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下车前不要让他离开。”国字脸警卫扭头看了一眼韩素素,韩素素向她微微点了一下头,他于是沉声向乘警长说道,韩素素并不想因为这件小事打扰了赵东升的消息,也不希望把事情搞大。
“素素!”韩素素随后准备走进包厢,冷不防那名坐在地上的长发女人喊了她一声。
“你是……”韩素素觉得这个声音有些耳熟,于是转身打量着那名长发女人,由于女人的脸被头发挡住了,她看不清对方的容貌。
“我是方玲呀。”长发女子闻言,连忙从地上站了起来,伸手拨开了面前的长发。
“方玲!”韩素素这下认了出来,有些惊讶地走了过去,她没想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了长发女子。
长发女子是韩素素在河东省武警总队医院同一年的战友方玲,两人当时住在同一间宿舍,当年韩素素被赵东升挑选为警卫后离开了,方玲则在三年服役期满后回到了老家江海省江宁市。
“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见韩素素认出了自己,方玲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尴尬的神色,在这种局面下见面确实挺难为情的。
“你这个混蛋。”由于走廊里灯光有些昏暗,韩素素直到走近了才发现方玲被打得鼻青脸肿,嘴角和鼻子上都有血,于是双目一寒,一脚就踹在了那名准备起身的中年胖子的脸上,冷冷地说道,“你等着在监狱里面忏悔吧!”
中年胖子嗷地惨叫了一声,捂着脸在走廊里打起滚来,韩素素的那一脚踹断了他的鼻梁。
“算了……算了吧,我不想在再与他有什么纠葛。”方玲闻言,连忙上前劝阻韩素素,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韩素素现在看起来混得很好,但是她实在不想因为这件事情而麻烦韩素素。
“便宜你了。”韩素素冲着在地上打滚的中年胖子冷哼了一声,拉着方玲去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叙旧。
乘警长随后指挥着那几个中年胖子手下的壮汉,把中年胖子抬去了餐车,车厢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赵东升很快再度进入了梦乡。
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一章 意外
第二天早上八点,列车准时到达了江宁火车站,江海省常务副省长秦洋来车站接赵东升,两人谈笑风生地通过特别通道离开。
韩素素在车站与方玲分了手,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对于韩素素来说能在车上遇见方玲可谓是一个意外之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已经与当年的战友们失去了联系,而方玲则与那些战友有交往。
方玲虽然不清楚韩素素从事什么工作,不过见韩素素跟着被一众人簇拥着的赵东升和秦洋离开,顿时意识到韩素素现在混得非常好,要不然也不会在火车上表现得如此强势。
尤其是当方玲从火车站的工作人员那里打听到前来接人是江海省常务副省长时,心中更加惊讶,能让一个省委常委来接人,那么表明方玲的跟着的那个戴着墨镜的年轻人非富即贵。
赵东升上午见了江海省省委书记,下午又拜访了江海省省长,不仅敲定了华威集团在江海省的一些事情,而且也代表河东省与江海省谈了一些合作事项。
这些事情其实下面的人早就沟通好了,赵东升来了之后只不过进行确定而已,晚上江海省省委书记在江海宾馆设宴款待了赵东升。
从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来看,河东省的工业总产值是岭南省的倍,江海省的倍,按照河东省工业现在的发展速度,预计明年河东省的工业总产值将是岭南省的2倍,傲视全国。
河东省的工业总产值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领头羊,赵东升居功至伟,他利用五年的时间,以黄州市和华威集团为基础,全面推动了河东省工业现代化改革的进程。
与岭南省和江海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河东省走的是高科技产业路线,这是赵东升制定的发展规划,发展潜力巨大。
据统计,现在全国一半的高科技企业都集中在河东省,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高端技术领域的企业。
像很多经济强省一样,江海省也在进军高科技企业领域进行尝试,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高科技产业不仅利润更大,而且受到市场的影响也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因此,对于赵东升的到来,江海省自然十分重视,赵东升在经济改革方面是公认的专家,能与赵东升建立密切的联系对江海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例如华威集团投资二十亿华币建立的这个精密仪式制造厂,投产后将成为江海省高科技领域的标杆企业,带动江海省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精密仪器制造厂的揭牌仪式盛大隆重,省市领导和赵东升相继在揭牌仪式上进行了讲话,随后在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
