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到宣大赴任的陈新甲不得不率领宣大兵马前往朔州一带对其进行进剿。
可惜的是陈新甲这个人能力有限,更加上因为卢象升的关系,宣大兵对卢象升都很敬重,这一次陈新甲调任宣大总督,接替卢象升之后,先是在京辅一带分了卢象升的大半兵力,然后又对卢象升处处掣肘,同时也对卢象升见死不救,使得宣大兵之中有一部分人对他相当不满。
再加上卢象升分兵给陈新甲的时候,将过半的当年他一手组建起来的天雄军也交给了陈新甲,这些天雄军旧部,更是对陈新甲看不上眼,更何况他们也都知道了卢象升之死的真想,同时也知道了在卢象升最危难之际,朝廷官员无一对其施以援手,以至于最后卢象升“败亡”,唯有刑天军在最危险的时候,突入战场,对卢象升以及他们的袍泽们施以了援手,救出了不少的宣大兵将,这些人后来有人回到了宣大一带,将这件事宣扬的人人尽知。
所以这一次陈新甲派宣大兵入朔州对王承平和李凌风麾下的刑天军进剿,这些宣大兵将多都阳奉阴违,光答应就是不办事,远远的跟着刑天军转圈子,就是不跟刑天军交手,甚至还暗中派人和王承平他们联络,宣称他们乃是被迫前来,并无意和刑天军作对,双方尽量不要发生误会,大家各走各的路,谁都当没看到对方拉倒。
于是在朔州一带的战场上,居然出现了刑天军和官军交错而过,相互之间不但没有动手,反倒还抬手打个招呼,好像朋友一般的怪事。
而时下大明各地的军将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军阀集团,比起早年文贵武贱的时代,现如今文官对于武将的控制力已经非常低了,早年他们可以对武将呼来喝去颐指气使,甚至直面侮辱武官,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文官已经不得不对武将们委曲求全,甚至是低三下四的相求他们,所以陈新甲虽然身为宣大总督,但是对于麾下的兵将控制力却很是有限,说起来朔州离宣大很近,他干的也很卖力,可是他就是没有办法遏制住王承平和李凌风的这伙刑天军在晋北一带“肆虐”。
肖天健在打下开封府之后,在开封府留下了刘宝坐镇,现如今随着地盘的扩大,原由的兵力在一方面要对外扩张,一方面还要分兵驻防,显然是不足用的,在肖天健已经决定了南下策略之后,整个河南的守御之事,肖天健便交给了刘宝负责,而且刘宝麾下的原来第四师则改称为河南镇军,在保持原有的兵力下,河南一带的各地预备营,也接受刘宝的调遣,同时在原有兵力基础上,也扩编一倍,使之可以在几个方向上,保持对官军的抵御能力,当然肖天健率部南下所需的兵马以及预备营,则优先由肖天健调动。
就在肖天健集结罗立的二师和革左五营的兵马南下到汝宁府一带的时候,肖天健得到了洛阳家中传来的一个好消息,久不见动静的妻妾们之中的范灵儿居然怀孕了!
