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消息。
在座的北方钢铁公司的领导闻言不由得对视了一眼,无不流露出惊喜的神色,既然赵东升当众说出来,想必合作的事情不会假了,那么这就是说高品位矿石的事情就非常好商量了。
包厢里的气氛随即缓和了下来,赵东升笑着和张老爷聊着北方钢铁厂的历史,当姜勇和孟庆满头大汗地赶回来时,愕然地望着眼前的一幕:看起来赵东升和张老爷聊得……聊得挺开心的。
张老爷是抗战时入伍的战斗英雄,复员后进入了北方钢铁公司的前身――北方钢铁厂的三分厂,是北方钢铁厂有名的劳模,八十年代中期以三分厂厂长的身份退休,在北方钢铁厂有着很高的威望。
听说姜勇今天要在招待宾馆宴请赵东升,于是三分厂的人就去找了张老爷,让张老爷出头领着大家去向姜勇讨个说法,结果在招待宾馆门口被保安给拦住了。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九章 特种钢厂
负责赵东升这次参观安保措施的是北方钢铁公司保卫处的处长,面对数百名三分厂的职工,他一方面加大保安的力量、安抚三分厂职工的情绪,另一方面让宾馆的工作人员通知公司的领导下来解决。
可惜的是,孟庆去了不仅没解决成问题,反而被群情激动的三分厂职工扣住说理,于是姜勇不得不亲自出马进行安抚,希望能迅速摆平这件事情,以免让赵东升看了笑话。
不过,令姜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下楼的时候张老爷已经被宾馆里的“内线”从后门放了进来,并且在“内线”的指引下找到了赵东升所在的包厢。
在招待宾馆工作的几乎都是北方钢铁公司的职工弟,其中也有三分厂的弟,给张老爷通风报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由于包厢的隔音效果非常好,这使得赵东升等人都没有听见招待宾馆门前聚集着的人群的吵闹声,故而根本不知道三分厂的人来讨说法,直到张老爷闯进来才清楚发生了什么。
张老爷进入包厢后,早有工人人员去通知姜勇,姜勇正在向三分厂的职工保证,明年一定让三分厂复产,请大家体谅公司的难处。
姜勇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吃了一惊,他可是清楚张老爷的火爆脾气,万一得罪了赵东升那可就糟糕了,于是顾不上三分厂的人,带着孟庆急匆匆地赶回来。
不过,事情出乎了姜勇的意料,他没有想到赵东升的脾气竟然这么好,如果搁给别人,说不定早就拂袖而去了。
姜勇现在已经顾不上追究张老爷和三分厂那些职工的责任,他从在座的北方钢铁公司的领导口中得知了赵东升有合作的意向,因此精力都集中在了赵东升所说的那个合作上。
赵东升并没有在酒桌上和姜勇谈合作的事情,吃完饭后他和姜勇去了休息室,就合作的事情进行了沟通。
令姜勇大吃一惊的是,赵东升想与北方钢铁公司合作,研究和生产那些可以用在特殊领域的特种钢材,例如航空航天、军事领域和建筑领域等行业,这可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决定。
“赵总,我虽然也很期待生产那些特种钢材,可是国内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落后于国际水平,要想取得成果的话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我们公司目前的财务情况有些紧张,恐怕近几年无法在这方面投资。”
姜勇虽然觉得赵东升提出的这个合作非常有诱惑,但是他沉吟了一下,有些无奈地向赵东升说道,北方钢铁公司现在还没有精力去涉足赵东升所说的特种钢材的领域,这可是一项十分烧钱的计划。
“你们负责技术人员、场地和相关的政策、手续,我们来提供资金。”赵东升闻言微微一笑,他对北方钢铁公司的经济状况有所了解,于是向姜勇说道,“这件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边生产边研究,生产出来的产品华威集团可以消化一部分。”
“股权怎么明确?”姜勇觉得赵东升的这个提议非常不错,解决了目前最大的资金难题,于是开始考虑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控股权,这将表明谁会是合作工作的主导者。
“厂属于我们集团,双方各占一半的股权,不过我们要比你们多一股,大家平分利润,共享技术,你们的人进入董事会,对厂的财务和运营进行监督。”赵东升早就想好了合作方式,于是有条不紊地告诉姜勇,他对这个特种钢厂十分重视,所以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好,就这么说定了。”姜勇虽然觉得合作的厂属于华威集团有些遗憾,不过赵东升开出来的条件确实非常优厚,而且他没有任何提条件的底气,因此略一沉吟后就果断地答应了下来。
国内钢企众多,单论到级别的话,位于海都市的南方钢铁公司和位于东北的东北钢铁公司都是副部级的央企,更别说各省市的地方钢企,如果姜勇拒绝的话,别的钢企肯定会趁虚而入。
