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回去告诉莺儿,这辈子我欠她的,下辈子我再换她!”说完一催胯下的雪影,就挺枪向前奔去。
典韦一时错愕,忙追了上来,“老五!”典韦知道自己嘴笨,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默默跟在,郭逸的旁边。
“好!今日就让你我兄弟,看看这些蟊贼,还能耍出什么花样!”郭逸明白典韦的心意,知道他不会让自己,一个人来送死!
郭逸正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箭雨。却听见一声高喝:“郭侯爷住手!都是自己人!”说完就见一人,冲了出来。来人将身上的伪装去掉,连忙上前施礼。
来人正是汤锐,单膝跪下说道:“小人汤锐,参见侯爷。刚才多有冒犯,还望侯爷见谅。”
郭逸忙翻身下马,将汤锐扶起,开口说道:“真是吓死我了,还以为是韩遂的人呢。你们怎么离开那个营地,曹将军现在在哪?”真是虚惊一场,自己差点以为,就要挂在这里了。
“曹将军见侯爷闯进去后,怕叛军会在附近搜查,就连忙向后,又撤了十里。曹将军不放心,让我在这里巡察。”汤锐也很惊讶,没想到郭逸会这么快,就回转来。刚才那一箭,正是自己射的。若不是郭逸反应快,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郭逸忙点点头,对汤锐说道:“汤校尉做的不错,当初我也曾做过斥候。不想今天进入你的埋伏,我都没有发现。看来我还是有些欠缺,以后要向你学习哦。那现在赶快收拢人马,跟我去见曹将军吧。皇甫将军有军令,让我们移师雍县。”
汤锐打了个呼哨,就见从四周钻出,十数个手持长弓的兵士。郭逸不禁暗叹一声,这伪装做的很到位啊。
“小侯爷见笑了,其实若不是这天太黑,怕是我们也很难,隐蔽的如此好。不瞒小侯爷,我在皇甫将军手下,已经有十五年了。我本是皇甫家的仆人之后,皇甫将军见我伶俐,就收在了帐下。我干斥候,也干了十年。”汤锐与郭逸典韦同行在前,将自己的经历,给郭逸二人讲了出来。
郭逸点点头,怪不得这汤锐,能隐蔽的如此好。十年的苦功,一出手定然不凡。开口说道:“想不到汤校尉,居然跟着皇甫将军这么久。”
三人说着闲话,来到曹操的新营寨。守门的士兵见识汤锐,连忙放众人进去。郭逸见到曹操,立刻就将事情的经过,给曹操说了一遍。
曹操听了,眉头紧皱。在营帐里踱了几步,转身对郭逸说道:“这个韩文约,我倒是与他有数面之缘。他当初在洛阳,郁郁不得志。后来便去了西北,不想今日做了反贼。这个人城府很深,不好对付!”
曹操的话,倒是让郭逸想起,在三国演义上,这曹操用离间计的时候,正是说起跟韩遂有旧。不想二人倒是萍水相逢,交情不见得怎么深。
“孟德兄,这些事我们也无须多理。想来皇甫将军对上他,不会吃什么亏的。不过那个董卓,我倒是有些担心。”郭逸有些担忧的,对曹操说道。
曹操惊讶的问道:“董卓这个人,真的会敢擅自行动?据我所知,这个人的本事,并不是很大。在平定黄巾之乱时,此人居然连战连败。要不是走了阉党的门路,怕是也难以混个凉州刺史。”
郭逸苦笑一声,曹操哪里知道,这董卓后来,是多么的残暴。尤其是他的女婿,和那个神秘的毒士!两个人一个比一个难缠,随便出一个计策,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闹上朝廷,也很难治他的罪。
“孟德兄,我想皇甫将军,如此担忧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还是赶紧动身,希望这次皇甫将军的金牌,能镇住那董卓!”郭逸无奈之下,只好抬出皇甫嵩
曹操点点头,遂下令收拾营盘,准备向雍县行军。自己这支兵马,从洛阳戳来后,就是一路急行。到现在也没有休息,不过还好,这些兵士都是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算得上能吃苦耐劳。
一路急行军到雍县,验证文书之后。守城的兵士,立刻打开城门,将众人放入城中。刚入城中,就见一员将领,急匆匆的过来。见到曹操等人,立刻拱手说道:“想来这位便是曹将军了吧,末将赵亮,拜见曹将军!”