这对于肖天健来说,可谓是一个巨大的惊喜,甚至于比他在攻下开封的时候,还要高兴,在得知消息之后,肖天健坐在大帐里面足足傻笑了五分钟时间,整张脸笑得是见牙不见眼,就连铁头和李信这些身边的人得知消息之后,也都替肖天健高兴,觉得这件事不单单只是肖天健的好事,同时对于整个刑天军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起码对于他们这个利益集团来说,已经有了一个后备传承之人,也可以将这个利益集团更加凝聚在一起,如果这一次范灵儿能给肖天健生下一个男孩儿的话,那么就更好了,所以一众将官们在得知之后,纷纷向肖天健贺喜。
肖天健在高兴了好一阵子之后,才从惊喜之中恢复过来,立即提笔给范雨彤和范灵儿写了一封信,信中陈述了他的兴奋之情,同时也安慰了一下范雨彤,毕竟范雨彤乃是正妻,结果没有先怀上他的孩子,让范灵儿拔了头筹,在信中他希望范雨彤不要难过,等他这一次还师之后,定会多加努力,定要让范雨彤也遂了心愿,同时也让范灵儿要好好保重身体,争取生下一个建康的宝贝。
至于范灵儿这一次怀上的是男孩儿、女孩儿,肖天健还真是没有太多的考虑,只要孩子健康,他都高兴,反正现在充分的说明,他并没有问题,以后想要孩子,肯定还会有的,起码他来到这个世上,已经有了根,而不会在他百年之后,去过无痕了,希望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父母,也能够为他高兴。
此次南下的时候,肖天健在途中对革左五营进行了一番整编,在见识过了肖天健练兵的手段之后,老回回等几个人对肖天健更是甚为佩服,也都看明白了,这问鼎天下的事情,已经和他们是没份了,也就死了各自心中的那份拥兵自重的心思。
在刑天军集团之中,是不许出现像革左五营这样的集团的,所以在肖天健决定留下刘宝坐镇河南的时候,肖天健便以贺一龙为辅的名义,将贺一龙先摘了出来,麾下的兵将也都留在了开封,交由刘宝负责整编。
同时肖天健以刘耀本和司徒亮麾下的兵马,加上铁头麾下的近卫营,在开封城外组建起了直属于他的近卫师,而老回回此人性情忠厚,在和肖天健接触之后,则被留在了近卫师之中,充任近卫师的副都统,对于肖天健的这个安排,老回回很是高兴,起码他知道能被留在近卫师之中,便代表了肖天健对他的看重和信任,作为一个新入伙的人来说,得到这个位置,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他对肖天健是连连谢恩,并且主动要求按照刑天军的规矩整编他麾下的兵马。
经过整编之后,老回回带来的近五千人马,裁撤掉了近三千人,仅留下了两千老实中肯的青壮,将其打散和刘耀本的两个铁骨营混编在了一起,最终使得近卫师拥有了五个正规战兵营,两个骑兵营,一个加强炮营的超编加强师。
至于贺锦、刘希尧、蔺养成三人,少了老回回和贺一龙之后,贺锦被指令归入到李栓柱麾下,蔺养成则被放到了罗立麾下任事,至于刘希尧麾下兵马最少,最终让他去当了辎兵营副统领,名义上是他为大,但是实质上辎兵还是由李富生统带,是李富生说了算。
虽然对于拆散他们革左五营几个人都清楚是为什么,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毕竟肖天健还让他们带兵,而是给他们的位子还不低,只要好好干,今后肯定也是有前程的,现在罗汝才不也在肖天健手下干的很起劲吗?有了罗汝才这个榜样,革左五营的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肖天健就这么通过连番的调动,将革左五营消化在了刑天军系统之中,现在时间还短,等过个一年半载之后,相信革左五营便会彻底的融入到他的刑天军系统之中。
当肖天健抵达南阳的时候,看罢了空旷残破不堪的南阳城,以及城外绵延一眼望不到边的坟冢,肖天健恨得咬牙切齿,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疏忽的话,左良玉也不可能会轻取南阳府,制造了南阳血案,左良玉这厮,可以说是大明军将败类中的败类,对付老百姓比谁都狠,肖天健当即下令,凡是遇上左良玉,就朝死里打,而且不接受左良玉参与过南阳之屠的部下的投降,只要抓住就地尽屠之!
