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 第233部分阅读

一职,实质上他只不过是个庸才,历史上明清松锦大战的时候,也正是这个王朴首先率兵逃跑,结果导致洪承畴麾下的官军大溃,导致了松锦之战明军大败,最终导致总兵曹变蛟、王廷臣、丘民仰战死,洪承畴、祖大寿被俘降清,使得整个大明的关外防线彻底崩塌,事后朝廷议罪的时候,独独杀了王朴这一个逃将。

所以王朴本来就是一个标准的贪生怕死之辈,这样的人带出来的兵要是有战斗力的话,那么也就真是奇怪了。

上午在渡河的时候,好歹王朴麾下的兵将们看到对岸刑天军部众不多,这才在王朴的督战之下,发挥了一定的战斗力,但是下午收兵的时候,刑天军隔着河忽然大呼官军败了,顿时不少官兵便自乱了阵脚,没头苍蝇一般的便朝后奔逃,再加上李凌风趁势突然杀出,猛击王朴所部的侧翼,使得王朴麾下的官军立即便当场崩溃,争先恐后的开始败逃了起来。

万余官兵竞相逃走,马步军夺路相互践踏,再加上李凌风率领的这两千精悍无匹的刑天军骑兵在后面大砍大杀,结果是王朴所部在山阴县境内彻底崩盘,最终王朴仅仅带着不到三百人的残兵败将逃回了大同府,近万兵马几乎被王承平和李凌风全歼,大部分大同官兵,都投降了他们。

而稍晚一步抵达的杨国柱得知王朴兵溃大败的消息之后,立即便就地扎营,不敢再朝朔州攻进了,生怕再步了王朴的后尘,另外一个是因为刑天军曾经在巨鹿之战之中,有恩于杨国柱以及不少的宣府兵将,所以杨国柱和麾下的宣府兵将们并不愿和刑天军为敌,所以一旦要是开打的话,杨国柱也知道,自己即便是兵力占优,也不见得就能打得赢,所以既然王朴已经兵溃大败,他便借口要协助镇守大同,转道进入大同,至此宣大刚刚奉旨发动的对山西的刑天军的攻势,便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便被王承平和李凌风率部彻底瓦解。

二月二十二,肖天健带着近卫营悄然抵达了大名府境内,而这个时候在大名府东南的南乐县,方圆数十里之内,早已被大批刑天军的细作、斥候、暗哨、路卡全部封锁戒严了起来,所有经过这里的人,全部都只许进不许出,被圈禁在了几个收容站之中,有人专门给他们提供临时的帐篷住所,并且为之提供饮食,可以说南乐县一带成了一个真空区域。

当肖天健到达南乐县城外的时候,南乐县城周边,早已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一座座兵营有序的林立于城外,各种旌旗在寒风之中猎猎招展,而且周边到处都是巡逻的斥候轻骑,不断的有人在沿途迎上肖天健的近卫营来查看他们的身份,在得知是肖天健近卫营之后,这才赶紧施礼退下,在前方引路将他们引入到了居中的大营之中。

沿途肖天健看到了不少刑天军诸营番号,在小小的南乐县境内,任谁恐怕也不会想到,居然汇聚起来了刑天军四个主力师的骨干战兵营,其中既有罗立所部的大部骨干战兵营,也有两个近卫师的六个战兵营,更有李栓柱所部的两个战兵营,同时还有刘宝所部的两个战兵营,另外还有司徒亮率领的两个骑兵营,黄生强率领的三个炮营,李富生和刘希尧的两个辎兵营,当然还有近万临时调来专司运送物资的预备营和助战民众。

这些助战的预备营和民壮们将大批物资运抵南乐县之后,为了不走露消息,便都被留在了南乐县境内,所以在小小的南乐县境内,此事却可以说是汇聚起来了刑天军的近半最精锐的人马,除了辎兵、辅兵之外的所有战兵营,基本上都是刑天军最精华的甲种营,总兵力除去那些辅助兵力,达到了十几个战兵营和骑兵、炮兵营,步骑兵力更是达到了两万多人,如果加上助战的预备营、辎兵营的话,兵力超出了三万五千人。