这便是皇甫嵩,留在这里掣肘董卓的副将。看他一脸着急的样子,郭逸连忙问道:“赵副将,难道城中出了什么事?”
“这位便是郭侯爷吧!不瞒侯爷,这些日子,前将军董卓手下的兵士,不断的闹着,要前去陈仓。末将现在已经有些,压制不住了。”赵亮一脸苦色,无奈的对众人说道,“这里不是谈话之所,我们还是进府衙再谈吧。”
说完就带着几人,向城中府衙走去。刚到府衙就见,一员大将坐在厅中。那员大将,见曹操等人进来,遂站起来。众人才发现,此员大将身高八尺有余,膀阔腰圆。起身时,浑身的甲叶,随之晃动起来,一阵金铁之声。
“赵将军,这几位是何人?”那员大将,开口问道。当真个声若洪钟。
赵亮连忙说道:“董将军你怎么来了?这几位便是,从京师来的援军。这位是典军校尉,曹操曹大人。这位是寿亭侯,郭逸郭小侯爷。二位大人,这位便是前将军,凉州刺史董卓董将军。”
郭逸闻言,不禁仔细打量了一下董卓。看不出他的年龄,应该不会低于四十五岁。不过一双细眼,在睁开时,却露出一阵精光。一脸的络腮胡子,每根胡子都直立起来,显得很是粗旷。宽眉阔口,整个形象十分凶恶。
曹操心中暗道一声,这董卓长得,还真是凶恶。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粗旷的汉子。不过听过郭逸,说的关于董卓的一些话。曹操却不敢轻视,面前这个看似莽汉的家伙。
“原来是曹校尉,和我大汉最年轻的侯爷。董某真是有幸,能在此地见到二位,当真是三生有幸。”董卓听了赵亮的介绍,随即拱手说道。不过说话时,眉头却微微皱了一下。
曹操连忙施礼,毕竟论官职,董卓要比他高很多。现在董卓先说话了,自己怎么能不赶紧回礼。拱手说道:“董将军过奖了,我们这些晚辈,哪里能比得上,董将军的战绩彪炳。有将军镇守凉州,才能保我大汉安宁。此次曹某奉命,带着本部五千精兵,特来支援。”
董卓听了这话,那对细眼的微撩了一下。不过随即笑道:“相信这支西园兵马,定然是精锐之师。董某不禁想,去看看我大汉的雄狮!”
有喜欢此书的朋友请加76329oo3,另外泣血求收藏·····
第一百零八回 西凉董卓!
而郭逸在一旁,却暗自回想,当初看过一段,关于董卓的记载。董卓在这之前,确实有着神话般的战绩。
据说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冬天,北宫伯玉等人,起兵叛乱。汉灵帝急忙启用和征派几乎所有强将精兵抵御边章和韩遂的进攻。于是,董卓被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司空张温、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领步兵、骑兵共1o余万人屯兵美阳,护卫园陵。
当时,边章、韩遂也正好进兵美阳。两军对垒,初一交锋,由于羌兵凶悍勇猛,而且士气旺盛,汉军便遭遇打击,情势不利。张温等人心急如焚,生怕朝廷怪罪。
而董卓却神色自如,劝慰他们说:“现在我们虽然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我们等待时机,稳定情绪,一定能击退敌人。如果连我们当统兵将领的都惊慌失措,势必会动摇军心,给敌人创造进攻我们的机会!”