“你们公司三分厂不是停产了吗,为了避免对你们公司造成太大的影响,我看不如就以三分厂为底进行重组,进行优化整合。”赵东升间姜勇答应了,于是笑着说道,三分厂有不少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培训后就能适应新的炼钢设备,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况且三分厂的地理位置不错,位于京城西部的市区,按照以后的标准就是五环以内,占地广阔,将来开发利用的话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这个主意好,帮我们厂解决了后顾之忧。”姜勇闻言笑了起来,怪不得赵东升今天和张老爷聊了这么多关于三分厂的事情,原来是打算以三分厂为基础来组建新厂,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好消息,省去了安置三分厂职工的麻烦。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希望姜董能答应。”赵东升的想法可不仅仅这么简单,随后笑着说道。
“赵总有什么条件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而为。”姜勇闻言看向了赵东升,想知道他的条件是什么。
“新厂不适合建在市区,会带来一些环境上的问题,因此我希望姜董能在郊区找一块地来当新厂的厂址。”赵东升微微一笑,向姜勇说道,“至于三分厂的场地,由我们华威集团接收。”
“这个没问题,我来解决。”姜勇想了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郊区的地对于他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批下来的,至于三分厂的地,北方钢铁公司现在留着也没什么用途,不如当作合作的诚意送给赵东升。
“我大略算了一下,如果采购国外最新的炼钢设备,再加上其他的基础配套设施,两亿已经足够了,这笔钱我会分期划拨下来,希望两年内新钢厂可以投产。”见姜勇答应了自己的条件,赵东升开始跟他谈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资金。
“两亿恐怕不够吧。”姜勇的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现在光一条国外先进的炼钢生产线就要两三千万美金。
“我忘了说了,那两亿是美元。”赵东升闻言,笑着向姜勇解释,刚才一时疏忽没有把话说明白。
“你们华威集团真的是财大气粗呀。”姜勇怔了一下,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没有想到赵东升竟然这么大的魄力,竟然为了新钢厂投资两亿美金,换算成华币的话那可就是十七亿华币,也就是说这个新钢厂将成为国内最先进的钢企。
这么说来的话,北方钢铁公司在新钢厂中占一半的股份,那可是不折不扣地占了一个大便宜。
“姜董,下午去三分厂吧,我先去了解一下情况。”赵东升闻言笑了笑,向姜勇说道。
其实,按照原来的计划,赵东升准备明年再考虑新钢厂的事情,原因很简单,由于华威集团的快速扩张,他手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进行新钢厂的投资,这种手头窘迫的情况至少要到明年才会得到改观。
赵东升之所以提前了计划,是因为他为了收购多普斯向秦强借了18亿美元,准备在关键时刻提高收购价格,不过因为收购案最终有惊无险地获得了通过,所以他没能加价,最终以33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受够。
在这33亿美元里,由于赵东升和山下康义有1o的股份,所以最终花出去的钱是33亿美元中的九成,也就是29。7亿美元,平均到赵东升和山下康义身上的话一个人是14。85亿美元。
这样一来的话,赵东升的手里就有了3亿美元的富裕资金,因此他打算趁此机会来推动新钢厂的事情,因为不仅华威集团名下的企业需要那些特种钢材,而且国家对此也有很大的需求,所以他决定尽快促进这件事情的完成。
国内有很多钢铁企业,赵东升选择可选择的合作伙伴很多,不过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既然姜勇不远万里跑了圣保罗一趟,而且还差一点在袭击中丢了性命,所以赵东升优先考虑北方钢铁公司。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姜勇不去圣保罗,那么赵东升很可能会选择位于海都市的南方钢铁公司,毕竟它离港口近,而且海运的路程也短。
下午,赵东升在姜勇等人的陪同下去了三分厂,不仅参观了在赵东升看来陈旧落后的厂区,而且还与三分厂的职工进行了交流,了解大家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受到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可以预见的是,像三分厂这样的情况在未来几年里会屡见不鲜,不少企业由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进而倒闭的倒闭、重组的重组,职工下岗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三分厂的职工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姜勇的积极争取,使得它获得了赵东升的“青睐”,进而浴火重生。
搜索:“57”或直接访问“57。”,无需注册即可,,页面清爽,为书友创造友好的阅读环境!