这些兵马都是在近一个月之中,逐步从各地调来的,其中最远的两个营,甚至是在年前便从湖广南部开拔,直到这段时间才抵达这里。

而且这些兵马,全部都是在年后,分成小批,从黄河几个渡口,抑或是直接踏冰而过,渡过的黄河,然后又先在黄河北部的怀庆府、卫辉府等地走不同的路线,逐步的进入到了南乐县境内,甚至于近一个月来,许多兵马都是趁夜渡河,沿途不断的隐藏,以夜间行军的方式分批进入到南乐县境内的。

而南乐县则在一个多月之前,便由先头抵达的人马彻底戒严了起来,并且将本地的老百姓都以村为单位,分派人员看管起来,不得任何人离开此地,如此一来,也杜绝了有官府的细作将这里集结兵力的消息送出去,更是在南乐县周边设置了大批的明岗暗哨,卡住了所有出口,再加上大批斥候在周边游走,凡是发现有人出现在周边,立即便将其强行带到收容点看管起来,这段时间单是官府派来的细作,便抓住了十几个,同时在南乐县境内还挖出了十几个官军细作。

这也是孙传庭发现刑天军在黄河北有不断增兵的迹象,但是却始终没有能查清楚这些渡河北上的刑天军集结到了什么地方,孙传庭为此派出了不少的细作前往彰德府和大名府、卫辉府打探消息,可是细作们都没有能找到刑天军的大批主力。

于是孙传庭最终在得到兵部的命令之后,又得知刑天军在宿州集结的消息,最终才判定刑天军应该是将主攻的方向放在了济宁州和徐州方面,却根本没有能得到刑天军已经早在一个月之前,便开始在大名府东南部的南乐县境内囤积物资和兵力的消息。

这样的大规模的调动,既要转运大批作战物资粮秣等物,又要调动大批人马,还要做到掩人耳目,肖天健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说的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这样通讯还基本靠着人来传递的时代,想要协调这么多人马物资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行动,便更是难上加难,行动计划一经提出,便立即把李信等参谋部的人员给忙了个四脚朝天,连带着后勤部那边也忙了个不亦乐呼。

想想也是,除了这一次大行动基本上不牵扯山西阎重喜一镇多少事情之外,其余几镇兵马都被扯了进来,需要调动和调整的人马足有近十万人,还不包括助战的民壮数量,需要调动的物资更是以数十万石来计算。

一方面要在南乐县集结精锐兵马,并为其提供足够的粮食以及各种弹药物资,一方面又要在济宁州和徐州两个方向形成佯动的兵团,来为刑天军在南乐县的集结提供掩护,这之中的组织难度之大,可以说超出了刑天军这么多年来历次大战,所以说对于各个部门和诸部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最后肖天健不得不亲自主持这一次大规模的调动行动,他们为了保证行动的隐秘,在下发命令的时候,即便是对营将一级的军将,也严密封锁消息,只将此行的目的地告知给了都统一级的军将们得知,就连副都统都不告知他们目的地所在,并且严令知道情况的人都要严格保守秘密,一旦提前泄露消息的话,便严惩不贷。

所以许多兵将接到的命令是先抵达一个地方,等跑到地方才知道这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并且在这个地方会接到新的命令,告诉他们下一个地点到什么地方去,于是便只得继续领兵上路,最终在抵达南乐县之前,军将们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其实是在南乐县,甚至于有些人还认为南乐县也不是他们的目的地,肯定还会在南乐县得到新的命令,朝下一个地点继续进发。

对于这样的情况,许多兵将们都如同钻到了云里雾里一般,摸不着头脑,在路上当兵的也常问他们要去哪儿,跟谁干,可是军官们自己都不清楚,自然就没法告诉他们了,于是兵将们对这样的命令可以说很是不满,纷纷找他们的上面打听消息,结果除了被呵斥一顿之外,什么消息也得不到,而且都统一级的军将们告知部下,总之是要带着他们去打一场大仗的,跟着命令走就成了,到地方自然也就会知道了。