果然不出董卓所料,十一月中旬某天夜晚,皓月当空,群星灿烂。由于交战双方一直处于相互对峙的紧张状态,除了各自负责戒备的哨兵外,所有士兵都被战争拖累得精疲力竭。
夜半时分,静悄悄的夜空突然出现一道长达十余丈的流星,半壁天空火光如柱,惊得边章、韩遂军营中的战马狂鸣不已。
熟睡中的士兵惊醒后也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奇怪现象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们以为这是战争吃败仗的不祥征兆,不愿再留在美阳打仗,都想归回旧地金城。顿时,整个军营一片马蚤乱,久久不能安静下来。
第二天清晨,东汉军队的探马向董卓火速报告这一紧急军情。董卓听后,欣喜若狂,心想正好可以利用这一天赐良机突袭边章、韩遂的部队,杀他个措手不及,彻底消灭敌人。
于是,董卓立即采取紧急行动,与鲍鸿等人合兵夹击。由于对方军心受到影响,组织不严,大部分士兵根本没有思想和防卫准备,顷刻之间遭受沉重创击,死伤无数。董卓大获全胜;边章、韩遂败走榆中。
董卓见机会难得,便马上与周慎等人率领大军追剿逃军。由于金城是羌人的本势,势力无所不及,到处都驻有军队,而董卓等人盲目深入西羌,又犯了“穷寇勿追”的兵家禁忌,在追赶过程中,遭到数万名羌人围击。孤军深入的东汉大军完全陷入西羌部队的分割包围之中。
由于后方援军无法及时赶到,不到数日,各军粮草殆尽,而围兵不仅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进攻更加猛烈,情势十分危急。当时,由周慎等人率领的军队被彻底击溃,只有董卓军队设计得脱。
沉着老练的董卓在如此情况下,仍不惊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一高堤坝,截断上游的流水。羌人对此感到莫名其妙。这时,羌骑侦察回来传出消息说,东汉军队整天在坝中捕捉鱼虾。
西羌将领以为董卓军粮已尽,只得靠捕捉鱼虾充饥,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只围不攻,想困死董卓的军队。可是,很久都不见动静,等羌骑探明情况时,董卓军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
原来,董卓筑坝的真正目的是迷惑敌人,以此作掩护,然后伺机悄悄撤退。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表现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可以说董卓在这次大战中,董卓胜的有点运气。不过在把握时机,和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沉稳和胆略,绝对跟后来在洛阳,有着天大的差别。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权利,让董卓彻底的疯狂。
郭逸心中暗道:这董卓绝非是个简单人物,这次皇甫嵩给自己的任务,看来还是相当有难度。早知道要对阵李儒和贾诩,就把郭嘉给带来。自己面对他们两个,可是一点信心也没有。
这董卓开口就要,去看曹操的部队。大概是想看看,这支新来的部队,会不会对他构成威胁吧。郭逸想到这里,不禁暗笑一声。去看看也好,有了威慑力,你董卓也就不敢轻举妄动。自己再多加小心,想来董卓不会乱动的。
不过自己想不明白,这董卓一定要出兵,究竟是为了什么?按说他也该明白,皇甫嵩说的,绝对是最好的方法。郭逸想不出来,只好将这件事放下。
当即郭逸开口说道:“既然董将军有兴趣,曹将军不妨让,董将军品鉴一番。要知道董将军久经沙场,若是董将军指点一下,相信会受益无穷啊。”
董卓闻言,不禁上下打量了下郭逸。却开口笑道:“西园兵马之雄,焉用董某指点。过奖,过奖。”
曹操也听出郭逸,话里的意思。随即笑道:“董将军不必过谦,且待曹某引路。”说完做了一个请,让董卓先行。这里的众人,无论是官职还是爵位,都数董卓最高。因此曹操不得不,让董卓先行。
当下几人,就来到曹操部兵马,所在之地。本来连日行军,兵士的精神和体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现在听到校场鸣鼓,纷纷收拾停当,向校场奔来。
董卓看着台下,集合起来的兵马,不禁暗暗心忧。没想到连日行军之后,这部兵马居然还能,这么快的集结起来。光看这些兵马身上的盔甲,就绝对远胜自己的兵马。若是有朝一日,自己能掌握这样一部兵马,天下谁还能挡得住自己!
