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吴三桂挖坑,准备收拾孙传庭和吴三桂的时候,山西这边的阎重喜也没闲着,整个晋南被刑天军控制住之后,阎重喜的经略重点便放在了太原府上面。
阎重喜知道太原府作为朝廷重镇,城坚炮利而且还有部分守军在驻守,如果冒然攻打的话,可能会损失很大,于是这过年之后,便先从太原府外围下手,用刑天军惯用的老办法,先将太原府周边的官府势力给肃清,拔掉了一个个太原府周边的州县,用了几个月时间,终于将太原府给孤立了起来。
这个时候坐镇太原的乃是新任的山西巡抚范志完,范志完在太原府搜集了近万山西溃兵镇守太原府,连同守将牛勇、王永魁、张雄等人一同防守太原府,同时城中晋王朱求桂也拿出了十万两银子助饷,死守太原城不出。
阎重喜则集结兵力,在三月间包围了太原府,开始架炮对太原府猛攻,数战之下都未能攻克太原府,但是却还是严重的打击了太原府城中的守军士气,同时太原府城中粮尽,官兵不得就食,战斗力也大为削弱。
到了四月间之后,太原府城中便开始出现了逃卒,几乎每天都有人缒城而下,逃奔刑天军的大营,而且阎重喜下令在城外招降城中的守军,让他们休要再做无谓的抵抗,到了这个时候,太原府已经没有多少抵抗的意志了。
就在四月初六这一天,阎重喜在太原府城外集结了两万兵马,开始最后一次大举攻城,而巡抚范志完亲自带着家丁登城御守,要和刑天军决一死战。
可是作为刑天军起家的山西,自然在太原府城中少不了安插了很多细作,城中的细作们这些日子也没有闲着,最终在四月初游说通了太原守将参将张雄,就在阎重喜率兵猛攻太原府的时候,张雄突然间宣布投降刑天军,并且带着部下在傍晚的时候打开了太原的东门,将刑天军放入了城中。
经过一夜的激战之后,太原府终于被阎重喜所克,巡抚范志完死于乱军之中,另外还有守将牛勇等人也力战阵亡,其余有数千名守军则倒戈投降刑天军,至此整个山西,仅剩下了忻州一带还在官府的控制之中,基本上山西算是被刑天军控制在了手中。
对于太原被围,坐镇宣大的杨国柱也只能坐视,他一方面不愿和刑天军为敌,另一方面也知道即便是他率兵出战,也不见得能打到太原府救了太原之危,毕竟有王承平和李凌风这两员刑天军的大将还在朔州一带对整个宣大虎视眈眈,有他们在,是绝不会坐视让他率兵驰援太原府的,王朴便是例子,所以杨国柱也只能屯兵于大同一带,防止刑天军趁机攻占大同,就此眼睁睁的看着太原府被刑天军给拿了去。
而朝廷也不是没想过要救太原,就在崇祯逮问陈新甲,调傅宗龙入京继任之后,陕西这边的剿抚之事便交给了新任的陕西巡抚汪乔年负责,于是崇祯多次想再次抽调陕兵入山西救援太原府,可是这种想法却并无法实现。
自从崇祯去年调洪承畴和孙传庭入卫之后,洪承畴从陕西带走了近十万秦兵和不少的大将,留下的秦兵数量已经不多,刑天军倒是没有趁着这个机会攻入陕西,但是没成想已经被洪承畴和孙传庭打得成了落水狗的李自成,却在洪承畴率部离开陕西之后复振了起来,一路攻入到了汉中一带,把持住了汉中近十个县,效仿刑天军屯兵息养,同时不断的对陕西和四川攻掠,迫使傅宗龙这一年来,一直在想办法和李自成交战。
而陕西重将贺人龙去年又在襄阳府一带被刑天军歼灭,投降了刑天军,使得陕西这边仅剩下了李国奇和左光先这两员大将,有李自成屯兵于汉中一带,就够他们忙活了,所以崇祯虽然想过要调秦兵入晋救援太原府,哪怕是入晋牵制一下刑天军也成,但是最终都因为陕西缺兵,无法成行,眼睁睁的看着太原府就这么被刑天军给拿下了。
太原府丢了,对于京师来说便威胁更大了,崇祯赶紧招傅宗龙商议,傅宗龙于是便只能提议加强宣大一带的防务,待重新编练起来新军之后,再谋重新夺回山西,将刑天军赶出山西,但是这种话,也就是说说罢了,到了眼下的这个时候,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等朝廷的新军编练好之后,刑天军那边也绝不会闲着,这山西丢了便恐怕是再也没机会拿回来了。