第一卷 第三百四十章 低调行事
(感谢gzg1972和dragon513两位书友的月票支持。上架后遇到大推荐,但是收藏和红票反而掉了,求一下大家的支持。另继续求订阅和月票支持。)
由于赵东升和姜勇已经就合作的主要事宜达成了一致意见,所以两人随后就草签了一份合作协议,正式签约的话要通过河东省省政府来协调,因为北方钢铁公司是副部级的国企,与副厅级的华威集团级别不对等。
赵东升和姜勇草签了合作协议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虽然具体的合作事项除了赵东升和姜勇外没人知道,不过国内的钢企界还是被这个消息震动了,随即而来的就是深深的失落和无比的懊恼: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合作协议,它意味着北方钢铁公司很可能会以一个优惠的价格获得华威集团在巴西和澳洲矿区的高品位矿石,这对钢铁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很显然,国内钢企界谁也没有料到赵东升和姜勇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达成了合作的意向,早知道的话他们也去圣保罗凑热闹,因为赵东升与姜勇的合作与姜勇的圣保罗之行绝对有着密切的联系,要知道在那之前赵东升和姜勇根本就不认识。
伴随着这个合作协议的签署,国内的各大钢企闻风而动,高层人士纷纷前往河东省,前去拜访河东省省领导和黄州市市领导,最重要的是见赵东升,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赵东升是华威集团的一把手,主掌华威集团的规划,如果他点头的话,那么一切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
赵东升乘航班回河东省的时候,已经在京城郊区选了一个地方作为新钢厂的厂址,姜勇紧锣密鼓地运作着拿地的事宜,只要那块地一被批下来,那么他就可以去河东省找赵东升正式签约。
在东平国际机场接机的不仅有省里和华威集团的人,而且还有不少钢企的高管,赵东升那些钢企的高管表示了感谢,然后以向周浩然汇报工作为由,从机场直接去了省委。
赵东升清楚那些钢企想要什么,不过这件事情不是他一个人能左右的,这事关国家的矿业战略,如果他把那些高品位矿石卖给了这些钢企,固然能大赚一笔,但是国内的那些矿企的生存环境就要受到挤压,影响非常大。
所以,赵东升已经打定了主意不掺合这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往矿业总公司的身上推,反正矿业总公司有天宇矿业三成的股份,再加上它又是地矿部的直属企业,而地矿部负责国内的矿业规划,这个麻烦由地矿部来解决得最好。
到了省委,赵东升向周浩然汇报了收购多普斯的事宜和与北方钢铁公司的合作细节,听闻赵东升对特种钢材有兴趣,周浩然自然是大力支持,他很清楚特种钢材在国家建设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性,他很欣慰赵东升有如此长远的眼光和担当。
就在赵东升回到河东省的第二天,地矿部专门召开了会议,内容是强化对国内矿业市场和进出口矿石市场的管理,明确表明了地矿部在进口处矿石交易中的指导作用。
这样一来的话,赵东升身上的压力无形中就小了很多,这等于地矿部把他所面临的麻烦都给揽了过去,那些钢企要想从华威集团获得价格实惠的高品位矿石,首先要过地矿部这一关。