同时在南阳府他已经得知了张献忠在谷城复起的消息,于是立即派人去联络张献忠,希望张献忠能也效仿罗汝才和革左五营,和他合兵一处,共同对付大明。
但是不等他率部抵达邓州,派往联络张献忠的人便赶了回来,说张献忠一口拒绝了肖天健的提议,说他用不着和肖天健合兵一处,以他的本事,足以对付江南一带的官军了,甚至暗中有想法,想让肖天健不要渡江进入湖广的江南一带,大有想要和肖天健划江而治的想法。
肖天健听罢之后顿时便冷笑了起来,张献忠这个人历史上有详细的介绍,此人好大喜功,而且残暴不仁,他虽说是在四川建立了大西国,但是却没有守住四川,倒是在四川大屠百姓,不分男女老少,杀的是血流成河,使得本来繁华的四川几乎又成为了蛮荒之地,这种人不答应投靠他,也是可以理解的,张献忠始终都是很有野心之人,这一点上,他和李自成是有相当多的共同点的,在历史上李自成和张献忠也是分分合合,两方都始终想要把对方给吞并,现在李自成入河南复振是已经不可能了,可是张献忠的实力尚存,仅凭着他那点兵力,便想要和肖天健划江而治,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他也不看看他的麾下兵马是什么德行,怎么可能和刑天军相媲美,简直是自不量力。
于是肖天健当即便将张献忠给他回复的信给撕掉丢在了地上,大手一挥,三万兵马便朝着襄阳府方向攻去。
第九十章 兵抵汉水
而就在此时的襄阳城外,却早已是战火纷飞了,罗汝才和李栓柱、赵二驴等人获令让他们进兵襄阳之后,便从南阳府出发奔襄阳杀去,沿途连败数路官军的堵截,在三月底进抵襄阳城下。
他们到了襄阳府之后,还是用了刑天军惯用的老办法,就是先在城外扫荡,将襄阳周边数十里之内的敌对势力一个个的拔掉,从一些权贵的大庄之中起获了不少的粮秣之物,充作军需,来支持他们接下来进攻襄阳城。
而襄阳城因为地理原因,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有着一个铁打的襄阳的称号,当年蒙古大军南下兵抵襄阳城下的时候,十万大军围城,架起超百架回回炮,日夜不停的对襄阳进行轰击,同时还切断了襄阳对外的一切联络,阻止了南宋对于襄阳的救援,最终几年时间才打下襄樊两城,进而南渡长江才灭了南宋,可见襄阳城之坚固和难以攻取。
再加上襄阳因为地处汉江南岸,四面环水,一面靠山,历来都是易守难攻之地,明洪武年间,曾经对襄阳城墙进行过大规模的翻修,不但加宽加高了原来的城墙,使之达到了三丈的高度,同时还向被扩展,到了汉江江边,护城河因为用水方便,城河很宽,实在是一座坚城,而襄阳作为江北重镇,历来都被各朝所重视,使得襄阳城城池还很大,每一面城墙都有数里长,城内驻有重兵。
而罗汝才和李栓柱率兵前来的时候,有左良玉先败退的消息,使得襄阳府早已警觉,根本没有给他们突袭襄阳城的机会,再加上肖天健要打开封,军中重炮基本上都被肖天健集中到了开封府,李栓柱本部仅带着几个营属炮队,多为一些轻型的三磅炮,以此来攻打襄阳城,显然是有点难为他们了点。
更何况现在襄阳城之中,有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等五千多官军驻守,在罗汝才、李栓柱率部渡过汉江逼近襄阳的时候,周边还有不少官军和地方的地主武装也逃入到了襄阳城避难,使得襄阳城并不缺乏兵力。
另外襄阳不似开封那样,这里毕竟守着号称天下粮仓的湖广之地,粮食储备非常充足,城内不缺吃的东西,守军也比较仇视刑天军,所以罗汝才和李栓柱在兵至襄阳之后,望着襄阳城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都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反倒是折损了不少的兵将,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禀明肖天健,暂时在城外围困住了襄阳城,并且连续在汉水上搜罗各种船只,做好迎接肖天健大军南下的准备。
而肖天健是在四月二十七抵达的汉江北岸,而地处汉江北岸的樊城,则没有南岸襄城那样的待遇,樊城还是一座旧城,在洪武年间并没有进行过重修,所以还是旧的夯土城墙,仅仅是城墙外面用石灰掺和一些糯米汁粉刷了一遍罢了,而且樊城驻军也少,城墙也低矮许多,所以在肖天健领兵抵达这里的时候,此时樊城已经被罗汝才他们攻下,并且在汉江北岸几个码头上早已准备好了大批的民船,聚集起了大量的船夫做好了迎接肖天健大军的准备。
肖天健在抵达樊城之后,下令先让军中兵将们休整两天时间,将罗汝才和李栓柱、赵二驴等主将们给招至了汉江北岸,详细了解了一下襄阳的情况。
当了解过南岸的襄阳情况之后,肖天健登上樊城城墙,用望远镜朝着隔江相望的襄阳城观望了一番,因为距离比较远,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不过肖天健却知道原来的历史上张献忠却曾经轻取过襄阳,当时张献忠已经入川,杨嗣昌率大批官军入川对张献忠进行追剿,可是张献忠却趁着杨嗣昌率领官军主力入川的机会,率部突然杀回襄阳,并且派李定国化装成为杨嗣昌的手下,拿着缴获的杨嗣昌的手谕令牌,混入了襄阳城,入夜之后在城中四处放火,搞得襄阳城之中大乱,趁势张献忠便轻取了襄阳,还杀了襄王,结果迫得杨嗣昌绝食而死。
但是现在历史已经被他搞得是面目全非了,轻取襄阳也已经不可能了,所以眼下也只有强攻襄阳一途了,想想他刚刚打了开封,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奔到这里再打襄阳这样一座坚城,看来以后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很长呀!