所以在集结起来的并将之中,都极少有人知道他们要去什么地方,所以即便是在军中藏有官军的细作,也无从得知他们的目的地所在和目标是什么,等到了南乐县之后,他们才知道,这里才是他们的目的地,到了这个时候,各个兵营都实行了宵禁,更不许告假离营,所以即便是有个别朝廷官府的眼线藏身于军中,这个时候消息也送不出去了。

完成这样大规模的调动,而又不走露一点风声,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可是在肖天健以及一众部下们的努力之下,他们还是做到了这个近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第一百六十章 怨声载道

但是这么长距离的行军,也大大的考验了诸部的行军能力,特别是从湖广那边赶过来的诸营人马,途中很多时候都是以急行军的速度在赶路,所以在这么远的行军路线之中,免不了会出现非战斗减员,一些人身体承受不住这样长途行军,在途中便病倒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则立即将其移交给沿途的兵站,令兵站代为照料他们,待到他们今后病愈之后,再另行归建,所以诸营在集结到南乐县的时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员情况,最多的一个战兵营是从湖广南部调来的,其途中因病累减员数量高达两成,实际到达南乐县的时候,兵力仅剩下了不到一千人。

所以这一次调动给参战诸部都上了一课,同时也对他们的长途行军能力给予了考验,幸好刑天军自当初建军之日起,肖天健就非常重视兵将们的体能训练,每日出操那是雷打不动的定律,除非天气极为恶劣,为了减少病员,才会停止出操,所以这些主力营的兵将们基本上都是老兵,体能上还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换作是让一支官军的人马,进行这样高强度的长途急行军的话,估摸着当兵的早就半途哗变自行溃散了,换作官府的军将们,根本就不敢这么催着麾下的兵卒们这样赶路,这样的情况在明末的时候,官军已经多次出现过,但是换成了刑天军,却最终完成了这一次超大规模的调动。

不过这一次调动,也令诸参战兵将们怨声载道,他们倒不是觉得行军太苦太累,而他们埋怨的主要是上峰一直在瞒着他们,让他们想晕头鸡一样,在不明情况下,一路上稀里糊涂的赶路,一直到地方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和来这里干什么的,所以到了这里之后,都是一肚子的牢马蚤。

但是现在肖天健来了,情况就好多了,这些兵将们对肖天健那可是像奉神一般的崇拜,当肖天健一到这里,告知他们这么做是他下的令之后,军中的牢马蚤的声音当即便没了,在诸将看来,肖天健之所以要这么做,那肯定是有这么做的道理,绝不会是没事耍着他们玩儿,所以质疑声顿时便在军中消散了。

肖天健抵达南乐县之后,立即将营将以上的军将们都召集到了他的帅帐之中,当诸将到达之后,肖天健一看便笑了起来,其中不少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几乎各个他都能叫得出名字,其中除了近半像罗立这样的老部下之外,年轻一些的军将也相当多,其中近半的营将基本上都是这些年提拔起来的少年营出身的小将们,当然也有少量的是后来投入刑天军的人,比方说老回回以及李延田这样的军将,现如今也在刑天军之中效命。

通过这些年的历练下来,这帮小将们都逐步的成长了起来,渐渐的开始成为了刑天军的中流砥柱,逐步的取代了一些刑天军的老部下,使得刑天军的凝聚力更是得以了空前的提升。

而那些以前跟着肖天健在陕西起兵的老部下们,则许多人在这些年的征战之中,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身负伤残退出了军中,要么就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有被提拔起来,继续在低级军将之列做事,总之整体上刑天军已经换了一次血,仅剩下很少的老部下们还在军中做事。

看罢了帐中列队的这些部下们,肖天健心中既高兴又有些伤感,这些年打下来,新人成长了起来,但是老兄弟们一个个的也都离他而去,不过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力量现在已经壮大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参见大帅!”罗立等将看到肖天健之后,立即都敬礼叫道。

“免礼!我们废话不说,这次调动你们前来这里,我知道你们之中许多人有一肚子的牢马蚤,但是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么做的原因!

