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强国》 第13部分阅读

道。

“市长,我们一定会确保调查组在厂里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白克明紧接着也表态,心里对那些写匿名信的人是痛恨不已,竟然在这个时候来捣乱。

张海山并没有开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封信看着,白克明和武魁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那样做的话很可能会将事态激化了。

“张副厂长,你怎么看?”听了白克明和武魁的话后,古连成的眉头紧紧皱着,对两人的说法很显然不满意,他瞅了一眼张海山,沉声问道。

“市长,我觉得此事堵不如疏,如果不解决麻烦的根源的话,那么光靠管控是无法让厂里那些写匿名信的人在调查组到来期间不闹事的,万一稍有不慎的话,很可能会出大事。”张海山犹豫了一下,抬头看向了古连成。

白克明和武魁闻言,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狐疑望向了张海山,弄不清一向低调的张海山这个时候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落井下石?

“你说说,如何疏导?”古连成闻言,不动声色地向张海山点了一下头。

“这次事件的起因是房子,要想让那些人心服口服,必须将房子的问题解决好。”张海山沉吟了一下,沉声说道。

“你认为该怎么样解决房子问题?”古连成点了点头,认可了张海山的看法。

“现在如果再建房子的话有些不合适,因为机械厂有数千人,厂里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分一套房子,这样一来的话始终会来矛盾。”张海山望着古连成,侃侃而谈,“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不患贫而患不均’,既然现在厂里对那栋准备新建的楼房的反应如此强烈,那么还不如不建。”

“‘不患贫而患不均’。”古连成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再度点了点头,他非常同意张海山的这句话,转头看向了白克明和武魁,“那栋新楼房的计划立刻停止,你们发个公告,就说市里不同意。”

“市长,这样做的话恐怕也不稳当,先前那波写匿名信的人保不准还是会闹事的。”白克明闻言迟疑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的是第一次写匿名信告电器分厂不配分机械厂房子的那些人。

虽然那栋新建的楼房取消了,不过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还会想方设法来诉求自己的利益,不说别的,届时只要蹦出来几个不怕死的人来调查组胡搅蛮缠一番,或者再向市里、省里写举报信,那么就足以够厂里和市里头疼了。

归根结底,都是被那些房子给闹的,如果不能解决好房子的事情,那么就无法有效控制事态。

“你有什么办法?”古连成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沉声问白克明。

“市长,我还没想好。”白克明尴尬地笑了笑,谁能平白无故地变出房子出来。

“市长,或许现在有一个办法能行。”这时,武魁忽然开口了,望着古连成说道。

“说说你的想法。”古连成转向了武魁,冲着他点了一下头。

“要想解决目前的这个麻烦,唯有从房子入手。”武魁看了一眼张海山,沉声说道,“那些人不是不服电器分厂分房子吗,那么咱们可不可以做做电器分厂的工作,电器分厂只有十七个人,让他们做些让步,暂时放弃分房,以后再给他们补上。”

听闻此言,古连成和白克明不由得看向了张海山,张海山不仅是电器分厂的分管厂领导,而且电器分厂的厂长赵东升是他一把提拔起来的,他对此事最有发言的权力。

“这个不太好吧,电器分厂的人也是机械厂的人,不能因为某些人的私利而让他们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张海山没想到武魁竟然打电器分厂的人的主意,他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抬头看向了古连成。

“张副厂长,这只是暂时的,毕竟电器分厂分房子的人少,比较好做工作。”武魁闻言,笑着向张海山说道,“厂里不会亏待他们的,只要这阵风声过了,咱们再出钱让他们盖房子。”

“武副厂长,你想过没有,一旦这样做的话,势必使得在电器分厂与机械厂之间产生隔阂,这样不利于两个厂的人之间的团结。”张海山摇了摇头,皱着眉说道。

“可是,除了这个办法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武魁闻言苦笑了一声,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白厂长,你的意思呢?”古连成觉得武魁的提议不错,沉声问向了白克明,如果将目标缩少到电器分厂的话,那么形势就容易控制了,并且房子的问题就能得到妥善处理,那些人也就没有了上告的理由。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白克明想了想,冲着古连成点了点头,如果搁在平常,他是绝对不会赞同武魁的提议,不过现在事态危急,他也顾不了其他了,不得不说武魁的这个提议确实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这是你们厂里的事情,你们三个是厂领导,到隔壁的会议室商量一下如何解决目前的这件事情,商量好了向我汇报。”见白克明也同意武魁的这个主意,古连成不动声色地瞅了一眼张海山,沉声说道。