当时间进入到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整个大明的局势已经彻底变为了刑天军强,而朝廷弱的局面,此消彼长之下,官军是越打越少,刑天军却越打越多而且越打越强,虽说朝廷在年后通过和建奴议和,从关外调入关内了数万“精兵”,可是转瞬之间在三月底便纷纷败落,使得朝廷除了南直隶和四川之外,几乎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调用的兵马了。
就在孙传庭率部南下,要对刑天军进剿的同时,丁启睿那边也没有闲着,丁启睿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眼下刑天贼已然因为朝廷和建奴议和,并且调兵入关,已经被牵制的不得不将主力调往河南,南直隶的危机暂时便缓解了下来。
所以如果他想要在这个时候有所建树的话,那么唯有趁着贼军主力北上的机会,逆流而上,挥师重新克复湖广,那样的话还能拯救大明于危难之中,一旦北边的官军取胜的话,那么他从南面便可以和北面的官军夹击刑天贼于河南之地,最终将刑天贼给剿杀在河南。
于是就在三月初的时候,丁启睿调集起了近十万南直隶一带的官军,兵分三路开始对湖广进兵,一路由黄得功率领,直击麻城,另一路出南昌府攻宁州,而他则亲自率军从南京逆江而上,直攻武昌府,想要三路齐头并进,杀入湖广,将湖广再夺回来。
而肖天健将罗汝才留守湖广坐镇,就是让他防范丁启睿的这一招,三月丁启睿发兵之后,坐镇武昌府的罗汝才马上便得知了消息,于是罗汝才便立即调动兵马进行应对,相对于肖天健那边,罗汝才这边情况就差远了,这一次肖天健为了能从根本上瓦解朝廷对刑天军的战力,在北上返回河南的时候,将大批精锐旧部都调往了河南,以备南下之敌,于是留在湖广的多为战斗力并不强的新编营,这些兵马又以乙种营和丙种营为多,真正的甲种营却很少,故此时下湖广这边罗汝才是根本没有实力发动什么攻势的,就连守御这么多地方,也很是困难。
于是罗汝才在潘独鳌这个参议官的建议之下,便只能尽可能的将主要兵力暂时收缩,放弃了对东部部分县城的防守,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了黄州和鄂州以及武昌府一带,同时令水师进驻到鄂州一带,做好了防御的准备,另外他还急令时下坐镇襄阳的赵卫华(赵二驴)从湖广西部调集了部分兵力,立即增援武昌府,以增强武昌府的守御力量。
也正是因为罗汝才主动示弱,放弃了部分地界的守御,以免造成兵力太过分散,在官军大军攻来的时候,什么地方都想守,但是却什么地方都守不住的情况,故此丁启睿在南直隶起兵之后,刚开始的时候进展是颇为顺利的,三军齐头并进,右翼军先打下了麻城,进而直逼武昌府,左翼军也攻克了宁州,兵锋直指大冶。
这三路官军所过之处,百姓可以说是生灵涂炭,军将们对所经之处纵兵大掠,沿途又是烧又是杀,杀良冒功的更是实属正常,使得沿途这些刚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的百姓们立即便陷入到了灾难之中。
但是如此一来,也激起了刑天军控制区老百姓们的愤怒,老百姓们倒是不怨刑天军抛弃了他们,毕竟刑天军在撤走的时候说的明白,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让老百姓们跟着他们后撤,可是许多百姓因为贪恋土地中那些种下的稻谷,舍不得弃家逃走,故此在被官军祸害的时候,也怨不了刑天军什么。
大批百姓在遭了官军的祸害之后,消息很快扩散开来,很短时间之内便传遍了湖广各地,各地百姓得知官军要回来,于是马上便作出了他们自己的选择,大批民众纷纷跑去找刑天军的人马助战,开始在刑天军的调动之下,围着城池寨堡挖壕布置防具之物。
如此一来,官军便越走越难走,当黄得功率部攻下麻城之后,自知以他的兵力,很难孤军打下武昌府,于是便转道攻向了黄州,试图先将黄州拿下,掩护丁启睿主力逆江而上,替丁启睿打通刑天军在长江上的防线。
至于官军的左翼大军,先是攻克了宁州,进而开始朝着大冶县方向挺进,试图拿下大冶,打通前往武昌府的通道,策应丁启睿亲率的中路军对武昌府的进攻。
第一百八十五章 力战