此次朝廷和建奴议和,根本就是因为我们的存在,朝中的那个皇帝老儿已经坐不住了,知道已经无法再克制咱们,所以才会铤而走险出此下策,宁可割地赔款给建奴,也要将北方的官军腾出来,南下来对付我等!

所以这一次调你们来,就是要来跟朝廷做这一次生死对决,胜者将获得控制天下的权利,败者将永无反身之时!可以说这一仗决定着咱们抑或是朝廷的命运,我们不能有半分的大意!

你们现在都知道什么叫做出奇制胜,我也不废话跟你们解释了,我这么下令让你们隐秘行事来这里集结,就是要让朝廷和官府弄不明白我们的主力所在,而济宁州和徐州甚至是太原方向,都是在为我们这一次的大战做掩护!

这也是我不提前告知你们到什么地方集结的原因,正是因为事关重大,不容有半点差错,哪怕是走漏了半点风声,都有可能使朝廷抑或是官府察觉到我们此次行动的目的,以至于使得我们此次做了这么多的努力,最终却功亏一篑!

故此你们不要不满,也告诉你们的部下们,不要不满,这么做是为了咱们最终取胜,为了让更多的人少流血,少死人,所以才这么做的!

当然你们中许多人来到这里,一路上顶风冒雪很是辛苦,有人甚至活活的累死、冻死在路上,亦有弟兄们病倒在途中,也有人掉队,这些本帅都知道,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同样跟你们一样心疼,可是这么做却是值得的!因为会有更多的人为此活下去!

好在你们都没有辜负本帅对你们的期待,最终基本上都按时间赶到了这里集结,提前为下一步和官军对决打下了伏笔!单凭这一点,这里的每个人便都值得嘉奖!

好了!这件事就说到这里,想得通就想通,想不通也要想通,总之牢马蚤都收起来,有气的话,就回头撒到官军身上去!

现在说一下官军的情况吧!大家都看地图……“

说话间肖天健便让近卫展开了一张大幅的地图,悬挂在了大帐之中,并且走到了地图前面,而那些军将们也都分主次来到了地图前面,围成了一圈。

这幅地图是一张新绘制出来的大名府和周边府县的地图,上面道路、河流、高地、村庄、城镇都标注的十分清楚,为了这张图,石冉麾下的斥候们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连一些根本不知名的小村落,都在图上标注了出来。

只是因为时间比较仓促,来不及制作沙盘,所以肖天健也只能凭借这张地图来进行布置了。

“大家看吧!我们现在都集结在南乐县城周边一带,周围三十里之内全部都进行了戒严,除了飞鸟之外,可以说连只老鼠都混不进来,也出不去!另外在大名府那边,还有刁正所部形成了一道屏蔽,所以我可以断定,此次我们的集结行动非常成功,官府肯定没有发现我们在此集结。

所以我们便可以掌握住战场的主动权,打官兵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根据细作和斥候传回来的情报看,此次朝廷一共调派了近六七万关宁军南下,这些边军可以说已经是朝廷最后能拿得出手的精锐了,此次南下的边军,分别由吴三桂、白广恩、马科三个总兵统驭,眼下已经快抵达顺德府了!

他们到达顺德府之后,便会归于保定总督孙传庭的麾下,听从孙传庭的调遣!孙传庭是什么人我就不必给你们多说了,此人不是一个泛泛之辈,当年和洪承畴二人在陕西督剿各路义军,干的是相当出色,此人不但诡计多端,而且善于控兵,配合洪承畴剿灭了十几路活动在陕西一带的义军,就连李闯王也栽到了他们的手中,几乎被打得全军尽没,险一些步了当初高迎祥的后尘!可见此人绝不会是个好对付的角色!所以他们这些人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强敌,这一次诸位要收起对官军的轻视之心,不得大意误事!“

诸将听罢之后,都立即大声叫道:“遵命……”

肖天健抬起手止住他们的叫声之后,脸色放缓下来说道:“当然,不轻视他们,也不代表就怕他们了!从兵力上来看,似乎是咱们略微处于劣势,但是实质上来看,我们此次前来的兵将,皆为我肖某麾下最精锐的兵将,虽不说可以以一当十,但是对付官军以一当五是没有问题的!如此算来,我们兵力还占据着优势呢!呵呵!

