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第 30 部分阅读

台德区,他才肯同他们谈判细节。他说,他定要在44小时内在9 月28日下午2 时以前得到肯定的答复。那天晚上,希特勒似乎已破釜沉舟,把切后路都绝了,至少在我们那些在挤得满满的柏林体育馆内愕然听他那疯狂地叫嚣的人看来是如此,他时而狂吼,时而尖叫,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任性发作到这种地步。他恶毒地对“贝奈斯先生”进行人身攻击,宣称和平与战争的问题现在要看捷克总统怎么办来决定,不论怎么说,他都要在10月1 日拿下苏台德区。他滔滔不绝怒不可遏的语言和群众中不断迸发的欢呼喝彩,使他忘乎所以,如醉如狂。虽然如此,他还是很狡猾,没有忘记给英国首相点甜头。他感谢他争取和平的努力并且重申这是他在欧洲的最后次领土要求。他鄙夷不屑地嘟囔:“我们不想要捷克人”

在整个演说的过程中,我直坐在刚好在希特勒顶上的楼座398 里,尽力想把他的演说当场随讲随译广播出去,可是不大容易。那天晚上,我在日记里记着:自从我观察他这么些年以来,他今天晚上看起来完全失去了自制,在他坐下来以后,戈培尔就跳上讲坛,对着话筒大叫:“有点是肯定的:1918年再不会重演了”希特勒抬头看着他,眼睛里有种疯狂急切的神色,似乎这旬话就是他想了下午而没有想出来的。他跳了起来,眼睛里闪着我永远也忘不了的狂热的光芒,把右手大挥了下,然后向桌子捶,用尽了他那强有力的肺部的全部力量大叫声:“ 对 ”接着就精疲力竭地瘫倒在椅子上。

第二天9月27日 中午,他第二次接见霍拉斯威尔逊爵士的时候,已经完全恢复了,这位英国特使并不是受过什么特殊外交训练的人,不过也像首相样 如果不是更甚的话 急于把苏台德区送给希特勒,只要这位独裁者肯和和平平地接受。他请希特勒注意张伯伦昨天后半夜为答复元首在体育馆的演说而在伦敦发表的项特别声明。张伯伦说,鉴于德国总理对捷克问题的诺言缺乏信心,英国政府将认为自己“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来保证捷克的诺言“顺利地充分地而且以尽量合理的速度”付诸实现。他相信总理将不会拒绝这建议。

但是,希特勒对此并不感到兴趣。他说,他再也没有什么信要带给张伯伦先生。现在切要看捷克人了。他们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他的要求。要是他们拒绝的话,他怒气冲冲地大叫道:“我就要消灭捷克斯洛伐克”他继续发出这威胁,显然极为得意。

即使对于好说话的威尔逊来说,这显然也太过分了。他站起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奉首相之命作下述声明:“如果法国为履行其条约义务而参加对德作战的话,联合王国将认为有义务支援法国。”

“我只能表示已注意到这种态度,”希待勒火气很大地回答说,“这意味着,如果法国决定进攻德国的话,英国将感到也有义务进攻德国。”霍拉斯爵士回答说,他并没有这么说,到底是和平还是战争,最后要看希特勒如何办来决定了。这时,希特勒已经把情绪酝酿到了火儿相当大的程度,他叫道:“要是法国和英国要打,就让他们打罢我根本不在乎。今天是星期二,到下星期,我们就在打仗了。”

从施密特关于会议的正式记录来看,威尔逊显然还想把谈话继续下去,但是汉德逊大使劝他停下来。虽然如此,这位毫无经验的特使还是在会谈完了以后趁自己同元首单独在起的时候向399 他谈了句话,他向希特勒保证,“我将设法使那些捷克人头脑清楚点”,后者表示他“对此表示欢迎”。也许,元首定认为,还可以哄张伯伦再走几步,来让捷克人“头脑清楚点”。总之,那夭晚上,他就口授了封措辞狡猾的信给首相。

写这封信是有充分理由的,柏林还有别的地方在9 月27日这天,有许多情况已经改变了。

下午1 点钟,威尔逊刚走不久,希特勒就发出了个“绝密”的命令,命令由大约21个加强团,也就是7 个师组成的突袭进攻部队,从训练地区进驻捷克边境的出击点。命令说:“他们必须在9 月30日准备好按照绿色方案行动,决定将在前天中午12时作出。”几小时以后,元首又下令作进步的秘密动员。在当时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有项是又动员了5 个师到西线。