当天晚上,精密仪器制造厂揭牌仪式上了中视一台的新闻,新闻画面着重突出了江海省的省领导,而赵东升只不过露了一个背影而已,不过播音员在新闻的播放中着重点了他的名字。
揭牌仪式结束后,赵东升在秦洋的陪同下去了江海省的几个地市进行了考察,准备与江海省合作开发项目,每到一个地市当地的市委书记和市长都全程陪同,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不仅是因为秦洋在,关键是大家都想争取到赵东升的投资。
赵东升在江海省待了一个多星期,与江海省签了七个合作项目的协议,投资总额过了百亿华币。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江海省省长设宴给赵东升送行,气氛热烈,宾主尽欢。
江海省是赵东升的第一站,随后他又去了岭南省、江南省、淮南省和辽东省等省市,几乎在全国转了一遍,与各个省签订了相关的合作项目,落实了华威集团在国内未来两年的战略规划。
赵东升回到河东省的时候已经是大年二十六,先是在省里参加了省委常委会和省长办公会,然后又在市里和华威集团召开了相关的会议,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都是在各种会议中度过的。
即使是春节期间赵东升也没有闲着,省里、市里和华威集团的工作让他整天在外面跑。
不仅赵东升,白欣春节的时候也很忙,先是参加了中视的春节晚会,然后又去巴黎赶拍一部时装剧,除夕晚上与赵东升煲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粥,她现在的事业蒸蒸日上,向影视歌三栖超级新星的方向稳步发展。
吴雯的新年是在纽约度过的,她年前以工作的名义去了美国,与一对双胞胎儿女一起过了年,两个小家伙被秦雨凝和皇甫依婷照顾得非常好,不仅茁壮成长,而且非常聪明,可以用流利的中英文与吴雯交谈。
秦雨凝现在是不折不扣的金融女皇,零点基金旗下的资金已经达到了千亿美元,金融界能与零点基金相抗衡的也只有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井水不犯河水。
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九天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皇甫依婷是it领域不折不扣的女领袖,截至2oo1年春节,九天互联网公司在华尔街的市值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oo亿美元,一举杀入了世界财富五百强的前五十名。
可以说,吴雯、秦雨凝和皇甫依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成功女士,有着各自成功的事业,赵东升对此感到十分欣慰。
2oo1春节假期结束后,一个小道消息在河东省官场上流传开来,由于今年是党委的换届年,所以华威集团的级别十有**会提到副省级。
毕竟华威集团现在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单独算工业产值的话,华威集团旗下所有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河东省还要高,因此提级自然顺理成章。
不仅华威集团,黄州市很可能也会往上提一级,成为河东省第二个副省级城市:黄州市已经成为全国的工业重镇,工业生产总值是省城东平市的两倍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提级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赵东升很快就听到了传言,笑了笑后没有做任何评论,华威集团和黄州市提级的事情是在去年过年前最后一次省委常委会上提出来的,当时只是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没有谈具体的细节,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泄露了出去。
虽然省委常委会上只是提了一下,不过与会的各位常委们都对此持支持的态度,预计2oo1年上半年就会形成正式的决议,然后上报中央,等待中央的批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赵东升认为华威集团和黄州市的提级已经没有多少悬念,被批准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也意味着华威集团和黄州市将多出许多厅级和处级的岗位,对整个河东省官场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三月中旬,河东省省委正式形成了华威集团和黄州市提级的决议,上报到了中央,省委书记李大军亲自上京城向中央领导进行汇报。