张海山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现在白克明赞同武魁的做法,古连成让他和白克明、武魁商量解决的办法,岂不是明摆着让他也同意这样做。

白克明和武魁对视了一眼,起身和张海山离开了办公室,来到了后面的小会议室,一名女工作人员给他们倒上茶水后就走了,走的时候不忘将房门关上。

事情已经明摆在这里了,白克明和武魁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说服张海山,三人谁也不好先开口,于是端起茶杯默默地喝起了茶,室内一时间陷入了沉寂。

“张副厂长,机械厂好不容易有了现在这么好的局面,不能被这么毁了,你看能不能做做电器分厂的人的工作,让他们暂时牺牲一下,厂里以后不会亏待他们的。”十来分钟后,白克明放下了手里已经喝光的茶杯,率先打破了现场的沉默,微笑着看向了张海山。

“张副厂长,只要过了目前的这个坎儿,我们就会想办法补偿电器分厂的。”武魁闻言,跟着劝张海山。

“白厂长、武副厂长,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以后单独让电器分厂盖房子的话,厂里其他的车间会怎么想?”张海山沉吟了一下,放下了手里的茶杯,沉声问道。

从级别上来讲,电器分厂与厂里的那些车间是一个级别的,凭什么厂里只给电器分厂盖房子?届时岂不是将电器分厂推到了厂里其他车间的对立面,那样的话上告的人岂不是更多。

白克明和武魁闻言心中颇不以为然,那个时候白克明肯定已经离开机械厂了,根本就轮不到他来操心。

在两人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厂里的事态给稳定住,至于电器分厂以后盖不盖楼房那真的不重要,反正电器分厂还不到一百人,又看不到什么前途,届时电器分厂的人的利益牺牲也就牺牲了。

“张副厂长,事急从权,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目前的苦难,以后的事情只能以后再说了。”白克明毕竟是厂长,冲着张海山无奈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是呀,张副厂长,咱们现在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否则的话机械厂现在的大好局面可就要被葬送了。”武魁随即开口,苦口婆心地劝道。

“好吧,既然两位厂长都这么认为,那么我也就不再坚持了。”张海山见两人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还能说什么,于是只好同意,沉声说道,“不过你们也知道,我在电器分厂只是挂了一个名儿,如果真的想让电器分厂的人接受这个决定,必须做通他们的厂长赵东升的工作,否则的话恐怕他到时候会第一个站出来为电器分厂打抱不平。”

如果在秦雨凝的事情发生之前,白克明和武魁可能还会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赵东升这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不过现在,两人对张海山的话是深以为然,赵东升真的可能做出张海山所说的事情来,那样的话机械厂遇到的麻烦将更大。

“这样吧,既然咱们都在市政府,不如让他也来,大家给他做做工作,相信他会以大局为重的。”想了想后,白克明开口说道,准备先做通赵东升的工作,免得到时候赵东升意气用事。

赵海山闻言点了点头,起身出去给赵东升打电话,既然白克明和武魁都已经同意了,那么事到如今也只有让赵东升过来一趟,给他争取到更多的权益。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抉择

更新时间:2o13-o3-23

由于通讯技术不发达,从市政府打到机械厂的电话要先经过机械厂电话室的总机,由总机接线员进行转接。

九车间里装有一部电话,电话响起来的时候,赵东升正在和牛保国、孙勇等人谈笑风生地商量着招工的事情,从这些天前来咨询的人来看,很多人都对电器分厂充满了兴趣,其中不乏那些他们需要的有闯劲的年轻人。

秦雨凝和汪媛媛微笑着给现场的人倒着白开水,秦雨凝上午来了之后就留在了厂里,反正她已经在家休养了足够的时间,早就想回来厂里帮赵东升。

“什么,去市政府?”赵东升接到张海山的电话后感到有些惊讶,不过张海山并没有多说什么,随后就挂了电话,他总不能在电话里告诉赵东升电器分厂的利益要被厂里牺牲的事情,毕竟接线员也在线上,能听见两人之间的对话,消息一旦泄露出去的话会在厂子里掀起轩然大波。

