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 _第443章

又是一封银子到手,序班点点头,目送来人离去。

旋即回身,唤来一名长随,道:“给钱百户送信,事情成了。安化王府和宁王府都来了人,晋王府还没有动静。安化王府那个,有几分眼熟,一时想不起来。听口音,绝非出身宁夏,倒像是京城人。”

“小的遵命!”

长随应诺,快步离去。

两名长史自以为做得机密,殊不知,自始至终,都在厂卫监视之下,安排之中。

北镇抚司

牟斌得报,立即下令,秘密前往拿人。

“记住,弄晕之后装车送回来,勿要惊动他人。”

“遵命!”

校尉领命离开,同回京不久的赵榆擦肩而过。

赵佥事上门,牟指挥使登时一个头两个大。

“禀指挥使,江浙涉事之人俱已拿回京城,现押南镇抚司。供词在此,请指挥使过目。”

“赵佥事辛苦。”

“不敢。”赵榆道,“江浙镇抚使十去五六。下官请命,另派人前往。其后,严查南直隶镇抚司,并查福建、广东两地。”

牟斌有些犹豫。

谋刺之事刚有眉目,藩王、地方官员乃至朝中部分文武,都嫌疑不小。

线索送回,牟斌越看越心惊。

偏宫中传出密旨,查出主谋,暂时不要声张。借势向各藩王封地派人,详查宗室不法。

牟斌几番思量,脑中闪过多个念头。

依天子旨意,谋刺之人必会砍头凌迟。但送到台前的疑犯,未必会是真正的主谋。

左思右想,牟斌终于明白,天子之意,旨在藩王!

念头一起,如钢锥般扎在心头。

牟斌苦笑,今遭事了,能保住一条命就该谢天谢地。

这个当头,福建广东之事,当为次要,无需急着查。早晚要让位,不如留几个尾巴,由继任者领功。

不大不小,好歹都是份人情。

“此事不急。”打定主意,牟斌道,“手无实据,不好大动干戈。谋刺之人尚未归案,一时之间派不出人手,清查各地镇抚使之事,且延后半月。”

“指挥使,迟恐生变。”

牟斌想了想,道:“既如此,先查福建。南直隶和广东,先派人盯着,莫要急着抓人。”

钦差剿匪不久,查福建师出有名。南直隶和广东,内中另有隐情,还需放一放。

“遵令!”

南镇抚司掌锦衣卫内部事,指挥使犯罪,也能拿下大狱。但牟斌位置尚稳,负天子密令,赵榆为其下属,再不甘心也只能应诺。

正德元年,十月壬寅,天子复弘文馆讲习。

早朝之后,朱厚照兴冲冲赶往偏殿,路上遇到坤宁宫来人,见到食盒,笑道:“可是米糕?”

“回陛下,正是。”顿了顿,宫人犹豫道,“糕里裹了艾油。”

裹了艾油?

一瞬间,朱厚照嘴角发抖,笑脸变成苦脸。

“皇后亲手做的?”

“回陛下,是。”宫人低头,坚持盯着脚面。

“朕知道了。你回去告诉皇后,天色渐凉,莫要过于操劳。做糕点之事,可交给尚膳监。”

千万别再想出更新奇的点心,胃疼啊!

“奴婢遵命。”

宫人福身,如遇大赦,退步离开。

看着食盒,朱厚照咬着腮帮,眉头连跳。

皇后的心意,总不好浪费。但裹了艾油的米糕……前日在坤宁宫,却不过皇后美意,用过小半碗面条,差点酸倒牙。现下又是辣糕,皇后的口味,朕当真是承受不来。

“起驾吧。”

苦着脸,朱厚照坐在车上,盯着谷大用手中的食盒,唉声叹气。

谷大用和张永都没出声,一路沉默前行,抵达弘文馆。

车舆停下,朱厚照的脸色依旧没有转好。

今日李东阳不当值,逢弘文馆复讲,不知出于什么心思,突然来旁听,凑一回热闹。

天子站在店门前,一顿长吁短叹,全被李阁老看在眼里。

李东阳颇为疑惑。

不是说,每遇杨御史讲习,天子都迫不及待赶来。讲习之后,意犹未尽,还常常留膳。如今亲眼见到,怎么和传说中不太一样?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帝师 倒序 正序

《帝师》本章换源阅读
X