另外从装备上来看,我们的骑兵眼下稍微处于劣势,毕竟朝廷养活这些关宁军,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每年加收的大批辽饷,都投入到了这帮官军的身上,这么多年来,起码恐怕也有几千万两银子了,所以他们的骑兵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如果军将敢战的话,甚至可以和建奴正面交锋!

但是我们强项却在步军上,你们都是我肖某的亲信,自然知道咱们的战阵之法的厉害之处,我们长于火器,优势也多在火器远射方面,所以对上他们的骑兵,我们并不怵他们什么,鞑子传说中够厉害了吧!不照样在咱们面前吃瘪吗?即便是我们没有火铳的优势,哪怕只是拼近战,官军也不占什么便宜,因为本帅相信,我们的兵将的斗志要远超过官军太多!因为你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但是官军却只知道为钱而战,两军相遇勇者胜,而我们则就是勇者!

更何况了,官军那边可以说已经中了咱们的计策,根本没有查知我们在此集结,战场的主动权也在我们手中,如果这样的话,咱们还打不赢,那么自我以下,凡是这次参战的军将们,就都该自己找个歪脖树上吊拉倒!省的回去丢人现眼!“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识时务者

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众将不由得都哄堂大笑了起来,情绪也立即便被肖天健调动了起来,一个个放下了心理压力,都变得轻松了许多,同时也都跃跃欲试了起来。

肖天健等众将笑罢之后,这才指着地图接着说道:“大家看这里,眼下刘宝正亲自坐镇在巨野县一带,除了带着他麾下的三个战兵营之外,同时我和参谋部还调动了豫东近五万预备营和民壮,打出的旗号也都是各部的旗号,以此来冒充我们的主力,供刘宝调遣对济宁州形成进攻的态势。

另外还有东山虎韩方,则在宿州一带坐镇,也集结起来了两万多民壮辅兵,同样也打的是各部的旗号,作出要进兵徐州的架势。

以此来让朝廷和官府产生出一种错觉,那就是我们的主力都集中在豫东一带,要攻打济宁州和徐州两地,掐断朝廷视之为命脉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对于朝廷眼下来说,可是命脉中的命脉,一旦被咱们掐断的话,京师立即便会断粮,北方的边军也会出现缺粮的情况,这意味着什么,我自不必多言!

所以这一次我们做的是攻其必救,当下孙传庭肯定会受命率部去救济宁州,而这也是我让你们潜入这里集结的重要原因。

你们来看!孙传庭率大军一旦要前往济宁州的话,最近的路线就是走大名府这边直插过去,眼下大名府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但是兵力却并不多,只有刁正所部的一个战兵营在大名府驻守,在那里对南乐县这里形成了一道遮蔽!

而孙传庭在得到了边军的支援之后,兵力大增了许多,这一次应该不会选择绕道而行,有很大的可能他会率部直接走大名府赶往济宁州,顺道如果能克复大名府的话,无疑对于振作一下麾下官军的士气会有很大的作用,而他绝对料不到我们会在这里陈有重兵。

所以大名府便是此次我们和官军决战之地!我们要在大名府一战将孙传庭麾下的这支官军,给彻底的击败,而且不单单只是击溃他们便算了,而是要歼灭他们!