“将军,你看曹某的兵马,可有一战之力。”看到自己的兵士,没有给自己丢俩。回去后可要好好奖赏下,劳累之下,还能表现的如此好。
董卓闻言点点头,咧开大嘴笑道:“曹将军过谦了,这兵马何止有一战之力。相信若是有两万兵马,这二十万叛军,何用等到今日!不过不知为何,皇甫将军就是不肯出击。”说完冷眼看着赵亮。
“董将军,曹将军等人,一路远来。想来也是很辛苦了,在下已经在府衙内,摆下一桌酒席,给诸位将军接风洗尘。”赵亮见董卓,将话题又扯到这个,连忙开口说道。
董卓只是冷哼一声,开口说道:“本将还有要事,就不多陪几位了。”说完晃动他那魁梧的身材,走下台去,自顾自的离开。
赵亮尴尬的笑了下,对曹操几人说道:“诸位不要见怪,董将军务繁忙,所以不能多陪诸位。”董卓这样离去,很明显不将自己,放在眼里。不过自己受军命,是万万不能得罪他的。
曹操等人当然明白,这董卓自然是不满。随即客气了一番,就跟着赵亮,一起回到府衙内,席间询问了下赵亮,现在雍县的情形。
赵亮苦笑一声,将眼下的情形,跟郭逸等人说了一遍。董卓在这里,待了半月之后,便要前去陈仓。赵亮开始时以军命,强行劝阻。董卓还能安稳的,在这里待下去。但最近不知为什么,这董卓闹得很凶。纵容手下的大将,不断的在闹事。什么强抢民女,掳劫财物。雍县县令,已经三番四次的来赵亮。
看着那一打状纸,赵亮也很无奈。当初也让县令,去找董卓理论。可那董卓却说,士兵闲散久了,若是处置了,怕会影响军心。最后以军命压下来,弄得那县令不敢言语。所以现在赵亮,越来越压制不住董卓了。
“这董将军,究竟是打的什么算盘?难道他真的以为,用这四万人马,可以击溃这十八万叛军?”曹操不由得有些怀疑。这十八万叛军,可不是黄巾那等,没有战斗力的部队。里面大部可是精锐的,羌族骑兵。
“不清楚!也许这董卓,留有什么后招,也说不定吧。”郭逸无奈的说道。反正自己是不明白,这董卓究竟有什么打算,还是静观其变吧。
曹操等人到雍县,已经有半个月了。这半个月,董卓倒是收敛了很多。赵亮也松了口气,那些兵士现在也很少闹事了。看来还是将军高明,知道自己一个人,压不住董卓。所以特地从京师,搬来了援兵。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董卓那天回去之后,就与一个年轻人,在房中密议了半夜。商议的就是,这支新来的部队。
“仲坚,你看这支兵马,会不会对我们有威胁。”董卓沉吟了会儿,开口对坐在他对面,一个面白短须的年轻人说道。
那年轻人听完董卓的讲述,也是一阵沉默。良久之后才说:“看来皇甫嵩,对我们很是不放心。若是我们现在有变,怕是很难与他们相抗。”端起桌上的一杯酒,轻啜了一口,笑了笑说到:“没想到圣上,居然舍得用重金,打造了这支西园兵马!”
“仲坚,你说说,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要是就这样放弃,那我们预先埋下的暗棋,是不是有些可惜?”董卓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握在手中的青铜酒樽,居然受不住,他手中的力道,微微有些变形。
对面的那个年轻人,连忙说道:“岳父大人,何必这么生气。这招暗棋,我们埋伏了多年。虽说现在放弃,是有些可惜。不过日后,还是有很大的用处。”
董卓听后,细眼挑了一下,开口说道:“仲坚此事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话语中透露出,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无比的信任。
那年轻人忙站起来,躬身说道:“岳父大人,小婿一定办的妥当。岳父对小婿的恩情,小婿没齿难忘!”低头的时候,眼中涌出一股热流,连忙用衣袖拭去。
董卓挥挥手,示意他坐下说话,开口说道:“儒儿,在你和辅儿两人中,一文一武,我董仲颖倒是,有幸招了你们两个,当作女婿。我膝下无子,百年之后还是要你来,继承我的家业。”
这年轻人,赫然是鼎鼎大名的李儒!听到这话,李儒更不敢坐,连忙说道:“岳父身体依旧康健,相信定能有子相伴!”虽然自己是他的女婿,可是自己也知道,这岳父大人,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何况自己早看出来,岳父想过继董旻的儿子,给自己传宗接代。
董卓点点头,示意李儒坐下。将酒樽里的酒,一口喝尽。随即笑道:“仲坚不必多礼,我们董家想要发达,还是要靠你和辅儿,共同去努力!也许你认为,我会过继叔颖的儿子。可是他那几个儿子,跟他一样不成气候。”
“岳父大人请放心,小婿定会尽心辅佐的。”李儒连忙躬身答道。神色却比先前,更加恭谨。
董卓知道李儒的心思,也不点破只是笑了笑,示意他坐下。二人又开始商讨起,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关于董卓的这一段战绩,并非是小云要凑字数,小云在后面也都补回来了。这些事,倒也有些根据,董卓并非只是个蠢人,不然的话,也不会能挟天子了。有喜欢此书的朋友请加76329oo3,还请大家多多顶起,收藏吧,推荐吧。
第一百零九回 偶遇毒士!