相较于左右两路官军的进展,唯有丁启睿走中路长江逆流而上这支人马,却在出九江之后,进展很不顺利,刑天军水军都统杨昆山此时已经亲自赶到了鄂州坐镇,两个战船营也加强了力量,分别陈驻于黄州和鄂州长江两岸,死死的扼守住了长江,在丁启睿挥师开始逆江而上的时候,大批官府战船刚出九江府,便开始在长江上遭遇到了刑天军水营的阻击。
刑天军水营虽然战船不如官军水师多,也没有官军水师的船只坚固,但是贵在这些水营兵将们都很骁勇,两军在长江上一交手,官军便开始连吃败仗,半个月时间便损失战船数十条,兵将数千人之多,而刑天军这边虽然也损失了不少船只兵力,但是却远比官军那边的要少许多,使得官军水军始终无法突破鄂州和黄州一带的江面直抵武昌府。
丁启睿其实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在三月下旬的时候,亲自调派了数百条战船逆流而上,试图一举荡平长江上面的刑天军水寇,于是杨昆山便立即亲率两个战船营迎战,双方于是便在蕲州一带的江面上展开了一场厮杀。
这一仗两军便打了一整天的时间,双方可以说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撞船、开炮、发火箭……等等战法都拿了出来,江面上更是火光冲天,喊杀声和惨叫声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最终官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却还是没有能灭掉刑天军的水营,一些兵将驾船便开始掉头逃窜,引发了官军水军的崩溃,大批官军战船纷纷掉头顺流逃走,结果这一战刑天军获得了大胜。
说是一场大胜,其实也只能说是一场惨胜,这一战下来,杨昆山身先士卒,坐船更是高挂帅旗居中指挥,使得他的坐船成了官军围攻的目标,大战之中,他的坐船负炮不知几何,船上兵卒更是几乎人人带伤,杨昆山一天下来负伤多次,但是还是死战不退,下午的时候杨昆山自知伤重难以支持,于是便将指挥权下令转交给了长江水营副都统刘江代他指挥,而他自己则在不久之后,坐船被官军一条战船用炮集中,之后又中了大批火箭和火油罐的打击,烧成了一团火球,杨昆山于船上的部下全体战亡,无一生还,而杨昆山也成为了刑天军自成军之后,损失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也幸好是杨昆山死之前移交了指挥权,刘江及时的在他的坐船上升起了帅旗,继续指挥船队和官军死战,否则的话这一场仗下来,恐怕是刑天军水营就要以失败告终了。
官军也正是看到刑天军始终都没有失去指挥,而且似乎是越战越勇,一条条刑天军的战船着火之后,船上的水卒们非但不弃船跳水逃生,反倒是奋勇驾船冲向官军船队,用铁钩钩挂住官军船只,与之同焚,如此之下,官军在兵力船只占优的情况下,却始终没有能掌握住江面上的主动权,最终败逃回了九江府。
不过官军水师败退之后,刘江这边也已经没力气再挥兵掩杀了,他们两个战船营一天激战下来,船只受损超过了六成,兵将更是伤亡过半,刑天军的在6地上的优势,在江面上却无法发挥出来,之所以能打胜这一仗,可以说全是凭借水军的兵将们拿命换来的,除了杨昆山这个水营都统阵亡之外,两个水营还有一正一副两位营将阵亡,损失可谓是极大,故此在官军水师败退之后,刑天军这边也早已无力再战了,刘江只能下令收兵,撤回鄂州赶修船只,以备再战。
而这个时候丁启睿气的是暴跳如雷,请出了尚方宝剑,将几个临阵脱逃的水师军将给斩了,要继续发兵攻打鄂州,可是在这个时候,从北面传来了肖刑天在阳谷县大败官军的消息,并且生擒督师孙传庭、阵斩辽东总兵吴三桂。
丁启睿闻之顿时便大惊失色,在九江府的大营之中顿足大哭了起来,他没有想到北面官军败的会这么快,在他看来,孙传庭也算是能臣了,现如今朝廷调入关内数万精兵,这么多人马怎么也够孙传庭对付刑天贼了,不敢说孙传庭一定可以在北方击败刑天贼,起码以他的兵力拖住刑天贼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一来便可以给他争取相当的时间来克复武昌府了!