这个时候罗汝才凑到肖天健身边,脸上带着不快对肖天健说道:“大帅,头两日弟兄们在南漳县一带碰上了张献忠所部,本来弟兄们刚打下了一个当官的庄子,起获了不少粮食之物,留下了几十个弟兄正待将这些东西运回军中,却突遭张献忠麾下的人马偷袭,咱们回来的弟兄们亮出了身份,可是他们还是动了手,突袭之下咱们折损了二十多个弟兄,所获的粮秣也被张献忠麾下的兵马抢走,卑职派人去找张献忠理论,但是他却在保康避而不见,还将卑职派去的人给打了一顿,赶了回来!李都统和赵副都统他们为此都很是生气,说要派兵去收拾一下他们,为被杀的弟兄们讨回来这个公道,卑职以为这件事还是等大帅来之后再说为好,毕竟眼下我们要先打襄阳,总不能和这八大王翻脸吧!”
肖天健听罢之后眉头一皱,看了罗汝才一眼,立即怒道:“这张献忠也太嚣张了吧!他躲在谷城歇兵也就罢了,现如今看我们连败官军,便跳出来讨便宜,这也罢了,怎么现在还居然要跟咱们作对?这二十多个弟兄不能白死,总要找他八大王说个清楚,如果他不斩了惹事之人的话,那么跟他翻脸又能如何?
告诉你吧!我已经派人和张献忠联络过了,张献忠居然想要我们不要打襄阳,想和咱们以汉江划江而治,他这是不想让咱们取了襄阳!该翻脸的时候,就要跟他翻脸,这货不是个好东西,不教训教训他,他不知道咱们刑天军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明日渡江过去之后,再派人拿我的手谕去找他,如果他不跟我交代清楚的话,那么这件事就没完!“
罗汝才听罢之后点了点头,他跟着肖天健这么长时间也看出来了,肖天健是个一个很强势的人,根本不容手下弟兄吃一点亏,当初他刚起兵的时候,李自成和高迎祥便想吞并了他,以他当时的名气还有实力,却根本就不买他们二人的帐,在陇州城下,说走便走,弃了高迎祥和李自成单独行动,最后才在晋南立足,打下了现在的这份基业。
所以肖天健说不怕跟张献忠翻脸,他一下便看出来,肖天健其实并不是单单因为这件事要给张献忠难堪,而是也有相当的成分,是要吞了张献忠,于是他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更何况现在肖天健单是在襄阳一带就集结起了刑天军三个师四万多精锐兵马,如果张献忠不识趣的话,以他们眼下的兵力,打襄阳之外顺手再收拾了张献忠也是绰绰有余的事情。
接着罗汝才又对肖天健说道:“大帅!卑职还听闻杨嗣昌已经率领人马出京南下,十几天前先到了南京,进而集结了兵马正在沿长江逆流而上,据说已经到达了武汉,似乎是想要来对付咱们和张献忠南下湖广!大帅也要早作准备!现如今陕西方面贺人龙已经受命,率领一万兵马朝着郧阳进兵,似乎是受命要和左良玉以及杨嗣昌对咱们三面夹击!大帅不可不防!”