以前,华威集团的中上层管理人员还对赵东升给矿业总公司3成天宇矿业的股份不理解,认为华威集团吃了大亏,现在看来赵东升这么做是有深意的,不得不佩服赵东升的深谋远虑:如果没有矿业总公司顶在前面的话,那么华威集团应付起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钢企将非常吃力,而且恐怕还会因为那些高品位矿石而得罪人。
腊月二十,赵东升安排好了华威集团和黄州市的事情后,乘飞机前往了西南军区参加那三名在刘氏餐馆袭击事件中牺牲的飞鹰大队的队员的追悼会。
追悼会在西南军区的一个礼堂举行,西南军区的一个副司令亲自参加,牺牲的那三位队员获得了二级英模荣誉称号,那两位侥幸躲过一劫的队员荣立一等功,这在西南军区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两个副部级干部,再加上一个世界财富五百强企业的董事长,五名飞鹰大队的队员不仅成功地保护了赵东升、许军和姜勇这三名重要人物的安全,而且还确保了多普斯收购的顺利进行,可谓功勋卓著,足以配得上所受的奖励。
三名牺牲队员的家属从老家赶了过来,赵东升在追悼会上一一与他们握手,表示了诚挚的慰问。
那些家属不清楚眼前这个身着便装的年轻人是什么人,不过既然与西南军区副司令站在一起,想必也是一名首长了,因此对赵东升的慰问十分感谢。
不单单那些家属,除了西南军区极个别的人外,没有人知道赵东升的身份,自然也不清楚那三名队员是因为他牺牲的。
赵东升通过西南军区给了每名牺牲的队员五十万,当作抚恤金发了下去,虽然这五十万看上去很多,不过对于华威集团来说却无疑是值得的:如果赵东升出事的话,是多少个五十万也无法挽救回来的。
不仅如此,赵东升还通过西南军区,给三名牺牲队员的一个兄弟姐妹在华威集团安排了工作,让他们把父母接过去安享晚年。
由于许军和姜勇并不知道那三名牺牲队员的身份,也不知道追悼会的事情,要不然的话即使不能亲自前来,肯定也会派代表出席,毕竟那三名队员也救了他们。
离开西南军区的时候,赵东升留下了两千万,当作华威集团与西南军区的共建资金,也算是了了他的一桩心愿。
腊月二十三上午,赵东升在西南军区所在地――蜀川省省城巴州市的机场登上了前往山南省的客机,去参加华威集团唐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腊月二十六举行的小轿车下线仪式。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后,中午时分,客机在山南省省城山州市机场降落,由于赵东升来山南省的消息没有通知任何人,所以在机场接机的只有华威集团驻山南省办事处主任崔亦风。
赵东升上了崔亦风的奥迪车后,轿车径直向唐州市驶去,路上崔亦风向他汇报着华威集团在山南省企业的运作情况。
崔亦风是黄州电器厂第一批招收的合同工,是一个头脑非常灵活的人,是赵东升的最为信任的嫡系,因此把他放在了山南省办事处。
对于赵东升来说他现在越低调越好,如果让山南省的人知道他来的消息,届时肯定会有人前来接机,这样一来的话就难免就有人情上的往来,万一对方要是提出什么合作的要求的话,他真的不好拒绝,毕竟这里是他,准确的说是赵卫国的家乡。
因此,为了避免麻烦赵东升悄悄来到了山南省,他准备先回家,然后再去唐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参加小轿车下线仪式。