可是没成想这才多长时间呀!孙传庭便落得了一个兵败被俘的下场,麾下数万大军瞬间便灰飞湮灭,接下来肖刑天要怎么做,丁启睿便猜不出了。
从丁启睿的角度出发,现如今孙传庭和大批辽东的官军已经被刑天军所灭,那么接下来如果刑天军想要覆灭大明的话,北方官军数量已经不足以扛住刑天军大军的进攻,肖刑天完全可以集结重兵北上,直接打京师,只要京师一克,那么大明也就基本上可以说完结了。
但是肖刑天会这么做吗?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在解决掉了北方官军的威胁之后,继续按照以前的既定计划攻打南直隶,待取下南直隶之后,再北上攻打京师,如此一来,将会更彻底的将大明给覆灭掉。
丁启睿分析过之后,最终在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之下,也无法判定肖刑天接下来会怎么做,于是将心一横,派人告知黄得功,令其务必要尽快攻克黄州,同时令左翼军也尽快攻打鄂州,先打通长江之后,发兵武昌府,不管怎么说,他都要先拿下武昌府之后再说,一旦打下武昌府的话,最起码也能打击一下刑天贼的气势。
于是在三月底的时候,官军便开始对黄州和大冶县发动了猛攻,黄得功率领右翼军的近两万兵马,在三月二十七的时候进至了黄州城外,将黄州城给半包围了起来,开始对黄州城发动了猛攻,而左翼军在总兵方国安的率领下急攻大冶县,至此最为凶险的战事也就在黄州和大冶一带展开了。
在罗汝才的调遣之下,坐镇黄州的乃是老回回,老回回先前受命之后,率领了一个乙种营和两个丙种营入驻黄州,兵力不过四千不到,面对的却是黄得功等两万余官军的围攻,在黄得功率部抵达黄州之后,老回回便立即先是率兵出城对黄得功发动了一次逆袭,黄得功没有想到刑天军居然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敢出城逆战,所以不防之下,先是大败了一场,在得知镇守黄州的乃是老对手老回回马守应之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立即便调遣兵马开始攻城。
而老回回则在黄州城临时招募了大批周边民壮助战,把整个黄州城外面提前挖的是沟壑纵横,并且在黄州城内外布置了不少的先前缴获官军的大炮,日夜对攻城的官军轰击不停,并且反复不断的派出麾下的兵将进行逆袭抑或是夜袭,战事打的非常惨烈,老回回手中的三个战兵营装备的火铳数量不多,但是战意却很是盎然,三千多兵将轮番镇守和出击,愣是在黄州城顶住了黄得功所部近十天时间的猛攻,黄得功在黄州城外始终不得寸进,双方伤亡都非常大,到了第十天的时候,老回回手下仅剩下了不到两千可战之兵,其余的则只有数千助战民壮了,于是老回回将黄州城的青壮也武装了起来,据城死守,使得黄得功好不容易攻到城下,却还是不能攻克黄州。
与此同时丁启睿派出了五千援军,走6路赶至黄州城助战,黄得功在得到援军的增援之后,更是攻城猛烈,老回回则亲自登城指挥防御,几处城墙激战之下数度易手,但是最终都被老回回率部给堵了回去。
在四月初八的时候,罗汝才从武昌府派出了两个营的人马乘船赶至了黄州,这才挡住了官军对于黄州的猛攻,黄得功见黄州城难以取下,这才不得不下令撤兵回到麻城休整,至此黄州之危才得以解除。
但是在大冶县那边的战况同样也十分凶险,镇守大冶县的乃是罗立麾下的部将贺国方,而且贺国方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营将,麾下率领的也只是一个乙种营,在方国安率兵攻向大冶县的时候,罗汝才又给贺国方增派了两个丙种营,这才堪堪让贺国方有能力守住大冶县。