于是,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后,中央下发了文件,批准了黄州市和华威集团提级,不过出乎河东省省委意料的是,华威集团提级后将由河东省省属国有企业升格为央企,这使得河东省感到太过突然,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河东省省委的领导认为华威集团提升为副省级企业后还能在河东省留一届,下次换届的时候再成为央企,没想到这次换届华威集团就被提为了央企。
虽然河东省省委有些不情愿,但是大局为重,他们只好接受这个现实,唯一能令大家感到欣慰的就是华威集团虽然成为了央企,但是总部依旧留在黄州市,等下一次换届的时候再迁往京城。
华威集团总部之所以要留在黄州,是因为如果总部迁到京城的话,那么作为集团的董事长,赵东升势必也要跟着去京城,而现在河东省和黄州市的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刻,赵东升要继续在黄州坐镇。
成为央企后,华威集团的资源将被用于全国的战略规划,不再局限于河东省,各个省份对此纷纷表示了欢迎。
五月一号,华威集团和黄州市正式成为了副省级单位,赵东升和黄州市市委书记丁强在同一天成为了副省级干部,而黄州市其他干部的级别不变。
随后,在五月中旬举行的杭州市县市党委选举上,赵东升没有遇到丝毫的挑战,全票当选为了黄州市市委书记,而丁强调到了省人大担任副主任。
由于政府的换届要在明年一月份,所以赵东升只好市委书记和市长一肩挑,对于他来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了,因为成为市委书记后他就不再是市长,也就可以少关注黄州市的经济发展,这无疑是一种解脱,可以轻松不少。
本来,赵东升春节过后已经给省委写信,在这次换届中不再担任河东省和黄州市的职务,安心发展华威集团,省委已经原则上同意赵东升卸任黄州市的职务,但是要继续担任省长助理,促进河东省的经济发展。
不过,当华威集团成为央企后河东省委自然不会同意赵东升卸任黄州市的职务,黄州市对河东省的作用十分重要,需要赵东升在那里坐镇。
六月下旬,河东省省委举行换届,李大军继续当选为省委书记,龚庆民是省委副书记,而赵东升以黄州市市委书记的身份成为了河东省省委的新增常委。
虽然赵东升是新扎的常委,不过排名却非常靠前,就在李大军和龚庆民的后面,毕竟他有着候补中央委员的身份,河东省省委中除了李大军和龚庆民外数他的资历最深,名正言顺地排在第三位,连专职的省委副书记都要排在他的后面。
就在赵东升当选为河东省省委常委的晚上,他接到了国家战略防御中心的电话,让他迅速乘军机前往京城,召开紧急会议。
赵东升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看上去事态很严重的样子,于是当即乘坐空军的运输机,匆忙赶往了京城。
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二章 紧急事件
(感谢大家的月票和礼物,最近几天因为有朋友来很忙,不能一一道谢、但我的感激之情不会比往日稍逊半点,只有对大家诚挚的道声感谢。)
赵东升赶到京城的时候是临晨,从机场乘坐一架军事直升机径直发到了国家战略防御中心总部。
一名上校军官等在总部大楼前的广场上,把赵东升领进了大楼顶层的小会议室,除了国家战略防御中心的六个委员外,军委的领导也悉数到场,正在小会议室里开会。
在小会议室落座后,赵东升很快就知道他来这里的原因:
三个小时前,一架美国的侦察机沿着海都市外十二海里领海基线对海都市进行抵近侦查,空军起飞两架g9战机进行驱逐。
随后,两架美军f15战机进入专属经济区1oo海里的位置进行威慑飞行,给那架美军的侦察机护航。
面对挑衅,驻扎在海都市的空军随即起飞了两架g11战机前去驱逐那两架f15战机,以保障领海和领空权益。
驻扎在海都市的空军是今年上半年才配备的g11战机,一共只有6架,是空军的杀手锏,这是第一次用于实战。
因此,那两架f15的驾驶员对g11的性能并不了解,还以为与老式的g9一样任由f15戏耍,谁知道等交手后才惊讶地发现g11的性能竟然与f15不相上下,空战的时候f15的优势损失殆尽。
双方在空中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期间互相用雷达锁定了对方,气氛异常紧张。
不过,由于没有得到上级进攻的命令,g11和f15的驾驶员都保持了最大的克制,避免因为意外引发两国间的冲突。
经过十几分钟的缠斗后,两架f15战机见无法占据优势,随即掉头飞离了专属经济区,g11进行了陪伴飞行,准备将其“礼送出境”。
与此同时,那架美军侦察机也向外海飞去,打算离开。
原本,双方的这次对抗是以“和平”的结果分手,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意外发生在了那架美军的侦察机上,就在其飞到专属经济区17o海里的时候,腹部忽然发生了莫名爆炸,炸出一个大洞。
这使得侦察机的腹部拖着火焰向海平面上滑行坠去,侦察机的驾驶员努力控制着机身的平衡,不过随后以失败告终,机组人员纷纷跳机。