算起来赵东升又好几年没有回来了,也该回家父母了,他在家陪父母过春节,同时也是放松一下。
不成想,轿车还没驶出山州市,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一辆七成新的黑色桑塔纳小轿车抢红灯,从左侧的车道直挺挺地撞了过来,车头撞在了奥迪车的车尾,发出砰的一声沉闷声响,使得正在说话的赵东升和崔亦风猛然向前一个踉跄。
“你们会不会开车,怎么抢红灯。”随后,四名大汉从后面的桑塔纳轿车上下来,领头的光头壮汉一边敲着赵东升一侧的车窗,一边凶神恶煞地说道,“快点儿赔钱,要不然老砸了你的破车。”
“头儿,我给你重新换一辆车。”崔亦风见光头壮汉恶人先告状,知道这件事情恐怕很难善了,于是低声向赵东升说道。
赵东升闻言点了点头,皱着眉头望了一眼外面的光头大汉,他没想到今天这么倒霉,竟然在这里遇上了混混,说起来山州市算得上他半个主场了。
“还不快下车!”见赵东升等人坐在车里纹丝未动,光头大汉以为他们怕了,于是将车窗拍得砰砰直响,准备趁机敲诈一笔钱。
见光头大汉有动粗的架势,司机和坐在副驾驶座位的男推开车门走了下来,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将光头大汉等人隔开,神情冷峻地瞪着他们。
“告诉你们,你们的车牌号我已经记下了,如果不赔钱的话,后果自负。”光头大汉发现站在面前的这两个西装革履的你那人目光阴冷,看得他心里一阵发慌,于是色厉内荏地说道。
“你的车牌号我也记住了!”司机闻言冷冷地看着光头大汉,他才不会被这些小混混吓住。
“怎么回事?”正在这时,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嘎一声停在了一旁的路上,驾驶员是一个国字脸青年,衣冠楚楚,一脸傲然地问光头大汉,副驾驶座上还坐着一名靓丽的女。
“七哥,这家伙刚才闯红灯,结果撞了我们的车。”光头大汉见状,连忙笑嘻嘻地迎了上去,点头哈腰地说道,极力推卸着责任。
第一卷 第三百四十一章 赵老七的心事
“真以为没王法了,撞了车也这么嚣张!”国字脸青年闻言,推开车门走了下来,冷冷地瞅着奥迪车的后座,由于奥迪车的车窗是深色的,从外面看不见里面,但里面却看得见外面。
“老七!”赵东升感觉国字脸青年的话有些眼熟,打量了一眼他后,打开车门下了车。
“五……五叔!”国字脸青年看见赵东升后顿时僵在了那里,一脸的愕然,结结巴巴地喊道。
国字脸青年名叫赵磊,是勇哥的亲侄,与赵东升的关系没出五服,是近亲。
由于赵磊在家里排行第七,所以赵东升喊他老七,两人虽然差了一辈,但是年龄却只相差两岁,小时候还经常一起玩儿。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在赵东升的印象里,赵磊跟着二哥赵安邦在法国做生意。
“一年前就回来了,现在负责二叔在省里的生意。”赵磊回过神来,连忙笑嘻嘻地说道,“五叔回来也不说一声,我也好到机场去接你。”
赵磊口中的二叔自然就是赵安邦了,赵安邦不仅在欧洲,在美国和中国也有生意,这五年来在赵东升的支持下发展迅速,身家早已经上亿,是山南省著名的企业家。
在赵安邦的那些生意中,山南省的生意是国内生意的一个重点,在怎么说山南省也是赵家的大本营,于是就让跟着他在国外待了四年的赵磊回来打理山南省的生意,也算是对赵磊的一个磨炼,在赵家的那些弟中赵磊是头脑灵活人之一。
“这次回来得太急了。”赵东升微微一笑,看了一眼那名下车的靓丽女人,向赵磊说道,“你爹和你娘也来了的省城?”