但是即使希特勒股劲儿进行军事行动,这天之内还有许多事情使他感到犹豫不前。为了在群众中激起战争狂热,希特勒下令在黄昏时分乘几十万柏林人下班上街的时候在德国首都检阅个摩托师。结果,至少对最高统帅说来是场大失败。普通的柏林老百姓根本就不想听到战争。我那天晚上的日记记下了这幕令人感到意外的景象。

我到了菩提树下大街,当时 军队的 队伍正转向威廉衔。我预料将看到场盛大的示威。我想像着我曾在报纸上读到过的1914年的情景,那时,就在这条街上,欢呼的人群向行进中的士兵投掷鲜花,少女们跑上去吻他们但是今天,他们只顾急急走到地下铁道站,根本就不想看稀稀落落站在人行道上的那几个人也是声不响,完全沉默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触目的反战示威。

在个警察的怂恿下,我沿着威廉街走到总理广场。希特勒就站在总理府的阳台上检阅队伍。

那里大约有200 来人,希特勒的脸色由阴沉而转为恼怒,很快就回到了屋里,让军队自己行进,根本不加检阅。今天晚上所看到的事情几乎重新燃起了我对德国人民的点信心。他们是十足反对发动战争的。

在总理府内,还有更坏的消息这是从国外来的。从布达400 佩斯来的消息说,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通知匈牙利政府,如果它进攻捷克的话,它们就将对匈牙利采取军事行动。这样战争就要扩大到巴尔干,而这却是希特勒所不愿见到的。

巴黎来的消息更严重。那里的德国武官打来份不但是给外交部而且是给最高统帅部和参谋总部的“特急”电报,它报告说,法国的部分动员几乎不亚于总动员,“因此我估计,到下动员令以后的第6 天,第批65个师就可以在德国边境部署完毕”。希特勒明白,在这样大的兵力面前,德国人共只有12个师,其中半数是战斗力成问题的后备部队。不但如此,德国武官还报告说:“旦德国采取战争行动法军很可能立即从下阿尔萨斯和洛林向美因兹发动进攻。”

最后,这位德**官报告柏林,意大利在法意边界上完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牵制法**队。那位豪迈的盟友墨索里尼看来是要在决定性的关头抛弃希特勒。

而且,美国总统和瑞典国王也突然横加干涉,就在前大,9 月26日,罗斯福向希特勒发出呼吁,请他协力维持和平。虽然希特勒在不到24小时内就给了他答复,说和平完全取决于捷克人。可是美国总统在当天9 月27日星期三又发来了份电报,建议各有关国家立即举行会议,并且暗示,如果爆发战争,全世界将视希特勒为戎首。

在19141918年的大战中曾证明是德国忠实朋友的瑞典国王,态度更为直率。这天下午,德国驻斯德哥尔摩公使给柏林发来了份电报,说国王匆促召见了他,告诉他,如果希特勒不把10月1 日的限期推迟10天的话,世界大战就不可避免地定要爆发。德国是唯要对此负责任的国家,而且,“从目前各个国家的组合情况看来”,同样不可避免地,德国走要失败。在斯德哥尔摩冷静中立的气氛下,这位精明的国王至少在估计军事形势方面要比柏林伦敦和巴黎的政府首脑客观得多。

罗斯福总统,也许是因为必须考虑到美国人的心情,强调指出美国对战争不会干涉,甚至也不愿“在目前的谈判中”承担任何责任,这样,他的两次和平呼吁就大大减少了力量。德国驻华盛顿大使汉斯狄克霍夫因此认为必须在当天就发个“特急”电报给柏林。他指出,如果希特勒最后诉诸武力而英国对此反对的话,他有理由假定“美国的全部法码都将投在英国这边”。而且,这位通常在元首面前进言的时候总是十分胆怯的大使还加了401 句,“我认为我有责任大大强调这点”。他不想看见德国政府在估计美国的态度方面重犯它在1914年犯过的错误。

