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 _第67章

“奴婢遵命。”

刘瑾磕头,心中却在嘀咕,皇后娘娘当真是独宠久了,做事不过脑子。暗中叫他来,却要明着给太子传话,这是生怕天子不知道?

谷大用候在坤宁宫外,眼见着刘瑾进去,足有三刻没出来,不由得暗暗冷笑。

好你个刘瑾,咱家倒要看看,你怎么死法!

又过小半刻,刘瑾从坤宁宫里出来。谷大用忙隐藏身形,狠狠盯了他一眼,寻另一条路返回文华殿。

张永和谷大用一起发力,朱厚照摔了茶盏,刘瑾被踹了窝心脚,直接在殿前跪着,不许起来。

朱厚照坐在椅子上,满脸阴沉。

皇后是他亲娘,可亲娘也不能这么干!

有事寻他,他还会不去?背地里寻他身边的太监,当他是什么?!

朱厚照生在皇家,兄弟早殇,弘治帝不会教他防备兄弟,却不会漏下分封在各地的藩王。

宫廷的隐私,后宫的诡计,成化年间的风雨,朱厚照也晓得一些。皇后的举动,哪怕是为他“好”,也是犯了忌讳。

朱厚照坐着生闷气,抄手又丢出一只茶盏。

刘瑾趴跪在地,瑟瑟发抖,不敢出声。

乾清宫内,弘治帝得宁瑾回报,脸上没有怒色,只有无尽的疲惫。

“宁老伴,朕是不是做错了?”

“陛下……”

“朕总想着,朕年轻时苦,她陪着朕一起苦,整日里担惊受怕,还要笑着宽朕的心。”

回忆起往日,弘治帝愈发感到疲惫。

“朕念着她的好,每每心软,放过……可她这是要做什么?真要逼着朕不顾夫妻情分?”

“陛下,娘娘许是担心太子殿下。”

“担心?是啊,担心。”

弘治帝低暔两声,闭上双眼。

“唤扶老伴来,去坤宁宫传朕口谕,皇后有恙,闭宫。钱兰那奴婢,直接杖毙。”

“奴婢遵命。”

“凤印暂收回印绶监,内廷交由司礼监,内宫暂请吴太妃掌管。”

“是。”

口谕只言皇后有恙闭宫,请吴太妃掌管内宫,却没有道明时日……

宁瑾垂着头,愈发不敢出声。

第二十九章 风起

一夜之间,内宫风云变化。

皇后凤印被夺,身前女官被杖杀,坤宁宫宫门紧闭,由司礼监派人看守。更有中官传旨寿宁侯府,非召不得入宫。

“本以为伺候皇后娘娘最是稳妥,哪承想……”

余下的话,无人敢诉之于口,然却清晰表明,坤宁宫中人心不稳,哪怕有品阶的中官和女官,也多是惶惶不安,未知前路如何。

消息传到文华殿,太子并未如往昔一般,寻机向天子求情。问安之后便直入偏殿,候翰林院修撰谢丕讲学。在天子面前,一句话都没多讲。

刘瑾在文华殿中跪了近四个时辰,一双膝盖险些跪废掉。被带到朱厚照面前,当即声泪俱下,哭成个泪人。

“奴婢对殿下绝无二心,一心只为着殿下……皇后娘娘召奴婢问话,给奴婢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不去啊……殿下恕罪,奴婢再不敢了!”

刘瑾一边哭,一边叩头,额前满是青紫,很快肿起。

可怜兮兮的趴在地上,不忘咬牙发誓,他日得势,必要将今日害他之人一一斩尽杀绝!

最终,刘瑾哭得朱厚照心软,命得以保住,也没被赶出文华殿,却再不如往日得宠。

天子一道旨意,坤宁宫寥落,清宁宫被推到风口浪尖。

经历过成化年风雨的宫人都在思量,不晓得这位会做出些什么动作。

想当年,万妃何等盛宠,何等的威风,仍是被这位打了廷杖。

虽说也是万妃自找,故意挑衅皇后,试图引来天子的怒火。但恐怕她自己都没能想到,这位平日里不动声色,看起来好欺负的皇后,竟然真的敢大动干戈,行她廷杖!

上了年纪的宫人中官,至今都记得那场廷杖。

不可一世的万宫人,被打板子也会涕泪交加,惨叫连连。打到后来,更是只剩一口气。什么威风盛宠都不顶用。

自那之后,宫里的人方才知晓,英宗皇帝钦点吴氏,并非只因其舅有救驾之功。

只可惜,成化帝为万妃所迷,痴心不改。明知皇后无错,仍不顾先帝遗命,夺去凤印,一道圣旨打入冷宫。

万妃虽然报了仇,出了气,却始终没能如愿以偿,登上皇后的宝座,到死都是贵妃。

她太小看朝臣的能力,读书人的固执。

文臣拧起来,皇帝都要告饶。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帝师 倒序 正序

《帝师》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