(不好意思现在才更,今天早上有点烧,刚从医院回来,今天只好更一章,顺便跟大家说声对不起,小云请假一天。)
半个月以来,都风平浪静的。不过这种安静,却让郭逸的更加不安。不知道是因为,是不是要面对,贾诩和李儒,这两个难缠的家伙。郭逸总是觉得,这平静中透着一分诡异。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出招,自己又能不能应付得来。
曹操推开房门,见郭逸在那里沉思。不禁开口笑道:“承仁,是不是在想来姑娘,还是蔡小姐?”每每见到郭逸沉思,曹操就忍不住,想来打趣他一下。
“孟德兄,你又取笑我!”郭逸苦笑一声,却马上跳起来,对曹操说道:“孟德兄,有一件事还真要你帮忙。”曹操的话让自己,倒是让自己,想起了一件大事。
曹操倒是有些惊讶,连忙问道:“什么事?可是与那董卓有关不成?”这些日子的平静,让曹操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等人,太过多心了。
“我想娶莺儿过门,我想娶她为妻。你也知道莺儿的身世,所以想请你,认莺儿当作义妹,不知道孟德兄的意下如何?”郭逸想了想,还是把这件事说了出来。希望曹操,不会嫌弃来莺儿的出身。
果然听了这话,曹操不禁皱了下眉头。这件事确实,让曹操有些为难。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是绝不允许,有这样的关系。就是来莺儿嫁到家来,也难免做妾的命运。
曹操何尝不知道,郭逸现在的感受。就跟自己的爱妾卞夫人一样,自己当初何尝不是想,将她娶为妻。可是她的身份和出身,跟自己相差太远。自己最终还是,委屈她做了小妾。这就是礼数,不是一个人能抗衡的。
“承仁,我知道,你跟来姑娘的感情很深。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是侯爷的身份。来姑娘的出身,做妻怕是很困难的。何况你娶莺儿姑娘做妻,那你置蔡小姐于何地?要知道蔡大家,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女儿做妾的!”曹操坐下拍怕郭逸的肩膀,慢慢的说道。
曹操见郭逸一脸苦色,随笑道:“就凭你我之间的交情,我也会答应此事。待回去后,我就劝说父亲。相信也没什么大碍,不过你要知道,一个人是不能有两位妻子。你可要想好哦!”
“不是可以三妻四妾嘛。我只不过是才两个妻而已。”郭逸见曹操答应,随即笑道。自己到古代也不能白来,虽然自己不花心,不过享享齐人之福,还是不错嘛。
曹操闻言一愣,随即笑道:“你啊!你从何处听说的?也不知道你平时的才学,是从何处学来的。要知道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妻子。古书有明确的记载,所谓三妻,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得一段佳话,传说当年齐国君主立后不决,乃至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后来君主戏言称立后三人,而事未成则卒,乃至史官未知其意,故称三妻,至于四妾,则是为了凑个押韵而已。”
“啊?!居然只是一句戏言?”郭逸这才醒悟,怪不得曹操只有一个妻子,就连后来的卞夫人,也是在丁夫人走后,才让曹操给扶正的。原来并不是,他想立为妻,而是有这规矩。
看郭逸一脸经验的模样,曹操更加气苦。还以为郭逸怎么着,也是个饱读诗书的人物。没想到连这一点,都不是很清楚。当即笑道:“《周礼》中有云:‘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这皇帝都只能,有一个妻子。何况我们这些臣子,自然不能逾制!”