如果我们打的好的话,能歼灭掉这支朝廷的生力军的话,那么今后朝廷便再也拿不出像样的兵马和我们作对了,仅剩下南直隶丁启睿那些官军,到时候南直隶便随着我们去取了!“

肖天健满脸轻松的站在地图前面,将这一次他的作战计划和盘托出告诉给了麾下的这些军将们。

这帮军将们听罢之后,又都仔细的看了地图,发现肖天健这一次的布置,可以说是几乎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利用济宁州这个超级大的诱饵,吸引着孙传庭率部一步步的步入到肖天健给他设置下的圈套之中,一个个都不得不佩服肖天健这一次的计划可谓是毒辣之极了。

打得好的话,这一战用不了多少天,便能结束,并且彻底干掉一大批官军的精锐,自此使得当今的朝廷再也拿不出像样的兵马来跟他们作对了。

在人群中站着的老回回、刘希尧、李定国等人听罢之后,则背后有点冷飕飕的感觉,幸好现在他们都投了肖天健了,想想如果他们现在没有投肖天健麾下,而是要和肖天健作对的话,碰上肖天健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想想当初肖天健派人奇袭张献忠老营那一战,肖天健便基本上是做到了让张献忠想都想不到,才一举将老于世故的张献忠拿下,所以他们现在总算是明白了,跟肖天健和他的刑天军作对,是多么不明智的事情,现如今他们能加入到这个团体之中,也算是运气相当不错了,起码也算是搭上了这辆大车,今后只要听话肯干,起码以后在肖天健称王之后,封爵是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其实众人对肖天健的崇拜到这个时候,已经有点盲目了,刚开始的时候,刑天军一步步的走向壮大,确实是肖天健的功劳不假,但是自从刑天军壮大之后,肖天健便开始更多的集思广益,来制定作战计划,特别是在成立了参谋部之后,有了李信等几十个参谋人员,更是在作战计划上,集合起了这些参谋的共同智慧,他往往只是提一个思路,真正的制定计划,却是几十个参谋人员们共同完成的,其中李信的功劳最大,这一次的计划一样也是肖天健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想法,然后李信等参谋人员共同完善了这个计划,并不是肖天健个人的功劳,但是对于这一点,肖天健解释也没用,谁让他是大帅,众人就是认为这都是他的功劳,他也没有办法,另外肖天健也需要这种崇拜,在刑天军之中,现在他必须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容有人在这方面挑战他的地位,所以他也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一个名将有时候只需采纳部下的合理建议,并且作出正确的判断,便也是名将,这一点他并不觉得惭愧。

但是这个时候人群中有一个年轻军将突然发声问道:“大帅!这个计划卑职以为确实非常厉害,但是大帅可曾考虑过,如果一旦孙传庭不上当,绕道赶往济宁州的话,那么我们岂不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众将一听都觉得晦气,怎么有这么不开眼的家伙,偏偏说出这样的话呢?但是肖天健听罢之后,却很是高兴,最起码说明他的麾下还是有人会动脑筋的,不是只会听吩咐的木偶,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这个人是个善于思考的人物,于是便定睛朝人群中望去,结果立即看到原来说话的正是李定国。

众将都斜着眼睛看着李定国,颇有点不待见他的感觉,在很多军将眼中,肖天健是神一般的存在,既然制定了这样的计划,那么肯定是已经考虑周详,官军绝对会乖乖入瓮的,李定国这么问,显然是不相信肖天健,于是众人都很不满意,只差蹦出来斥责他了。

而肖天健却在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难怪李定国后世名气那么大,能在张献忠死后,坚持率部抗击清军那么多年,并且屡败清兵,说明这个人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脑子肯定好使,众多将领都没有考虑到的事情,而李定国却想到了这种可能,说明他对于这一仗也很上心,肯定提前也做过相当多的考虑了。

他手下最需要的就是这样能独立思考的军将,这一点罗立、刘宝、李栓柱都做的并不是很好,倒是罗汝才还比较善于思考,这也充分说明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之人,确实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定国这个问题问得极好!”肖天健立即便大声的说道,带着笑意点着李定国让李定国出列。