由于张海山的电话来的太过蹊跷,赵东升隐隐约约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只不过张海山不好在电话里向自己明说,于是跟牛保国和孙勇等人打了一个招呼后在厂里找了一辆车,火急火燎地赶去了市政府。

张海山在市政府门口等着赵东升,当赵东升来后领着赵东升去市长办公室,一路上边走边聊,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必须要提前跟赵东升透个风,让赵东升有个心理准备。

“不让我们电器分厂的人要这次的新房?”虽然赵东升早就有心理准备,不过从张海山那里得知事情的经过后还是吃了一惊,因为这件事情的到来要比他想的快得多,他原本以为等调查组来后厂里的人才会闹起来,没想到短短两天就逼得厂里走这一步。

他实在是低估了厂里那些人的折腾能力,更是没有料到厂里这么快就顶不住压力,看来机械厂这次为了两个调查组是伤透了脑筋,是全力以赴来确保调查组到来期间不会出意外。

“事情现在已经决定了,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跟他们讨价还价,要一个合理的条件”张海山笑着拍了拍赵东升的肩头,任谁也不想听见这样的消息的。

“他们怎么能这样?我回去如何跟厂里的人解释,这几天那些分到房子的人都在讨论装修房子的事情,我这岂不是给他们泼凉水嘛!”在张海山的面前,赵东升当然不介意发发牢马蚤了,故作不满地向他抱怨。

“世上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我们只能去适应。”张海山知道赵东升现在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安慰他道,“有得必有失,想想你能会电器分厂的人做些什么吧。”

“厂长,既然他们这么不喜欢我们电器分厂,那么我看我们也没有必要死乞白赖地赖在机械厂了。”赵东升想都不想,故意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气冲冲地向张海山说道。

当厂里两天前决定盖一栋新楼时,赵东升已经在考虑电器分厂的利益被厂里牺牲的问题了,如果真的走到了这一步的话,那么他将不得不为了分厂的人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脱离机械厂,另立门户,将黄州市机械厂电器分厂变成黄州市电器厂。

原因很简单,当电器分厂的局面将来打开后,肯定会获得巨大的收益,电器分厂的人的待遇肯定也会随之提高,而机械厂将由于体制的问题,衰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届时两个厂子的人的待遇必将天差地别。

既然厂里的人能为了那些新房向厂里上告,那么到时候肯定也还会因为电器分厂的高待遇而眼红,赵东升原本打算着等到那个时候以电器分厂为基础对机械厂进行改革,使得机械厂实行中兴,以此来解决这个矛盾。

不过,随着厂里此次牺牲电器分厂的利益来安抚机械厂的那些对新房存在觊觎的人,势必伤害了电器分厂的人,在两个厂子之间划下了一条无形的鸿沟,这条鸿沟将无法消除,只会越来越深。

这样一来的话,赵东升未来想对机械厂改革的愿望必然会被电器分厂的人所抵触,他不可能为了机械厂的人而伤害电器分厂那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的感情,因此对机械厂改革的事情很可能无法实现。

这样的话将引发一个新的问题,说到底电器分厂是机械厂的下属工厂,当两个厂子的职工待遇出现明显差距时,机械厂的职工肯定会出现嫉妒的心理,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届时一定会闹出许多事情来。

厂里这次既然能为了机械厂的那些写匿名举报信的人轻而易举地牺牲掉电器分厂的利益,那么将来面对机械厂数千名职工的压力,绝对会再次牺牲电器分厂,而赵东升根本就无法阻止这一点,他只是电器分厂的厂长,岂能做得了机械厂的主儿。

尤其重要的是,赵东升不能确定张海山是否能留在厂里,如果张海山一旦离开了黄州市,赵东升届时将少了一大助力,如果厂里有谁眼红电器分厂的成绩,想顺手摘桃子的话,那么他将十分被动,极有可能被厂里架空。

与其将来劳心费神地想办法来应对这种糟糕的状况,不如趁着现在的这件事情让电器分厂脱离机械厂,成为市政府直接领导的市属国企,与机械厂就成为了兄弟企业,这样一来的话双方就彻彻底底地成为了两个不相干的单位,以后机械厂的人就是想插手电器分厂的事情都没有了借口。