郭逸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自己没学过这些。今天是听了曹操说,才知道是这么回事。看来自己想的,还是太过简单了。难道自己,只能给来莺儿,一个做妾的名份不成?自己是无所谓,可是娶了来莺儿,蔡琰那里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郭逸不禁叹了口气。无奈的对曹操说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吧。孟德兄,不如你我出去转转,最近这城里太安静了。”当即起身,与曹操一起,向外边走去。
经过八个月的修养,雪影身上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见郭逸走过来,立刻扬起前蹄,欢嘶了声。这半个月来,雪影也都被困在这里,见郭逸过来,知道定是要出去,哪里能不兴奋。
郭逸拍拍雪影的脑袋,笑着说道:“你这家伙,怎么就是闲不住。伤刚刚好,就想着出了。”跟雪影在一起时间越长,越对这匹通晓人性的马,愈加喜爱。它受了伤,又载着郭逸,冲了次敌营。到了雍县后,就一直让雪影。
“它的主人还不是那样,身上有伤都还乱跑。”曹操在后面大笑道。郭逸当日带着伤,冲出连营后,被曹操好好的责骂了顿。要知道当时郭逸的胳膊,依旧不停的冒血。现在见他说自己的马,曹操不禁苦笑一声。心中暗道,你还不如雪影呢。
郭逸挥挥手臂,笑道:“这点小伤算什么,就算是再冲个来回,也没有什么大碍。”跟曹操打闹惯了,自然不会再嘴上,输给曹操。反正现在典韦去操练兵马,也没有人来揭穿,牛皮就使劲吹开来了。
“你啊!”曹操摇摇头,很是拿郭逸没办法。谁让自己拿他当作,自己的小弟般看待。
郭逸见曹操,被自己说的无话可说。不禁开口大笑,随即翻身上马。一马当先的冲出去,将曹操甩在身后。曹操见状,连忙也翻身上马。现在城中兵马混杂,说不定郭逸,又会惹什么麻烦,自己还是跟上去的好。
现在整个雍县,都被兵马驻满了。加上前一段时间,董卓的兵马闹腾的凶。这里的百姓,都不敢出门。生怕会有横祸,从天落在自己头上。所以郭逸二人,在大街上并没有遇到什么人。
雍县这个地方,四处是难得的平原。只是在县城南边,有个没有名字的小湖。在湖边是一片柳树林,时值春暖花开之际,当真是柳色如烟,湖平似镜,是个郊游的好去处。郭逸二人,就像这唯一算得上,一处风景的地方行来。
“在这雍凉之地,能有这样的风景,也算得上难得。”曹操不由得感慨一声,对旁边的郭逸说道。
郭逸笑着点点头,对曹操说道:“孟德兄,是不是诗性大发,想要赋诗一首了?”自己可不能,让他抢先说出来。不然自己又得挖空心思,琢磨盗版哪首诗了。
“在你面前,我哪里敢献丑。不如你来作一首,来和这湖光柳色。”曹操连连摆手,示意让郭逸作诗。看到郭逸做的诗,曹操也感自愧不如。
二人正在退让之时,却听见柳林里,有人念诗:“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句虽好,却带着一股怨气。像是诉说着这人,心中藏着一段心事。
曹操听完后,高声问道:“不知阁下何人,可否出来相见?”听这人吟这首诗,想来是什么隐士吧。
“在下不知二位来此,倒是搅了二位的雅兴。恕罪,恕罪!”随着话声,从树林后转出,一个中年文士。
一身青袍,却掩盖不住,他瘦削的身形。面色有些苍白,却没有一丝病色。不过三寸的短须,却梳理的整整齐齐。微挺得的鼻梁,衬出别样的儒雅。一双眼睛,如水一般的平静。似乎在里面,有着一个无边的深渊。
只是在打量曹操二人时,迸发出一阵精光。虽然很快闪过,但还是被二人捕捉到。郭逸暗暗心惊,这眼神跟郭嘉,在嬉笑怒骂时,偶尔闪现的精光,何其相似。心中盘算着,眼前这人,莫非是他?