“我爹和我娘舍不得离开家里,就我二哥和嫂来了,在咱家的酒楼里帮忙。”赵磊闻言,笑着走向了赵东升,“五叔,你现在还没有吃饭吧,现在都到饭点儿了,不如到咱家自己的酒楼去吃吧,让我四哥炒几个你爱吃的菜,要不然我爹和我娘知道了肯定要骂死我的。”
“也不知道军的手艺现在怎么样了。”赵东升原本计划和崔亦天到城外的餐馆吃饭,以免遇上了熟人,如今赵磊发出了邀请,于是他笑着答应了下来,同时也想见见赵磊的四哥赵从军,小时候赵从军可没少帮他打架。
“五叔,我四哥现在可是考了高级厨师的证,手艺是整个酒楼最好的。”赵磊笑着回答,同时殷勤地拉开了奔驰车的后门。
赵东升见状笑了笑,和崔亦风坐了进去,怪不得赵安邦把赵磊派过来,几年没见,这小圆滑世故了许多,是个做生意的料。
“回去跟你们老总说,把车修好,否则以后我不认识他。”等赵东升和崔亦风上车后,赵磊沉声嘱咐了立在一旁神情紧张的光头大汉一眼,驾着车绝尘而去。
“大哥,那小是什么人,七哥怎么对他跟个孙似的?”望着离开的奔驰车,一名壮汉有些不解地望着脸色有些苍白的光头大汉,在他的印象里赵磊一直都是心高气傲的,可从来没有这么“软蛋”过。
“你懂个屁呀,你知道七哥嘴里的那个五叔是谁吗?”光头大汉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冲着那个壮汉说道。
“谁呀?”听光头大汉这么说,周围的三名壮汉顿时都来了兴趣,想打探赵东升的底细。
“我问你们,七哥能有今天,依仗的是谁?”光头大汉见三名手下还没有反应过来,不由得点了他们一句。
“老大,你是说,咱们今天撞了那位爷的车?”听闻此言,三名壮汉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可是知道,赵家最厉害的就是华威集团的老总,同时也是黄州市副市长的赵东升,这在山南省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赵东升不仅是河东省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山南省的骄傲,被誉为从山南省走出去的最杰出的青年代表,其事迹更是广泛报道。
只不过,由于赵东升刻意保持低调,所以无论电视还是报纸、杂志,几乎没有他的影像,这也使得他的名气虽然大,但是认识他的却没有几个。
“知道就好,幸好七哥来得及时,要不然的话……”光头大汉心有余悸地望了一眼那两名铁塔般守在奥迪车旁的那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很显然这两个男人是专业的保镖,一旦起了冲突的话不仅要被暴打一顿,而且他们的老总肯定也要收拾他们。
“那些是什么人?”去酒楼的路上,赵东升不动声色地问开车的赵磊。
“一个朋友手下的人,那个朋友的老爸已经在道上混,现在前几年金盆洗手,在山州市做生意。”赵磊知道赵东升要问他这个问题,于是笑着解释。
赵东升闻言点了点头,不再追问,与赵磊拉起了家常,做生意当然要接触三教九流的人士,他相信赵磊会把握好分寸,只不过对赵磊刚才替光头大汉等人出头的行为感到有些奇怪,他觉得赵磊和光头大汉的老总好像并没有这么深的交情。
十来分钟后,奔驰车来到了一个气派的酒楼,招牌上写着“天悦楼”三个大字,是赵安邦在山州市的一处产业。
赵磊把车开进了后院的停车场,然后领着赵东升去了三楼的一个环境优雅的包厢,不一会儿一对三十多岁的男女走了进来,其中男的穿着白色的厨师装,热情地与赵东升拥抱,他就是赵从军,另外一个女的是赵从军的老婆李桂花,现在是酒楼的经理,将酒楼打理得井井有条。