届时赵东升与市政府将关系搞好,确切的说是与市长还有主管电器分厂事务的副市长搞好关系,那么别的觊觎者就无法染指电器分厂,可以省下他不少的精力。

因此,赵东升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还是将电器分厂从机械厂独立出去的好,以后机械厂不仅可以少了很多的麻烦,他又能因为少了机械厂这个顶头上级而更加随心所欲,大展拳脚。

“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咱们还是从现实出发,看看厂里能给电器分厂什么。”张海山可以理解赵东升现在的心情,毕竟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以为赵东升是在开玩笑,微笑着说道。

“厂长,我没有开玩笑,厂里这样对我们电器分厂,我们还怎么留下来,他们今天能以这个原因不让我们分房子,明天就能找别的借口来损害我们的利益,我可不愿意自己的包子上时刻被厂里拴根绳子,想什么时候欺负就什么时候欺负。”赵东升停下了脚步,一本正经地望着张海山,“我想厂里的兄弟们会支持我的这个决定的,要不然我实在没办法向他们交代,也没脸再干下去了。”

“你想好了吗?”张海山闻言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来真的,见赵东升神情坚毅,他沉吟了一下,沉声问道。

“厂长,我已经想好了,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赵东升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字一句地说道,神色决然。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张海山微微一怔,随后笑了起来,他喜欢赵东升身上的这股子冲劲。

既然赵东升都将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张海山也就不再劝他,其实他觉得赵东升的这个决定虽然有跟机械厂赌气的成分在,不过却可以清除机械厂未来对赵东升的掣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省了很多的麻烦。

反正从当前的状况看电器分厂以后很难从机械厂得到什么支持,以后能不能发展好了全靠赵东升和职工们的努力,即使脱离了机械厂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来到小会议室后,赵东升明确向白克明和武魁二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如果想让电器分厂的人退出此次分房也行,不过电器分厂要从黄州机械厂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黄州电器厂,否则的话他就是不当电器分厂的厂长了也要反对。

白克明和武魁闻言大吃了一惊,两人原本以为赵东升会讨价还价,万万没有想到赵东升的反应竟然会如此得激烈,会要求离开机械厂,要知道赵东升可是分了一套一百八十平方米的大房子,他这么做的话岂不是意味着放弃了那套房子。

“小赵,不要冲动,万事好商量。”白克明微笑着劝赵东升,“现在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情,后天省里会派来调查组来厂里,形势非常紧张,等这段时期过了之后,厂里会出政策让你们电器分厂盖房子的。”

“白厂长,厂里只要将建设的地皮划给我们就行了,我们到时候自己筹资建房子,不会麻烦厂里的。”赵东升知道白克明这是在敷衍他,像这种承诺是万万不能当真的,白克明可以找任何借口来推翻它,于是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望着他。

“小赵,你可要想好了,一旦离开了机械厂,要想再回来可就麻烦了。”武魁闻言跟着劝道,在他看来缺少资金和技术的电器分厂困难重重,根本就走不长远,赵东升此举无疑是断了后路。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艰难时刻

更新时间:2o13-o3-24

第四十六章艰难时刻

“武副厂长,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没有办法说服分厂的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分了房子的同事。”赵东升苦笑着说道,一脸的无奈。

武魁闻言和白克明对视了一眼,两人随后不再劝赵东升,他们根本就没有比赵东升更好得安抚电器分厂那些人的办法。

“既然这样,小刘,你就提提你的要求吧。”张海山见状,不动声色地说道。

“我的要求很简单,一,电器分厂从机械厂独立出来,成为市政府的下属企业,二,从机械厂给我们划分一个地盘出来。”赵东升略一思索,宏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你们白手起家,需不需要资金方面的支持,我们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白克明觉得赵东升的要求太简单了,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与武魁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微笑着说道。

“谢谢白厂长,领导们的心意我心领了,不过厂里现在的资金也很紧张,我们就不给厂里添麻烦了。”赵东升微微一笑,拒绝了白克明的好意,他不愿意这个时候接受机械厂的一些小恩惠,以免将来成为别人的把柄,既然电器分厂要和机械厂一刀两断,不如断个干净。