要知道大冶县肖天健是相当重视的,这里出产铁矿,在年前的时候肖天健便下令调集了大批工匠来大冶县筹建一个大型的匠作营,在这里打造器甲,为下一步攻打南直隶提供装备上的支持,所以年后大冶匠作营便已经开始运作,大批工匠已经在这里初步的开始打造起了器甲,一旦大冶县被破的话,刑天军无疑会损失很大,物资上的损失倒是还可以承受,一旦这么多工匠落在官军手中的话,可是短时间之内无法弥补的。
贺国方别看职位不高,但是却深知大冶县的重要性,在得知宁州被官军所破之后,立即便开始在大冶县一带做起了御敌的准备,他下令周边民壮皆要归他调派,调集了大批民壮在大冶县一带开挖沟壕,布置鹿砦、拒马等物,将整个大冶县都包了起来,刚刚做足了准备之后,方国安便率军抵达了大冶县。
第一百八十六章 屁股坐歪
本来方国安是根本就没有把大冶县这个小地方放在眼里的,虽然他也知道大冶县出产铜铁,但是贼军肯定在这里放的守军数量不会多,所以他认为对付大冶县应该能被他一鼓而下,他主要的目标应该是鄂州,只要配合黄得功攻取了鄂州,那么武昌府便等于是门户大开,丁启睿便能挥大军进击武昌府了。
可是等方国安到了大冶县之后才发现,事情完全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大冶县现如今已经是全城皆兵,小小的县城周边,到处都是开挖出来的沟壕等御守之物,于是方国安这才开始重视起了大冶县。
领兵到达大冶县之后,方国安率部先是试探性的对县城发动了几次进攻,但是都碰了一鼻子灰败了下来,发现守军实力不弱之后,方国安于是这才将麾下的兵将都压了上去,开始分兵数路同时进攻大冶县。
大冶镇守贺国方则指挥守军死战不退,先是在城外和官军在逐条沟壕和隘墙之间争夺,在消耗了不少官军之后,他们才撤入大冶县城之中,依靠着并不坚实的县城城墙,和方国安死战了起来。
结果是方国安想尽了办法,同样也是连续攻打大冶县十多天时间,却也未能攻下大冶县,反倒是在大冶县城外损失了不少的兵将,方国安担心这个时候贼军从武昌府驰援这里,于是不等丁启睿下令,便主动开始后撤回了宁州。
丁启睿得知之后,叹息了一声,一是感慨官军现在的虚弱,二是感慨刑天军的人马强悍,他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这场大规模的进攻,却仅仅是只夺取回来了几座并不重要的城池,克复了很少一块地域。
但是丁启睿的这次攻势,对于朝廷来说,也算是一个这么多年来对刑天军交战之中难得的亮点了,别看丁启睿这边克复的地方不多,但是却吹的是天花乱坠,每下一个小县,丁启睿便会立即派人朝京师告捷,几乎隔三岔五的便会报知朝廷,他们又在湖广获得了如何如何的“大捷”。
可是从他们送到京师的奏捷战报之中,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些所谓的大捷之中,最多的斩首也不过一二百颗罢了,对于早已习惯了喜欢虚报战果和杀良冒功的军将们的这种报捷,这种战功里面有多少水分就可想而知了,估摸着这一二百颗贼首之中,大部分也应该是官兵们杀良冒功的数字,所以根本就称不上什么大捷。
但是有捷报总比没有捷报要好一点,多多少少可以安慰一下朝野,堵一下悠悠众口,于是崇祯对此还是颇为高兴的,连连下旨赏赐。
但是这种捷报到了四月间以后,便戛然而止了,因为丁启睿的三路人马,都在刑天军的稳定下来的防线前面,撞了个头破血流,虽然刑天军这边付出的代价也不少,可是却还是成功的阻住了丁启睿的人马继续朝着武昌府进兵。
到了四月之后,罗汝才和赵卫国(赵二驴)从襄阳、郧阳、荆州一带调集的援军也开始纷纷抵达武昌府,随即这些援军便从长江上被调运到了黄州、鄂州和大冶县一带,增强了武昌东部的防御力量,使得丁启睿好不容易折腾出来的这次攻势,也便告以了段落。
此次两个多月的激战下来,罗汝才虽然丢掉了湖广东部的十几个原本刑天军已经控制的州县,但是却还是成功的扼守住了长江,同时也保住了武昌府未失,也可以算是做的相当不错了,甚至可以说比起肖天健预料的做的还要好一些。