李定国赶紧大部走到了前面,对肖天健敬了一个刑天军特有的军礼,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这些投入刑天军之人,都很不习惯这种敬礼方式,觉得实在是突兀而且对人不敬,但是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同时发现这种敬礼方式显得很威风,而且很能彰显出军人的气质,同时在战事也简便,还不失礼仪,减少了军中很多麻烦,于是也就喜欢上了这种军礼。

“来!定国你来说说,如果孙传庭不上当,不走大名府的话,他又会选哪条路赶往济宁州呢?”肖天健带着李定国站在地图前面对他问道。

李定国审视了一番地图之后,摇头道:“具体的卑职还不敢确定,但是卑职以为,以孙传庭此人的能力,他定不会让麾下数万大军裹在一起朝济宁州开拔,如果卑职是孙传庭的话,便会先派一支先锋人马走大名府先行赶往济宁州,然后卑职自己则督军走聊城抑或是阳谷顺运河南下,如此一来可以依托运河,保证随军物资用船转运,同时也方便官军沿途就粮……”

肖天健和李信听罢之后,都立即大吃一惊,同时将目光赶紧锁定在了地图上。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幸言中

很不幸的是李定国的话最终还是应验了,当孙传庭在顺德府汇合了吴三桂、白广恩和马科三总兵的人马之后,令白广恩率部留镇顺德广平两府,而他则派遣马科率领一万五千左右的兵马,先行走大名府赶往济宁州,而他自己则督师带着吴三桂所部还有京辅属于他麾下的数万大军转道阳谷,沿运河南下,赶往济宁州。

肖天健在得到了斥候的探报之后,叹息了一声,心道李定国这家伙嘴还真毒,一下便被他给说中了,孙传庭这个老j巨猾的家伙,并没有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大模大样的便率领重兵直接从大名府而过,进兵济宁州。

如此一来,便和他还有李信等参谋部设定的计划出现了不小的偏差,原定好的一场伏击战,现在就不得不分兵行动了,张开的口袋等于是只网住了马科这一部人马,孙传庭和吴三桂这两条大鱼却擦着网边要从这张网漏掉了。

于是肖天健立即便和李信等参谋们商量了起来对策,肖天健本意是分兵,留下一部分兵力在南乐县,等候马科的到来,其余的则由他亲率直扑阳谷县,在阳谷县堵住孙传庭和吴三桂的人马,争取两地同时将这两股官军给击败。

但是肖天健的提议却遭到了李信的反对,李信站在地图前面指着地图说道:“大帅可曾考虑到,假如我们分兵进击的话,以目前我们的兵力,又该留多少人马在这里对付马科呢?

留的少的话,可能只能打马科一个击溃战,却无法将其歼灭,以官军的做派,战事稍有不顺,便会立即撤走,所以兵力留得少,则无法歼灭马科,留的多的话,那么大帅可以带往阳谷的兵力便不足以对付孙传庭一部。

故此末将以为,我们要选择一路官军,集中力量将其歼灭,而不能贪多,同时对付两路官军,这样的话我们的兵力便会被摊薄许多,最终可能造成两路官军咱们都吃不下的情况!“

肖天健听罢之后稍微一琢磨感到李信的话很有道理,现下他集结在南乐县境内的兵力本来就没有官军多,虽然从实力上来说,他麾下的这些兵马战斗力可能会远超过官军不少,可是他在这里设计要歼灭孙传庭、吴三桂他们,前提却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放有可能将其吃下。

现在因为孙传庭没有上当,而是分兵赶往济宁州,并没有一下钻入他设置的这张网中,情况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他的兵力,现如今吃下马科是没有问题,如果分兵的话,他就要率领一支人马赶往阳谷,正面和孙传庭以及吴三桂的兵马交锋,留下的人马数量多的话,他拿去对付孙传庭和吴三桂的人马便数量可能不足,留下的人马少的话,可能又吃不下马科所部,就连孙传庭和吴三桂那边,他也不一定就能吃得下。

而李信提出的意见却考虑到了这一点,眼下情势既然有变,那么他们分兵并不是上策,上策应该是集中兵力,解决一路官军,这样才稳妥一些,然后在解决了一路官军之后,再谋求追击另外一路官军。

肖天健想通了这一点之后,立即便点头道:“李信你这次给我提了一个醒,如果不是你的话,这一次我恐怕就真的要贪多嚼不烂了!既然如此,那么便听你的,我们集中兵力打一路,剩下一路之后再说!”