那末布拉格如何呢那里是不是有了软化的迹象呢这天晚上,德国武官土圣特上校给最高统帅部来了个电报:“布拉格情况平静,最后的动员措施业已完成征召入伍的兵员总数估计为100 万人,其中野战军占80万人”这个数目等于德国在东西两线所有有训练的兵员的总数。捷克人和法国人加在起,兵力超过德国人倍以上。

面对着这些事实与发展,而且无疑也充分考虑到威尔逊临走时的话和张伯伦的性格及其对战争的极端恐惧,希特勒在9 月27日天刚黑就口授了封信给张伯伦。应召前来把这封信翻译成英文的施密特博士,感到这位独裁者似乎是“在要采取极端步骤”的时候缩了回去。那天晚上,英国政府已下令舰队动员,希特勒对此事是否知悉,无从证实。不过,雷德尔海军上将要求在晚上10点钟晋见元首,可能德国海军已经探悉英国的行动。英国的动员令是晚上8 点钟下达,11点38分公布的,关于这些,雷德尔可能都已在电话中报告了希特勒。不论怎么样,雷德尔到了以后,他所做的是请求元首不要打仗。

希特勒这时确实知道的是:布拉格毫无畏惧,巴黎在急速动员,伦敦态度转硬,他自己的人民漠然无动干中,他的将领坚决反对他,而他关于戈德斯堡建议的最后通碟到第二天下午两点钟就要到期了。

他这封信措辞极妙,用意深沉,字句都算好了要打动张伯伦,信的语调是温和的,它否认希特勒的建议会“剥夺掉捷克斯洛伐克得以生存的切保证”,否认他的军队到了分界线以后会继续前进。他打算同捷克人谈判细节。他打算“给予捷克斯洛伐克剩余的部分以正式的保证”。捷克人所以坚持已见只是因为他们希望在英国和法国的援助下发动场欧洲大战。虽然如此,他还是不准备对和平的最后线希望砰然关上大门。

他最后说 我必须请你来判断,在这些事实面前,你是否认为应当继续努力来破坏这种阴谋并且使布拉格政府在这个最后时候恢复理智。

最后时刻

希特勒的信是用急电拍给伦敦的,在9 月27日晚上10点30分到达张伯伦手中,首相刚刚过完了忙碌的天。

这天下午刚回到伦敦的霍拉斯威尔逊爵士,带来了关于他402 同希特勒第二次会谈的令人不安的消息,起了刺激张伯伦和他的核心内阁采取行动的作用。他们决定了动员英国舰队,征召空军辅助队,并且宣布了紧急状态。在公园和广场上已经开始挖起防空壕来,伦敦学校里的儿童也开始疏散。首相还马上给布拉格的贝奈斯总统发出了份电报,警告后者,他从柏林得到的消息“表明,如果到明天9月28日 下午两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还没有接受德国的条件的话,德**队马上就会得到越过捷克斯洛伐克边界的命令”。但是张伯伦虽然尊敬地把消息通知了捷克人,却还是忍不住要在电文的最后段教训他们:“波希米亚将受到德**队的蹂躏,另外个或几个国家不论做什么,都不能挽救你的国家和你的人民免于这种命运。不论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都定是这样。”

这样,张伯伦就不是把战争的责任放在希特勒头上,而是把它成到了贝奈斯的头上。他在这里所提出的军事上的看法,我们知道,就是连德国的将军们都认为是胡说八道。不过,他最后还是加了句,他不愿承担告诉捷克人该怎么办的责任。这要由他们自己来决定。

然而,难道真的是由他们自己来决定吗贝奈斯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份电报,第二份电报马上又来了。这回,张伯伦可是努力要告诉捷克政府该怎么办了。他建议在10月1 日接受德国人的某种有限度的军事占领即占领处于捷军工事之外的埃格尔和阿舍然后由德捷英三方联合组成个边界委员会迅速确定其他应转交给德国人的地区。接着,首相还提出了进步的警告。

这个计划如果不能实现,贵国除遭到武力侵略与武力肢解以外,将别无其他出路。而且,虽然这可能引起损失无数生命的冲突,但是不论这冲突的结果如何,捷克斯洛伐克都将再也不能接原有疆界重建故国。