“敢问阁下,尊姓大名。刚才那首可是,《诗经》中的《出车》?”曹操拱手问道。对于文人,曹操还是很有结交之心。见此人仪表不俗,就开口询问。
那中年文士,却笑了笑,摆手说到:“在下不过是个落魄之人,又何必询问姓名。在下在林中,备有薄酒。大家萍水相逢,何不共饮一杯,也不负这美色。”随意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二人进去。
“好!孟德兄,既然人家盛意相请,我们怎好意思相据。”郭逸心中已经猜出,眼前这个人大概是谁。相信这树林里,不会有什么危险。即使有的话,自己又有何惧!说完就拉着曹操,大步向树林走去。
那中年文士一笑,就先走一步,进了树林。
曹操听郭逸的话,似乎有别的意思。不过也不作多想,出于对郭逸的信任,也来到柳林内。就见只有那个中年文士,席地而坐,面前只有两个酒壶。
那中年文士,见二人进来,开口笑道:“二位,真是对不起。在下习惯这样,独自饮酒。所以不曾备什么菜肴,也不曾带来酒杯。”
曹操笑了笑,开口说道:“无妨。现在这景色,正愁没有酒来助兴。”当即走过去,拿起酒壶,就灌了一口,“好酒!好烈的酒!”说完将酒壶,递给身边的郭逸。
郭逸接过,也仰天灌了一口,这酒确实比以前喝的那些,像米酒一样的酒,烈了很多,不过还是跟后世,那些白酒差的甚远。想来这酒,也是慢慢发展来的吧。随即笑道:“想来这酒,是在凉州苦寒之地,才会有的吧。中原那些文士,怕是经不起这烈酒吧。”
那文士接过,郭逸手中的酒壶,也喝了一口。对二人笑道:“不愧是典军校尉,和我大汉最年轻的侯爷。在这个时候,你们就不怕我在酒中下毒?”说完饶有意思的,看着二人。
第一百一十回 鸿门宴!
“哈哈!明人不说暗话,我想贾先生,就是要取我二人性命,也不会亲自来下毒吧。”郭逸笑着这眼前这个中年人,直接把话挑明。想来这个中年文士,就是有毒士之称的,贾诩贾文和!
那个中年文士,闻言却是一愣。他没有想到,郭逸会直接说出来。不过随即笑道:“不想小侯爷。居然知道在下的贱名。不知小侯爷,怎么猜出在下的身份?”贾诩心中暗暗吃惊,不知这郭逸,是如何知晓。
“名士汉阳阎忠曾经说过,阁下有良、平之奇。曾在因病辞官返乡时,假托段颎外甥,令贼人不敢妄动。并将阁下,安然送回去。不过与阁下同行的人,都没能幸免于难。”郭逸缓缓的将,贾诩以前的事迹,说了出来。
贾诩听了这话,不禁皱了下眉头。起身问道:“小侯爷究竟是何人,居然能知道,在下的往事!要知道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在他眼中,却闪过一丝狠色。
郭逸猛然觉得背脊发凉,手心也冒出冷汗。贾诩这个人,总喜欢把自己,藏的很深。自己现在揭了他的老底,怕是触动他的逆鳞吧。
郭逸从来没这样,如此的紧张。大概是自己对贾诩,那些神鬼莫测的计谋,实在是心生畏惧。宛城一战,让曹操折了典韦,甚至差点自己的命,也丢在那里。现在自己说什么,也要找个借口,来瞒混过去。自己可不想,有这么个人物,替自己的安危着想。
“贾先生应该听说过,张济张将军吧。他有一个侄子,正是在下的师兄!”郭逸刚想到宛城之战,猛地记起,这张绣还是自己的师兄呢。想来贾诩跟张济的关系,应该还算不错。要不也不会,那么远的去投奔他。
贾诩随即笑道:“没想到小侯爷,和张小将军,是师兄弟。既如此,在下应敬侯爷一杯。张将军对在下,着实不薄。请!”说完递过一个酒壶,随即举起自己手中的那壶酒,仰头灌下一口。
郭逸接过来,也喝了一口。心中暗自揣测,这贾诩明显知道,自己二人的身份。他是董卓的手下,那究竟打的什么主意。想到这里,抬头向曹操看去,看看他有什么注意。
曹操不知道这贾诩,是董卓的手下。但看郭逸投过来的,询问的目光,心中也猜出几分。可是依旧不知道,这贾诩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贾诩看郭逸二人,在那里眉来目去的。心中也知道,二人在想的什么。当即开口说道:“在下不过是,李将军手下,一个小小的幕僚。至于董将军的事,还轮不到在下管。今日能与二位将军相遇,也算是我等有缘。若是相信贾某,不妨多饮几杯。”