肖天健淡然一笑道:“这个我已经知道了!你不必担心,怕的是他们不来,来的话我就没打算让他们讨得便宜!贺人龙和左良玉都是咱们的老对手了,而且都是咱们的手下败将,不足为虑!这一次只要打下襄阳,杨嗣昌想不死都难!要知道现如今杨嗣昌已经逐渐在当今皇帝哪儿失宠了,襄阳一丢,当今的皇帝岂能饶得了他杨嗣昌?眼下还是先集中精力打襄阳为重,他们要来的话,就只管来好了!
对了,在船只方面也要加紧搜集,我们此次打下襄阳之后,便要分兵顺汉水南下攻打随州和荆襄,少了船只的话,对于咱们来说,要耗费不少的力气,所以这件事罗兄不妨多努力一下!另外黄河水营副都统杨昆山近日也将率部南下,来到这里,有他们来之后,咱们便要尽速建立一个水营,要不然的话,以后在湖广这一带,恐怕咱们会很不方便!“
罗汝才听罢之后立即接令,表示会努力搜集各种船只,确保刑天军下一步的行动。
第九十一章 乱局之下
左良玉很是有点心烦意乱,这刑天军似乎天生是他的克星一般,每每对上他们就讨不了半点好处,好不容易打下南阳府,本以为这次立大功了,可是没想到却被刑天军堵在南召让他寸步难行,后来几战之下,逼得他不得不丢了南阳,再一次率部逃回了荆襄一带。
可是没成想先是刑天军尾随南下,直逼襄阳,接着张献忠便又在谷城复起,现如今杨嗣昌杨阁部又亲自离京南下,提前便命令他速速率部救援襄阳,务求要将刑天军阻在襄阳城外,不能丢了襄阳,可是想想刑天军的凶悍,左良玉就心中发憷,跟刑天军打,他没有一点胜算,说起来他现在纠集起来的兵马数量不少,可是碰上刑天军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
所以左良玉思量再三之后,最终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放着刑天军让他们去,他只管先领兵去对付张献忠,虽然张献忠也不好对付,起码他还有和张献忠一较高下的实力,并不怕他什么。
于是他在接令之后,便立即整备兵马,开始朝着保康进兵,而张献忠现在主力主要陈驻在保康一带,而且因为这里是山区,张献忠兵粮不济,不得不分兵到处打粮,所以对付张献忠,他还是颇有一些把握的。
就在肖天健领兵抵达汉江边的樊城的时候,左良玉也已经率兵抵达了保康县境内,随即便在歇马镇一带撞上了张献忠麾下的一支人马,左良玉这一次为了能建功,亲自上阵带着部下冲杀,结果张献忠所部登时便被他打散,当即斩首过千,立即便败退回了保康县城之中。
和左良玉一样,张献忠现在也很不痛快,他手下的一条龙在南漳县抢了刑天军的粮食,还杀了刑天军的部众,这件事他正有点烦恼,罗汝才派人来找他讨还公道,可是不等他接见罗汝才的部下,一条龙便先派人把刑天军的人给打了一顿,赶回了襄阳城外。
这一次张献忠知道算是把刑天军给得罪到家了,本来肖天健便派人来找过他,想要让他也效仿罗汝才和革左五营投靠肖天健,可是手下的军师潘独鳌以及部将们大多数都反对这么做,他们觉得眼下他们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犯不着去跟着刑天军看那姓肖的脸色行事,而他张献忠自己当大王多好,谁也管不着他们,也不用听人家定的规矩。
倒是他的义子张定国(李定国)认为,肖天健这个人很大义,特别是年前肖天健悍然率军北上去打鞑子这件事,让李定国十分佩服,而且李定国认为肖天健已经是实力超强,隐隐间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能力,特别是眼下许多当年和他们一起造反的义军,要么已经降了朝廷,要么便投靠了刑天军,整个河南和小半个山西都被刑天军控制住了,刑天军不管是兵马数量还是他们的战力,都极为强悍,这么多年以来,唯独也就他们没有被官军大败过,反倒是许多朝廷的大将,都栽在了刑天军手中,而眼下他的义父张献忠虽然是号称拥兵数万,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其中能战的精兵最多也就几千人,想要和刑天军未来对抗,他们是没有机会的,更何况眼下朝廷还没有到一脚便能踹翻的地步,单是湖广一带的官军兵力就远超过他们许多。