这样,捷克人受到了他们的朋友的警告 法国也参加这些最新的建议 ,就是说:即使他们和他们的盟邦在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也必须把苏台德区让给德国。含意十分明白:既然苏台德区总归不是你们的了,为什么还要冒险把欧洲投入战争403 办完了这件事情以后,首相就在晚上8 点30分向全国广播:为了在个遥远的国家里我们对之毫无所知的人们之间的争吵,我们居然在这里挖壕沟,这有多么奇怪,多么荒诞,多么不可思议

希特勒已经得到了“他实际上所要求的东西”。英国已经保证捷克人将接受这要求,并且付诸实施。

我将毫不犹豫地到德国去作第三次访问,只要我认为这样做有好处不论我们如何同情个强邻压境下的小国,我们决不能不顾切地使整个大英帝国仅仅为了它而陷入场大战。如果我们要打仗,也必须是为了比这更大的问题我从灵魂深处来说是个爱好和平的人,国与国之间的武装冲突,对我说来无异于梦魔;但是,如果我看到任何国家执意要用武力的恐怖来统治世界的话,我将认为必须予以抵抗,因为在这种统治之下,信仰自由的人们将感到生活己失去价值。但是战争是件可怕的事情,在我们进入战争以前,我们必须十分清楚,我们所不惜冒险以争者确实是重大的问题。

按照惠勒贝纳特的记载,英国大部分人在听了这广播以后上床睡觉的时候,都认定英国和德国将在24小时以内开战了。但是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那天深夜在唐宁街后来又发生了些什么。

10点30分,希特勒的信到了。这正是首相急切要抓住的根救命的稻草。他马上答复元首说:读了你的信以后,我确信你可以不必打仗,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切主要的东西。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已准备立刻亲自到柏林来同你和捷克政府的代表以及同法国和意大利的代表起讨论有关移交的各项安排,我深信,我们能在周之内达成协议。我不能相信你会为了在解决这个长期未决的问题方面有几天的拖延,就不惜承担发动将使人类文明化为乌有的世界大战的责任。首相还发了份电报给墨索里尼,请他敦促元首接受这计划,并且同意出席拟议中的会议。

召开这样次会议的主意已经在首相心里酝酿相当久了。早在7 月中,尼维尔汉德逊爵士就曾在给伦敦的电报中提出过同样的建议。他建议由德意英法四大国来解决苏台德问题。但是英国外交部告诉大使和首相,要召开这样次会议,将很难排404 除其他国家参加。所谓“其他国家”指的就是同布拉格订有互助条约的俄国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张伯伦从戈德斯堡回来以后就深信希特勒决不会同意参加任何包括苏联在内的会议,他的这种看法是完全正确的。首相本人也并不希望有苏联参加。虽然连英国最普通的人都明白,万对德开战的话,苏联参加到西方边来将有极大的价值,丘吉尔也曾再向英国政府首脑指出这点,但是,首相似乎没有看到这点。如我们所知,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以后,俄国曾建议召开个会议来讨论对付德国下步侵略的问题,但是张伯伦拒绝了这个建议。尽管有莫斯科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保证,尽管直到当时李维诺夫还在声明俄国将信守这保证,张伯伦却无意让苏联人来干涉他把苏台德区给希特勒为代价来维持和平的决心。

但是直到9 月28日星期三,他的思想还没有发展到把捷克人排除在会议之外的地步。而且就在9 月25日,在布拉格方面拒绝希特勒在戈德斯堡提出的要求以后,首相还曾召见了捷克驻伦敦大使扬马萨里克,建议捷克斯洛伐克应当同意在“有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上进行谈判。第二天,捷克政府表示接受这建议。现在,我们从张伯伦9 月27日深夜给希特勒的电报中看到,他特别提出“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应当参加拟议中的德意法英会议。

“黑色的星期三”和哈尔德反对希特勒的计划

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三”的9 月28日来临的时候,柏林布拉格伦敦和巴黎都惴惴不安,满怀重忧。战争看来是躲不过了。

“场大战再也难以避免了”,这是约德尔在日记里记下来的戈林在这天早晨说的句话。戈林还说:“战争可能要进行7 年,而我们定会胜利。”