由于赵东升的要求合情合理,双方很快就商议出了一个电器分厂独立出来的方案,燃火白克明和武魁、张海山去向古连成汇报。

古连成在得知赵东升竟然肯放弃那套一百八十平方米的房子而要带着电器分厂的人另立门户单干的时候,顿时对这个毕业于燕大的高材生产生了兴趣,虽说现在上面要求大家解放思想、拼搏创新,不过像赵东升这样敢勇于开拓的干部实在是凤毛麟角。

因此,古连成想见见这个“胆大妄为”的年轻人,于是让秘书将赵东升喊进了办公室。

“市长好。”赵东升进门后冲着古连成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喊了一声。

“坐吧。”古连成见东升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言行举止也颇为得体,丝毫不俱场,心中对赵东升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伸手指了一下边上的沙发。

“小赵,你对电器分厂的未来有什么打算?”等赵东升落座后,古连成沉声问道。

“市长,我们觉得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国内的电器市场会越来越好,现在正在研究一款录音机,准备用它来当敲门砖,打开市场的大门。”赵东升侧着身子正对着古连成,宏声说道。

“挺有信心的嘛,不过你怎么能确保你的敲门砖能敲开市场的大门?”古连成微微一笑,饶有兴致地问道,打开市场说的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可就太难了,他身为一市之长,管着这么多市属国企,对此是深有体会,这市场上的竞争力简直是太激烈了。

“我们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再加上大家辛勤的努力,一定会获得收获的!”赵东升闻言,有条不紊地回答。

“真的不愧是燕大的高材生,有如此的气魄。”古连成笑了起来,他现在有些欣赏眼前这个年轻人,于是当着张海山三人向赵东升说道,“如果你的产品明年的销售额能突破一百万,那么我就亲自给你送荣誉证书去。”

古连成说这话,固然有欣赏赵东升的意味在那里,但更多的则是一种安抚,毕竟赵东升能做出自立门户的决定殊难可贵,及时有效地化解了机械厂目前面临的这场危机。

“市长,您的话我可记住了。”赵东升也笑了起来,“我不需要什么荣誉证书,只要届时您能去厂里指导一下工作,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好,那咱们就一言为定。”古连成觉得赵东升说的话十分顺耳,于是笑着点了点头,他并不介意在赵东升面前表现出自己和蔼的一面。

说实话,古连成这个时候只是顺口一说而已,他根本不相信一穷二白的电器分厂的明年的销售额能达到一百万。

赵东升所领导的电器厂在明年所创造出的非凡成就不仅使得古连成大吃了一惊,更使得他消除了因为机械厂流水线一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其在黄州主政时最璀璨的政绩。

因为两人的这一次意外的会面,赵东升与古连成有了一面之缘,为两人以后的会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赵东升和张海山四人回到机械厂的时候已经快到下班的时间,白克明和武魁、张海山立刻召集了厂里中层干部来开会,向他们宣布市里为了加快市属国企改革的步伐,已经决定将电器分厂作为试点,使电器分厂从机械厂脱离开,成立一个新的单位――黄州电器厂。

按照市里的政策,电器厂的各项待遇与先前的电器分厂一样,两年内拿基本工资,两年后自负盈亏,不同的地方就是重新换上一块新牌子,以及工资不再走机械厂的账面,而是走市里的财政,完全成为了机械厂的兄弟单位。

不过,由于市里今年的财政计划在年初的时候已经做好,无法为电器厂单独进行安排,因此电器厂的工资今年还是走机械厂的账面,明年再走财政,市里会在明年将电器厂从机械厂得到的工资还给机械厂。

作为回报,电器厂在两年后将连续三年给机械厂每年盈利的三成,算是电器厂对机械厂的感谢。

另外必须强调的是,由于电器厂和机械厂是两个互不统属的兄弟单位,因此电器厂的人将无法参与这次机械厂的分房。

还有,如果机械厂有人想加入电器厂的话,明天下午下班前可以将申请表提交给赵东升。

除此之外,明天晚上还要招开全厂大会,正式公布新房分配者的名单,并当场按照排名进行选房。

得知了上述的惊人消息后,与会的中层干部们轰一下就马蚤动起来了,大家谁都没有心理准备,怎么也想不到电器分厂突然之间会被“扫地出门”,然后就纷纷意识到这件事情十有**与厂里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新房分配有关。

