有准备,有条不紊地将电器厂招工、员工培训和研制录音机等事讲给了古连成。
随着赵东升的讲述,古连成的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不仅想不到赵东升竟然招了两百多合同工,而电器厂正式职工还不到一百人;还想不到赵东升将电器厂划分为了功能完善的八大部门,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从南方请来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更想不到赵东升带领技术部的那些年轻人研制出了一台可以参加那个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的录音机。
联想起前一段时间赵东升和齐鸣在酒楼发生的冲突,古连成已经可以确定,赵东升的确是一员有着雄心壮志的干将,想要白手起家,在黄州干出一番事业来。
“今天太晚了,你先回去,明天我来处理这件事情。”等赵东升讲完,古连成沉吟了一下,望了一眼桌面上的邀请函后,不动声色地向赵东升说道,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是什么,因此无法给赵东升任何答复,只能先往后拖一拖。
“那就不打扰您的休息了。”赵东升闻言,立刻微笑着向古连成一颔首,知趣地离开了。
保姆按照古连成的吩咐,将赵东升送出了院门,走出院门的一刹那,赵东升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今天晚上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剩下的就要全看古连成的了。
其实不用猜赵东升都知道,古连成等下肯定会找人打听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的事情,结果如何,明天自然就会见分晓了。
赵东升离开后,古连成这才拿起桌面上的那张邀请函,打开一看顿时怔了,上面的内容竟然是用英文和法文写的,他根本就看不懂。
“赵厂长来这里的事情不要说出去。”就在古连成随意翻看着邀请函的时候,保姆回来了,他沉吟了一下,交待了保姆一句后拿着邀请函到了楼上的书房,这件事情太过突然,他不想现在就让外面的人知道。
“老刘,休息了没?”来到了书房,古连成往书桌后面的椅子上一坐,将邀请函往手上拍了拍后,拿起了桌面上的电话,拨通了省经贸委主任祝杰的电话,“我有件事情想问一下,你知不知道今年四月份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电子产品展览会是个什么性质的活动?”
经贸委负责对外贸易管理和招商引资等事宜,在古连成看来,这种专业性的问题就应该问祝杰这种专业人士,祝杰即使不知道国际电子产品展览会,那么也能帮他打听到,毕竟他属于外贸口的,与外国公司接触得多。
第一卷 第七十一章 心生波澜
更新时间:2o13-o4-o5
“国际电子产品展览会?”祝杰还以为古连成找他什么事儿,微微有些错愕,随后在电话里笑着问道,“怎么,你们黄州市有企业能参加国际电子产品展览会?”
古连成在省政府办公厅当副主任的时候负责经济这一块儿,经常与省经贸委打交道,与当时的省经贸委副主任祝杰关系非常好,两人不仅都是河东省省长周浩然的老部下,而且还属于推动经济改革的“少壮派”,有着很多共同的话题。
“我们市有个厂收到了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组委会发来的邀请函,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机构,不清楚它是什么性质的?”面对着祝杰,古连成也不藏着掖着,笑着说道。
“什么?”听闻此言,祝杰的声音变得惊讶了起来,“你是说你们市里的厂子收到了它的组委会发来的邀请函,是你们的机械厂吗?”
“不,是一个新组建的小厂子。”从祝杰的反应中,古连成感觉事情好像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于是不动声色地说道,“我去年从机械厂里拆分了一个电器厂出来,他们自己研制了一款录音机,准备去参加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
“录音机!”祝杰的语调里充满了一丝怪异,随后就陷入了沉默中,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纵观全世界,家电产品是欧美和日本的天下,而国内由于技术落后,在祝杰看来还真的没有哪个厂家生产的家电有实力登上国际顶级展会舞台的。
“你跟我说说,那个邀请函是什么样子的,里面什么内容?”祝杰不说话,古连成知道他在想事情,自然也就不开口,片刻之后,祝杰的声音从话筒里传了过来,语气显得十分严肃,已经完全没有了先前开玩笑的心情。
“上面的文字是用英语和另外一种文字写的,这种文字我不清楚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可能是法文吧,因为邀请函的封面上印着巴黎埃菲尔铁塔。”古连成闻言翻看了一下邀请函,将视线落在了封面上,沉声说道,“埃菲尔铁塔下面还有一串阿拉伯数字,数字前面有几个英文字母,像是编号什么的。”
“那个电器厂厂长怎么知道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的事情?他的人品怎么样?”祝杰顿了一下,一本正经地问道。
“他是燕大机械学院毕业的,可能是在京城的时候听说的这件事情,我觉得是一个挺不错的小伙子。”古连成见祝杰问赵东升的人品,不由得问道,“怎么,你怀疑这个邀请函是假的?”