而亲自坐镇九江府的丁启睿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消息,登时脸色大变,立即下令各部出战兵马停止对武昌府的进兵,命黄得功立即率兵撤离麻城,限他十天之内,务必要率部赶至庐州,同时命方国安立即率部前往九江,率部坐镇九江府,而他自己则立即领剩下的数万官军,登船顺流而下,赶回了南直隶。
官军上下闻之便知道出大事了,稍一打听才知道,这一下南直隶估计是麻烦大了。
肖天健在阳谷县金堤河一战之中,解决了孙传庭和吴三桂数万大军之后,便彻底稳定了刑天军北部的局面,打得官军暂时失去了继续对刑天军控制区进攻的能力。
在打完了这一仗之后,肖天健于是下令刘宝和东山虎、贺一龙等将撤回了对济宁和徐州等地的兵马,放弃了继续对济宁和徐州的攻势,同时将刁正提拔为了都统,今后整体上负责起黄河以北彰德府、大名府、卫辉府等几府的防卫。
而这一战之中,刑天军收降了南下近三万官军,这些投降的官军,部分遣散迁往河南安置,挑选其中可用之人,利用缴获的器甲重新武装,并且配备齐了军官,将其编入到刁正麾下,扩编出来了五个战兵营,增强了刁正的兵力,使之有能力镇守住黄河以北的几个府的地盘,最起码可以确保一旦官军再度南下,刁正可以凭借他手下的实力来顶住官军的进攻。
在太原大捷的消息传至肖天健耳中之后,肖天健当然也是大喜过望,太原府拿下来之后,山西基本上也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于是他下令嘉奖阎重喜以及他麾下的兵将,准其在太原府休整之后,今后择机攻打忻州。
至于一直在晋北负责监视宣大一带官军的王承平,肖天健也没有亏待他,将王承平正式提拔为了都统,令其在阎重喜派兵接管了晋北防务之后,便率部将主要精力放在陕北一带,尽快将陕北一带经营起来,做好下一步南下西安府的准备。
虽说陕西那边肖天健现在还不急于去取,但是却并不代表着肖天健就这么将陕西今后就丢给李自成来占领,所以他需要王承平作为先遣,先在陕北一带经营壮大起来,一方面今后在他需要拿下陕西的时候,随时从陕北南下,配合攻取陕西,另一方面他也需要王承平这个善于统帅骑兵的人,在晋北和陕西北部组建起一支更强的骑兵,威胁蒙古诸部,今后他迟早是要再和建奴交手的,蒙古诸部始终都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有王承平这支人马在这一带对蒙古诸部形成牵制的话,对于以后分化蒙古人和建奴是有着很好的作用的,最起码可以有效的威胁到蒙古诸部的安全,使之无法抽出全力来帮着建奴对付他们。
而李凌风,肖天健也没亏待他,将其同样提拔为都统,留在阎重喜麾下听命,坐镇晋北,其麾下的骑兵,也进行扩编,今后将作为北上的骑兵主力使用。
这么一来,肖天健便可以放下北面的事情,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南直隶上面,对于继续按照原定的计划攻打南直隶,肖天健手下的诸将也是各自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这些想法归纳起来也就是两个,一部分人认为既然现在刑天军的主力都集结在京辅了,而且现在官军在阳谷县金堤河大战之中,已经被歼灭了许多,朝廷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调,而且官军的士气也大损,倒不如趁它病要它命,干脆将刘宝的兵马也调过来,配合阎重喜在山西的兵力,再集结一批人马,直接挥师北上去攻打京师,直接将京师里面坐的那位皇帝朱由检掀下来,肖天健便可以登基称皇了,这样比起先打南直隶,后打京师,要方便许多,也要节省许多时间,等掀翻了这个崇祯之后,南面的官府势力也就不足为患了,到时候挥师南下,可以轻轻松松的便取下整个天下,而且这种想法在肖天健的部下之中,很是拥有市场,其中罗立和李栓柱都是这种意见的拥趸,也是主要的力量。