与此同时,赵东升也将电器分厂的人集合了起来,将脱离机械厂和不能分新房的事情告诉了大家。

毕竟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意味着以后回不了机械厂,赵东升在最后特意表明,如果有谁想回机械厂的话,那么明天将申请表交给机械厂厂办,那么就可以重新调回机械厂。

赵东升的话音落后,现场一片沉寂,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了愕然的神色,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牛保国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赵东升一回来就告诉了他,神情凝重地坐在赵东升身旁的椅子上吸着烟。

除了赵东升外,电器分厂那些分得新房的人中数牛保国的面积最大,达到了一百三十五平方米。

像厂里其他那些可以分到房子的人的家属一样,牛保国的老婆吴兰这些天早已经去看那些房子了,根据排名的次序,大家其实都差不多已经知道自己能分到哪一套房子,兴致高昂地谈论着装修的事宜。

如果牛保国留在电器厂的话,那么就无法分到那套一百三十五的房子,毫无疑问这会伤了吴兰的心的,可是电器分厂现在的局面这么好,他实在舍不得离开,他在这里找到了年轻时候的那股子奋勇拼搏的激|情。

“我是厂长,我先表个态,我留下,事发突然,大家不要有顾虑,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即使离开了,咱们以后依然是兄弟。虽然我知道这个时候不应该做什么保证,但我还是想郑重向大家承诺,三年之内让咱们的产品走向全国,每个人都能住上楼房,如果做不到的话我站在厂门口扇自己两个大嘴巴!”沉默中,赵东升率先打破了场中的僵局,站起身,环视了一眼围在周围的人,随后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散会!”

说完后,赵东升抬步走出了车间,说句心里话,从感情上讲他真的不希望有人离开,只要熬过了这一关,那么明年就可以迎接丰收的喜悦,他有信心使得电器厂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上一炮而红,可是这话他没办法跟人明说呀。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一旦脱离了机械厂可就没有退路,命运完全绑在了电器厂的身上,这真的是一个不小心的压力。

其实,让赵东升担心的不是电气分厂的这些人,他们既然肯来这里干,那么想必就有一股不服输和不怕苦的劲头,让他担心的是他们的家里。

电器分厂的人几乎都是机械厂的子弟,父辈或者祖辈就在机械厂里,肯定舍不得他们离开机械厂,届时绝对会干涉。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呀,赵东升完全理解那些家人的做法,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有一个稳定有前途的工作呢?现在的电器厂根本就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冰火两重天

更新时间:2o13-o3-24

第四十七章冰火两重天

见赵东升起身离开,秦雨凝想都没想就追了过去,默默地陪在了他的身旁,她知道赵东升此时心里一定不好受,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安慰,只能选择这种方式来支持他。

现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目送两人离去。

“我说一句,赵厂长是因为想帮九车间脱困才来的这里,他有技术,有头脑,有抱负,我相信他一定会实现自己的诺言,带领电器厂走向辉煌,我准备和他同舟共济,留在电器厂!”等赵东升和秦雨凝走出厂房,牛保国宏声说道,然后神情严肃地走了。

走出厂房的一刹那,牛保国不由得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脸上流露出了郁闷的神色,虽然他刚才说得大义凛然,不过现在却十分头疼,不知道回去如何跟吴兰解释。

牛保国原本想追上赵东升安慰他几句,不过抬头一看,赵东升和秦雨凝并排沿着路面往远处走去,犹豫了一下回家了,现在还是不打扰两人为好。

赵东升和牛保国一走,车间里的人先是面面相觑,随后成群地散去,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件令人震惊的消息。

“雨凝,三年之内,这里将建起一栋栋厂房,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来到一大片杂草丛生的空置荒地时,赵东升停下了脚步,伸手一指那片空地,笑着望向了身旁的秦雨凝。

这一大片空地位于机械厂的西南方,就在九车间的附近,几乎占据了机械厂五分之一的面积,黄州机械厂建厂的时候在市里划了一块非常大的地盘,这就导致了很多地方根本来不及开发利用,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废弃的空地。