“据我所知,咱们国内只有两个厂家参加今年在巴黎举行的这届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这两家都是重量级的央企,一个是机械工业部的下属企业,另外一个是电子工业部的下属企业,都是国内最先进行改革的企业,两个部委对其分别进行了大力扶持,在咱们国内电子和电器行业可是不折不扣的龙头企业。”祝杰并没有直接回答古连成,而是跟他说了一个现实情况,“除此之外,我没有听说还有别的厂家参加这届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
“你的意思是,这个邀请函有问题?”古连成这下终于知道事态的严重,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的级别竟然如此之高,使得国内只有两家实力雄厚的央企参与,脸上流露出疑惑的神色。
经过祝杰这么一说,古连成不由得也怀疑赵东升拿给自己的邀请函是假的,他真的不认为成立了半年不到的电器厂有实力参加如此重要的展销会。
“你把邀请函上面的那个编号给我,我们单位有一个同事的孩子在巴黎留学,让他去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的组委会打听一下,就知道这个邀请函是真的还是假的了。”祝杰也不敢肯定这件事情就是假的,万一邀请函是真的话,那么可就要闹出笑话了,他沉吟了一下,向古连成说道。
事到如今,古连成知道这恐怕是最好的主意了,随后将邀请函封面上的编号报给了祝杰,虽然他不懂英文,但是学过华语拼音,而华语拼音与英文字母一样,所以那几个英文字母他还是认识的,只不过是用华语拼音的形势报了出来。
等古连成报完了编号,祝杰就挂了电话,不过在五六分钟后又打了过来,向古连成打听电器厂和赵东升的事情。
而古连成心中对那个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也充满了好奇,顺势也向祝杰进行了了解,两人足足打了一个小时的长途电话。
“老古,如果这个燕大的高材生这次能在那个展销会上整出一点儿动静出来,那么你现在的形势就会好上许多。”临挂电话的时候,祝杰意味深长地向古连成说了一句。
放下手里的电话,古连成皱着眉头望着一旁墙壁上挂着一个“忍”字,原本已经平静的心中禁不住荡起了丝丝涟漪。
古连成很清楚祝杰最后一句话里的意思,要想改变自己现在的被动处境,他必须在调离黄州市市长之前切切实实地拿出一个有着足够影响力的成绩出来,这样才能咸鱼翻身,否则一旦调到了那些边缘化的部门,以后就更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希望这个东西是真的。”良久,古连成的视线落在了桌面上的那封邀请函上,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
第二天上午,赵东升召集了八大部的主任来他的办公室开会,将他那间原本就不大的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
既然已经拿到了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组委会的邀请函,那么下一步的计划也就要实施了。
赵东升召开会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给电器厂生产的那款录音机起名,毕竟要去参加一项国际级别的重大展会,录音机岂能没有名字。
二是制定录音机的生产计划,准备开足马力生产录音机,厂里的职工可是天天盼着录音机投产,士气正旺。
反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开出的三百万的现金支票已经在赵东升的手里,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能到农行的账户去入账,这样就能采用原材料。
“大家集思广益,想想有什么好名字。”赵东升首先抛出了给录音机起名的事情,笑着望着参与会议的众人。
人们在下面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谁也不开口,毕竟这种大事还是赵东升和牛保国来定比较好。
“厂长,你还是提议一个吧。”见此情形,坐在赵东升身旁的牛保国笑着向赵东升说道,他可是知道赵东升在研制录音机的时候居功至伟。
听闻此言,那些低声说着话的人立刻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了赵东升,现场的众人中,赵东升无疑是最有资格来给录音机命名的。
“咱们电器厂的目标是做出比别人更好的产品出来,我看录音机的名字不如就叫‘威尔’吧。英语单词e11可以用来形容动作“很好”的意思,咱们只有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好了,那么才能做出比别人更好的产品来,咱们取它的谐音,不仅听起来洋气,同时也是警示自己要做好手头的每一个工作。”赵东升沉吟了一下,微笑着向众人说道。
“威尔!”牛保国品味了一下后点了点头,赞同了赵东升的提议,“好名字,寓意深长,我觉得叫威尔不错。”
其余的人闻言,也都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威尔这个名字既贴切又形象。