所以李定国认为,他们完全可以接受刑天军的条件,和肖天健合兵一处共谋大业倒也不错,可是对于李定国的这个意见,张献忠有点不高兴,当然还有他另外几个义子包括孙可望、刘文秀等人也不太同意李定国的意见,只有艾能奇表示同意李定国的看法。
而李定国的看法在张献忠麾下诸将之中,也并不得重视,最终张献忠自认为他还是有能力打下属于他的天下的,于是便拒绝了肖天健的提议,并且隐晦的提出要肖天健在江北活动,而他则攻打江南,和刑天军以后划江而治。
有时候不能不说某些人的心思太大,张献忠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不看看自己眼下的实力,凭什么和肖天健平起平坐划江而治,仅凭他的实力虽然短时间打下了兴山、保康等地,可是这些地方都是山区,本来官军就极少,人口也非常稀少,他一下又拉起来三四万人马,盘踞在这么小小的一块地方,单是吃饭问题就没法解决,现在便想跟刑天军未来划江而治,某种程度上说好听一点是狂妄,说难听一点是自大狂兼有点意滛的成分。
而正是因为知道肖天健有吞并他们的想法,所以张献忠手下不少人对刑天军眼下是颇有抵触情绪的,这也正是一条龙在南漳县打粮的时候,和刑天军发生冲突的原因。
对此李定国力陈要张献忠惩治一条龙,最起码也要将一条龙打一顿板子,然后派人去给罗汝才道个歉,陪个不是,再赔些钱给罗汝才,让罗汝才他们能下得了台。
可是张献忠却护短,不肯这么做,觉得这样做小了他的身份,毕竟各路义军之间,其实相互的冲突还是经常性的,时不时的会有摩擦,你杀我几个人,我杀你几个人是常事,大家一般也不会太计较,为了杀刑天军二十来个部众,就痛打手下部将,张献忠认为这么做会冷了手下们的心,以后没人忠心跟着他干了,另外一个觉得面子上也说不过去,好像他向刑天军服软一般,更何况刑天军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一条龙一动手,他们便也还了手,也杀了一条龙手下十几个人,剩下的几十个人居然愣是杀出了重围,逃回了襄阳刑天军大营,所以两方都有损失,大家谁也不找谁拉倒!
再加上这次是罗汝才暂时在襄阳主事,罗汝才和他关系还差不多,以前都是平起平坐的,所以张献忠以为,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也就罢了。
但是殊不知这件事看似是件小事,但是却将肖天健得罪到了家,肖天健可不是吃了亏就咽下去的人,这一次他算是踢到了铁板上了。
他还正在为这件事有点烦心的时候,却忽然得到了左良玉率部攻来的消息,他手下的顺天王在保康县南部的歇马镇遭遇了左良玉的主力,结果一战大败而归,折损了千多兵将,而且左良玉这一次来势汹汹,似乎大有要将他张献忠一举干掉的架势。
于是张献忠只得暂时抛下了对刑天军的烦心事,转而开始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左良玉这路官军的身上。
随着张献忠调集兵马,左良玉也率部朝保康县城攻进,双方随即便在保康县一带的山中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一时间杀的是昏天地暗,连续几天下来,张献忠发现左良玉这一次似乎是泼了命的要将他灭了,每每上阵,便带着儿子亲自督战,虽然双方各有胜负,但是显然张献忠这边因为大多都是新召集起来的百姓,战斗力没有左良玉那边强悍,所以激战到了五月初的时候,张献忠下令放弃了保康县,再一次退往了房县一带。
左良玉也是求功心切了一些,刚刚收复保康县,便立即率部狂追张献忠,认为张献忠已经不行了,结果在房县的清风镇一带,却遭了张献忠麾下的李定国和艾能奇所部的伏击,结果是左良玉所部吃了个大败仗,被李定国和艾能奇斩杀了近千人马,惊得左良玉不得不率部撤回了保康县,至此暂时和张献忠在保康、房县一带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一时间谁也拿谁都没有办法。