既然电器厂要从机械厂独立出去,那么两个厂子势必就要分家,赵东升早就看上了这块空地,于是除了那块空地外,他在市政府的时候没有向机械厂提出任何的要求。

反正那块地空着也是空着,机械厂的面积很大,也不缺那么一块,于是白克明和武魁当即就同意了,上报给了古连成,进而获得了古连成的批准。

为了表示对此事的重视,古连成亲自主导了电器厂的筹建事宜,当即拍板决定了这个分家计划,这样一来就少了很多变数,而且由于电器厂是从机械厂分离出去,厂里的职工都是在编的人员,不增加人事编制问题,只是换块招牌而已,因此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古连成也正是因为主导了电器厂的筹建,成为了他从政历史上的众多政绩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真遗憾,我不能和你们一起见证电器厂的这个奇迹。”秦雨凝柔柔地一笑,显得不无遗憾,她那个时候应该在美国读书,无法与赵东升分享成功的喜悦。

“你以后会有自己的事业,将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在他的帮助下,秦雨凝在未来将会站在世界商界之巅,那才是属于她的荣耀。

秦雨凝闻言嘴角蠕动了几下,想要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没有开口,冲着赵东升微微一笑,笑容里有几分落寞,她其实才不在乎什么奇迹和荣耀,只希望能留在赵东升的身边。

这个晚上是赵东升来到这个世界以来最忐忑的一夜,他真的不希望厂里有人离开,跟着他一起见证电器厂未来的辉煌,可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情他真的管不了,只能尽管其变。

第二天上午,厂里的公告栏贴出了市里组建电器厂的事情,还有一份市政府对机械厂的厂领导的批评信,对厂里前两天通过的新建一栋住宅楼的事情点名批评了白克明、武魁和张海山,以违规为由叫停了厂里再新建一栋楼房的决议。

如此一来的话,机械厂新房分配的事宜就以牺牲电器分厂职工利益为基础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给了机械厂职工们一个“公道”,使得机械厂的人再也没有了因为新房而闹事的理由。

机械厂因为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所有人都清楚电器分厂这次因为那些新房成了“牺牲品”,进而被一脚踢出了机械厂,有的人同情,有的人感慨,有的人看笑话,还有的幸灾乐祸等等,抱有什么样的心态的人都有。

尤其是那些有子女在电器分厂的家庭,大部分的父母都让子女回机械厂,这也怪不得这些父母,因为一旦加入了电器厂那么就与机械厂没了关系,并不是市里每个国企都像机械厂一样有着丰厚的待遇,境况凄惨的企业比比皆是,谁想让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呢?

赵东升上午到车间的时候,车间里的气氛有些沉闷,电器分厂的职工只来了一半,另外一半没来上班,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孙勇那些分到房子的大学生技术员一个不落,全部到齐,这些可是以后厂里的技术骨干,一个他也损失不起。

由于从黄州市机械厂电器分厂变成了黄州市电器厂,在报纸上和电视上投放的那些广告必须要改变,牛保国和赵东升商量后亲自去忙这些事情去了。

赵东升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和孙勇等人按部就班地改造着机床,争取十月初将车间里的机床改造好,届时就可以正式投入运作。

就在他忙活着的时候,66续续有人赶来车间上班,每当来的人进入车间时,车间里的人都会上前笑着拍打其肩头以作祝贺,祝贺他们成功突破了家人的阻挠。

赵东升知道这些中途来上班的人肯定是和家里进行了激烈的交涉,对此非常感动,这表明大家信任他。

尤其令赵东升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二三十名机械厂的小青年在小孟的带领下向他递交了申请书,准备加入电器厂,理由是赵东升讲义气,他们愿意跟着赵东升混。

对于这么个解释,赵东升是哭笑不得,不过既然这些小青年愿意舍弃了机械厂的丰厚待遇跟着他,那么他自然欢迎他们的到来。

吃完了晚饭,赵东升和牛保国谈笑着走进了车间,机械厂晚上要开会,他们晚上也要开会。

车间里已经聚满了那些准备加入电器厂的人,一边吃着花生瓜子一边说着话,见两人进来立刻安静了下来。

赵东升不想让气氛过于严肃,他想营造一个团队的氛围,于是就将这次的开会搞了一个座谈会的形式,让秦雨凝和王建军、汪媛媛等人去买了花生、瓜子、糖果和汽水等零食提供给大家。

赵东升扫了一眼现场,发现电器分厂的人几乎都到齐了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超级工业强国 倒序 正序

《超级工业强国》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