郭逸闻言,暗自惭愧。自己是不是,有点多疑了。难道跟曹操在一起久了,跟他学会多疑的毛病了?想到这里,暗自笑了一声。随即开口说道:“在这个时期,我等不得不小心些,还望贾先生不要见怪。”
贾诩挥挥手,开口笑道:“无妨!今日如此美景,就不必理会,那些俗事。”说完自顾自的,喝起酒来。
曹操与郭逸对视一眼,也坐在地上,拿起酒壶,也喝起酒来。一时之间,三人只是沉默的喝酒。
贾诩摇摇手中的酒壶,叹了口气说道:“今日酒已尽,看来是该回去了。二位贾某,就先行一步。”说完站起来,就要离开。
郭逸连忙起身,说道:“贾先生,在下有一事不解。如果贾先生,能帮在下解惑的话,在下感激不尽。”不管了,想要知道董卓打的什么算盘,现在可是最好的时机。现在贾诩并不得重用,不妨问问他。
贾诩闻言,站住身形。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侯爷实在是强人所难,不过今日你我在此相遇,贾某就告诉你,董将军所图的是权力。言至于此,你我之间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告辞!”说完就走出林外。
郭逸和曹操对视一眼,心中暗自揣测,这贾诩临行前,说的那个究竟是什么意思。二人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者贾诩话中的意思。
有了这般心事,二人也就无心,在这里欣赏景色。当即翻身上马,徐徐向回走去。一路上二人,皆不言语,静静的想着心事。
“孟德兄,那董卓想要权利,跟他想要出兵,又有何关联?”郭逸思虑了许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好开口,向曹操询问。
曹操沉吟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我想这董卓,想要的是军功吧。若是按照皇甫将军的计策,最后的功劳,必将没有董卓的份。我想这董卓,一定是安排好什么,所以才要急急出兵吧。”
曹操就在朝堂,自然知道这争功之风。更何况董卓出身微低,他想要立足于朝野,怕是一定要多取军功。要知道武将,本来就不如文臣,尤其是在太平年间。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叛乱,自然想要多捞军功。
郭逸听后,暗暗点头。按照历史上,董卓的所作所为,却是是想挟兵自重。不然的话,西凉的叛乱,又何会波及到此。
正在沉吟之间,却见已经走到府衙。就见一个兵士,连忙走上前来。施礼说道:“二位大人,前将军帐下司马,已经在厅中等候多时。”
二人闻言一愣,怎么董卓的人,现在来找自己。郭逸对着曹操笑道:“孟德兄,看来今日的怪事挺多啊。”
曹操一笑,随即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旁边的兵士,转头对郭逸说道:“走吧!我们就去见见,这位司马大人。看看我们的前将军,又玩的是什么把戏。”说完当先,向府衙内走去。
郭逸连忙下马,嘴里叫到:“孟德兄等等我,你走那么快做什么,里面又不是美女。”
曹操闻言,脚下一踉跄,差点跌倒在地。不禁回头苦笑一声:“你啊,什么时候了。都没个正经。”说完不理郭逸,继续向前走去。
二人进厅之后,就见一青年文士,正在厅中饮茶。见郭逸二人进来,连忙起身,拱手说道:“下官李儒,拜见曹将军,郭小侯爷。”
李儒!居然是他!郭逸听他自报家门,不禁仔细打量了他一下,开口说道:“不知道李大人,来找我们所为何事?”这李儒长相也算端正,只是那两只眼睛,是不是的透出阵阵精光。让人不敢小视,这个儒雅的年轻人。
李儒拱手笑道:“在下军务繁忙,今日才有时间,来拜访二位大人。在下特在府下,备下一席酒菜,想请二位大人,前去赴宴。还望二位大人赏光。”
“这……”曹操闻言不禁暗暗皱眉,刚才碰到贾诩,知道了董卓所图。现在这李儒,就邀请自己二人,去他府内赴宴。这董卓究竟,做的什么打算?
郭逸冷笑一声:酒无好酒,宴无好宴,怕是摆得是鸿门宴。自己倒是想看看,这李儒能有什么?br />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