跟在侦察机后面的两架g9战机的飞行员亲眼目睹了美军侦察机意外的发生,一头栽进了海里,连忙惊讶地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由于侦察机发生爆炸的时候机组人员已经向美军位于日本的基地发去了信息,因此那两架本来已经飞出了专属经济区的f15战机接到基地的指示后折返了回来,直扑出事地点。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一幕,那两架返航的g11调转机身迎了上去,不过为了避免引发冲突,两架g11在16o海里处徘徊飞行,阻止那两架f15向内海靠近。
两架f15并没有与g11对抗的意味,而是在侦察机坠毁的18o海里专属经济区上空飞行,像是在确定坠水侦察机的确切方位。
伴随着美军侦察机的坠落,海都市等沿海地区的局势骤然紧张了起来,东南军区和负责东南军区领海和领空防御的空军、海军随即接到了军委的命令,进入了一级战备的状态,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任何复杂的情况。
与此同时,美军位于日本的基地的出动了直升飞机,前去出事地点救援跳伞的侦察机机组成员,并且派遣了两架f15、两架f16和两艘驱逐舰、一艘巡洋舰快速驶向了出事地点,防止侦察机的机身被中方打捞。
负责海都市海域防御的是海军第二舰队,根据军委的命令,第二舰队出动了数艘主力战舰,前往侦察机坠毁的地面,阻止美军舰只进入两百海里专属经济区海域。
驻扎在海都市的空军也派出了两架g1o和两架g11前去支援那两架在专属经济区16o海里处飞行的g11,与美军的战机在海面上进行对峙。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寂静的深夜里,由于美军侦察机的意外坠毁,中国南部海域已经战云密布,充满了浓烈的火药味。
正在波斯湾训练的一支航母编队已经深夜启航,驶向了日本,看样子是冲着美军侦察机坠毁而来的。
由于事发突然,中美双方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于是在双方调兵遣将的时候,两国的军事部门进行了紧张的沟通,商量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
对于美军的那架侦察机为什么会突然爆炸,中美双方都感到非常疑惑,虽然中方向美方通报那架战机之所以出事是因为机身腹部发生了爆炸,可是美方却不认同这一观点,因为侦察机上根本就没有携带武器,怎么可会发生爆炸?
虽然美国的雷达并没有发现有导弹袭击那架侦察机的迹象,不过五角大楼认为可能是中国使用了新式武器,鹰派军官纷纷态度强硬的表示要让中国付出代价。
五角大楼在召开会议的时候,国家战略防御中心也在进行了紧急会议,商量着对策。
赵东升赶到的时候,与会的人员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让美军的军舰驶进两百海里专属经济区。
随后,军委向东南军区的海6空三军下达了这项指令,整个东南军区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军队开始配发实弹,一副大战临近的架势。
清晨,海军第二舰队的战舰抵达了两百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外围,在海面上摆出了防御的架势,阻止美军军舰进入专属经济区。
在此之前,由于东南军区的直升机距离出事地点更近,因此已经凭借着跳伞的侦察机组成员身上的定位仪发出的信号,比美军直升机早一步找到了那些机组成员,提前将那些飞行员从海面上救走,带去了东南军区在海都市的6航基地。
其中天网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捕捉到了那些机组成员身上定位仪发出的信号。
美**舰在距离海军第二舰队军舰三十海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与第二舰队的舰只遥相对峙,五角大楼对如此应对此次事件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鹰派和鸽派将领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美国总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表示先调查侦察机坠毁的原因,然后再决定对策,使得五角大楼平息了这场纷争,也使得南海上的局势趋于了缓和。
虽然中美双方在南海剑拔弩张,不过两国的媒体对此却没有丝毫的报道,根本没人清楚南海上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
毕竟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的大国,一旦爆发冲突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双方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发生武装冲突,毕竟两国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利益联系。
于是,双方很快就这起事件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