在伦敦,挖防空壕,疏散学童,迁移医院,切都在继续进行。在巴黎,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已经塞得满满的火车上挤,在城外的公路上,汽车挤得开都开不动。德国西部的景象也差不多。约德尔在那天上午的日记中记下了德国难民逃离边境地区的消息。下午两点,希特勒所定下的要捷克斯洛伐克接受戈德斯堡建议的期限就要到了。然而布拉格并没有任何会接受这些建议的迹象。不过,别的迹象倒还有些:威廉街的活动极为紧张,法国的英国的意大利的大使发狂似地来而复去,去而复来。但是,般405 群众,事实上还有德国的将领们,对此都是蒙在鼓里的。

对某几个将军,特别是对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来说,实现他们推翻希特勒的密谋的时候已经到来了。他们要这样来挽救自己的祖国,使它不致于投入场他们认为注定要失败的欧洲大战。据幸存者后来的记述,整整9 月个月,密谋分子直都在忙着筹划这件大事。

哈尔德将军同奥斯特上校以及后者的上司谍报局局长卡纳里斯海军上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卡纳里斯设法使哈尔德随时能知悉希特勒的政治行动和国外情报。我们上面已经知道,密谋分子曾把希特勒准备在9 月底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决心通知过英国,并且曾请求英国政府表明,英国将同法国起以武力回击德国的侵略。几个月以来,负责柏林军区因而应提供大部分军队来实行政变的维茨勒本将军直有所犹豫,因为他怀疑伦敦与巴黎已在暗中容许希特勒在东方自由行动,因而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而参战这种见解也是其他几个将军所共有的,也正是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希望别人持有的。如果事实确是如此的话,那未照维茨勒本和哈尔德这样的将军们看来,推翻希特勒的计划就毫无意义了。因为在第三帝国目前这个阶段,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想法除掉元首来避免场德国在其中绝无取胜希望的欧洲大战。如果确实没有触发大战的危险,如果张伯伦打算满足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而不会打仗,那末他们就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举行叛乱。

为了要让这些将军们确信法国和英国真的会打,奥斯特上校和吉斯维乌斯给哈尔德将军和冯维茨勒本将军安排了同沙赫特会面。沙赫特因为曾为德国重整军备计划筹款并且仍然留在内阁内而在军方享有根高的威信,除此而外,他还被认为是英国事务专家。沙赫特向他们担保,如果希特勒想以武力来对付捷克的话,英国是会打的。

9 月13日深夜,密谋分子之埃里希科尔特在德国外交部得到了张伯伦紧急提议“立即坐飞机前来”设法和平解决捷克危机的消息。这个消息在密谋分子中间引起了惊愕。他们本来估计406 希特勒在纽伦堡开完党大会以后就会在14日回到柏林,并且,据科尔特说,计划在这天或者第二天就起事。然而,元首并没有回到首都,”相反,他到慕尼黑去了,而且在14日又到了伯希特斯加登,在那里等候英国首相第二天来访。

密谋分子感到极度失望,理由有两层:第,只有希特勒在柏林,他们的计划才能实行,由于纽伦堡大会己使捷克危机更为激化,他们认定他定要立即回到首都。第二,虽然有几个密谋分子像英国人民样,自安自蔚地认为,张伯伦飞到伯希特斯加登去是为了警告希特勒在估计英国在德国发动侵略时会采取什么态度这点上不要重犯威廉二世在1914年的错误,但是科尔特是深悉底蕴的。科尔特曾见到张伯伦的紧急电报,上面明明说他想见希特勒是“为了要设法求得和平解决的办法”。不但如此,他还看到过他的哥哥德国驻伦敦大使馆参赞西奥多科尔特发来的电报,报告说,首相准备大大满足希特勒对苏台德区的要求。

科尔特说:“这件事情对我们的计划的影响肯定是致命的。在英国首相要前来德国同希特勒讨论世界和平的时候,要举事推翻希特勒,当然是不可思议的。”