但是张献忠和左良玉的僵持,对于肖天健来说却是个好消息,他在派人找张献忠索要凶手,讨还公道的同时,在樊城开始动身率部从上游一带渡江而过,抵达了汉江以南的襄阳城外,彻彻底底的将襄阳城给包围在了中间。
肖天健和诸将在重新审视过襄阳城防之后,便很快和李信定下了攻打襄阳城的办法。
攻打襄阳城对于以前来说,是肖天健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对于现在的刑天军来说,却已经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这一次肖天健南下,动用了大批人力畜力,将大批重炮不远千里的从开封拉到了襄阳,并且用大批渡船,将这些重炮吊装在船上,运过了汉江,送抵了襄阳城下。
有了这一大批重炮之后,肖天健便不愁打不下襄阳,而这里因为地势的原因,想采取和打开封一样的战法也是不可能的,单是这么宽的护城河便无法克复,也不可能将护城河水引到别处,只能靠着重炮轰击城墙,压制城墙上的官军,在护城河上搭浮桥强攻,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
在巡视过之后,肖天健登上了襄阳城西南角的山上,朝着襄阳俯视了下去,襄阳城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座山了!站在这里不但可以俯视襄阳城,而且距离襄阳城的距离也仅仅只有不到二里地,正是刑天军重炮可以企及的距离,甚至可以全装的实心炮弹直接轰入到城中。
第九十二章 炮袭
站在山坡上,目测过了一下距离之后,肖天健便笑了起来,将手指向了襄阳城西南角的山上,下令道:“破襄阳关键便在此地了!传令黄生强,将所有重炮都给我集中于此山之上,鳞次布置,构筑坚实的炮阵,将火力集中在襄阳城西南角,集中火力炮轰襄阳!……”
而这个时候在襄阳城的西南角的一处角楼上面,同时也有一些人远远的看到了在城外的山坡上出现的这群刑天军的人,其中有目力极佳的一个官兵立即叫道:“那里都是贼将!搞不好姓肖的贼酋也在这里!他们在那儿看地形呢!”
一个官军的千总手扶城碟也极目远眺,影影绰绰之间确实看到有一批刑天军的军将们正在城外山坡上朝城中观望,他们身上的甲片都被打磨的闪亮,一看便知道不是一般的兵卒,而且似乎还众星拱月一般的围着一个人,于是他立即便有点兴奋了起来。
“来人!招炮手上来,给本官仔细瞄一下!轰他一炮!运气好的话,轰死几个贼将,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这个在城上巡视的千总立即便吩咐了下去。
不多时一群官军的炮手便被叫上了城墙,其中有一个算是老炮手了,据说是军中操炮最准的一个,于是他便被命令负责调炮瞄准,一群官兵立即便围着城墙上的一门红夷炮忙活了起来,好一通仔细的瞄准之后,他们立即便受命点火……
可是肖天健的话音刚落,便看到襄阳城墙上闪过了一道火光,转瞬之间众人便听到了一声轰响,一颗炮弹直飞了过来,一下便落在了肖天健的附近,当即将一个近卫的上半截身体给轰没了,而这个下半截身体居然还站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才软倒了下去,周边的诸将甚至连肖天健身上脸上都溅上了不少血滴,炮弹在轰碎了这个近卫的身体之后,还去势不减,打到了很远的地方才镶入到了山体之中,如果再偏一点的话,估摸着就打到肖天健他们的人群之中了,可见这一炮打的是又准又狠,绝不会是一般官军炮手所为。
“主公小心!……”铁头等近卫还有诸将纷纷扑了过来,架住肖天健便朝山下跑。
肖天健也被突如其来的炮击吓了一跳,甩开了众人的胳膊之后怒道:“这算得了什么?休要紧张!打死我姓肖的炮弹他娘的还没被官军造出来呢!奶奶的,老子不打你,你倒是先盯住了老子了!按照我的吩咐去办,一天之内要将重炮全部运到这里来!给我轰他娘的!”看到自己的一个近卫,死的这么惨,肖天健这一次也动了真怒了。