中方表示不打捞坠入海里的美军侦察机的残骸,美方则撤回了赶来的航母编队,双方都表达了和平解决此事的善意。
随后,中美双方组成了联合打捞队,对坠入海里的侦察机进行了打捞,并且共同对发生爆炸部位的机身处进行研究。
经过两国专家的研究后,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侦察机的爆炸发生在内部,并不是受到了外部的袭击。
这也就是说,有人在侦察机的内部放置了炸弹,导致了侦察机在飞行途中因为爆炸而失事。
如果那个炸弹是在与g9对峙中发生的爆炸,坠落在中国十二海里领海外不远的地方,那么后果将非常严重,因为很难解释清楚爆炸是如何发生的,以美军在全球的强势,中美双方很可能会在南海爆发冲突。
不过,由于侦察机是在返航途中发生的爆炸,中方完全没有理由攻击它,所以这就给外界留下了一个极大的悬疑,也给两国的交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两国的专家组对侦察机爆炸得出是内部爆炸的结论后,五角大楼立刻对这一事件进行内部调查,就在调查组到达美国在日本基地的第二天,一名空军上校在办公室里枪杀了两名手下,然后吞弹自尽。
自杀的那名空军上校是美国在日本基地的空军后勤部门的负责人,这使得五角大楼异常震惊,因为被空军上校杀死的那两名军官负责侦察机的维护,可以近距离接触侦察机,当然也能在它内部安放炸弹了。
随后,调查组以那名自杀的空军上校为目标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那两名被枪杀的军官在瑞士的秘密账户里各自多出了一百万美元。
虽然调查组没有找到任何跟侦察机爆炸有关的信息,不过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很有可能与那名空军上校以及两名被枪杀的军官有关。
面对着这个尴尬的结果,五角大楼对此是非常恼火,但又没有任何办法,侦察机坠毁事件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并且还郁闷地对中方救了那几名跳海的机组人员进行了感谢。
因为这件事情,中美高层决定成立有效的军事交流体系,避免再度发生类似的事情。
据事后五角大楼的报告披露,当美军侦察机坠毁的时候,美国在日本基地的司令恼怒之下曾经下令那两架f15击落阻止其向内海飞行的那两架g11,不过随后被五角大楼叫停,改为监视坠海地点。
在这起事件中,g11立了汗马功劳,如果不是它及时逼走了f15战机,使得美军侦察机提前返航,一旦美军侦察机在与g9的对峙中发生爆炸,那可什么都说不清楚了。
赵东升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临近,他在京城待了半个月,期间军委制定了一套紧急战争方案,以应对美军可能发动的袭击,赵东升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一个月后,美军侦察机坠毁事件正式结束,中美双方都保持了低调,直到半年后事情才被外媒披露,不过遭到了两国的否认。
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三章 影响深远
八月初,在美军侦察机坠毁事件结束后不久,国家战略防御中心总部大楼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参与会议的人除了国防中心的七名委员外,还有国务院和军委的相关高层领导。
一号首长亲自主持了会议,会议主题是加快军事现代化建设,加大军事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切实确保国家权益不受外国势力的侵害。
为了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局部冲突,国家战略防御中心正式开始制定紧急反应方案,当发生意外情况时随时能做出迅速反应。
因此,会议上形成了一项重要的决议,国家战略防御中心将在全国组建三支军级的快速反应部队,部署在东海地区、南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这三支军级快速反应部队融合了6军、空军、海军和导弹部队,将演练6海空一体化战术,以师为单位进行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战备值班。
作为国家战略防御中心的技术负责人,赵东升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介绍了国内军事技术的现状,表示将在导弹、卫星、激光、航天等项目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并且力争在五年内更新换代海6空三军的主战武器。
在会议上,赵东升着重介绍了在大平岛造船厂建造的航母,预计十月的时候可以下水试航,届时将与配套的巡洋舰、护卫舰、驱逐舰和潜艇等舰艇一起组成第一个海军航母编队。