“李主任,明天你去一趟京城,到国家专利局去注册‘威尔’这个商标,这将是咱们的第一个品牌,一定要保护好。”见大家都认同这个名字,赵东升于是交待市场部主任李建功。
本来赵东升想让吴雯去的,可是吴雯是个女孩,而且还是一个漂亮女孩,他担心路上出什么事情,于是就换成了李建功。
“好,我等下就去车站买明天的火车票。”李建功点了点头,沉声答应了下来。
“另外,我设计了一下咱们厂的厂标,大家多提意见。”赵东升随后从他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来几张纸分给了大家,纸上画着的是两个抵在一起、各自伸出大拇指的拳头,两个拳头外面被一个圆圈所包裹住。
趁着大家看纸上图标的时机,赵东升进行了解释:两个拳头抵在一起代表竞争,大拇指代表进取,而圆圈则代表团结。
从这个图标上可以看出赵东升的寓意,他希望电器厂的人能万众一心,通过不断进取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主动。
赵东升的这个创意可谓匠心独具,用心良苦,因此再度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一致获得了通过。
于是,李建功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在国家专利局申请赵东升创立的这个厂标,电器厂自此有了代表自己形象的标志,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厂长,这商标都要申请了,咱们是不是也快开工生产了,兄弟们可早盼着这一天了。”解决完了商标和厂标的事情后,还没等赵东升宣布生产录音机的事情,生产部主任洪大发就笑着向他说道。
作为生产部的老大,洪大发当然希望厂子早点投产,否则就无法彰显出生产部的存在,生产部才是厂里不折不扣的第一大部,人数是八大部中最多的,可现在厂里的风头可全让科技部给抢去了,他心里岂能不暗暗着急。
第一卷 第七十二章 工作布置
更新时间:2o13-o4-o6
“洪主任,接下来你们生产部可有的忙了。”赵东升理解洪大发的心情,因此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笑着说道,“你制定一个生产计划出来,从现在到六月份,你们生产部的人三班倒,我要那些机器除了必要的维护外,一天二十四小时运作。”
“我等下就去安排。”洪大发闻言不由得精神一振,高声应道,这意味他们生产部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有一点我要提醒你,质量一定要把关。”赵东升点了一下头后,沉声嘱咐洪大发。
“厂长放心,我一定严抓质量问题。”相处了这几个月,洪大发知道赵东升对质量的要求一项严格,于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李主任,你们市场部也要订制一个计划,过年后派人去南方的几个大城市,摸清当地的市场。”赵东升随后将视线落在了李建功的身上,既然厂里开始生产了,那么销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赵东升并不担心录音机卖不出去,关键的他是要在南方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中间的环节,既少了很多麻烦,又能节省不少的费用,还不至于在销售商受制于人,可谓一箭三雕。
“明白。”李建功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兴奋,市场部这段日子来一直在接受培训,早就憋得够呛,如今终于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孟主任,从今天开始,厂里的安保工作要加强,没有得到厂办的允许,任何外人不得进厂。”赵东升接着又吩咐保卫部主任小孟,在电器厂开足马力生产的期间,他要保证厂里环境平稳,避免出现外来的意外因素影响到生产进度。
“头儿,你就放心吧,我们保卫部绝对连只苍蝇都不放进来。”小孟闻言立刻拍着胸口保证,他现在对赵东升可谓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切以赵东升马首是瞻。
正如小孟向赵东升保证的那样,他在赵东升等人去了巴黎的时候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为之不惜动用了配枪,在黄州市掀起了轩然大波。
“王主任,咱们厂生产的录音机先要存在仓库里,你们后勤部一定要做好仓库保管工作。”赵东升此时当然不会想到小孟以后会做出这么火爆的事情来,他冲着小孟微微颔首后就望向了王建军。
在公共场合的时候,赵东升对厂里的干部们一视同仁,一律以厂里的职务来称呼他们,这样的话就不会使得别人觉得自己对哪一个人偏心,这将有利于电器厂的团结,只有私下里他才用比较亲近的称谓。
这件事情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但作用却不容忽视,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一个简单的称呼里面往往包含了很多感情因素在内,容易使得人的心理产生某种微妙的
电子书下载shubao2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