说实话,赵东升非常反对搞家族式产业,他认为这将会制约企业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赵家那么多人,只有赵磊和赵从军兄弟俩来了山州市帮赵安邦打理生意。
赵磊不必说,脑瓜灵活,又跟着赵安邦在国外混了几年,足以应对手头上的生意,而赵从军虽然老实憨厚,但有一个精明的老婆,所以赵从军就当他的厨师,天悦楼由李桂花负责。
“五叔,你们先聊,我去给你炒菜。”聊了一会儿后,赵从军给赵东升打了一个招呼,起身去了厨房,虽然他的年龄比赵东升大三岁,不过辈分小,所以像赵磊一样喊赵东升五叔。
随后,赵东升让李桂花也出去忙了,她是天悦楼的经理,有些事情需要她处理,没有必要留在包厢里陪他。
包厢里人不多,除了赵东升、崔亦风和赵磊,就只有两名女服务生侍立在那里,那名靓丽的女人被赵磊给大发走了,看上去像是他的一个情人。
赵磊来了山州一年多,自然跟崔亦风认识,平常也没少崔亦风帮忙,虽然他是赵家的人,不过这端茶倒水的活儿自然就轮到他了。
炒好了菜后,赵从军也上了酒桌,陪着赵东升喝酒,边喝边聊着小时候的事情,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现场的气氛温馨而轻快。
“赵总,可是难得碰上你一次,这杯酒你可一定得喝了。”没过多久,包厢的门被人推开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拿着一瓶酒和酒杯走进来敬酒,笑着向赵磊说道。
“张老板,以后多来光顾呀。”赵磊笑着端起酒杯,与那名中年人喝了一杯。
闲聊了几句后,那名中年人就离开了包厢,他原本想给赵东升和崔亦风敬酒,不过被赵磊以两人不胜酒力为由婉拒了,走得时候中年人打量了赵东升和崔亦风几眼,暗自猜测着两人的身份,尤其是赵东升,竟然坐在了主位。
接下来,像走马灯一样,又有几波人前来给赵磊敬酒,其中有人认识崔亦风,顺带着连崔亦风也一起敬了,不过赵东升始终没有喝,看来赵磊在山州市混得还不错。
赵东升来包厢的时候,路上并没有赵磊的熟人看见,不过前来敬酒的人能在天悦楼吃饭,自然跟天悦楼的服务员熟悉,因此赵磊一来,就有服务员向他们通风报信。
“不好意思,我刚才在郊区,紧赶慢赶还是来晚了。”就在赵东升等人快吃完饭的时候,包厢的门再度被人推开了,一名穿着女士西装的俏丽女走了进来,笑着向赵东升说道,“手下的人不懂事,冲撞了赵总,我自罚三杯,给赵总赔罪了。”
说着,那名俏丽女来到了酒桌上,赵磊见状起身给她倒了一杯酒,俏丽女就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连喝了三杯。
赵东升见赵磊主动给那名俏丽女倒酒,两人好像很熟的样,这个时候终于有些明白赵磊刚才为什么要替光头大汉出头了,看样这小好像看上了俏丽女。
“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坐下喝两杯吧。”等俏丽女喝完了酒,赵东升微笑着一伸手,示意她落座,赵磊连忙殷勤地给俏丽女拉开了座位,进而验证了赵东升的猜测。
虽然知道了赵东升的身份,但是俏丽女在赵东升的面前却落落大方,一点也不做作,给赵东升一种成熟干练的感觉。
“五叔,实不相瞒,这是我女朋友万莉,你知道我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成个家了,可是万莉的爸爸以前坐过牢,我爹和我娘也不怎么知道了,不同意我们的事情。”那名俏丽女落座后,赵磊一脸恳切地向赵东升说道,“五叔,我爹和我娘听你的,你就帮我和万莉给他们说说,让他们同意我们俩的婚事吧!”