至于海军航母编队隶属海军三大舰队中的哪一支,现在还没有定论,不过最有可能部署在南海,划归第三舰队,因为南海海域辽阔,情况复杂,航母编队的存在可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会议结束后,赵东升以国家战略防御中心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视察了国内十几家重要军事研究部门的工作,分别对那些单位未来三年的研究提出了目标,并且加大了科研资金的拨付,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待遇。
赵东升动用的资金自然是华威集团的钱,反正华威集团现在是央企了,对那些军事研究部门进行拨款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赵东升只有三十多岁,在科技界可谓非常年轻,可是对于他出任国家战略防御中心科技负责人一事,科研领域的那些资历深厚的专家们无不心悦诚服:
赵东升不仅一手打造了华威集团这个企业界的奇迹,更重要的是他还是电子领域和计算机领域的国际权威人物,这两点是无人能比的。
九月初,全国党代会在京城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以及中央委员会决议局委员、常委。
赵东升在这次选举中毫无悬念地当选为了中央委员会委员,虽然他的排名依旧是最后一名,不过从候补委员到正式委员,这无疑是质的飞跃。
原本,赵东升以为自己这次可能仍然是候补委员,只不过排名会往前挪挪,没想到能幸运地迈进了中央委员的门槛,对他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九月十号教师节,从京城回来的赵东升在黄州宾馆接见了黄州市优秀教师的代表,与优秀教师代表们共进午餐,对他们在教育事业上的付出表示了感谢。
第二天晚上,赵东升正在召开市委常委会,对黄州市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讨论的时候,韩素素忽然推门走了进来,在他耳旁轻声低语了几句。
“现在有件事情我要宣布一下!”赵东升闻言,双目流露出一丝古怪的神色,随后打断了会议,沉声向在座的众位市委常委说道,“刚才接到了紧急消息,美国受到了恐怖袭击,世贸大厦被几架飞机撞击,伤亡未知。”
听了赵东升的话,现场嗡一下就马蚤动了起来,如果说换作其他的地市,市委的常委们可能不知道世贸大厦是什么地方,不过黄州市这十几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密切,自然清楚世贸大厦是什么地方。
世贸大厦双子楼曾为世界上最高的双塔建筑,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建筑群,美国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虽然现在赵东升得到的消息非常含糊,只是说世贸大厦受到了几架飞机的撞击,具体损伤程度不详,不过在他的印象里,世贸大厦在受到袭击的两个小时后就发生了坍塌,轰然倒地,死伤数千人。
世贸大厦受到袭击后,整个纽约市乱成一团,人心惶惶,谁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自从美国独立以来本土还从没有发生过这种程度的恐怖袭击。
赵东升随即给华威集团驻美国办事处主任齐伟民打去了电话,得知华威集团没人在世贸大厦后顿时松了一口气,他事先已经做了相应的安排,这几天都没有华威集团的人去世贸大厦办事。
911事件在美国和全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济上的影响尤为重要,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第一天下跌。
其中跌幅最严重的要数旅游、保险与航空股,美国的汽油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当时美国的经济已经放缓,而911事件则加深全球经济的萧条。
不仅如此,911事件随后还引发了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拉开了悠长战争期限的序幕,深陷战争的泥潭,无数人在战火中死伤。
由于美国距离中国太过遥远,911事件对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只不过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受到了冲击。
赵东升早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因此华威集团几乎没有受到911事件的波及,各项工作的进展一切顺利。
在忙碌的工作中,十月下旬悄然而至,赵东升去了大平岛造船厂参加了航母的下水仪式,这艘中型核动力航母取名“盘古”,意味着“开天辟地”的意味。
对于中国的盘古号航母,世界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这意味着中国的海军已经具备了从浅海向深海巡航的能力。