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眼下北上还不是时候,毕竟南方的南直隶以及浙江这些富饶的地域刑天军还没有能控制住,现在悍然北上攻打京师,虽说不见得就打不下来,但是打下来之后对刑天军来说,却并不见得就是好事。
只要刑天军打下京师,那么掀翻当今皇帝是没有多大问题的,除非崇祯弃了京师南逃到南直隶,否则的话,便只能被刑天军堵死在京师之中,这一点并没多少人怀疑,可是打下京师之后呢?刑天军便马上就要面临着南北两面的压力,一方面刑天军马上就要直面辽东的建奴大军,他们虽然不怕建奴军,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建奴军要远强过大明官军的战斗力,在刑天军拿下京师之后,恐怕建奴也不会轻易便坐视承认刑天军的合法地位,保不准可能会因为旧怨,挥师南下和肖天健来争一争天下也说不定,所以他们刑天军就要必须先解决建奴才行。
对于解决建奴,没有人认为是短时间之内便可以完成的,大明倾全国之力,闹得现在江山不保,折腾了一二十年时间,却也没有能解决掉建奴,反倒是让建奴越来越强壮了起来,所以刑天军一旦接手的话,那么就肯定要将主战兵力都投入到关外的战场上去,到时候大明余孽也不会坐视天下就这么丢了,肯定会在南方想办法给刑天军找麻烦,那样的话刑天军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首尾难顾,最终落得一个功败垂成的下场。
对于持有第二种意见人,主要就是以李信为首的一帮参谋,当然也有像刘耀本和李定国这样的少壮派中的部分将领,两下为了这件事,又是好一通争论。
罗立和李栓柱这样的老将听罢了李信等人的意见之后,颇有点不屑的感觉,在他们看来,鞑子虽然传说中很厉害,但是他们刑天军也不是没有和他们交过手,鞑子其实也就是一般般的水平,以他们目前的兵力,打到京师,即便是鞑子挥师南下,刑天军完全可以收拾得了他们。
但是最终肖天健却还是一屁股坐在了李信他们那边,决定采纳第二种意见,先打南直隶然后再谋北上。
第一百八十七章 向南
有了肖天健的话之后,军中的争论立即便戛然而止,他们争论归争论,但是最终还是要听肖天健的意思办,刑天军这么一路走来,不都是按照肖天健的想法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的这一步吗?所以肖天健是众人之主,他的意志可以决定所有人的意志。
更何况这个时候罗汝才也派人送来了湖广告急的消息,丁启睿起南直隶及浙江江西各路兵马齐犯湖广,试图替朝廷克复湖广,虽说在留守湖广的刑天军部众的拼死抵抗之下进展不是很好,但是对于罗汝才和驻湖广一带的军将们来说,压力却也非常大,特别是在后来传来了长江水战之中,杨昆山战死于长江之中的消息之后,那帮力主先打京师的军将们便更是没了什么可说的了。
湖广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很清楚,早先他们在未能拿下湖广的时候,刑天军一直都处于粮食十分紧张的状态,每每用兵总是因粮秣筹集不易所困扰,但是在去年拿下了湖广之后,短短一年之中,刑天军的后勤起码在粮食方面的问题缓解了许多,这一次更是同时调集了这么多人马北上,后勤部门还是满足了他们对于兵粮的需求。
如果打京师的话,那么所有人都知道刑天军务必会调动所有精锐北上,湖广可以说就是他们的粮仓,一旦湖广不保的话,他们即便是打下京师,到时候也会受粮秣不足的牵累。