虽然如此,据埃里希科尔特说,到9 月15日晚间,也已参加密谋的保罗施密特博士 我们知道,他是希特勒张伯伦会谈中的唯翻译者也是唯的目击者 通过“事先安排好的暗号”通知他,元首仍然执意要征服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他已向张伯伦提出无法接受的条件,“希望会遭到拒绝”。这个情报使得密谋分子又振奋了起来。科尔特当晚就把它通知了奥斯特上校。后来的决定407 是,等希特勒回到柏林就执行原计划。“不过最重要的是”,奥斯特说,“我们必须让这只鸟儿飞回到它在柏林的笼子里来。”这只鸟儿在戈德斯堡会谈完了以后,就在9 月24日下午回到它的“笼子”里来了。9 月28日,也就是“黑色的星期三”的早晨,希特勒在柏林已经呆了将近四天了。在9 月26日,从他在体育馆那场发作看来,他显然已决心破釜沉舟,把自己的后路都绝了。9 月27日,霍拉斯威尔逊爵士从他那里回到伦敦的时候,两手空空,无所获,英国政府的反应是下令舰队动员,并且警告布拉格防范德国的突然进攻。我们也知道,希特勒在这天还曾命令他的“进攻部队”进驻捷克边境的阵地,并且准备在9 月30日即3 天以后“行动”。

密谋分子还在等什么呢,他们自己所规定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希特勒在柏林,他已决定打仗。他已选定在9 月30日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离现在只有两天了。要就马上举事,要就坐失时机。

科尔特说,在9 月27日这天,密谋分子选定了采取行动的日子:9 月29日。吉斯维乌斯在纽伦堡作证的时候以及在他写的书里都说,将军们哈尔德与维茨勒本在9 月28日得到了希特勒在前天晚上向张伯伦“提出无礼要求”的“侮辱信”的份抄本以后,决定立即行动。

那天9月27日 深夜,奥斯特得到了这封“侮辱信”的份抄本,9 月28日早晨,我把这封信交给了维茨勒本。维茨勒本又带着它去见哈尔德。现在,参谋总长终于得到了他所希望的毫不含糊地证实希特勒并不是在虚声恫吓而硬是要发动战争的真凭实据了。哈尔德脸上滚下了愤怒的眼泪维茨勒本坚持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他劝哈尔德去见勃劳希契。过了会,哈尔德回来了,他说他带来了好消息:勃劳希契也生气了,很可能会参加起事。

但是,要不是这封信在转抄过程中有了改动,就是将军们误解了它的意思,因为,我们上面已看到,这封信在语调上实在是十分温和的,它充满了要“同捷克人谈判细节”并且“给予捷克斯洛伐克剩余部分以正式保证”的诺言,在建议张伯伦不妨继续努力这点上也表现得富有和解精神,因此英国首相在接读以后,立即打电报给希特勒,建议召开大国会议来解决各项细节问题,并且同时致电墨索里尼请他也支持这建议。

将军们对这最后刻钟的姑息行为,显然毫无所知,但是,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将军可能微有所闻。据吉斯维乌斯说,维茨勒本从哈尔德的办公室打电话给勃劳希契,告诉他切均已就绪,请求他亲自领导起事,但是这位陆军总司令却不置可否。他408 告诉哈尔德和维茨勒本说,他得先到元首的总理府去看看,搞清楚将军们对形势的估计是否正确。吉斯维乌斯说,维茨勒本接着就急急忙忙赶回他的司令部。

“吉斯维乌斯,”他兴奋地宣布,“时间已经到了”

9 月28日那天上午11点钟,德国外交部科尔特的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齐亚诺从罗马打来了电话,要求立即同德国外交部长讲话。里宾特洛甫当时不在他在总理府因此那位意大利外相就要求把电话改接意大利大使伯纳多阿托利科。德国人偷听了这次通话并且把它录了音。原来是墨索里尼,而不是他的女婿要讲话。

墨索里尼:我是领袖,听得清吗

阿托利科:听得清。

墨索里尼:要求立即会见总理。告诉他,英国政府通过珀思勋爵要求我出面调停苏台德问题。双方分歧很小,告诉总理,我和法西斯意大利支持他。他必须作出决定。不过,告诉他,我赞成接受这个建议。听清楚了吗

阿托利科:听清楚了。

墨索里尼:快去

当阿托利科大使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 这是翻译员施密特博士注意到的 赶到总理府的时候,希特勒正同法国大使弗朗索瓦庞赛在密谈。弗朗索瓦庞赛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见到总理的。早天深夜,执意要超出张伯伦头的法国外交部长庞纳,曾打电话给他的驻柏林大使,指示他尽快去见希特勒,提出法国关于交出苏台德区的建议,其内容比英国建议还要慷慨得多。英国首相在9 月27日晚上11时向希特勒发出的建议还只是让希特勒在10月1 日占领苏台德区的第区这不过是对块被包围的领土的象征性占领现在法国人竟然建议在10月1 日交出3个大区,其中包括绝大部分双方意见有分歧的地区。