盘古号下水后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试航,然后就是舰载机起降训练,最后是与配备的护卫舰艇合练,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对盘古号的存在,世界各国的军界人士对此褒贬不一,其中,美国海军对此是不屑一顾,美国美军有十二艘航母在服役,形成了七大航母战斗群,而中国海军只不过有一艘航母,根本就动摇不了双方的差距,双方之间的境况就像大人和小孩一样。
不过,亚太地区的国家对此是倍感震惊,一旦盘古号航母编队形成战斗力,那么对亚太各国将是有效的威慑。
就在盘古号航母下水后不久,十一月初的一个晚上,赵东升得到了一个消息,古玲在江海省的安门市被人打伤,已经住进了安门市人民医院。
得知这个消息后,赵东升立刻放下了手里的工作,让韩素素预订了从黄州飞江海省江宁市的航班,第二天中午就赶到了江宁市,然后驱车直奔安门市人民医院。
赵东升赶到安门市人民医院的时候是晚上七点多,领着韩素素和那两名国家警卫局的警卫来到了一间特护病。
“你们是干什么的?”特护病房门前立着两名警察,正在那里低声聊着什么,见赵东升面色阴沉地领着人走了过来,其中一名国字脸警察立刻警惕地问道。
“我是古玲的朋友。”赵东升闻言,面无表情地回了一句,随后也不管那两名警察,径直推门走了进去。
国字脸警察见状迟疑了一下,没有阻止赵东升,因为他发现除了赵东升进去外,韩素素和那两名警卫等在门外面,尤其是那两名警卫,目光冷峻,一看就像是保镖之类的人,立刻意识到赵东升的身份不简单:
再怎么说古玲也是九州商会的会长助理,身份在那里摆着的,认识的朋友肯定非富即贵,当古玲入住医院的时候,安门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可是都亲自前来看望。
赵东升走进病房的时候,古玲正倚坐在病床上吃饭,她的左手缠着绷带,右手拿着筷子夹着饭菜,朱丽和李虹在一旁陪着她说着话。
“赵哥,你怎么来了?”见到赵东升后,古玲怔了一下,有些意外地望着他,她可是特意交代下去了,不要将她受伤的事情告诉赵东升,以免打扰了赵东升的工作,反正她的伤也不重,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
“会长。”朱丽和李虹连忙站了起来,恭声向赵东升说道。
“玲玲,你没事儿吧?”赵东升见古玲的气色不错,心中不由得吁了一口气,向朱丽和李虹点了一下头后,沉声问道。
“没事儿,一点儿小伤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休息一段时间时间就好了。”古玲闻言,不以为意地向赵东升笑了笑。
“你的手臂都骨折了,还是小伤?”赵东升知道古玲是不想自己担心,于是双目寒光一闪,冷冷地说道,“连我的助理都敢打,这个公道我一定要给你讨回来的!”
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四章 虚张声势?
古玲这次来安门市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代表九州商会来谈一个生意,她准备在安门市投资建立一家水产公司从事近海养殖,以充实九州商会的会产。
安门市靠大海,有着天然的近海养殖场,古玲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因此提前下手抢占一块海域从事近海养殖,将来给内6城市供货。
九州商会如今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顶级商会,凭借着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九州商会成功地抢占了东南亚的市场,并且以此为跳板向全世界商业领域渗透,现在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大洋商团。
因此,安门市的领导对古玲的到来非常重视,特意派出了常务副市长来接待,规格非常高。
水产公司的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安门市市领导对九州商会的投资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古玲很快就与安门市相关部门签署了协议,下一步就是落实资金和注册。
朱丽和李虹现在的身份是古玲的助手,九州商会的规模庞大,古玲一个人处理不过来商会里的事务,因此把朱丽和李虹拉过来协助她工作。
与安门市签完协议后,古玲昨天晚上在一家酒楼里请朱丽和李虹吃饭,犒劳两人,不成想朱丽和李虹中途去卫生间的时候,被几个男人拉进了一个包厢里,要两人陪她们喝酒。
古玲在包厢里等了好一会儿,不见朱丽和李虹回来,打电话两人也不接,心中感到奇怪,于是出去寻找,这才知道两人被人强行拖进了另外一个包厢,于是急匆匆地去包厢找人。
包厢里坐着一些年轻的男女,两个男人正搂着朱丽和李虹灌酒,其他的人在一旁起哄,在座的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看样子喝了不少酒,或多或少都有几分醉意。
古玲见状连忙上前阻止,不成想还没走到朱丽和李虹身旁就被两名年轻人拽到了坐在首位的一名圆脸青年的面前。
圆脸青年见古玲不仅长得比朱丽和李虹都漂亮,而且身上有一种成熟优雅的气质,因此笑嘻嘻地出言调戏,并且对她动手动脚。
古玲哪里受到过?br />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