第一卷 第三百四十二章 今非昔比
感谢eruba书友的月票支持。)
“你觉得他怎么样?”赵东升闻言,扭头看向了坐在赵磊身旁的万莉,恐怕赵磊的老爹和老娘不仅是因为万莉老爸坐过牢才反对,估计与万莉老爸以前是混黑道的有关,使得他们对其敬而远之。
“除了有些花之外,是个值得托付的男人。”万莉想了想,向赵东升说道。
听到万莉说自己花,赵磊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俗话说人不风流枉少年,他长得又不丑,家境也好,自然有女人往他身上凑了。
“有些毛病可能很难改,你们结婚后他在外面还有女人的话怎么办?”赵东升觉得万莉对赵磊的评价还是挺客观的,不过以赵磊的条件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女人投怀送抱,因此不动声色地问道,他有必要把两人结婚后所遇到的问题向万莉说清楚,万莉很显然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免得以后两人因此闹离婚。
“男人在外面应酬,逢场作戏在所难免,只要他心里有这个家,不致于假戏真做,那么我可以包容他。”万莉迟疑了一下,郑重地望向了赵东升。
赵东升闻言微微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看来这个万莉与一般女人还真的不一样,竟然能忍受赵磊在外面沾花惹草,不过这样的女人才可怕,赵磊要是与她结婚的话,下半辈恐怕就要被万莉“收拾”得服服帖帖。
吃完饭,赵磊陪着赵东升和崔亦风去唐州,准备去唐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去凑凑热闹,据说届时省里的领导都要来。
由于喝了酒,赵磊找了一个人开奔驰车,坐在副驾驶座上,与赵东升和崔亦风聊着天。
“五叔,我听人说明年你又要进步了,是不是真的?”谈笑间,赵磊想起了一件事情,饶有兴致地问赵东升。
从95年下半年开始,地方党委开始换届,一直要到96年下半年,山南省去年12月份就已经换届完成,河东省要过完年后才换届。
赵磊也有官场上的朋友,自然就聊到了赵东升,以赵东升现在的行情,这次换届肯定要再往上走一走了。
赵东升已经是黄州市市委常委,再往上的话就是市委副书记了。
九十年代,地方党委里的副书记有四五个,以市级政府为例,除了市长外,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以及常务副市长等,都可能成为市委副书记。
那个时候在遇到重大问题,市委书记往往先把几个副书记召集起来开书记办公会,统一了认识后再上常委会表决。
考虑到赵东升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卓越成绩,那么他这个市委副书记最有可能的就是在黄州市政府换届的时候成为市长。
也有小道消息称,有外省的省领导想把赵东升以干部交流的方式调走,以及河东省想把赵东升调往省里,不过不管如何,赵东升往上走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赵东升过了年后二十九岁,如果真的能在这次河东省的这次换届中成为市长的话,那么他无疑将是国内自改革开放以后最年轻的地级市的市长,是改革开放这个历史大背景下的一个幸运儿,否则的话不要说二十九岁,就是赵东升三十九岁也很难成为市长。
“瞎打听什么,该不该进步我说了不算,以后这种事情你少掺合。”赵东升闻言摇了摇头,向赵磊说道,这个时候谈论这件升职的事情可是有些敏感。
“我也就是听他们说,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开口说过这件事情。”赵磊笑着向赵东升解释,他自然清楚这里面的轻重,绝对不会多嘴。
“你三叔现在怎么样了?”说起党委换届,赵东升想到了三哥赵定国,91年回去的时候赵定国是乡长,现在想必也往上走了吧。
“三叔现在是咱们县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年后县人大开会就正式转正。”赵磊闻言顿时来了精神,脸上流露出了兴奋的神色,在这五年前他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五年来,赵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的默默无闻的一个普通乡下宗族到现在在县里乃至市里的声名鹊起,简直就像做梦一样,而所有的一切都与赵东升息息相关。
“那可要恭喜三哥了。”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他平常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来关注家里的事情。
“对了五叔,你的终身大事是不是该考虑了,我九爷爷和九奶奶可是等着抱孙呢。”赵磊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笑嘻嘻地望着赵东升,“我可听说,现在可有不少人上门去提亲,都快把家里的门槛给踩平了。”
“我现在的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有结婚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