李信听罢肖天健的话之后很是欣慰,在这一点上,他非常欣赏肖天健的作风,那就是善于听取部下的意见,并且勇于承认他自己的失误,这也是让他们这些军将们对肖天健佩服并且愿意为之效命的缘故。

“那么以大帅所见,我们是先集中兵力吃掉马科所部,还是集中兵力赶往阳谷堵住孙传庭所部呢?”李信于是立即对肖天健问道,在这方面上,他就要听肖天健的意见了,先打谁后打谁肖天健才有决断权。

“这个不用想,打孙传庭和吴三桂那一路,马科这边以后再说!”肖天健在这件事上没有一点的犹豫,当即便说道。

在肖天健心中,马科只是这一战之中的配角,而孙传庭和吴三桂才是他真正要对付的目标,首先眼下在朝廷之中,最善于用兵的除了洪承畴之外,恐怕就算是孙传庭了,孙传庭此人本事不小,将是他今后完成一统天下的一个重要的阻力,而吴三桂就不用说了,在关外现在除了祖大寿之外,就数吴三桂麾下官军实力最强,如果这一次不能解决掉他的话,那么谁知道这厮一旦逃回山海关之后,还会不会投靠鞑子,当鞑子的走狗,所以这两个人才是他关注的对象,至于马科嘛!等一下收拾他也不迟!

当即参谋部便开始按照肖天健的要求,修改了作战的方案,并且在得到了肖天健的肯定之后,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原来在南乐县的主力,这个时候全部拔营起寨,至于剩下的那些助战民壮和部分预备营的人马,则立即被分派到了南乐县城中,一部分则星夜奉命赶往大名府,增强大名府城内的守御力量,以防在主力撤离之后,大名府因为兵力空虚,会被马科所乘。

于是大军随即便开始按照命令动了起来,一支支人马当即拔营起寨,一队队的开始离开南乐县,以急行军的速度朝着阳谷县方向赶去。

而就在肖天健紧急调动兵马赶往阳谷县的同时,孙传庭也督率着数万大军,已经在朝着阳谷县方向行进了。

对于这一次朝廷和建奴议和,孙传庭可以说是一肚子的不满,觉得朝廷和建奴议和,虽然有情势所逼的原因,但是和建奴议和,终还是大明的耻辱,偌大的辽东就这么割给了建奴,甚至于为了达到和议的目的,连锦州城都不要了,于是孙传庭在得知消息的时候,便立即写了一份奏疏,上奏朝廷,力陈不能和建奴议和,并且弹劾陈新甲这么做是卖国之举,要求圣上严惩陈新甲。

陈新甲其实很冤枉,虽然他是主持这次和议的主要成员,但是毕竟议和的事情是圣上的意思,他只不过是在照崇祯的旨意办事罢了,但是这件事办成之后,他却成了众矢之的,诸臣不敢将矛头指向崇祯,但是却都把矛头指向了他,以至于现如今他在京师之中成了过街老鼠,人见人骂,半夜里朝他院子里面丢大粪的大有人在,朝野的弹章更是如同雪片一般的飞入京师之中,使得陈新甲的名声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虽然针对陈新甲的弹章很多,但是崇祯也知道这黑锅是陈新甲替的背的,所以并未真的就听诸臣的意见,将陈新甲逮问,反倒是因为陈新甲办成了这件事,对陈新甲更加信任了一些,多少让陈新甲有点宽慰了一些。

但是孙传庭却为此异常的愤怒,几欲辞官不做回家拉倒,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葬明 倒序 正序

《葬明》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