于是到了这个时候,军中想要先打京师的意见顿时便偃旗息鼓了下去,基本上军将们算是统一起了意见。
既然意见统一起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打的问题了,这一次北上对付南下的官军,刑天军大部分主力已经北移到了河南北部,如果按照去年的既定计划攻打南直隶的话,就要将大批兵马再一次调回武昌一带集结,然后沿长江一线朝南直隶攻进,这样做优点很明显,就是可以很方便的从湖广取得粮秣补给和其它物资的补给,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需要准备的时间会相当长,没有两三个月时间的准备,是无法展开行动的。
于是肖天健和李信等参谋部的人员进行了仔细的商讨之后,便改变了去年作出的计划,重新进行了调整,这个方案很简单,就是直接从河南起兵,在宿州一带集结,然后兵分数路开始直接朝着南京方向攻进,至于粮秣的补充问题,刑天军便主要依靠沿途缴获来解决,这样一来便对后勤方面的补给压力小许多,同时也比较方便补给各种弹药物资。
诸将对于这个计划也都表示同意,毕竟他们现在是挟大胜之威南下,而且是兵精马壮,朝南京方面打完全没有多大的问题。
于是在结束了对孙传庭一战之后,肖天健很快便对部属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刘宝方面暂停对济宁的攻势,转而在巨野、定陶、单县、成武一带转为守势,先将这一带新攻占的地盘给消化吸收掉,然后再谋朝山东腹地渗透,牵制山东的官军兵力南下策应南直隶。
而参加此战的诸路精锐兵力,则开始朝着宿州一带开进集结,留下了刁正所部在黄河以北一带屯驻,抵御北方官军对刑天军的攻势,在四月初的时候,集结在大名府一带的诸军便开始分批开拔,朝着宿州方向行进而去。
其实刑天军经过这么几年来的经营之后,并非仅仅是控制住了河南全境,通过不断的朝外扩张之后,现如今刑天军早在崇祯十二年之前,便已经控制住了南直隶西北部相当大一块区域了,凤阳府所辖的宿州、亳州在这个时候,已经早被刑天军收入了囊中,成为了刑天军朝南直隶攻进的桥头堡,这一次刑天军战略上的佯动,便是以宿州为出发点,对徐州形成了攻势,所以很大程度上牵制住了南直隶方面的官军兵力,使之没法配合北面南下的官军对刑天军形成夹击直势。
而时下负责驻守宿州和亳州一带的刑天军主将便是当初罗汝才手下的东山虎韩方,与之配合的乃是当初革左五营之中的革里眼贺一龙。
去年年初肖天健打开封的时候,革左五营来归,贺一龙便投入到了肖天健麾下做事,几经调动之后,革左五营的诸将也被肖天健打散,现如今可以说是天南地北各处一方了,所以革左五营已经成为了一个过去式,也没有了在刑天军之中自立的根本,所以这个革里眼贺一龙也就改变了他原来的命运,不会再被李自成所杀了。
在肖天健率部北上的时候,肖天健将韩方在宿州和亳州一带的兵力也整合成了一个师,将韩方提拔为了都统,贺一龙和另外一个叫赵喜的刑天军老部将则为副都统,充当韩方的副手,现如今将宿州和亳州一带牢牢的控制在了刑天军手中,就如同是一颗楔子一般的钉入到了南直隶的胸腹之间。
丁启睿到任之后,也多次调派凤阳府和庐州府的官军,对宿州和亳州一带进行了反扑,但是何乃民心所向之下,官军虽然屡次攻至亳州和宿州城下,但是最终都在韩方和贺一龙、赵喜等人的猛烈抵抗和反击之下,无功而返,到现在也没有能将宿州和亳州这两颗钉子从南直隶的胸腹之间拔掉。
所以这一次宿州也就成了肖天健要挥师南下南直隶的桥头堡,军令一下,各路人马便浩浩荡荡的从河南北部走开封和归德府朝着宿州方向开进,大批物资也开始随即在辎兵营和助战民壮们的运送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