这是项诱人的礼物,然而法国大使要把它送出去居然还碰到了极大的困难。他在9 月28日上午8 点钟打电话求见总理,到了10点钟还没有回音,于是他就派他的武官赶到参谋总部去把这个他还无法提出的建议通知德国的将军们。后来,他请尼维尔汉德逊爵士帮忙,这位随时乐意为任何可能不论什么代价防止战争的人效劳的英国大使马上给戈林元帅打了个电409 话。戈林回答说,他将设法安排这约会。事实上,汉德逊在设法给自己找个见希特勒的机会,因为他奉到命令要向希特勒提出封“首相亲自写的最后信件”,也就是张伯伦在前天深夜写的信”,其中保证希特勒“不必打仗,不用等待”就能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切,并且建议召开大国会议来确定细节。

希特勒在上午11点15分接见了弗朗索瓦庞赛,大使发现他神情甚为紧张不安。法国大使手里拿着张仓猝画成的地图,上面标着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盟国法国现在准备拱手交给希特勒的大片捷克土地。他竭力劝说希特勒接受法国的建议,使欧洲得以避免场大战。尽管里宾特洛甫作了否定的评论 据法国大使自称,对这些评论曾不客气地加以驳斥 ,希特勒听了倒是颇为动容特别是,据施密特博士的观察,对大使提出的那张慷慨的地图颇感兴趣。

到11点40分,谈话突然被打断了,有人通报说,阿托利科带着墨索里尼给元首的紧急口信来了。希特勒带着施密特走出去欢迎那位气喘吁吁的意大利大使。

“我给你带来了领袖的紧急口信。”天生副粗嗓子的阿托利科,隔着老远就嚷了起来。他转达完了以后,又加上句说,墨索里尼要求元首不要下动员令。

据现在还活着的唯见证人施密特说,就在这个时候作出了维持和平的决定。这时正当中午,离希特勒给捷克人的最后通牒所规定的限期只有两小时了。

“告诉领袖,”希特勒对阿托利科说,显然感到松了口气,“我接受他的建议。”

高嘲过去了,这天余下来时间内所发生的事就只是尾声了,汉德逊继阿托利科和弗朗索瓦庞赛之后来到了希特勒的面前。

“在我的伟大的朋友和盟友墨索里尼的请求下,”希特勒告诉汉德逊说,“我已经延迟24小时动员我的军队。””他将在同墨索里尼再次商量之后再就诸如拟议中的大国会议等其他问题作出决定。

在此以后,柏林和罗马之间打了不少电话施密特说两位法西斯独裁者还曾直接通过次话。9 月28日下午2 时以前几分钟,就在希特勒的最后通碟即将到期之际,他终于打定了主意,对英法意三国政府首脑匆匆发出了请帖,请他们在第二天中午到慕尼黑来与元首会同解决捷克问题。对布拉格和莫斯科没有发出请410 帖。希特勒不能容许与法国起保证捷克斯洛伐克在受到德国进攻时维护其领土完整的俄国来插手干涉,至于捷克人,则甚至在被判决死刑的时候也不让他们参加。

尼维尔汉德逊爵士在回忆录中把在这关键时刻挽回和平的功绩主要归于墨索里尼,在这点上他得到了绝大部分写这章欧洲史的历史学家的支持。然而这肯定是慷慨过度了。意大利是欧洲大国中最弱的个,它的军事力量实在无足轻重,以致德国的将军们,就像他们的文件中所表明的那样,简直视之为个笑柄。英国和法国是德国人心目中唯要盘算的力量。然而,从开头起就千方百计说服希特勒,要他相信可以不战而取得苏台德区的却正是英国首相。造成慕尼黑从而保持了整整11个月和平的是张伯伦,而不是墨索里尼。对他自己的国家,对它的盟邦和朋友来说,这样桩功绩所花的代价,我们以后还要谈到,不过,不论这笔帐怎么算,按其后果来看,这种代价几乎是无可忍受的。