这意外的一炮,也给肖天健提了个醒,守城的官军其实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城中还有数门红夷炮,这对刑天军来说威胁很大,据罗汝才所说,前段时间他们试探性的攻打襄阳城,在官军的这些红夷炮的轰击之下,兵将损失便很重,所以这一次攻城,很有必要要做好防护准备。
所以肖天健下山之后,令黄生强和刘希尧还有钻地鼠他们率领辎兵、工兵,在城外山坡上面为炮兵们构筑起一道道厚实的土墙,省的炮仗一开,城上的红夷炮反倒伤了刑天军的炮阵。
入夜之后,大批工兵和辎兵还有炮兵便纷纷开到了这处山坡上,黄生强亲自坐镇,选择炮位,而刘希尧和钻地鼠、李富生他们,则分头指挥手下的辎兵还有工兵们,帮着炮兵们构筑炮阵,为了防炮,他们找来了不少竹筐竹篓之类的东西,抑或是找草袋装上土,堆砌在炮位前方,仅仅留下一个供炮口伸出的豁口,而这个时代爆炸性的榴弹虽然有,但是因为不可靠,发火率很低,而且危险比较大,所以官军的红夷炮装备极少,即便是连刑天军自己,也很少使用,所以防炮主要防备的是实心弹,实心弹威力发挥主要靠的是跳弹,只要让炮弹跳不起来,便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炮作用。
经过一天一夜紧张的施工之后,这些人马不但在襄阳城西南角的山坡上构筑起了一批敦实的炮位,而且还在山坡上开出了几条纵横交错的通道。
城中守军们当然也不瞎,看的很清楚,有经验的军将马上便意识到刑天军要做什么,赶紧将情况禀报给了眼下驻于襄阳城的总兵猛如虎,猛如虎于是急忙赶到城南角,定睛朝城外山坡望去,当即便吓了一跳,以他这样的老行伍之人来说,一眼便看出来城外刑天贼们想要做什么,于是他急忙下令,将城中的几门红夷炮都调运到城南来,开炮轰击城外的山坡,阻止刑天贼继续在山坡上施工。
同时他还着令刘士杰立即组织一支人马,从城西门杀出去,到山坡上和刑天贼厮杀一番,阻止他们继续在山坡上施工。
猛如虎在判断上和指挥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这是眼下他能作出的最正确的抉择了,可是他的这种努力,对于刑天军来说,却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在有了参谋部之后,集思广益之下,刑天军眼下的作战部署相当完善,在肖天健下令之后,李信他们这些参谋人员们自然也就预料到了城中官军的反应,提前在各门之外,都预备下了兵马,阻止官军出城逆袭。
虽然猛如虎调集了几门红夷炮对山坡进行了轰击,但是毕竟数量少,城上炮声一响,施工人员马上便找地方趴下躲炮,而红夷炮连续射击容易高温引起自燃或者炸膛,打几炮总是要歇一下,所以红夷炮虽然威力不小,但是对于分散施工,注意防炮的刑天军部众们来说,杀伤并不很厉害,即便是影响到了施工速度,但是也不是很大。
所以在炮阵构筑完毕之后,黄生强趁夜便将随军带来的大批重炮都拖到了山坡之上,连夜将它们安排到了阵地之中,一批批的弹药也都运上了山坡,储存到了几处结实的掩体之中,做好了对襄阳城的炮击准备。
第九十三章 援军分至
杨嗣昌心急火燎的在南京点了一批人马,又将淮北的一些兵马也带上,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日夜不停的乘船抑或是徒步,朝着襄阳方向赶路。
作为朝中主兵事的官员,他自然清楚襄阳对于当今朝廷的重要性,且不说襄阳城中的襄王性命的重要性,单说襄阳一旦一丢,那么湖广的大门便被刑天军打开,张献忠虽然在谷城、保康、房县一带复起,但是毕竟张献忠实力有限,还不足以取下整个湖广,但是刑天军眼下已经摆明了要南下攻取湖广,怕的就是刑天军和张献忠再搞在一起,那样的话刑天军实力将会更强大许多,湖广一旦让刑天军攻入的话,整个长江以南也恐怕就再无宁日了!
而杨嗣昌在离京的时候便知道了刑天军要南下的事情,再加上当今皇上朱由检催他要速速南下剿匪,所以他不敢有半点怠慢,甚至在抵?br />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