“黑色的星期三”2 点55分,伦敦的天气似乎不像早晨那样黑暗阴冷了,英国首相就在这时开始向下院演说,他详尽地报告了捷克危机的经过以及他和他的政府为企图解决这问题所作的努力。按照他的说法,局势仍然是不稳定的,然而已经有了好转,他说,墨索里尼已成功地使希待勒把动员令推迟了24小时。现在已是4 点刻了,张伯伦已讲了个钟头又20分钟,他的演说已将近结束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演说突然被打断了。坐在前排的财政大臣约翰西蒙爵士递给他份文件,那是坐在贵族席上的哈利法克斯勋爵传过来的。

不论尊贵的议员诸君对墨索里尼先生有什么看法, 张伯伦这时正在说 我相信人人部会欢迎他这种维护和平的表示。

首相停了下来,看了下文件,然后笑了。

事情还没有完,我还有几句话要告诉下院。我现在得到希特勒先生的通知,他请我明天早晨到慕尼黑去同他会面。他也邀请了墨索里尼先生和达拉第先生。墨索里尼先生已经接受了邀请,我毫不怀疑达拉第先生也将接受。我也没有必要说我的答复将如何了确实已没有必要了。这所古老的议事堂,这个巴力门 议会 之母,以它悠久的历史上没有前例的狂热掌声来回答首相的411 演说。欢呼狂叫响成片,议事日程单扔得满场乱飞,许多人热泪纵横,在这番狂乱激动之中,大家听到个超乎切的声音,它表达了所有人的深切感情:“为我们的首相感谢上帝”

捷克公使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国父的儿子扬马萨里克从外交官席上皇卜采,看到这幅景象,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他到唐宁街拜会了首相和外交大臣,想探明他那将作出全部牺牲的国家是否会被邀参加慕尼黑会议。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回答说,它不会被邀请,希特勒不会赞成。马萨里克,眼睁睁地盯着这两个敬神畏天的英国绅士,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

“如果你们在牺牲了我的国家后能够维持住世界和平的话,”他最后说,“我将是第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要是不能如此,那么,两位先生,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

那些密谋分子,那些将军和文官,哈尔德将军冯维茨勒本将军沙赫特吉斯维乌斯科尔特以及其他的人们,他们在这决定命运的天中午前不久还曾相信 如维茨勒本所说 时机已经到来,现在他们又怎么样呢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话来作简单的答案。不过,这些话都是事情过了很久,切已成陈迹以后才说出来的,这时他们急于要向世人表白,他们多么反对希特勒和多么反对他那使德国在经过场长期的流血的战争后归于完全毁灭的蠢剧。

全是尼维尔张伯伦不好他们都这样说。由于他同意参加慕尼黑会议,因而逼得他们在最后分钟取消了他们推翻希特勒和纳粹政权的计划1946年2 月25日,在进行了很久的纽伦堡审判临近尾声的时候,哈尔德将军受到了美国检察当局方面位纽约青年律师山姆哈里斯上尉的单独盘问。

哈尔德说 原来的计划是,本着避免流血的精神,用军队占领总理府,占领为党员和希特勒的积极支持者所把持的政府各官署,特别是各部,然后就在德国全国人民面前审判这集团到了这天9月28日 ,维茨勒本在中午到我的办公室来看我。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他请我给他下执行的命令。我们讨论了其他的细节诸如他需要多少时间等等。在讨论过程中,得到了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理同意到希特勒这里来作进步谈判的消息。维茨勒本当时在场。我因此收回了执行的命令,因为,由于发生了这情况,采取行动的全部基础已经消失了

我们坚决相信,我们是会成功的,但是不料来了个张伯伦先生,战争的危险下子就扭转了需要使用武力的时机避免掉了只能等待新的机会到来“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是说,要是张伯伦不到慕尼黑来412 的话,你们的计划就会执行,而希恃勒早就会被推翻”哈里斯上尉问他。“我只能说计划会执行,”哈尔德回答说,“我不知道,它是否会成功。”

在纽伦堡审讯中和在战后所写的书中显然夸大了自己在历次反希特勒密谋中的作用的沙赫特博士,也认为德国人所以没有实行9 月28日的计划,罪在张伯伦:从历史后来的发展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由维茨勒本和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倒序 正序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